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劝学,偶成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诗海撷英,【赏析】人生时光易逝,少年如果不珍惜时光,一晃就要衰老。年轻时学习效果好,年纪大了学习就困难多了。从池塘春草到阶前梧桐叶落,这便是岁月的脚步。它使人意识到人会很快老去。这是朱熹的人生感悟,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追求学业,不因碌碌无为而蹉跎人生。,有关“学习”的名句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3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工琢磨,与瓦砾不别。唐太宗,名句集锦,4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王充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1学习就像爬梯子,想从第一级一下子跳到第十级是不可能的;学习就像一串糖葫芦,先酸之后才是甜;学习就像一次旅程,需要不断地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思考,去调整你前行的路。因此,学习要循序渐进,学习要刻苦坚持,学习要动脑凝神。只有这样,学习才有收获;只有这样,学习才有成就;只有这样,学习才能洞开你的视野。,隽语荟萃,2学习犹如登高的梯,登高远望,才会广见博识;学习犹如望远的镜,聚焦近观,就能尽收眼底。学习是划水的桨,不断地拨动,才会有动力;学习是行舟的帆,高高地升起,才会有动力。学习增长了一个人的能力,学习发展了一个人的才能,学习增长了一个人的见识,学习丰富了一个人的人生。有人说学习是一个过程,是的,那是一个探索求知的过程,一个让人享受的过程。,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家学者,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资料助读,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他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性恶论”,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反对“生而知之”的先验论。荀子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绝大多数是荀子的作品,小部分是其门人的著作。,荀子的人性论荀子从“人性恶”的观点出发,说明人的知识、品德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经过后天的学习改造,逐步获得与培养的。只有懂得了礼仪,人性才能改变。因此,他特别强调后天的学习,把学习作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他写劝学就是为了勉励人们“积善成德”,成为君子。,答案“有”通“又”,“暴”通“曝”,晒。“知”通“智”,智慧。“生”通“性”,资质、禀赋。“”通“煣”,使弯曲。,基础整合,答案(1)把做成(2)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答案(3)广博地学习,广泛地学习(4)特指长江、黄河,答案(5)爪子和牙齿(6)黄土地下的泉水,答案(7)因为用心(8)安身,答案(一)1.动词向远处看名词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动词希望,答案2.动词听到名词见闻,见识名词声誉,名声动词听说,听到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答案3.动词横渡动词终止,消失形容词极点形容词极高的,陡峭的动词停止,答案4.qin,形容词强壮qin,名词有力的弓qin,形容词有余qin,副词竭力,尽力qin,动词强行,答案5.形容词大,强形容词敏捷动词痛心,憎恨形容词快,迅速名词病,疾病,答案6.动词凭借动词借形容词假的,不真实的动词假装,装作动词宽恕连词假如,答案7.动词到达动词招引,招来形容词尽,极,答案(二)1.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递进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连词表假设连词表并列,答案2.兼词于此疑问代词哪里代词它,答案3.代词它助词不译助词凑音节,不译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结构助词的。,答案(1)名词作状语每日(2)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3)名词作动词游泳,答案(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6)数词用作形容词专一,五、文言句式(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_答案(1)定语后置句(2)状语后置句(3)状语后置句,(4)以为轮:_(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_(6)无以至千里:_答案(4)省略句(5)判断句(6)固定格式(“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识别古汉语定语后置句在古汉语里,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把它放到中心词的后面,这种语法现象就称为定语后置。定语后置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把它归结为两种常见的形式:,1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例如:(古)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今)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健的筋骨。句中的中心词分别是“爪牙”“筋骨”,后置定语分别是“利”“强”,两个“之”是定语后置句的标志,无实在意义。,2中心词后置定语者,如:(古)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今)想找一个可以出使秦国向秦国回复的人,也没有找到。句子的中心词是“人”,后置定语是“可使报秦”,“者”是标志性词语。,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从不同方面论述了学习的重要和必要,从而勉励人们要不停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1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围绕这一中心论点,从哪几个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证?明确(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2)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角度做了论证。,品味探究,2第2段中是如何论述学习的意义的?明确第2段中在论述学习的意义时用了五个比喻。