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1页
第二章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2页
第二章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3页
第二章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4页
第二章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社会工作专业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第二节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教学目的】了解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社会工作实践,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掌握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重点、难点】工业革命以来的西方社会工作实践【学时安排】2学时,第一节社会工作的起源及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背景,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宗教教义与仁爱思想,人本主义思想,空想社会主义思想,1、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古希腊:幸福是在与他人分享中获得的古罗马:尊重穷人的尊严,2、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利他、奉献、救人救世、爱人助人、与人为善等。,3、人本主义思想(1)每一个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2)人是可以被认识的,同时人是有理性的,(3)人生来是自由的(4)人生来是平等的(5)人与社会相互依赖的(6)人的尊严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7)人类社会应该不断努力,设法预防、治疗各种社会病态,,4、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十九世纪以后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法国的圣西门(1760年1825年)、傅立叶(1772年1837年)和英国的欧文(1771年1858年)。他们尖锐地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并从理论上更为严密地论证理想社会将要到来的必然性,同时在此基础之上也设计出了各自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蓝图。,(二)经济背景,直接推动力工业革命技术发明和革新,使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在短短一两百年内得到了史无前例地提高。但是,伴随着生产力的高水平发展,社会分配领域出现了不平等和两极分化现象,社会发展带来的福利越来越被少数人占有,而社会发展所付出的代价却越来越由另一部分人来承担。,三)社会基础,生产方式的变革带来了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深层次变革。表现在1.两大对立阶级的分化2.社会矛盾不断加剧3.社会关系的理性化与异质化,二、社会工作的出现,(一)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二)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三)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一)伊丽莎白济贫法PoorLaw,1、主要内容每一教区向地主征收济贫税政府责任贫民救济由地方教区主办设立机构以工作换取救济救济理念设济贫所具体措施人们有救济家人及亲属的义务亲属责任三种救济方式具体措施,伊丽莎白济贫法对于社会保障等福利制度的发展以及专业社会工作的兴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济贫法以及后来的修正法案迅速地被复制到英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统治中,同时欧洲大陆各国也纷纷仿效建立相应的社会救济制度。济贫法一直到1948年国民扶助法实施后才宣告废止。该法案对于社会救助事业以及社会工作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2、重要影响,1)政府负起了社会救助的责任。2)确立了助人自助的观念。3)确立了专人负责的社会工作观念与方法。4)出现了院外救济的社会工作方式。,(二)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1、汉堡制1788年德国汉堡市采取的救济制度由布希(Busch)起草设中央办事处、监察员、救济员救济方法:助人自助,2、爱尔伯福制,1852年,在德国一小市镇:爱尔伯福。中央委员会(市)赈济委员会(区)赈济员(段)重视家境调查;按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发赈济款;贫穷的治疗与预防工作同时开展。,(三)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theSettlementMovement,1、慈善组织会社运动2、睦邻组织运动,1、慈善组织会社运动,理论基础(托马斯查墨斯)个人应对其贫穷负责,贫民应尽量自己维持生活。具体做法:管理联系机构:中央、区。进行受理申请救助案件的总登记,特设询问部。对所有申请案件进行调查。提高救济款物配额。运动的扩展:1869(英)、1877(美),2、睦邻组织运动,兴起的原因首创:汤恩比馆(1884,巴涅特)睦邻组织的特点睦邻组织运动的扩展(1889,赫尔馆)睦邻组织运动对社会工作的贡献(社区工作),第二节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1、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标志(里程碑),1917年Richmond芮奇蒙德发表社会诊断一书。1922年出版了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创立个案工作的社会诊断模式。从操作意义上对个案工作进行定义。总结了个案工作的模式和方法。使专业教育成为可能。,2、1957年格林伍德(E.Greewood)提出专业的五项基本特征(attributesofpofessions):一套理论体系(abodyoftheory)专业的权威(professionalauthority)共同信守的伦理守则(codeofethics)社会或社区的认可(sanctionofthecommunity)专业文化(professionalculture),3、社会工作三大专业方法的形成及特点1)个案社会工作,2、群体工作方法的形成3、社区工作方法,第三节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一、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及社会救助措施二、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社会工作三、20世纪50-70年代的社会工作四、现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二、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一)中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1、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思想如孔子的“大同”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墨子的“兼爱”思想2)我国古代的社会福利实践保息与救荒之政;九惠之教;仓储救济等,二、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社会工作,(一)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兴起(二)典型慈善事业的发展晏阳初、梁漱溟、张骞、熊希龄等,三、20世纪50-70年代的社会工作,(一)社会背景(二)社会工作的任务及解决方式(三)城乡差别,四、现代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一)社会转型与社会工作(二)社会工作教育的复兴(三)社会工作的新实践城市社区服务+农村扶贫,社会转型与社会工作的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