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乡村和城镇1.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按照功能区划分为公共空间、居民区和生产区;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按照功能区划分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可分为:同心圆、扇形和多核心等不同模式,其影响原因主要有:历史原因、经济原因、交通原因、社会原因和行政原因。3.合理利用城乡空间需要统筹城乡发展;从城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4.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中分为村落景观、房屋建筑景观和土地利用景观;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中表现为地域文化与城市空间布局、地域文化与建筑风格。5.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不会因其他因素的改变而很快改变。6.城镇化具体表现为人口的集中过程、乡村向城镇的转化过程、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7.世界城镇化的过程在加快,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存在明显差异;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开始的时间晚于发达国家。8.城镇化的有利表现为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调整,社会进步、传播文明,科技进步、生产发展,城乡互动、全面发展;不利表现为人口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城市社会问题。9.解决城镇化过程问题除了控制城镇规模、合理规划城镇空间、加强城镇管理、实现区域共同发展等途径外,各国在解决城镇化出现的弊病方面,还要有自己的特色。学习本章内容,能够通过对家乡附近的城镇和乡村的调查研究,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区域认知)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综合思维)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根据教学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发布的第四轮专业学科评估结果排名学校名称星级1北京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南开大学4苏州大学5云南大学与本章知识相关的名人及职业第一节乡村和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课标内容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1.结合实例,理解乡村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其分布的特点。【区域认知】2.运用实例,评价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综合思维】3.认识到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树立和谐的人地观。【人地协调观】知识清单一乡村和城镇的区别分类特点乡村一般是以从事农业活动的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小城镇一般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较大,尤其是规模更大的城市,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知识清单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1.组成:房屋、院落、道路、树木、广场、水井、池塘和农田等。2.按照功能划分 分类特征公共空间村民进行各种活动和交流的场所,常在乡村中心。公共空间包括公共建筑、街巷、水井、池塘和广场等。公共空间周围一般是居民区,再往外是生产区等居民区村民日常居住的地方,主要由房屋和院落组成生产区农业生产直接或间接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及田间道路等 知识清单三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1.内部功能区(1)商业区:a.组成: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组成。b.特点:交通便捷,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率高。高端商业区(中心商务区):a.位置:一般位于城市的市中心。b.特点:交通和通信发达,早晚人口流动量较大,人口昼夜差异大。(2)住宅区特点:有成片住宅楼及配套服务性设施。分化(3)工业区:布局: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靠近河流、铁路和公路等交通便利的地带;远离住宅区,并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或垂直于盛行风向的郊外。特点: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铁路、公路通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温馨提示城市的功能分区中,住宅用地比重最大,中心商务区比重最小;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布局有两大趋向:一是向城市外缘迁移,二是沿交通线分布。2.内部空间结构及形成原因(1)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概括为:同心圆、扇形和多核心等不同模式。(2)形成原因表现形成特点历史原因城市发展初期形成的功能分区延续下来,发展成为现代城市的功能区经济原因在城市内部,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价值相差很大。城市中心部分土地价格昂贵,一般为商业区;随着距离城市中心越来越远,土地价格逐渐降低,通常为住宅和工业的分布区交通原因交通方式和布局不仅影响城市的发展规模,而且影响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和各功能区的分布与发展社会原因由于各种社会群体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行政原因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进行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功能区;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的过程中,都要重视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3.合理利用城乡空间(1)要求:需要统筹城乡发展;从城乡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2)意义:合理利用城乡土地,建设资源节约型城乡;建设良好人居环境,构建环境友好型城乡;处理好各种关系,建设和谐的城乡。聚落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它不单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还包括与居住直接有关的其他生活设施和生产设施。