(1)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2)直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3)从而说明人只有经过“博学”(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3课文的第3段论述了什么问题?运用了什么说理方法?其论证层次怎样?明确,4.第4段主要论述了哪些内容?是如何进行论述的?明确(1)第4段中主要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2)用了十个比喻来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并要专心致志。,5劝学是一篇具有浓厚人文特色的文章,从开篇到结尾始终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进行论述,“人”实质上是本文反复吟咏的主旋律。文中写了哪些人?明确文中写了“君子”和“吾”两类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善假于物”;吾“尝终日而思”“跂而望”,知道不如“须臾之所学”“登高之博见”,知道“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的效果,但“吾”比“君子”的境界要低一层。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抑“恶”扬“善”。,如何理解荀子的学习观?观点一“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在当代的信息社会,知识爆炸,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一个人如果固守着旧有的知识而不学习新知识,不能与时俱进,那么他迟早会被这个时代淘汰,成为一个落后分子。,拓展提升,观点二“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强调的是知识的学习要注重积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的是知识的学习要有恒心;“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强调的是知识的学习要专心。这三点,我认为是荀子学习观的主要内容。,观点三“观点二”说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态度,我们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常反省自己,改正错误,弥补不足,这样才能促进我们的学习。我的观点_,1比喻手法的运用从形式上看,劝学的比喻多种灵活、运用自如,用来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正面设喻,如“青,取之于蓝”“冰,寒于水”“以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正反设喻,,技法借鉴,如“骐骥”和“驽马”,“锲而不舍”和“锲而舍之”,“蚓”和“蟹”,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了对道理的理解。,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之感,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2.对比手法的运用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有“六跪而二螯”,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管窥高考,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解析根据语境,“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是说李氏不肯投降,“云”后是他不肯投降的理由,排除b、c两项。“赵氏有孤孙”的意思是“赵氏有独孙”。“孤孙”指赵憙,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答案a,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做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解析“收考”指拘捕拷问。“考”是拷问的意思。答案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憙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b赵憙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c赵惠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d赵憙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做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解析张冠李戴。根据原文中“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可知,将盗贼余党迁往异地的不是赵憙,而是皇上。答案c,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答:_(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答:_,解析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省略句等。(1)重点词语:“枉”指“违犯”,“更”指“更换”,“欲”指“要求”,“复”指“再”。(2)重点词语:“大蝗”是词类活用,“出现蝗灾”的意思;“辄”指“就”;“岁屡”指“连年”;“年”指“收成”。“侵入平原界辄死”前省略主语“蝗虫”。答案(1)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2)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参考译文赵憙字伯阳,南阳宛县人。赵憙年轻时有节操。堂兄被人杀害,没留下儿子,赵憙当时十五岁,时常想着报仇。于是带着兵器结纳宾客,后来就去复仇。但是仇人们全部生了病,没有人能抵抗。赵憙认为趁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爱的人所为,就暂且放过他们离开了。临走前回头对仇人说:“你们如果病好了,应远远避开我。”更始帝刘玄即位,舞阴大姓李氏占据县城不肯投降,更始帝派柱天将,军李宝去招降,李氏不肯投降,说:“听说宛县赵氏有个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我愿意向他投降。”更始帝就召见赵憙。赵憙年纪不满二十岁,等到引见后,就被任命为郎中,代理偏将军事务,派他到舞阴去,而李氏终于投降。光武帝刘秀打败王寻、王邑时,赵憙受伤,有战功,回朝后被任命为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在南阳反叛,赵憙一向和邓奉友善,多次写信严厉地责备他,而那些说坏话的人,就说赵憙和邓奉合谋,光武帝怀疑此事。等到邓奉失败,光武帝得到赵憙的信,才吃惊地说:“赵憙真是有德行的人。”后来被任命为怀县县令。大姓李子春先前任琅邪相,他强横不守法度兼并侵吞别人财产,大家都很怕他。赵憙到任,听说他两个孙子杀人而没有被查出来,就不断地追查其中的奸情,拘捕拷问李子春,他两个孙子自杀了。京城中替李子春说情的有几十人,他最终都没有理会。当时赵王刘良生病将死,光武帝亲自去看望赵王,问他还,想要说什么。赵王说:“我一向和李子春交情深厚,如今他犯罪,怀县县令赵憙要杀他,希望能让他活命。”