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课后作业5 苏轼词两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课后作业5 苏轼词两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课后作业5 苏轼词两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作业(五)苏轼词两首练习1基础巩固一、知识积累1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b羽扇伦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解析a项,“浪涛尽”应为“浪淘尽”;b项,“羽扇伦巾”应为“羽扇纶巾”;d项,“无情”应为“无晴”。答案c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浪淘(冲刷)尽,千古风流(有功业)人物。b谈笑间,樯橹(桅杆和摇船的工具)灰飞烟灭。c料峭(十分寒冷)春风吹酒醒。d回首向来萧瑟(凄凉)处。解析b项,应是代指曹操水军;c项,应是微冷;d项,应是风吹雨落的声音。答案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故国神游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b远芳侵古道 道狭草木长c风雨不动安如山 天阶夜色凉如水d一任群芳妒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解析a项,分别为形容词,旧的;名词,原因。b项,均为名词,道路;c项,均为动词,好像;d项,均为副词,任凭。答案a4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何妨吟啸且徐行a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b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c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d不出,火且尽解析例句和b项都是连词,一面一面。a项,为副词,尚且,还;c项,为副词,将,将近;d项,为副词,将要。答案b5从修辞手法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解析b项,“樯橹”是借代,其他三项是比喻。答案b6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这首词便是明证。b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d本词为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解析d项的评价,不足以全部概括本词豪放风格的全貌,况且对“把酒祭江”情节的评价也错误。“把酒祭江”有两个含义:一则表达词人壮志难酬的郁闷;二则呼应开篇,表现对古代英雄的仰慕。答案d7对定风波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b“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c“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要尽情享受人生。d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解析c项,“要尽情享受人生”错误,词人的意思是: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答案c8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始于隋唐,盛于宋。因其由诗歌发展而来,故称诗余;因其先有曲调,后有文词,又称曲子词;因句式长短不一,故又称长短句。b词,每首皆有调名,称词调(词牌)。每调的片数、句数、字数、用韵、字的平仄,都有一定的格式,即“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58字以内为小令,如如梦令;5990字为中调,如一剪梅;91字以上为长调,如雨霖铃。d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前者风格婉约清丽,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姜夔等;后者风格豪迈奔放,代表作家有李煜、苏轼、辛弃疾等。解析李煜是南唐后主,应属婉约词人。答案d二、课内阅读(一)阅读下面诗词,完成910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9对本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词可算是苏轼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作,作者用豪壮的情调抒写胸中块垒。b这首词开篇就描绘了一种广阔、雄浑的景象,不仅有自然景物而且有千古的英雄人物在读者面前一一浮现。c词中豪壮的情调还表现在对周瑜和诸葛亮形象的塑造上,比如,肖像描写、美貌的描摩,而且以美女衬英雄。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壮志未酬的一种无奈,一种自慰,可以说是豪放中略见苍凉。解析词中没有对诸葛亮形象的塑造。答案c10这首词的下片集中笔墨怀人,在众多的风流人物中,词人为何仅写周瑜一人?答:_答案这首词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所作,是借古事以抒怀。下片由“遥想”领起,集中笔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风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自己一生壮志难酬、华发早生、功业难就。在对比中表达了词人的郁愤和感慨。(二)阅读下面诗词,完成1112题。定风波 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1下列对定风波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讲词人沐浴着雨后的凉爽,回望刚刚过去的风雨萧瑟之处,则已是云消雾散,斜阳也收敛了光辉。b这首词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词人苦乐随缘、开朗乐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c这首词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d“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表达了词人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对仕途风浪无所畏惧的精神。