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代民间社会招魂葬招魂葬方法_第1页
浅析唐代民间社会招魂葬招魂葬方法_第2页
浅析唐代民间社会招魂葬招魂葬方法_第3页
浅析唐代民间社会招魂葬招魂葬方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唐代民间社会招魂葬招魂葬方法 摘 要招魂葬是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丧葬风俗。唐代招魂葬的实施和礼俗,即折射出唐代社会浓厚的灵魂观念、政治压力及社会因素,并对后世的丧葬习俗产生影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招魂葬;唐代社会;民间风俗 招魂葬是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居民的丧葬风俗,是以死者生前所熟悉的衣冠、服饰、归而葬之。古代社会的招魂葬在现代社会的落后地区或者保留前代习俗浓厚的地区依然以不同形式地存在着。因此,对古代招魂习俗的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前人关于唐代招魂习俗的论文、论著多散落于断代风俗史的描述,究其存在的历史价值仍有深入考证的空间。 一、唐代社会招魂葬实例表 招魂葬并非丧葬礼俗的主流,但是它却因袭千载万代。我国古代社会存在的招魂习俗不但反映了古人对生、死现象的理解,“使人持衣而复,欲魂之识之而返也”;1(P1129)。同时也反映了古人们的鬼魂观,希望人死而复生的观念,“求诸鬼神之道也,”2(p2247)。唐代招魂葬是由周礼而来,又在周礼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周礼规定的招魂的对象是士大夫阶层,而唐代演绎、发展到了皇室和民间均可举行招魂,而且招魂仪式也可因人而异。招魂葬在唐代较其他朝代更为普遍,也是唐代墓葬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反映了唐人社会的丧葬习俗,唐人社会的鬼魂观,也折射出唐代的社会现实,但学界有关唐代招魂礼俗并未有深入研究。经笔者深入考证,现存唐代史料中有籍可查的招魂葬共有以下16个。 在这些实例中,11个于墓志铭,5个正史记载。11个墓志铭分别是吉氏3(p468)(实例1)、王寶3(p1031)(实例2)、李氏4(p1849)(实例3)、武公4(p1934)(实例4)、李氏5(p199)(实例5)、郭君5(p327)(实例6)、冯君5(p517)(实例7)、崔君5(p679)(实例8)、高氏5(p721)(实例9)、李氏5(p741)(实例10)、张君5(p1003)(实例11)。正史记载的有5例。分别是和思皇后赵氏6(卷51,p 2171)(实例12)、肃明顺圣皇后刘氏6(卷51,p2176)(实例13)、昭成顺圣皇后窦氏6(卷51,p2176)(实例14)、永安王孝基6(卷60,p2339)(实例15)、杨绍宗妻王氏之父6(卷193,p5144)(实例16)。 从上表中所提到的招魂葬中,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如下一些信息:正常死亡的有四例;非正常死亡的多达十二例,占整个招魂葬的百分之七十五。就实行招魂葬者的身份背景而言,具有平民身份的招魂葬例为四例;出自官僚之家招魂葬的有八例,皇室成员的招魂葬占四例。招魂葬中亡者男女比例为1/1。有具体招魂仪式的有七例,占百分之四十五。 二、唐代社会招魂葬的方式和礼俗 有关唐代招魂葬的礼俗,史书上记载不详,不过我们仍可以从中窥知一斑。除了唐代招魂实例表中招魂仪式的记载非常笼统的实例11,即“清河郡张俯君夫人武威郡石氏墓志铭 清河张怀清,自元和中,因王事從邊,沉殇矢石。奈何夫人不保甘膳,忽染沉疾备周礼于阡陌,招俯君之遗魂,同处窀穸,冀其永安”5(p1003)外,其它七例的记载就相对略详许多。总的来讲,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唐代因合葬等而进行的招魂葬方式有如下几种。 第一,可竖立死者生前形象进行招魂。见实例3、实例10、实例16。束茅像形,號诉申论,谨招先妣之魂,合葬事终之礼。4(p1849)是以束茅像形,號诉申论,谨招先妣之魂合葬。5(p741)王乃收所生及继母尸柩,并立父形像,招魂迁葬讫,庐于墓侧,陪其祖父母及父母坟。6(卷193,p05144) 第二,可用对方生前衣服或者夫妻一方衣服进行招魂。见实例4、实例12。即以其年七月一日丰夫人之裳帷,招府君之魂,合袱于江阳县嘉宁乡五乍村之平原礼也。4(p1934) 追谥后为和思,莫知瘗所,行招魂祔葬之礼。以皇后祎衣于陵所寝宫招魂,置衣于魂舆,覆以夷衾而祔葬焉。6(卷51,p2171)此外,唐代笔记小说中有拔茅招魂的记载。唐黄寇奔冲,俾拔茅为抱致于箱笥之中,庶以魂识依止。7(卷12 ,p264) 据此推测,拔茅招魂的习俗在唐代民间社会应该非常普遍。 第三,“启藤室而招魂”的招魂葬礼。见实例5。夫人煒淑姿,以咸亨年十一月十六病逝。“长子秦州口羌县令庆道等日穷先远,哀缠罔极,启藤室而招魂,列原阡而永厝。”5(p199)唐诗中也有启室招魂的诗句。薛能的嘉陵驿:“尽室可招魂,蛮馀出蜀门。”8(卷560 ,p6499) 第四,绕坟招魂的习俗。“入云遥便哭,山友隔今生。绕墓招魂魄,镌岩记姓名。犬因无主善,鹤为见人鸣。长说能尸解,多应别路行。”8(卷384 ,p4311) 第五,酒可用于招魂。“又闻招魂有美酒,为我浇酒祝东流。殇为魂兮,可以归还故乡些;沙场地无人兮,尔独不可以久留。”8(卷282 ,p3211)白居易的劝酒十四首中所提到的醆,也是招魂仪式中所用的酒:“何处难忘酒,逐臣归故园。赦书逢驿骑,贺客出都门。半面瘴烟色,满衫乡泪痕。此时无一醆,何物可招魂。”8(卷450 ,p5080) 第六,吟唱招魂。“郑公乡老开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8(卷394,p4437)唐代招魂仪式上的吟唱、以衣招魂是由周礼而来。礼记丧大计中有“复者”(主持招魂葬的司仪)要“三号”。号即长声喊叫。三号者,一号于上,翼神在天而来;一号于下,翼神在地而来;一号于中,翼神在天地之间而来也。三号辄云:“皋某复矣!”皋,长声也。1(卷43,p1133) 第七,以诗招魂。唐代文献中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