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 2.10 酬赠诗四首课件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1页
2020版高中语文 2.10 酬赠诗四首课件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2页
2020版高中语文 2.10 酬赠诗四首课件 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酬赠诗四首,【助读链接】一、作者名片1.看似寻常最奇崛张籍张籍(约766约830),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生长在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任国子博士,后为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诗作的特点是语言凝练而平易自然,多有口语入诗,与王建齐名。王安石题张司业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有张司业集。,2.即事名篇,无复倚傍元稹元稹(779831),唐代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今河南洛阳)人。曾任左拾遗、监察御史、宰相等职,后因得罪权贵而遭贬谪,53岁暴卒于武昌节度使任上。元稹与白居易友善,二人共同发起“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元稹主张继承杜甫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以“讽兴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但讽刺力度远不及白居易诗。有元氏长庆集六十卷。此外,元稹还有传奇(小说)莺莺传问世,它成为后人写作西厢记的蓝本。,3.一曲菱歌敌万金朱庆馀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振。,4.无私济世,有德于民柳宗元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先后贬邵州刺史,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游记写景状物,多有所寄托。有柳河东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二、背景回放1.节妇吟的写作背景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割据,他们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送董邵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割据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因此不为所动。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收买而写的名作。,2.酬乐天频梦微之的写作背景此诗约写于元和十二年(817)。当时元稹贬通州司马,白居易谪江州司马,一南一北,相隔数千里之遥。加之“山水万重”,音信不通,只有梦中相见。白居易多次梦见元稹,并作诗相告。这首诗就是酬答乐天“频梦”之作。,3.近试上张籍水部的写作背景此诗于宝历(唐敬宗年号,825-827)年间,朱庆馀参加进士考试前夕所作。唐代士子在参加进士考试前,时兴“行卷”,即把自己的诗篇呈给名人,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张籍。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到要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写下此诗,看看是否投合主考官的心意。此诗便是行卷之作。,4.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的写作背景此诗作于柳州。柳宗元从永州司马改任柳州刺史后,一直怀友望乡,愁思郁结。为了排遣愁思,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他与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见四野群峰皆如剑锋,更触动愁怀,真是“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寄给京城长安亲友,以表达对他们强烈的怀念之情。,三、文化常识酬赠诗酬赠诗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的诗歌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作品。朋友之间的互相唱和,谓之“酬唱”;赠诗给亲友,以明其情志,则谓之“赠诗”,二者并称“酬赠诗”。思想内容多为:表谢意(含婉拒),表深情思念,表干谒(自荐信),表白心志。,同学们,思考一下本课所选的酬赠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作品简介】1.节妇作喻,表己忠心节妇吟是唐代诗人张籍自创的乐府诗。此诗具有双层面的内涵,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了一位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全诗以比兴手法委婉地表明态度,语言上极富民歌风味,对人物刻画细腻传神,为唐诗中的佳作。,2.朋友思念深,梦中见真情酬乐天频梦微之一开始就说“山水万重书断绝”。现在,好不容易收到白居易寄来的一首诗,诗中告诉元稹,昨晚又梦见了他。老朋友感情这样深挚,使他深深感动。诗的第二句说:“念君怜我梦相闻。”元稹在通州害过一场严重的疟疾,病后一直,身体很坏,记忆衰退。但“我今因病”的“病”字还包含了更为沉重的精神上的苦闷,包含了无限凄苦之情。四句紧承三句说:由于我心神恍惚,不能自主,梦见的净是些不相干的人,偏偏没梦见你。这首诗纯用白描,几乎没有设色布景,而人物形象生动,情调也感人肺腑。,3.表面新妇问新郎,实质诗人问张籍近试上张籍水部是唐代诗人朱庆馀在应进士科举前所作的呈现给张籍的行卷诗。此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全诗选材新颖,视角独特,以“入时无”三字为灵魂,将自己能否踏上仕途与新妇紧张不安的心绪作比,寓意自明,令人玩味。,【初读自测】一、读准字音,二、明确句意(填空或判断正误)(1)事夫誓拟同生死拟:_(2)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译文:_,打算,我家的高楼连着园林一幢又一幢,而且,我的丈夫他持枪执戟守卫在光明殿上。,(3)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译文:_(4)念君怜我梦相闻怜:_(5)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译文:_,还你明珠之际我不禁泪水滑落,为何我们,没能相逢在我出嫁之前。