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纵论人生 阐释哲理 第8课 论快乐巩固提升练习(含解析)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纵论人生 阐释哲理 第8课 论快乐巩固提升练习(含解析)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纵论人生 阐释哲理 第8课 论快乐巩固提升练习(含解析)语文版选修《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快乐一、基础考查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飘瞥撇弃撇嘴嫳屑b筹码踌躇田畴绸缎c譬如偏僻癖好噼啪d禁锢痼疾商贾呱呱解析:选b。a.pi/pi/pi/pi;b.chu;c.p/p/p/p;d./。下列各句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对早年文章的工愁善病与头角峥嵘,我更喜欢梁氏暮年的素朴平和。b此番因为儿子的婚房的装修问题,他经历了一次好事多磨的烦恼。c他们不会坚决地对抗困境,也不太有责任感,所以如果遇到不可抗拒的逆境,他们就会心安理得地认为这就是上天的安排,没什么好挣扎的。d神奇而沉寂的雪山冰川之间,使人们体验到星际的运行,宇宙的永恒,天地间弥漫着神秘的真力,有如混沌初开。解析:选a。工愁善病:指很容易发愁得病。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媒体人士表示,众多网友对“给力”的热捧,反映了受众对语言的新期待。亲切、通俗易懂的语辞,甚至包括网络流行语,都是被今天的受众喜闻乐见的。b不少法律界人士认为,民众对云南高院热议甚至讽刺的主要原因反映了民众对当今法律的质疑。c后人为纪念曾经割股救主、母子被烧也要辞封的介子推,便在那天不动烟火做饭,仅吃冷食,故称“寒食节”;后来寒食节逐渐为清明节所取代。d教育均衡是个系统工程,单一的师资均衡改革措施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教师流动”作为促进教育均衡的突破口,也需要我们去大胆尝试。解析:选d。a.成分赘余,去掉“被”字;b.句式杂糅,“的主要原因反映了”应该去掉“的主要原因”或者把“反映了”改为“是”;c.缺主语,在“故称”前加“清明节”。在下列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名著重拍应有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担当,_。_,_,_,_。_,其未来的发展就会像逐浪的浮萍,难以找到自己的根系。某些名著重拍对民族文化的肆意放逐,实际上反映了创作者艺术良心的普遍缺失,缺乏担当意识的名著重拍其艺术生命一般不会走得很远。用当代文化去激活民族优秀文化不应是肆意的精神放逐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国家,放弃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坚守故名著重拍既要守望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家园名著重拍本应该是用民族优秀文化去烛照当代文化更要拥抱当代文化的新境界与新天地abc d解析:选c。句放最后,构成假设关系,排除d项;“应有”与“不应”相对,故句放前,排除a项;分别与照应,前的“故”,可断定“”放“”后,排除b项,故选c。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寂静钱钟书周灿人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墓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他的人生,本不寂静。无论是人们熟悉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 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升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10年后的清华,2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他一声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b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c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于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列的“围城”将自己“围”住。d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解析:选a。a.“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错,原文是“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这说明清高孤傲是有人误读,而不是钱钟书的本性。文章倒数第一段中的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答:答案:钱钟书的“格调”是“静”。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地恪守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在治学风范上,他始终墨守“寂静”,这是用心苦读,潜心治学的重要条件。