聚落既是人们居住、生活、休息和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的场所。一般可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聚落作为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聚落的外部形态、组合类型无不深深打上了当地地理环境的烙印。同时,聚落又是重要的文化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风土民情等。当然,聚落也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经济活动发生作用,城市聚落对经济的发展和分布更有着巨大的影响。中心商务区内部垂直分布的特点这种高大建筑一般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在这座楼中,较低层用于零售商业,中间层用于商业事务,高层是办公室,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在城市中的分布中高级住宅区大多分布在城市外缘,在文化区、风景区附近,环境优美;低级住宅区大多分布在内城,在工业区附近,租金低,便于工人上下班。任务清单一城市的空间结构情境探究情境 百余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 km。它东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璧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群”。近些年,上海又新建了一些现代风格的高楼大厦。这新老建筑的融合,也恰恰是现代化大都市上海风貌的真实写照。在短短的一个多世纪中,上海从一个海滨小城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都市。探究 一个城市,除了像外滩这样的商业区外,往往还具有哪些功能区?提示工业区、住宅区。素养凝练1.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内部具有多种功能区,且城市职能不同,其功能区的类型也相差很大,但一般城市均具有商业、工业和住宅三大功能区。关于这三大功能区的概况具体分析如下:城市功能分区形态特征区位区位选择原因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带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交通便捷,便于商品流通住宅区占地面积大,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联系便于工人上下班;收入低、文化教育程度低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干线两侧减轻对市区的污染;交通便利,降低生产运输成本2.“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2)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3.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方法(1)协调主要功能区和交通用地的相对位置:既要保证各功能区都有便捷的交通,又要在各功能区之间布置便利的交通,以方便各功能之间的联系。商业区除考虑交通因素外,还要考虑消费人群因素。(2)合理布局居住用地、工业用地的相对位置,可减少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住宅区尤其是高级住宅区一般布局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流经城市河流的上游环境优美位置;工业区则应布局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河流流经城市的下游。(3)卫生防护带的设置:卫生防护带主要指设置在工业用地与住宅用地之间的城市绿地,带内可以植树造林,包括苗圃、花圃、果园、林场等,也可安排一些少数人使用、非长期停留的建筑物,如仓库和停车场等。这样既可起到防护作用,又可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环境。(4)占地面积大的功能区(尤其是工业区)要有充足的土地,土地租金低。(5)留有发展余地:目的是针对一些预想不到的情况,使各功能区有足够的“弹性”。素养应用(地理实践力)阅读下列材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南京路是上海最知名的商业街区,素有“中华商业第一街”之美誉,其中南京西路是今天的上海最顶级也是最奢华的时尚商业街区,以奢侈品高端个性消费为主,商铺租金最高。(1)南京西路为什么能成为上海最顶级的商业街区?(2)为什么商业区往往是城市的核心?提示(1)拥有高端的消费人群并且交通便捷。(2)人流量大,地价高,土地利用集约。任务清单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情境探究情境 青岛西海岸新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9个国家级新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西岸,包括黄岛区全部行政区域,即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原胶南市全部行政区域,其中陆域面积约2 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5 000平方公里。西海岸新区包括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国家级保税港区)、董家口循环经济区、中德生态园、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青岛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青岛西海岸国际旅游度假区、海洋高新区、西海岸现代农业示范区、青岛西海岸交通商务区十大功能区。其战略定位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领航区、深远海开发战略保障基地、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先导区、陆海统筹发展试验区。探究 (1)导致青岛西海岸新区快速发展的最主要条件是什么?(2)青岛西海岸新区中的十大功能区的规划布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什么?(3)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过程中也会出现高级住宅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什么?提示(1)优惠的政策。(2)经济因素。(3)社会因素。素养凝练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原因原因具体表现历史原因原有土地利用状况决定了城市功能分区的现状;城市功能分区并非一成不变经济原因地理位置(距市中心远近)图示功能区商业区(a)住宅区(b)工业区(c)原因距市中心越近,市场越大,地租越高,商业的付租能力越强距市中心稍远,地租较低,住宅用地可达到付租要求,且方便居民上下班和购物距市中心远,地租低,工业用地面积大,远离市中心可大大降低成本交通原因图示原因城市内不同地段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导致地租存在差异:市中心是交通干线的会合处,交通便捷程度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城市外缘干线与环线会合处,交通便捷程度次之,形成地租次高峰社会原因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影响住宅区的分布行政原因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有可能促进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布素养应用(区域认知综合思维)阅读下列材料,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要求。