解析d项,“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对仕途风浪无所畏惧”理解不正确。词句表现了苏轼坦然面对人生风雨,淡然处世的态度。答案d12词人在另一首独觉诗中写道:“翛(xio,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诗的后两句与定风波一词的后三句大体相同,词人为什么独爱这两句?答:_答案词人之所以独爱这两句,在于它反映了带有词人独特个性的心理过程:词人沐浴着雨后的清新的风光,虽略感凉意,但回首刚刚走过的风雨萧瑟处,却已云消雨霁,斜阳也收敛了光辉,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经过阵风骤雨,依然轻松平静,自然如此,人生之旅亦然。实写遇雨,暗写的却是自己一生经历政治风雨的内心体验和人生态度。词人在雨中悟出人生哲理,“风雨”即人生坎坷。词人的人生体验与处世态度,就是履险如夷,泰然自若。三、语言表达13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对词的发展影响最大的人无疑是苏轼。在苏轼之前,填词时,_ 。苏轼第一次使词从重视音乐的框框中摆脱出来,与音乐初步分离,进而重视文学因素,首先使词成为一种文学体裁。苏轼在词中自由畅达地表现人生中各种各样的生活情趣、生活感慨,不仅把本来属于诗歌的“言志”内容写到词中,而且把诗里已经出现的形式技巧也用在词里,_,也使词的形式技巧发生了变化。解析该语段是围绕苏轼对词的贡献展开的。空后面一句说苏轼开始注重文学因素,空前面限定是苏轼填词之前,所以应和后面苏轼的做法相反,即“更重视音乐”。空,分析前面的内容,共两点:一是苏轼把诗歌“言志”的内容写到词中,二是苏轼把写诗的技巧用在词里。空后提到苏轼使词的形式技巧发生变化,对应前文,空应概括苏轼对词内容上的影响,即“使词的内容更丰富”。答案音乐因素重于文学因素(更重视音乐)使词的内容更加丰富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苏轼的一生,宦海沉浮,历经坎坷,由于受到儒、道、佛等各种思想的影响,_。但他失意时能达观自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欲有所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渗透在他的词作中,_。坎坷经历使苏轼的人生阅历非常丰富,创作出许多潇洒超脱的词。纵观他的一生,多次被贬,频遭陷害,甚至含冤被捕入狱。但他不论贬谪天涯,还是任职朝中,都能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逆境中寻得闲适之趣,随缘自适、超然物外,不为得失、生死所扰,_,显示出超乎常人的人格魅力。答案他的思想常有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成为旷达词风形成的重要因素处处表现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练习2能力提升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茶不仅是“喝”的。随着技术不断成熟,茶的“吃”法日益多样化。从“喝”到“吃”的转变,既满足了味蕾,也丰富了茶的食饮文化。有古为今用、_的传统吃法。刚采下的鲜嫩茶青,经过蒸汽杀青,使用特质碾茶炉烘烤制成干茶,再通过精制工艺及专用碾磨设备,形成了一种独特细腻的粉末抹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脱胎于碾茶的古老,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愈发魅力彰显。作为甜点的绝佳伴侣,清淡微苦的茶香中和了甜腻,让人_。点茶时,将抹茶粉与水调和,用茶筅搅拌均匀,蘸润笔尖,便仿佛拥有了“_”的魔力。如今,在许多世界美食中都可觅得抹茶的踪迹。()。铸铁壶,外观厚重朴拙,轻叩仿佛可以听闻咕嘟咕嘟的煮茶声,能更好地烘托熟洱、陈年铁观音等发酵茶的风味;银壶,手工雕刻的繁复花纹盘桓壶身,用它煮茶,洁而不染异味,茶香更和顺韵长。茶的器具有各种材质,然而其中所盛放的茶之精髓却_。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的医书上就有茶叶可以杀菌、止痢的记载。科学研究表明,这主要源于茶叶中的精华物质茶多酚。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现代饮食环境中,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得益于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先进,抹茶愈发魅力彰显。b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抹茶愈发魅力。c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愈发彰显魅力。d脱胎、得益于先进的古老碾茶、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愈发魅力彰显。解析a项,语序不当,状语“在现代饮食环境中”应在“愈发”前面;“得益于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先进”应改为“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b项,成分残缺,“魅力”缺少谓语。d项,不合逻辑,搭配不当,“脱胎、得益于先进的古老碾茶、栽培和加工技术”应改为“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答案c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同材质的茶器,适合不同类型的品鉴b茶器,适合不同类型的人来品鉴c不同类型的品鉴,应针对不同材质的茶器d茶器的材质不同,品鉴的类型不同解析b项,不合语境,前后句子中没有阐述品鉴的人。c项,主语应该是以“茶器”为主。d项,该段主要强调茶器的材质,以茶器为主语更好。答案a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历久弥新进退维谷点石成金一如既往b历久弥新欲罢不能点石成金恒久不变c老而弥坚欲罢不能画龙点睛一如既往d老而弥坚进退维谷画龙点睛恒久不变解析历久弥新: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老而弥坚:人虽已老,但志向却更加坚定。此处形容茶的传统吃法,应用“历久弥新”。进退维谷:形容进退两难。欲罢不能:想停止却不能停止。此处用“欲罢不能”符合语境。点石成金: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此处说点茶的魔力,应用“点石成金”。一如既往: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恒久不变:指永恒长久不变。此处形容茶之精髓,应用“恒久不变”。答案b4下面是某校一则举办艺术节的通知,其中有六处错误,请找出并作修改。