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树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树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树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树,林燿德,一、作者简介,林燿德(19621996),本名林耀德,生于台湾台北市,原籍福建厦门,先祖侨居于缅甸仰光市。先后毕业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私立天主教辅仁大学法律系财经法学组。1977年开始创作生涯,次年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著有诗、散文、长短篇小说等各类创作三十余种,编有选集台湾新世代诗人大系等四十余种;各项作品获国家文艺奖、梁实秋文学奖首奖、时报文学奖首奖等三十余项。,文中都写了哪些树?,整体感知,这是一篇谈论树的散文,除重点谈了菩提树、圣诞树、棕榈之外,还谈到桑、松等。在作者看来,这些树,或者与一种信仰有关,或者代表了一种精神。譬如,菩提树与佛教有关,象征着东方宗教的人本思想;圣诞树与基督教有关,担负着一种救赎主题;棕榈与回教有关,体现了倔强、忍耐的品格;桑虽然无关信仰,但显示了可贵的朴实与清严;松则是中国士族和仙逸的共同化身。,菩提树,菩提树,棕榈树,桑树,松树,“作者每谈到一类树,都明确与某一种信仰或者精神气质联系起来”,请结合原文解读这句话。,菩提树:圣诞树:棕榈树:,关联着佛教,象征着东方宗教人本思想,关联着基督教,渗透着一种救赎主题,关联着回教,体现的是倔强、忍耐的品格,桑树松,展示了一种朴实与清严,中国士族与仙逸的共同化身,作者对每一种树的态度和意绪是不一样的,请结合原文解读作者对每一种树的情感,菩提树圣诞树,安详、静穆,作者肃然起敬,充满景仰。,被人当做一种季节的征候、一种普世的意象,就变成了现代商业的一种仪式,改变了其原初含义,作者对此表示忧思。同时隐含着批判-依附殖民主义。,棕榈桑松,它的倔强引起了作者的同情和感佩。,怀念而钦敬。,向往。,佛教、基督教、回教你都与“苦难”有关,从文中你能读出它们对苦难的各自态度吗?,佛教基督教回教,以安详、沉静的姿态应对苦难。,否定人的自觉,强调救赎的意义。,保持顽强忍耐,即使苦难重重击打着现实生活,但无法摧毁人们的精神和意志。,语言品味,这篇散文在语言上非常讲究,用语凝练、含蓄,疏密相间的行文,更使得全篇显出峭拔之气。有的地方略微显得晦涩,须细细加以品味。一、对细节重视。前面“问题探究”引了关于菩提树叶的精细描写,其他如“在路灯清冷的探照下表皮仍然显出有如月球表面的凹凸纹理和绝对寂静,一层惨白而莹亮的氛围继续地滑动其上,直至天明”等。这些细节增强了课文行文的细密。二、独句的铺排形成气势。有时一个单独的句子也成一段,如“这不动的圣座”,显得极有气势;有时,独立句段的铺排也形成了某种气势,如:可兰经与阿拉真主仍在。落后、贫穷、疾病以及迷信仍在。喜欢打噎却不可屈服的民族仍在。挺立在大苍茫中,和烈阳、风沙僵持的棕榈仍在。三、文句、思绪启承转合颇见技巧。例如,从谈论菩提树转为对圣诞树的谈论,作者用“相对的”句式引入;从谈论圣诞树转为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