2018年元月份,当北京市房山区拍出每平方米3万元的楼面地价时,预示着北京楼市呈现出六环内全城豪宅化,六环外泛豪宅化的局面,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市场进入郊区化,中高端住宅出现明显外溢(1)北京的市中心交通便捷,但未形成商业街,而是保留了天安门广场,试分析原因。(2)北京市商品房价格高低与其位置有何关系?(3)北京市许多中高端住宅往往选址于近郊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1)北京是中国的古都,应保留历史风貌,主要是历史因素的影响。(2)往往越靠近市中心,交通越便利的位置,商品房价格越高。(3)环境优美。课堂小结核心要点1.乡村和城镇的概念与区别。2.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组成及特点。3.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及特点。4.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原因。5.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要求及意义。课堂学业达标下图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a.团块状地质 b.团块状地形c.条带状气候 d.条带状河流2.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聚落受河流因素影响,多分布在河谷地带,因此其形态多为条带状。第2题,由图可知,甲地区位于河流的交汇处,有充足的水源,交通更为便利,人口更为密集,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答案1.d2.a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当线变成线时,则住宅区可拓展到()a.一环路 b.二环路c.三环路 d.环城路4.近年该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是()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郊区廉价劳动力丰富人口向郊区迁移a. b.c. d.5.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主要原因是()二、三环路地租比市中心低市中心交通拥堵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市中心人口减少a. b.c. d.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及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距离递减示意图可知,当线变成线时,从一环路到三环路,住宅区的付租能力最高,因此住宅区可拓展到三环路。第4题,由于市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工厂纷纷外迁。第5题,影响商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交通,近年来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迁移,一方面由于此地地租较低,能够降低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心市场的萎缩;更重要的是这里交通便利,能够为商业活动带来大量消费人群,满足其市场需求。答案3.c4.b5.d6.我国某城市某住宅区在城市中的位置及其内部布局图,完成下列要求。(1)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_,简要分析其区位需求。(2)如果b住宅区是高档住宅区,说明该住宅区的布局优势。(3)读小区布局图,b住宅区内部的楼房布局北高南低,错落有致,说明这种布局的好处。解析第(1)题,a位于市中心,应为中心商务区,商务区人员流量大,多分布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第(2)题,读图可知,b住宅区位于主导风向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周围有风景区、大学区,且交通便利。第(3)题,楼房布局北高南低,错落有致,有利于采光和通风。答案(1)中心商务区(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接近市场,交通便利。(2)地处盛行风的上风向;位于城市河流上游;邻近风景区和教育区,环境优美;位于城市外缘,远离市中心和工业区;靠近环路或放射状道路,交通便利。(3)利于采光,便于通风。课后作业基础训练乡村空间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社会生产力变化不断发展变化的。据此完成12题。1.乡村在形成初期,主要功能是()a.农业生产 b.手工业生产c.生活居住 d.休闲娱乐2.乡村规模变大后,其内部空间结构的核心是()a.中心农田 b.畜牧业活动场所c.中心住户 d.公共服务设施解析第1题,乡村在形成之初,内部的土地利用方式单一,以居住为主。第2题,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乡村土地利用出现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向外环绕发展。答案1.c2.d下图为“某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图”,据此完成34题。3.三个区域中()a.a常住人口最多 b.b地价最高c.c工业污染最严重 d.b交通通达度最高4.以下地理事项最适合布局在a区域的是()a.大型建材批发市场 b.高级住宅区c.大型零售商场 d.疗养院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c区域以工业用地为主,因此工业污染最严重。a距离市中心最近,以商业用地为主,因此地价最高,且交通便捷程度最高;b区域以住宅用地为主,因此常住人口最多。第4题,由图可知,a距离市中心最近,商业和办公用地占比重最大,地价高,适宜发展零售商场。大型建材批发市场一般位于城市边缘,交通便利的地方;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环境相对较好,基础设施完善的城郊地区;疗养院应位于远离城市、环境较好的地方。答案3.c4.c读某城市功能分区图,完成56题。5.若图中布局合理,则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分别是()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c.住宅区、工业区、旅游区d.住宅区、绿化区、工业区6.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正确的是()a.处建大型仓库环境优美b.处建中心商务区地价较低c.处建城郊绿化带减少污染d.处建自来水厂靠近水源解析第5题,图示甲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判断为商业区;乙邻近商业区,占地面积大,判断为住宅区;丙位于城市的边缘,且位于铁路沿线,交通便利,故判断为工业区。第6题,建大型仓库应该选择在交通便利,地价便宜的地区;中心商务区应该建在市中心,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处位于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建设绿化带利于改善住宅区的环境质量,c项正确;自来水厂应该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较好,处位于河流的下游。