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C现状与进展ppt课件_第1页
DIC现状与进展ppt课件_第2页
DIC现状与进展ppt课件_第3页
DIC现状与进展ppt课件_第4页
DIC现状与进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现状及进展,哈尔滨医大血研所王孟学教授,1,一、什么是DIC,一些致凝血系血小板血小板数病因素统激活聚集减少出血如创伤纤维蛋白凝血因子消耗病理产血栓低血压感染微循环障碍栓塞休克溶血溶血癌等,2,DIC不是系统疾病,是一种隐匿于血管内呈弥散性的血液凝固现象,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临床综合征。以微循环中血栓形成及继发纤溶亢进为主要病理改变,以广泛出血、微循环衰竭、多脏器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发病突然,进展快,预后凶险。,3,凝血机理内凝外凝血管损伤组织损伤,胶原aa组织因子磷脂,aCa2+PF3,蛋白质Ca2+,aCa2+PF3,4,XaCa2+PF3XIII凝血酶原凝血酶XIIIa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可溶性稳定性单体纤维蛋白纤维蛋白,5,二、正常人为什么不出现DIC,1、凝血因子为非激活状态:如FXII而非XIIa2、血管壁内膜无损伤3、血液为流动状态4、体内有抗凝与纤溶系统,凝血酶原凝血活酶抗凝血活酶凝血酶抗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FDP纤溶酶抗纤溶酶t-PAPAI纤溶酶原,6,三、在什么情况下发生DIC,组织损伤释放大量组织因子入血通过外凝DIC如创伤、大手术、烧伤、挤压伤、病理产、癌转移、白血病等。血管内皮损伤胶原暴露血小板及XII因子激活内凝DIC如细菌、病毒、毒素、乏氧酸中毒、中暑、冻伤、抗原抗体反应等。,7,红细胞及血小板大量破坏释放大量促凝物质(如红细胞素、PF3、磷脂、ADP、TXB2、bTG等)激活凝血DIC如急性溶血、溶血性输血反应、暴发性紫癜、SLE等血流缓慢停滞乏氧酸中毒血管内皮损伤微血栓形成DIC如低血压时间过久或休克、紫绀型先心病、慢性肺心病、血细胞增多症、高粘滞血症等,8,大量抗纤溶药物(如氨甲苯酸、氨甲环酸等)大量不适当应用纤溶系统被过渡抑制纤维蛋白沉积无法溶解血栓形成DIC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无法清除促凝物质、内毒素、小凝块DIC如严重肝脏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9,四、DIC有哪些症状,1、低血压特点(1)顽固而持久(2)补充血容量及升压药物疗效欠佳。原因(1)DIC的微血栓微循环障碍回心血量下降心搏出量减少血压下降(2)FXIIa作用于PKKK小动脉扩张血压下降2、出血特点(1)首见针刺部位出血皮肤及粘膜出血、血肿子宫出血、内脏出血(2)止血药物常无效,输血反加重原因(1)PLT及凝血因子被消耗(2)继发性纤溶,不易形成凝块(3)FDP具有抗凝作用,10,3、微循环血栓栓塞特点(1)纤维蛋白血栓组织乏氧、代谢下降多脏器功能低下(2)由于栓塞脏器不同,症状不一或出现与原发病无关的症状4、溶血原因:纤维蛋白血栓血管腔变窄溶血表现(1)轻者只在显微镜下可见到红细胞呈多刺状、三角形、球形、不完整形,网织红细胞增高(2)重者可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11,五、DIC临床分型,根据促凝物质的性质、入血量、入血速度及病人状态分三型:急性型:多见于挤压综合症、广泛外伤、病理产、G阴性杆菌败血症等。以组织损伤为主,数小时至12天即突然发病,广泛出血,顽固性休克,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若能及时解除病原,正确治疗,好转也快。亚急性型:多见于癌转移、白血病(M3)、死胎滞留等,历经数日至数周,病情缓慢,栓塞出血为主,休克不重,病程可长,治疗缓慢,预后差,需化验监测。慢性型:较少,见于血管瘤、SLE、慢性肝病等。历时数月,以高凝状态为主,常需化验检查确诊。,12,六、怎样早期发现DIC,(1)原发病未见恶化,但休克加重,疗效不佳者。(2)感染性疾病,经抗生素治疗,疗效反不佳者。(3)输液的针头或导管反复的、无原因的堵塞或抽血时极易凝固。(4)突然出现与原发病无关的症状。(5)出现贫血或原有贫血加重。(6)血片上出现红细胞碎片或变形。(7)注射部位开始异常出血或流出的血液不易凝固。,13,七、DIC作哪些化验,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继发性纤溶期,促凝物质血液凝固性纤溶活力,14,一、高凝期化验:实用项目(1)凝血时10%三、纤溶期化验:(1)全血血块或血浆血块溶解加速(2)ELT缩短(3)纤溶酶原下降,纤溶酶增多(4)DD增多(5)FIB下降(6)FPA增多(7)3P由阳转阴,16,八、DIC诊断标准,1、存在引起DIC的基础疾病2、有如下两项以上的临床表现(1)多发性出血倾向(2)微循环衰竭或休克(3)多发性微血管栓塞(4)抗凝有效3、有下述三项以上化验异常(1)PLT下降,或出现血小板激活的分子标志物(2)FIB4g/L(3)3P阳性或血浆FDP定量增多或出现DD(4)PT缩短或延长,17,(5)纤溶酶原含量或活性下降(6)ATIII含量或活性下降(7)FVIII:C活性50%,18,九、DIC主要鉴别疾病,DIC原纤PLT下降正常3P阳性阴性FIB正常或下降明显下降ELT正常或缩短明显缩短30分红细胞形态见畸形正常DD阳性阴性治疗肝素抗纤,19,十、DIC治疗原则,1、原发病治疗:2、抗凝疗法:阻断DIC的病理过程,抑制微血栓形成,防止血小板及凝血因子消耗适用于DIC早期、中期,禁用于晚期及原有出血疾病(血友病、脑出血或内脏大出血)首选肝素钠,各科各种疾病不同,个体用量差异较大:大剂量3万U(300mg)/日中剂量2万U(200mg)/日小剂量50001万U(50100mg)/日一般多主张小剂量,如首剂0.51mg/kg.iv,随后可Q6h皮下或100mg维持静点24h,20,疗效显示:血压上升、出血好转、尿量上升、血小板上升疗效欠佳见于:(1)酸中毒(2)ATIII下降监测:凝血时,APTT、PT不超过对照二倍过量可补充鱼精蛋白也有主张用低分子肝素,如:速避凝、法安明等3、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缺啥补啥(1)浓缩血小板:一个治疗单位可维持至少三天(2)凝血酶原复合物:补FII、VII、IX、X按10u/kg日(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