,爱怜,我现在有病,心神错乱,只梦见些不相干,的人,却没有梦见你!,三、把握大意下列对本课所选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节妇吟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作,通篇采用比兴手法,借男女情事表明自己的态度,言辞直接,意志坚决。,b.节妇吟情理真挚,心理描写细致入微,曲折而动人,入情入理,短幅中有无限曲折,真可谓“一波三折”。c.酬乐天频梦微之全诗纯用白描,几乎没有一点设色布景之处,人物形象生动隽永,情调境界感人肺腑。,d.近试上张籍水部运用比兴手法,以新妇自比,以公婆比张籍,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全诗选材新颖,视角独特。e.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意在诉说自己惨苦的心情、迫切的归思,以期在朝旧交伸出援手。,【解析】选ad。a项,应为“言辞委婉”。d项,应为以新郎比张籍。,(一)节妇吟酬乐天频梦微之【文本导学】微课一: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1.节妇吟中女主人公在拒绝第三者的追求时,她给出了哪些理由?请结合诗句回答。,【明确】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我的丈夫很优秀);何不相逢未嫁时(我已出嫁,要守节)。,2.阅读白居易的梦微之,试分析它与酬乐天频梦微之梦境内容与表述的情感的不同之处。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梦相闻。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梦微之,【明确】白诗用故人入梦抒写对元稹的关切、思念之情。元诗用故人不曾来入梦写自己的凄苦之情以及对白居易关心自己的感激之情。,微课二: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3.节妇吟的艺术特色是什么?,【明确】用语巧妙,拒绝别人却让别人比较乐于接受。比兴的手法。这首诗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珠时的心理,塑造了一位顾全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曲折地表达了诗人不便明说的婉拒之意。暗示了自己不攀附权贵、反对藩镇割据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志向和节操。,4.酬乐天频梦微之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有何效果?【明确】本诗语言朴实无华,情真意切。这近乎直白的语言中饱含的是千古传唱的世间最真挚的友谊,让人回味无穷,感慨不已。,【疑难探究】1.节妇吟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点拨】这首诗通过叙述妇人经过思想斗争之后,最终拒绝第三者追求的故事,塑造了一位多情重义、顾全名节、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女子形象。,2.分析节妇吟中所蕴含的情感和主人公情感上的矛盾,并说说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点拨】矛盾:对“君”的埋怨对“君”的感激为“良人”自豪对“良人”的忠贞对拒绝“君”一事感到遗憾、哀伤。“我”应该忠于“良人”,但是“我”也感激于“君”对“我”付出的真情。面对矛盾、痛苦,渴望被对方理解。,3.酬乐天频梦微之的首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点拨】暗示了诗人与白居易相隔遥远、音书断绝的现实情况。传达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和渴望得到友人消息的期盼之情。为下文抒情打下基础。,4.酬乐天频梦微之“我今因病魂颠倒”中的“病”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点拨】“我今因病魂颠倒”一句写出了自己疾病缠身、神情恍惚的处境。“病”除了身体疾患之外,更有沉重的精神上的苦闷,凄苦无比。,【备选要点】受身份悬殊和时代背景的限制,张籍对李师道的拉拢只能婉言相拒,节妇吟中哪些语句体现了这种得体和尊重?,【点拨】“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一句,表明既感激又为难,既不愿拒绝又不敢接受。“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一句,表明面对邀请只有洒泪还珠,遗憾的是在志向尚未确立之前,你怎么没有注意到我呢?此句委婉之至,成为传诵不绝的名句。,(二)近试上张籍水部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文本导学】微课一:赏析诗歌的炼字艺术1.近试上张籍水部首句“停”字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明确】“停”,安置。“停红烛”,即让红烛点着,通宵不灭。着一“停”字,表现出新娘对拜见公婆的重视,渴望得到公婆的认可和好感,引出下文新娘的言行。,2.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一诗中“秋来处处割愁肠”的“割”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明确】前两句以剑喻山峰,谓其割人愁肠,“割”字照应上句“剑铓”的比喻,进一步写出作者愁苦之深。,微课二: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3.近试上张籍水部本有干谒请托意,作者却描绘了一幅洞房初晓闺意图,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这首诗写得十分巧妙,绘声绘色,精细逼真,又含蓄蕴藉,这样写新颖别致,令人过目难忘。,4.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想象奇特,请结合后两句简要分析。,【明确】柳宗元是精通佛典的,佛经中不是有“化身”的说法吗?于是柳宗元产生出一个奇特的幻想:希望将一身变化作千万个身,以便“散上峰头望故乡”。这种幻想,首先符合浩初上人佛家弟子的身份,其次把诗人希望重回京城和怀念亲友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真切强烈,形象生动。,【疑难探究】1.近试上张籍水部后两句表现了新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点拨】紧张、羞涩、忐忑、不自信,希望公婆对自己满意却又不十分确定,于是“低声”问夫婿。,2.近试上张籍水部的主旨是什么?,【点拨】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含蓄表达考前担心作品不一定合主考心意,求张籍指点。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