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答:答案:探究要点: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的影响;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三、语用创新百度首页曾用一句话链接读者设百度为自己电脑的首页,它是:设百度为首页。后来百度把这句话改为:把百度设为首页。改变之后点击率明显提高了,请谈谈这两句话的差异。答:答案:对于读者,前句带有强迫的意味,客观性强,缺少温情;而后者有如读者自己的语言,主动性强,更带有情感。后句表面上似乎给读者更大的自由选择,实际上是在不知不觉中诱导读者点击。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手法相同。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_,_,_。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_,_。解析:就本题而言,修辞手法、句式都是限制。修辞手法一眼就能看明白,句式要求则除在题干上说明外,还在答案横线上用标点加以限制和暗示。“悲观者说”“乐观者说”含有哲理性,既是限制,也是引导。而“希望是”“风是”这类比喻性联想,也会使答题者的思维活跃起来。答案:启明星即使摘不到也能告诉人们曙光就在前头浪的帮凶能把你埋葬在大海的深处根据例句,造出两个句子,在句式、修辞上保持一致。读书要讲究心境,要有高远的追求,所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是也。答案:(示例)读书要讲究转益多师,要有谦逊的心态,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也。读书要讲究品味,要有浓郁的兴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也。钱钟书其人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在这一时期,他刻苦学习,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立志“横扫清华图书馆”。当学生时,就被人们视为老师的“顾问”,他读书之多,中英文功底之雄厚,远远超出了他的同龄人。有一次中文系的一位同学从图书馆回寝室大喊大嚷:“不得了!不得了!”大家惊问怎么回事,原来这位同学是研究唐诗的,他为了考证一个典故,在图书馆中遍寻未获,正巧碰到了钱钟书先生,便上前请教。钱先生笑着对他说,你到哪一个架子的哪一层,哪一本书中便可查出这个典故。这位同学按图索骥,果然找到了这个冷僻的典故,因此他大为惊讶。传说有学生将拼凑的论文交给他,他未置评价,只是将文章内容出处一一列举出来。学习成绩很好,但在生活方面,钱钟书确实有点“痴气”。比如,他总分不清东西南北,一出门就分不清方向;穿衣服不是前后颠倒,便是内外不分。最出洋相的是上体育课,作为领队,他的英语口令喊得相当洪亮、准确,但他自己却左右不分,不知道该怎么办。 口令喊对了,自己却糊里糊涂不会站,常常闹得全班哄堂大笑,自己却莫名其妙。聪明过人却又时常“糊涂”,这就是叫难以捉摸的钱钟书。钱先生的读书笔记,从1936年留学牛津时起始一直做到上个世纪90年代,时间很长。人们都说钱钟书先生博学、记性好,不知道他读书多么勤奋刻苦用功,这七万多页的读书心得笔记实是最好的见证。钱钟书身上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优秀部分与生俱来的突出要求和愿望:守住自己的精神园地,保持自己的个性尊严,即使“人生在世不称意”,但也要乐天知命,坚忍不拔。渊博和睿智是钱钟书的两大精神支柱,他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一尘不染,兰心慧质,特立独行。1981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以荣誉文学博士的头衔和薪金外另赠4 000美元价值的书籍的酬金,特邀钱钟书前往讲学,却被钱先生拒绝了。国内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了当代中华文化名人录,钱先生被列入第一批的36人中,他谢绝了。当得知被拍摄者会得到一笔酬金时,他一笑说道:“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对钱那么感兴趣吗?”1990年,导演黄蜀芹想在电视剧围城片头加一组钱钟书工作的照片,也遭钱先生拒绝了。国外曾有人认为,如果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的话,只有钱钟书才能当之无愧。而钱钟书则表示:萧伯纳说过,诺贝尔设立奖金比他发明炸药对人类危害更大。钱钟书最怕被宣传,更不愿报刊露脸。有一次,一位英国女士求见他,他执意谢绝,在电话中,他对那位女士说:“小姐,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这种品质,反映在文字上,就是文中层出不穷的警句,丰富新颖的譬喻,机智幽默的讽刺,鞭辟入里的剖析,微妙风趣的心理总之,钱钟书先生以其思想的深邃、见解的高超、语言的精妙、学识的渊博构筑了现代文学史上“钱学”的大厦,“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时38分,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按照钱钟书先生遗愿,先生后事一切从简,遗体由两三个亲人送别就行了,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不保留骨灰并恳辞花篮、花圈。火化当天,在现场送行的,始终只有20多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