通知各年级组、各班团支部: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彰显莘莘学子们的精神风貌,校团委将于2018年12月29日至12月31日启动本校第五届艺术节。本次活动围绕“激扬青春,点亮梦想”为主题,展现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同学们准备的节目,可以是唱歌、书法、绘画,也可以是小品曲艺、美文诵读、艺术剪纸、服装设计等。活动初选节目时间为12月10日,每班准备一个节目参加初选。凡被选定的节目直接参加艺术节表演。希望同学们精心准备,积极粉墨登场,一展才艺,同时也希望全体师生对我们的艺术节活动提出美芹之献。校团委2018年11月26日(1)_(2)_(3)_(4)_(5)_(6)_答案(1)“莘莘学子们”改为“我校学子”(2)“启动”改为“举行”(3)“围绕”改为“以”(4)“粉墨登场”改为“登台表演”(5)“美芹之献”改为“宝贵意见”(6)“各年级组、各班团支部”要顶格5所谓“反弹琵琶”,就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有意突破常规,通过逆向思维发现问题 ,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反弹”就是从某个论点的对立角度确立新论点,阐发新见解。仿照下面的示例,再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反弹琵琶”这一思维方法的特点,语言简洁明了。示例:人们常说“近墨者黑”,我说“近墨者未必黑”。池塘里的淤泥够黑了吧?可是,在这淤泥中却能长出亭亭玉立、清香袭人的荷花!答:_答案人们常说“老大徒伤悲”,我说“老大未必徒伤悲”。年近50岁才揭竿起义的刘邦够“老大”的吧?可是,他就是在这时推翻秦朝、一统天下的。二、名句名篇默写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用“_,_”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3)定风波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_,_。”答案(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三、课外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浣溪沙苏轼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注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四年后再迁汝州时写的。清洛:指洛涧,今安徽洛河。雪沫乳花:煎茶时上浮的白色泡沫。古时烹茶,以泡沫乳白、细腻为上乘。蓼茸:蓼菜的嫩芽。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作晓寒”表面上写天气之寒冷,实则暗示词人被贬之后内心的失意。b上片写南山所见的景色:微寒天气,乃“细雨斜风”有心“作”之;天气放晴,滩边之烟柳似故意“媚”之。本无意之风景,于有心人眼中,却显得处处有情。c词作第一句写风斜雨细,瑟瑟寒侵,词人置身其中,物我两忘,这与唐代张志和听刻画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烟波钓叟”同为隐逸者形象。d“雪沫乳花”,状煎茶时上浮的白沫。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借代,形象鲜明。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能力。a项中说“作晓寒”表面上写天气之寒冷,实则暗示词人被贬之后内心的失意,说法牵强,晓寒只是实写天气之寒。词的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已表明词人此时内心的情绪。词人抒发的是旷达的情怀、闲雅的审美趣味、热爱生活的态度。c项中说该词中苏轼是隐逸者形象,说法错误,本词显示出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d项中“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借代”不妥,该句既是比喻,又是夸张。答案b8有人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人间有味是清欢”,请从含义、情感、作用三方面作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清欢”是关键词,意思是清淡的欢愉,该句意思是说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理解全词,词人所说的清淡的欢愉所指内涵,蕴含在前面的三句写景画面中。答案含义: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情感:寄寓着词人旷达的情怀、闲雅的审美趣味、热爱生活的态度。作用:以此作结(卒章显志),照彻全篇,极富哲理,为全篇增添了诗味和理趣。(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水 调 歌 头苏轼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注安石:谢安字安石,早年隐居,四十余岁方出仕,之后仍不忘隐居,后志不遂,病死京城。从事:从政。沧洲:水滨,古代多借指隐士所居住的地方。9以下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借写谢安“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表现了他与弟弟苏辙分别时的不舍。b“雅志”句说做官妨碍了谢安隐居志愿的实现,这隐含着词人对贪恋功名者的批判。c结句引用“求田问舍”典故,自比许汜,言自己已无忧国之心,甘做求田问舍的庸人。d本词结构清晰,“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三句承上启下,上片咏史,下片抒怀。解析本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能力。c项,“甘做求田问舍的庸人”错。答案c10词序末两句说词人要以谢安没能早退为戒,要以退隐后兄弟相从的快乐作为安慰,请结合全词分析这两句话在词中的具体体现。答:_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词序交代写作缘由和目的,末两句概括了此词主旨。上片咏史,写东晋谢安的经历,意在“以不早退为戒”。下片述怀,设想兄弟俩早日“退而相从之乐”。答案“以不早退为戒”:上片写谢安本抱有功成身退的心愿,可结果却是“扶病入西州”,从而产生“退隐的雅志”,困于“轩冕”的“遗恨”,而谢安的“遗恨”正是苏轼引以为“不早退”的鉴戒;“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下片设想辞官归隐后的情景在归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