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经典原文《日知录》三则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经典原文《日知录》三则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经典原文《日知录》三则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知录三则一、基础考查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通:普遍b摭我华而不实我实 实:汲取c其视成书太易 易:容易d马牛而襟裾 襟裾:穿衣服解析:选a。通:通晓。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朝满夕已除a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b羽化而登仙c东望武昌d置人所罾鱼腹中解析:选d。d项是名词用作动词,用网捕,其余三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欧阳永叔与学者言b空同大以为不平矣c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d政事可以及物解析:选d。a.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不平:古义,不以为然;今义,不公平或者由不公平的事引起的愤怒和不满。c.一号:古义,一旦称为;今义,表示次序第一或等级第一位。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等。1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2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如“谷不可胜食也”中的“谷”,古义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3词义转移: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孙子膑脚”中的“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足”。4词义弱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今天表示的语义较弱。如“羞”,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5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今天表示的语义增强。如“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6感情色彩变化: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如“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义;今义是“迎合”,贬义。下列句子中,句式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急于求名故也a此扬子云所谓“摭我华而不实我实”者也b此子书之一变也c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d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解析:选c。c项与例句都是状语后置句。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58题。文人之多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而自命为文人者矣。韩文公符读书城南诗曰:“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畲。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而宋刘挚之训子孙,每曰:“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然则以文人名于世,焉足重哉!此扬子云所谓“摭我华而不实我实”者也。黄鲁直言:“数十年来,先生君子但用文章提奖后生,故华而不实。”本朝嘉靖以来,亦有此风。而陆文裕所记刘文靖告吉士之言,空同大以为不平矣。宋史言:“欧阳永叔与学者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以下:以来,以后b士当以器识为先 器识:器量与见识c先生君子但用文章提奖后生 提奖:提拔奖励d谓文章止于润身 润身:粉饰自己解析:选d。“润身”在文中的意思是“使自身受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c。a项,“固”,副词,原来;动词,加固。b项,“以”,介词,把;连词,用来。c项,“而”,都是连词,却。d项,“及”,动词,涉及;动词,来得及。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唐宋以来,文人增多的原因是:不是真正的文人,却自命为文人的人太多了。b刘挚认为作为一个士人,器量与见识是首要的。c扬雄反对的是华而不实的做法。d欧阳修的做法在我们今天看来仍是正确的。解析:选d。欧阳修的做法在今天看来是欠妥的。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固有不识经术,不通古今,而自命为文人者矣。译文:(2)此扬子云所谓“摭我华而不实我实”者也。译文:答案:(1)原来是不懂得经学,也不通晓古今的道理,却自命为文人的人太多了。(2)这就是扬雄说的“拾取了我的华丽形式,却没有汲取我的内在实质”。三、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廉耻顾炎武五代史冯道传论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耻尤为要。故夫子之论士,曰:“行己有耻。”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又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吾观三代以下,世衰道微,弃礼义,捐廉耻,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顷读颜氏家训有云:“齐朝一士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于乱世,犹为此言,尚有小宛诗人之意,彼阉然媚于世者,能无愧哉!罗仲素曰: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尉缭子言:“国必有慈孝廉耻之俗,则可以死易生。”而太公对武王:“将有三胜,一曰礼将,二曰力将,三曰止欲将。故礼者,所以班朝治军而兔苴之武夫,皆本于文王后妃之化;岂有淫刍荛,窃牛马,而为暴于百姓者哉!”后汉书: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羌豪帅感奂恩德,上马二十匹,先零酋长又遗金八枚,奂并受之,而召主簿于诸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金马还之。羌性贪而贵吏清,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奂正身洁己,威化大行”。呜呼!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吾于辽东之事有感。