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别吵了”引起的思考别吵我还能睡_第1页
由“别吵了”引起的思考别吵我还能睡_第2页
由“别吵了”引起的思考别吵我还能睡_第3页
由“别吵了”引起的思考别吵我还能睡_第4页
由“别吵了”引起的思考别吵我还能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由“别吵了”引起的思考别吵我还能睡 摘要 在日常教育中,教师要多关爱犯错误的学生,要给犯错的学生留面子,留尊严,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其自己体会领悟。也就是说,要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认清错误,让学生的“错误”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 关键词 错误 学生 尊严 当我看到小学德育上这段文字:“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的教育,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简单的说教和无奈的责骂,它更是师生共同经历的过程。它要求学生能够在主动的体验下,得出认识、同化、顺应旧认知体系,建构新认知体系。在这样的体验-认识-感悟的教育过程中受到的教育,才会有最佳的效果”时,笔者认为,对于我班调皮学生小杰的教育应该改变一下策略了。 一、案例背景 小杰,一个聪明的男孩,学习一点就透,成绩名列前茅,还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学校各种比赛中都活跃着他的影子,曾多次为班级争光。也许正因如此,他很有点“恃才傲物”,看不起别人,又极好面子,容不得别人指责。而自己上课呢,讲话、接嘴、欺负同桌、恶作剧等,影响他人学习的行为层出不穷,使同学们对他“又爱又恨”,任课老师对他无可奈何。为这,他成了办公室的“常客”。但是,多次的批评教育,他调皮依旧。 二、实施措施 面对这样的状况, _再给他讲大道理,而是设计了一个让他自尝苦果的办法。一日,我叫他到办公室来,问他能否帮老师做一份试题,下午马上要张贴校对。小杰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表示中午自修时一定在教室里做完交给我。中午,我到教室门口偷偷一看,发现他一言不发,正在认真地答题。于是,我悄悄叫来几个与他邻座的学生,面授机宜不久,安静的教室响起了令人心烦的谈笑声,小杰眉头紧锁,一副极力忍受的样子。后来声音越来越大,像街头闹市一般,他忍无可忍,大喝了一声:“别吵了!别吵了!”其他学生都满脸不可置信地望着他下午,他满脸懊悔地对我说,还有两道题没完成,因为教室里太吵了,没法思考。我相信教室安静的话,他肯定做得很好,做得快,然而现在可不能了。然后,假装不知地问他,是谁不守纪律,我要好好批评他。接着,我到教室里说道:“小杰同学今天下午认真做作业,很守纪律,可是有的同学却干扰他的学习。试想一下,如果今天你吵我,明天我吵他,我们的学习能提高吗?”说话时,我发现班上很多学生都盯着小杰,而他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明显在思考着什么 三、意外结果 第二天,小杰在作业本里夹着一张纸条交给我:老师,谢谢你对我的关心和爱护,用这个方法使我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又在同学面前保全了我的颜面,我体会到了你良苦用心,今后一定改正,不辜负老师的期望。”果然,自此,他不但自己改正了这个不良习惯,看见班级里有同学不守纪律,也能主动去制止了。班级的风气也由此悄然发生改变 四、分析与思考 心理学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教育时刻。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但在我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更多的是将“错误”当做了教育的敌人,将“不错”成了不懈的“追求”。在平时的工作中,我只是将重点放在了分析错因、制定对策上,对待学生的“错误”,缺乏一种主动应对的新理念和策略。从这个案例中,我开始思考,怎样让学生的“错误”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 五、感想与收获 1.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体验 在日常德育中,教师要多关爱犯错误的学生,要给犯错的学生留面子,留尊严,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其自己体会领悟。学生即便做错事受到严厉的处罚,他们以后记住的也只是惩罚,而不是错误本身。对孩子不良行为的处理,宁可让他们反复接受教育,也不要粗暴对待,这也是检验教师修养的一面。案例中,我改变了传统的德育灌输和指责式的教育模式,通过活生生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的牵引,使学生认识比较反思自己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学生品德学习实际上应该是一个领悟的过程,需要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只有自己领悟的,才能转化为自己的,才能在生活中自觉应用。波利亚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帮助,应当是不多不少”,应当“不显眼地帮助学生”,“应当顺其自然”。也就是说,要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所以,对待学生的错误,首先,要重视错误思维的产生,挖出错因;其次,要剖析错误的思维过程并做出调控和修正。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要用一颗“平等心”、“宽容心”去正确对待学生在生活中出现的错误,并且要巧妙、合理地利用“错误”,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评价 与传统的德育不同,21世纪的教育应当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主体性,发展性的教育。“主体-发展”性凸显了现代德育以人为本的精神,倡导德育过程中人的自由和选择。在现实生活中,受教育者追求道德生活、接受何种道德规范,做出何种道德判断,选择何种道德行为,都要受到个体所受到的道德价值观的支配、调节和控制。因此,应当尽量让学生“自由选择”“尽可能自由地选择”“在考虑后果后进行选择”“珍视自己的选择”“公开自己的选择”“按选择行事”。 然而,学生虽然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有一定的判断和选择能力,但是对小学生,尤其是农村的小学生来说,这种认识和评价往往不够成熟和完善,因而需要德育工作者的介入引导,就案例而言,此时德育工作者的角色不再是道德的权威,不再是道德的宣判家,而是学生道德教育的引导者和参与者,他们的作用不是给予学生何谓道德真理,何谓道德准则,而是设置某些道德情境,选择某些生活中真实的道德案例,模拟某些道德情景,让学生在情境和实例中体验、比较、分析后果,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 3.让教师在适当时“装聋作哑”、“将错就错” 这个学生上课的犯纪行为,已不是一次两次。每次出错时,我多用“说教”,但他“油盐不进”“软硬不吃”。这次,我将错就错,“借彼喻此”,“曲线救失”,让学生自己经历,从中真正感悟,收到了良好效果。“错误是创新的起点”,正确对待错误,有效利用错误,将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很好的影响。特别是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的新课程实施之际,我觉得,我们有必要站在新的角度对“错误”的价值进行重新定位,对学生中发现的错误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教师在针对学生个体错误行为即将发生、正在发生或发生之后的较短时间内,将教师希望达到的控制学生情绪、纠正不良行为、提出以后努力及改正方向等信息,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历一个自己领悟的过程,从而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学生在心灵深处最纯真最真实的支点上产生碰撞,引起共鸣,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