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群落的演替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1、 单项选择题( )1在一个气候和环境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一般说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种群是A个体差异最小的 B个体差异最大的 C个体差异最少的 D个体差异最多的( )2在分析种群年龄特点时,也可将种群分为生殖前期(甲)、生殖期(乙)及生殖后期(丙)等三个年龄层,比较这三个年龄层成员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可推测这种群未来的成长情形。下列可能是濒危物种的种群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甲乙丙( )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4在一块方形的样地中,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下列不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的一项是A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多少;从样地中选取的样方里蒲公英数目的多少B从样地中选取的样方里蒲公英数目的多少;样地中群落的丰富度C所选样地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多少D样地中群落的丰富度;从样地中选取样方的方法是否具有随机性( )5运用标记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下列假设不符合这一方面的调查的是A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B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C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明显的群聚 D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 )6关于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呈现“J”型曲线的种群中无种群密度的改变 B“S”型曲线的增长率最终变为0时,种群达到其环境容纳量C如果种群数量的年增长率为0,则种群中无繁殖现象 D种群增长曲线同数学方程式一样,能精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7在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下列条件会使种群K值增加的是A地面进行硬化后的家鼠 B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 C引入北极狐后的旅鼠 D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 )8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编号生态系统采收对象现有生物量年增长率/%年采收量马尾松林马尾松200 000 m321 000 m3淡水湖泊鲫鱼10 000 kg353 600 kg山地甘草1000 kg20300 kg滩涂沙蚕10 000 kg30500 kg A.B C D( )9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情况,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的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为a、b、c,如图所示。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D三组的营养物质初始供给量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物质初始供给量最少( )10.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群落有空间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B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应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11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 )12垂钓是一项很好的休闲娱乐活动,但垂钓时常有钓上一条鲤鱼后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的现象。经分析知,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被钓上钩的鲤鱼释放了一种化学物质留在钓钩上。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属于 A种内斗争 B种内互助 C竞争 D互利共生( )13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Cdb时,M与N种间竞争激烈 DM、N将呈现“J”型增长( )14在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且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的繁殖,这些现象在生态学上可以解释为 A.种内互助、种间斗争和种内斗争 B.种间斗争和种内斗争C.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C.种间斗争、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15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农田管理中的除草是为了A增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斗争 B促进种内互助 C加强种内斗争 D减轻种间竞争( )16某草原上啮齿类以植物为食,右图表示啮齿类的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啮齿类的存在影响植物多样性B植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啮齿类的密度C啮齿类能对植物进行选择 D啮齿类的密度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 )17下列有关生物物种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丰富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内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B越靠近热带地区,生物的丰富度一定越高C一般来说,某个区域生物丰富度越高,该区域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高D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过程中,要对取样土壤中的各种生物个体逐个计数( )18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大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 cm50 cm30 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 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招潮蟹类厚蟹类沙蚕类泥螺类蛤类裸露泥滩518114212110214米草群落312290011000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低于米草群落 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19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下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不易受到影响的群落是A群落甲 B群落乙 C群落丙 D群落丁( )20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总数开始是逐渐增多而后趋于稳定( )21下列因素中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对人类最有益的一项是A群落中植物繁殖体的迁移 B气候的变化C人类活动 D大规模的地壳运动( )22在20世纪末期,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过多、河道淤塞 B环境污染严重,废水流入河流C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D过多地退耕还林、还草( )23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的时间少,原因是A次生演替不需要形成森林B次生演替所处的环境较湿润C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D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结构简单( )24桦树林中出现了一些云杉的幼苗。云杉长成后,其高度超过桦树,桦树因不耐阴而逐渐死亡,桦树林最终被云杉取代,这一群落演替过程表明A种内斗争有利于物种延续 B适者生存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云杉的进化水平比桦树高 D云杉的结构比桦树复杂( )25如下图是一温带地区在初生演替过程中两种量值的变化曲线,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AA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B表示整个植被的生物量BA表示整个种群的生物量,B表示草本植物的种类数量CA表示土壤中腐殖质总量,B表示整个植被中的种类数量DA表示食肉类的种类数量,B表示食肉类的生物量二、非选择题26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和 ,其中 (填方法名称)适用于调查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大。(3)在样方中统计植物数目时,若有正好长在边界线上的,只计算 的个体。(4)若某长方形地块长、宽为100 m50 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 m。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 m1 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18、16、16、15、13、15、11、13、13,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为约 株m2。27右图所示为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a曲线增长,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生活资源(食物)和 都是有限的。种群达到一定数量后势必加剧 ,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不能按a曲线方式增长。(2)在一定环境中,除上述影响外,种群数量还受其他环境因素的限制,如无机环境方面主要是受 的影响。同时,种群数量还受生物间的相互制约,如 和 等。因此,种群数量增长按b曲线方式增长,最多达到K值为止,此时种群增长率为 。(3)此外,还有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是该种群的 、 。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 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用的。图1图2图328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群落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1)调查获得了树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该野外调查小组的研究方法叫做 。图1显示,调查该地区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植物年份(2)调查小组对一块荒地的几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20012002200320042005A10.09.286.85.5B3.02.11.10.30.1C0.30.61.11.52.3D3.02.00.400如果4种植物中有一种属于入侵物种,则该入侵物种是 ;入侵物种往往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3)上图2是调查小组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分析该种群在3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 年,第2030年间种群的增长率为 。29下面的四幅图,表示a、b两种生物生活在同一种环境中的种群数量变动情况,请根据四幅图中曲线所表示的内容,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你认为用哪个图的曲线表示白蚁与其肠道内的鞭毛虫之间的关系最合适 。(2)你认为图曲线表示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其中a表示 ,b表示 。(3)你认为哪个图能反映出竞争排斥原理的内容 。在自然选择中被淘汰的是 。(4)图表示的种间关系是寄生,图中a代表 ,b代表 。30某生物兴趣小组准备对所处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假定你是其中的一员,请回答:(1)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B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C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D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2)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常采用 法,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 和 ,后者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3)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60 W的电灯,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了土壤动物 的特性,使土壤动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试管中,达到采集目的,采集到的小动物可以放入 溶液中保存,也可以放入 中。(4)某同学决定以校园内池塘为对象进行物种丰富度调查,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取样器,取样后,分别统计小取样瓶中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根据你的理解,该同学调查的目的不可能是调查该池塘( ) A同一水层小动物类群 B不同水层小动物类群C可能存在的食物链 D常见的小动物类群(5)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越大,土壤通气状况越好,越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农作物生长。化肥作用快而持续时间短,有机肥作用慢而持续时间长。联系生产实践,你会如何根据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情况指导农民施肥? 。参考答案:15 DDBBC 610 BBCBD 1115 ABCAD 1620 DCDDB 2125 CCCBA26.(1) 五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其中五点取样法 样方相邻的两条边及其夹角上 10 14.227.(1)空间 种内斗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林地合同(标准版)
- 国际销售合同
- 机械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 硬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化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 股票基础试题及答案
- 商管课题培训课件
-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 福建林业基础试题及答案
- 乡镇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潍坊市2026届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 辅警综合知识和能力素质考试试题(含答案)
- 网络文明培训课件
- 抢救护理记录书写规范与技巧
- 2025至2030中国牙刷丝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文明礼仪课件高中
- DB65 T8038-2025 好住房建设技术标准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必考知识点提纲
- 秩序员安全培训完整版
- 2025年理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理赔员·车险理赔)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压力表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