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播学概论,主讲教师:卢明波副教授呼伦贝尔学院信息科学分院,参考书: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传播学导论邵培仁著浙江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概论吴文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著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2,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传播的概念Communication:通信、交流、交往、沟通。传播: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美国社会学家库力社会组织1909年传播的唯一手段是像(icon)的集合。美国学者皮尔士思想的法则1911年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传播学家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传播学家阿耶尔什么是传播美国传播学者丹斯(FrankDance)就在人类传播功能一书中对传播的定义作过统计,结果有126个各不相同的定义。,.,3,中国古代关于传播的说法,“传播”,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与“传播”相近的词有“传”、“播”、“布”、“流”、“宣”、“扬”等。但是,这些词在用于描述人类信息交流的现象时,其义心和义位虽然相同和相近,而义体和义象却是各种各样。通常,“传”示纵横地传播,“播”示广泛地传播,“布”示伸展地传播,“流”示连续地传播,“宣”示庄重地传播,“扬”示宏大地传播(黄金贵,1994)。墨子所染:“此王君者所染当,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此义象为纵向传播;礼记祭统:“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传,不仁也。”此义体为横向传播。国语晋语三:“夫人美于中,必播于外”。文心雕龙檄移:“明白之文,或称露布,播诸视听也。”其义象为广泛地宣传和散布。“传”与“播”合成为“传播”一词,大约最早见于北史突厥传一书:“宜传播天下,咸使知闻。”含义为长久而广泛地宣布、传扬。此义已与今义相近。,.,4,传播与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描述。信息分为:非人类信息与人类信息。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我们讨论的信息是:?社会信息指物质载体、精神内容。主客体的统一,符号与意义的统一。信息是又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信息概念引入,是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重大贡献。传播的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5,传播的定义,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1传播是人类的活动。人是传播的主体和轴心。人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既是行为的施控者,又是行为的受控者;既是产生传播的原因,又是导致传播的结果。2传播是信息的交流。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不是简单地输出信息,还应含有复杂的双向交流;3传播离不开符号和媒介。媒介负载符号,符号负载信息。4传播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应的变化。不论是传播信息还是接受信息,每一个参与活动的人,都是有意图、有目的和有自觉性的动机的,,.,6,传播的特点,基本特点: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相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5、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一个系统。,.,7,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传播学的研究对象:1、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的学科。2、研究传播,要研究人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他们所属集团、组织、和社会关系;研究他们怎样相互影响。3、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传播过程”。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系统指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这五种传播系统,也称信息系统。,.,8,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自我传播。这是指每个人的自我信息沟通。独自思考、内心冲突、自言自语、自我发泄等都属于此类。人际传播,即面对面进行传播。这是指在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面授机宜、促膝谈心等。群体传播,这是指在某一无组织的群体范围内进行的息传播活动。组织传播。这是指在有组织、有指挥中心的群体中进行的传播活动。大众传播。这是指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面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公开信息传播。国际传播:大众传播媒介出现了很多跨越国界的传播行为,如卫星电视、短波广播、因特网等。,.,9,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1、是一个开放的系统。2、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成的整体。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传播隔阂:由于传播制度、传播渠道、信息系统的功能因素,导致传播的偏差、误解。,.,10,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1845年至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作了确立唯物史观的第一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书中在分析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的时候,使用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概念:Verkehr“交往”。对于“交往”的概念,.,11,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一、在人类交往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生产与交往密不可分,人类生产活动可以分为两类:物质生产,与之对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往活动。精神生产,与之对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精神生产的产品:二、从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1、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源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活动。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制约作用。城乡的分离(最大一次分工)、工农业分离、信息产业的出现(第三次分工)案例:流行歌曲与民歌、宗教艺术的诞生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关系反映了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关系。,.,12,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独立性于能动性1、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发展,反过来也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发展。2、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的发达程度,精神生产的状态如何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3、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既然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区别,就意味着它具有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不同的特殊规律。三、研究传播学,为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1、传播学进入中国20余年,正处于发展时期。2、正确处理引进与吸收,批判与借鉴的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刺押题卷
- 2025年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试卷:逻辑判断与推理高效备考
- 2025年高考生物实验操作专项训练试题解析
- 现代信号处理课件张贤达pdf
- 2026届上海市比乐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湖南长沙县三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旅游行业定制旅行项目计划
- 2026届贵州省湄潭县湄江中学化学高三上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玉米打药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系统集成自然人房屋买卖与装修合同
- 智慧林业综合管理平台解决方案
- 中秋节猜灯谜良宵美景解灯谜中秋祝福课件
- 安防行业视频监控系统维护方案
- 初高中政治衔接-知识点讲义
- 全国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库-中(多选题练习)
- 2024年T电梯修理证解析及电梯修理-T证模拟考试题库
- 2024春期国开电大本科《商法》在线形考(形成性考核作业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SHT 3046-2024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
- 2024年四川攀枝花市川投能源攀水电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全科规培:门诊SOAP病历考核模拟文档
- 三年级上册口算题(可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