答案5.b6.c下图表示某城市土地利用情况,城市布局比较合理,据此完成78题。7.该城市盛行风为()a.东北风 b.西南风c.西北风 d.东南风8.该城市要建设一所中学,最佳位置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第7题,图示工业区位于住宅区的东北方向,故该城市的盛行风应为西南风。第8题,图中甲地邻近住宅区,位于沙滩上、工业区的上风向,在此建设学校方便学生上学,少占耕地且环境较好;乙、丙远离住宅区,环境较差;丁地属于稻田,占用耕地多,不适合建设学校。答案7.b8.a城市建筑的密度与高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表为某城市1992年和2010年距市中心不同距离建筑物的平均高度表(单位:米),据此完成910题。 距市中心年份01 km13 km35 km512 km1992年29.620.38.7未统计2010年38.422.529.710.19.该城市在距市中心01千米范围内建筑物的平均高度最高,其原因主要是()a.交通便捷程度最高b.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的土地成本c.居住的人口最多d.城市的政治服务职能高度集中10.为适应城市发展,该城市在2010年调整了距市中心35千米范围内的主要用地性质。其调整方案最可能是()a.居住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b.商业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c.工业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d.居住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解析第9题,离市中心越近,土地价格越高,其建筑物平均高度增高,可降低单位建筑面积的成本。第10题,根据城市建筑物1992年和2010年的高度对比以及城市的发展可知,距市中心35千米范围内由工业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答案9.b10.c11.读某城市土地利用情况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推测图中a、b、c的城市土地利用类型。(2)简述甲区域的产业类型和布局考虑的原因。(3)简析丙土地利用类型的合理性。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分布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地区,为商业用地。b是城市土地利用面积最大的,主要分布于市中心周围地区,所以是居住用地。c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交通便捷区域,且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应该为工业用地。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工业用地分布在住宅用地内部,只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布局不能影响城区的环境,布局在住宅区的原因,主要与劳动力资源、城市交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小等有关。第(3)题,评价土地利用类型的合理性,主要从位置、河流交通、环境、河流、盛行风向等方面分析。答案(1)a分布于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地区,为商业用地;b是城市土地利用面积最大的,主要分布于市中心周围地区,所以是居住用地;c主要分布在城市外围交通便捷区域,应该为工业用地。(2)由于工业用地位于住宅用地内部,所以只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布局原因:劳动力资源丰富,方便工人上下班,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小。(3)丙地位于河流的下游,水源充足,同时减少了对水源的影响;位于交通线附近,交通运输便利;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的郊外,避免了对城市大气的污染。能力提升下图为某城市住宅小区类型分布空间模型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房价最高的是()a.名校学区内住宅 b.城市边缘区住宅c.多层传统住宅 d.新城核心住宅2.影响该市房价最主要的因素是()a.交通便捷程度 b.资源配置c.城市规模 d.人口年龄结构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名校学区内住宅”位于内城。内城交通通达度高,土地资源数量有限,再加上家长对名校的追逐,因而房价最高。第2题,房价受交通便捷程度、资源配置、城市规模、人口年龄结构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土地价格是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而城市土地地租高低主要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的影响,故a正确。答案1.a2.a新加坡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会计公司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管理与监管挑战研究报告
- 2025报销会计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一、二等奖获得者(1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青海省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考试(公共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广东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肿瘤科放疗专科科研助理招聘1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福路通城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春季招聘(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华侨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果树病害致灾机理与防控团队公开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八年级语文写作技巧与课堂教案
- 鼻出血的课件护理
- 2025年干细胞治疗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标准)清理乱账服务协议书
- 2025年五粮液笔试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4月自考00155中级财务会计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道路工程培训课件
- DGTJ08-2004B-2020 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标准
- 国庆假期大学生安全教育
- 呼吸内科出科汇报
- JJF 2267-2025场磨式大气电场仪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