杜子美诗: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一本作“廉耻将”。诗人之意,未必及此,然吾观唐书,言王佖为武灵节度使,先是,土蕃欲成乌兰桥,每于河壖先贮材木,皆为节帅遣人潜载之,委于河流,终莫能成。蕃人知佖贪而无谋,先厚遗之,然后并役成桥,仍筑月城守之。自是朔方御寇不暇,至今为患,由佖之黩货也。故贪夫为帅而边城晚开。得此意者,郢书燕说,或可以治国乎!(选自日知录卷十三)【注】兔苴:粗野。刍荛:割草打柴,也指割草打柴的人。泛指乡野之人。金(q):金属制的耳环。河壖(run):河边的空地。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b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c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d人之不廉而至于悖礼/犯义其原皆生于无耻也/故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解析:选c。“其”前应断开,排除b、d两项;“是”前应断开,排除a项。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氏家训,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真卿,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b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即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另外,古时公卿也指丈夫。c主簿,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d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解析:选a。颜氏家训的作者是颜之推。1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礼义是治理人民的重要法则,廉耻是培植人民的重要操守。因为不廉洁就没有什么不贪取的,不知耻就没有什么不敢做的。b作者认为夏、商、周三代以后,礼义廉耻就开始被抛弃。但是在那昏聩的时代,仍然不乏清醒之人,像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即为其一。c作者为了说明“古人治军之道,未有不本于廉耻者”,引用了吴子尉缭子后汉书中的语言或故事,并由此对辽东之事生发感慨。d作者认为杜甫的诗句“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一句的“廉颇将”应为“廉耻将”,是杜甫对边关将领应有不贪之心和廉耻之行的呼唤。解析:选d。d项,理解错误,原文有“诗人之意,未必及此”,意思是诗人当时未必想到这一点。1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而松柏后凋于岁寒,鸡鸣不已于风雨,彼昏之日,固未尝无独醒之人也!译文:(2)自古以来,边事之败,有不始于贪求者哉?译文:解析:第(1)句中有两处结构倒装,即介宾结构作状语被后置句和一处双重否定式,这是翻译的关键点。第(2)句中注意反问句的翻译。答案:(1)可是在岁暮天寒时节,松柏仍旧坚持到最后凋谢,在风雨交加的日子,公鸡依然不停地啼鸣报晓,而在那众人都昏睡沉迷的时候,当然也不会没有独自清醒的人啊!(2)自古以来,边疆局势的败坏,岂有不从贪求财货开始的吗?五代史冯道传论说:“礼、义、廉、耻是国家的四个纲纪,这四个纲纪不能伸张,国家就会灭亡。”说得好啊,管仲如此善于立论啊!礼义,是治理人民的重要法则;廉耻,是培植人民的重要操守;因为不廉洁就没有什么不贪取的,不知耻就没有什么不敢做的。人如果像这样,那么灾祸、颓败、变乱、灭亡,也就没有不降临的了;何况身为大臣若是没有什么不贪取,没有什么不敢做的,那么天下哪有不混乱,国家哪有不灭亡的道理呢?可是在这四个纲纪当中,知耻是最为重要的。所以孔子在谈论士人的道理时说:“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要有羞耻之心。”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羞耻心。能将无耻视为最可耻的事,则终身必能远离耻辱。”又说:“羞耻心对于人是很重要的,从事投机应变巧术的人,是没什么事情会感到羞耻的。”他们会这么说,是由于一个人如果不廉洁,到了违背礼节损害道义的地步,那原因都是出自没有羞耻心啊。所以身为士大夫如果没有羞耻心,这可以说是国家的耻辱。我看夏商周三代以后,世道衰退,背弃礼义,舍去廉耻,不是一天一夜的缘故。可是在岁暮天寒时节,松柏仍旧坚持到最后凋谢,在风雨交加的日子,公鸡依然不停地啼鸣报晓,而在那众人都昏睡沉迷的时候,当然也不会没有独自清醒的人啊!我最近阅读颜氏家训,其中有段内容说:“齐朝有一个士大夫,曾经告诉我说:我有一个儿子,年纪已经十七岁了,略微懂得一些书表奏章,教他说鲜卑话,以及弹奏琵琶,也快要熟练理解了,凭着这些本事,去侍奉王公卿相,没有不喜欢他的。我当时低着头不回答。真是奇怪啊,这个人这样教导孩子!如果循着这样的学习过程就能够求得公卿宰相的高位,我也不希望你们这样做。”可叹啊!颜之推是因为没有办法避免,才在混乱的时局中做官,尚且说出这番话来,还有小宛诗人的精神,那些卑劣地献媚于世俗的人,能不感到惭愧吗!罗仲素说:教化是朝廷急要的工作,廉耻是士人优良的节操,风俗是天下的大事。朝廷有教化,士人便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天下才有良风美俗。古人治军的原则,没有不以廉耻为本的。吴子说:“凡是统治国家和军队,必须教军民知道守礼,勉励他们守义,这是为了使他们有廉耻心。当人有了廉耻心,从大处谈就能战攻,从小处讲就能退守了。”尉缭子说:“一个国家如果有慈孝廉耻的习俗,那就可以用牺牲去换得生存了。”而太公对武王说:“有三种将士能打胜仗,一是知礼的将士,二是有勇力的将士,三是能克制贪欲的将士。因为有礼,所以列朝治军者和粗野的武夫,都能遵循文王后妃的教化行事;难道还有欺凌平民、抢劫牛马,而对百姓实行残暴手段的吗!”后汉书上记载:张奂任安定属国都尉,“羌族的首领感激他的恩德,送他上等马二十匹,先零族的酋长又赠送他金环八枚,张奂一起收了下来,随即召唤属下的主簿在羌族众人的面前,(张奂)把酒洒在地上说:即使送我的马多得像羊群那样,我也不让它们进马厩;即使送我的金子多得如粟米,我也不放进我的口袋。把金和马全部退还。羌人的性格重视财物而尊重清廉的官吏,以前的八个都尉,大都贪财爱货,为羌人所怨恨,直到张奂正直廉洁,威望教化才得到了发扬”。唉!自古以来,边疆局势的败坏,岂有不从贪求财货开始的吗?我对辽东的事件有感慨。杜子美诗道: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有一种刻本作“廉耻将”。诗人本来的意思,未必想到这点,但我读唐书,讲到王佖做武灵节度使时,以前吐蕃人想造乌兰桥,每次在河边岸上事先堆积木材,都被节度使派人暗暗地运走了,投入河流,桥始终没有造成。吐蕃人了解到王佖贪而无谋,先重重地贿赂了他,然后加紧赶工造成了桥,并且筑了小城防守。从此以后北方防御侵掠的战事就没完没了,至今还成为边患,都是由王佖的贪财引起的。所以贪财的人做将帅便会(导致)边关到夜间也洞开着无人防守。懂得这个道理,即使是郢书燕说式的穿凿附会,或许也可以治国吧!四、语言表达1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真正的贵族精神,_。一是文化的教养抵御物欲的诱惑,不以享乐为人生目的,培育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_。作为社会精英,严于自律,珍惜荣誉,担当起国家的重任。_。有独立的意志,在权力与金钱面前敢于说不,超越时尚与潮流,有道德的自主性,不为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