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这一年,赵憙升任平原太守。当时平原有许多盗贼,赵憙和各郡一起讨伐捕捉,杀死他们的头领,其余同党应判罪的有几千人。赵憙上书称:“憎恶邪恶的人只应限于他自身,可以把其余同党全部迁徙到离京城近的郡中。”光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就把那批人,全部搬迁安置到颍川、陈留。于是推荐提拔有善行的人,诛杀铲除坏人。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入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建武二十七年,赵憙升任太尉,赐爵位关内侯。当时南单于降服,乌桓、鲜卑一起来朝贡,光武帝命令赵憙主管边疆事务,想一个长治久安的办法。建初五年,赵憙病重,汉章帝亲自前去探视。等到他去世的时候,汉章帝前去祭吊。时年八十四岁,谥号正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解读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理解”,是指能读通、读懂句子的主要意思,能明确句子内部及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明确句子的深层含意及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翻译”,是指能将文言句子准确转换成现代汉语,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虽然能力层级要求不高,但是通常文言文翻译在整个文言文阅读题中的分值最高,也是大部分同学在考试中惯常的失分点。,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通常讲究信、达、雅。所谓信,指的是忠实于原文。原文讲的是什么意思,不能随意增减文意,更不能曲解。所谓达,指的是译成的话要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要文从字顺,不能够虽忠实原文,却译得句子拗口,令人难读或难懂。至于雅,则是比较高的要求,指的是译成的现代汉语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不但能忠实于原文,还能把原文的意蕴较好地传达出来,且文笔流畅优美。,方法点拨翻译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六种方法:1留字法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等都可以保留下来,不必变动。,2对译法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对译时主要有如下两种情况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原来的词作为语素之一)换为完全不同的另一个词。,3.拆字法文言文中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词,对这类词语,须拆成两个单音词来分别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现代汉语中双音词的词义去翻译。4.增补法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或词语活用后新增的内容。,5.删字法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为语气助词,或表示停顿,或是凑足音节,或起连接作用,在翻译时就可以删去,而不必硬译。6调序法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下面我们以例题中的第4题为例来分析一下这六种方法的具体应用。,(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留:这一句中。可以保留的有实词“风俗”“卧薪尝胆”,虚词“以”,因为这几个词与现代汉语的意思差别不大。对:“今”“兵”“强”“财”“裕”“内”都可以采用对译法,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词将其换为表达相应意思的双音节词;而“杂糅”“浇浮”“未”“宜”“图”“治”虽,同样采用对译法,但要换一个新词来代替。例如,“治”本为“治理得好”的意思,在这里我们就应该注意换用它的引申义“安定太平”。增:“贤”“否”两个词,本来为形容词,但用在这里作主语,便是活用作名词,因此我们在翻译时应注意增补出活用后增加的内容,即“的人”,“贤否”也就是“有德才的人和无德才的人”。将这些翻译连贯起来,就可以翻译出整句的意思:,(2)燧谓:“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留:“燧”指的是文章的主人公“萧燧”,因此应当保留。但同时要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不再习惯于称呼人的名,尤其是当名只有一个字时,因此在这里我们应补上萧燧的姓。“路”为宋元两代的行政区域名,属专有名词,而“不”与现代汉语的意思相同,因此这两个词也应该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包头市2025内蒙古包头市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人才引进1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晟峵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2人(嘉兴市)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青藏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8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晋江市兆壹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湖南兴湘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第二批招聘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亳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聊城市冠县国企控股公司招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招聘(3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殡葬业务科管理制度
- JG/T 404-2013空气过滤器用滤料
- 大米委托加工合同范本
- 学校物品捐赠协议书
- 2025-2030国内地热能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财务报表分析课件》
- 《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管理》课件
- 超市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 贵州省考试院2025年4月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 钢筋修复方案
- 7.1.1 两条直线相交(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