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核酶和抗体酶PPT课件_第1页
第六章-核酶和抗体酶PPT课件_第2页
第六章-核酶和抗体酶PPT课件_第3页
第六章-核酶和抗体酶PPT课件_第4页
第六章-核酶和抗体酶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EnzymeEngineering酶工程,.,2,第五章核酶和抗体酶,第一节ribozyme第二节脱氧核酶第三节抗体酶,.,3,第一节ribozyme,一、ribozyme的发现二Ribozyme的种类三Ribozyme研究进展与展望,.,4,一、ribozyme的发现,80年代初期,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ThomasCech和美国耶鲁大学的SidneryAltan各自独立地发现RNA具有生物催化功能.从而改变了生物催比剂的传统概念。为此,T.Cech和S.Altman共同获得了198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5,.,6,二Ribozyme的种类,自然界存在催化分子内反应(incis)的ribozyme(自我剪接型和自我剪切型)和催化分子间反应(intrans)的ribozyme。,.,7,1自我剪接ribozyme分类,自我剪接ribozyme可分为两类:型IVS:均与四膜虫大核rRNA前体的IVS结构相似、催化自我剪接需鸟苷(或5鸟苷酸)和Mg2+参与。型IVS:结构与四膜虫的不同,而与细胞核mRNA前体中的IVS相似。它催化自我剪接反应不需要鸟苷或鸟苷酸参与,但仍需Mg2+,.,8,2自我剪切ribozyme的分类,自我剪切ribozyme,自我剪切的RNA结构有锤头结构和发夹结构。自我剪接ribozyme:包含剪切与连接两个步骤。,.,9,几种能进行自我剪切的RNA结构,.,10,3催化分子间反应的ribozyme的分类,如:L-19IVS具有5种酶活性,可催化多种分子间反应。,.,11,三Ribozyme研究进展与展望,对各种已知ribozyme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可找出其结构功能域和必需基团,据此可进行分子改造,以获得分子更小的、高效的ribozyme,.,12,研究热点:,从催化分子内反应的自我剪切ribozyme设计出催化分子间反应的ribozyme.点击看图,.,13,Ribozyme的固定化,Ribozyme的固定化已成功,将在医学、工业上获得应用。意义:对各种RNA-蛋白质复合物酶的分离鉴定,对许多具有特别重要生物功能的RNA和蛋白质构成的颗粒体。在自然界将会发现更多的具有自我剪接或自我剪切的RNA分子和以非RNA为底物的ribozyme,.,14,第一节结束,Ribozyme的发现Ribozyme的种类Ribozyme研究进展与展望,T.Cech和S.Altman,分子内(incis)的ribozyme(自我剪接型和自我剪切型)分子间(intrans)的ribozyme,.,15,第一节结束,点击返回,.,16,第二节脱氧核酶,一概念具有酶活性的DNA分子称为脱氧核酶,.,17,脱氧核酶的结构,Carmi等通过体外选择技术合成了一种依赖Ca2+的具有自我切割功能的手枪型二级结构脱氧核酶分子,.,18,三脱氧核酶的催化特性,1效率高2高度专一性3活性依赖金属离子4其它辅助因子,.,19,四酶促反应动力学特征,1PH值和温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2激活剂3酶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20,五生物学意义,三种脱氧核酶的活性:连接酶活性金属螯合酶活性磷酸酯酶活性,.,21,第二节结束,概念结构催化特性反应动力学特征生物学意义,效率高高度专一性活性依赖金属离子辅助因子,PH值和温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激活剂酶浓度对酶反应速率的影响,连接酶活性金属螯合酶活性磷酸酯酶活性,.,22,第二节结束,点击返回,.,23,第三节抗体酶,一.概念是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抗体分子,在其可变区赋予了酶的属性。,.,24,二.抗体酶概述,酶与抗体的差别:酶是能与反应过渡态选择结合的催化性物质,抗体是和基态分子结合的催化性物质。,.,25,三.抗体酶的催化反应,1酰基转移反应,.,26,2重排反应,.,27,3氧化还原反应,.,28,4金属螯和合反应,.,29,5磷酸酯水解反应,.,30,6磷酸酯闭环反应,.,31,7.光诱导反应,a.光聚合反应(二聚作用),.,32,b.光裂解反应,.,33,四.制备方法,i.诱导法:即用设计好的半抗原,通过间隔链与载体蛋白(例如牛血清白蛋白等)偶联制成抗原,然后采用标准的单克隆抗体来制备、分离、筛选抗体酶。,.,34,利用过渡肽类似物制备抗体示意图,.,35,ii.引入法,将催化基团或辅助因子引入到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可采用选择性化学修饰方法,亦可利用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技术,.,36,引入法,.,37,引入法举例,.,38,iii.拷贝法,用酶作为抗原免疫动物得到抗酶的抗体,再将此抗体免疫动物并进行单克隆化,获得单克隆的抗抗体。对抗抗体进行筛选,应获得具有原来酶活性的抗体酶。缺点: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并且不能产生新酶。,.,39,拷贝法示意,.,40,五研究展望,1研究酶作用机理,获得蛋白质结构与功能间关系的一般规律。2获得一类新型的蛋白酶。3催化天然酶不能催化的反应。,.,41,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