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人民版_第1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人民版_第2页
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人民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2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间:3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2020马鞍山模拟据记载,秦始皇在“议帝号”之前,便有“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的言论;丞相王绾、卿李斯等劝始皇琅琊刻石时也说道:“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这说明当时()a朝议制有利于王权加强 b君主权威源于祖先崇拜c宗法文化受到朝廷重视 d宗庙祭祀强化等级秩序解析:题干未提及朝议制,且应该是皇权而非王权,故a项错误;君主权威源于皇帝制度,故b项错误;据“赖宗庙之灵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可推知宗法文化受到朝廷重视,故c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宗庙对皇权的作用,而非宗庙祭祀这一形式,故d项错误。答案:c2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 ()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b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解析:本题材料强调的是当时官员因“不胜任”的失职行为将被免职。根据所学知识,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这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c项正确。答案:c3秦朝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a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b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c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解析:军国大事先由大臣朝议,再由皇帝决断,这种决策方式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君主专制下的决策失误,故c项正确。题干并未体现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a项错误;大臣仅是对军国大事进行朝议,决策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君权并未弱化,故b项错误;秦朝实行君主专制,政体中没有民主观念,故d项错误。答案:c42020绵阳模拟秦律诉讼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贼杀伤、盗他人为公室告”,而“主擅杀、刑、髡其子、臣妾,是谓非公室告”。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非公室告案件则不予受理。秦律诉讼程序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a秦朝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b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c儒家伦理贯穿法治思想的必然产物d巩固家庭与社会稳定的理性选择解析:据材料“属于公室告的案件,官府应予受理,非公室告案件则不予受理”得出秦律诉讼程序存在明显差异,是因为维护君权与国家利益的现实需要,故b项正确。答案:b5顾炎武认为“盖自汉以下之人,莫不谓秦以孤立而亡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柳宗元强调“封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此其所以为得也”。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都认为分封制优于郡县制b都认为郡县制优于分封制c都强调圣人在制度构建中的智慧d制度的更替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条件解析:根据题目中“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得出顾炎武认为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根据“封建非圣人之意也,势也”得出柳宗元认为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特定历史阶段发展的产物,故d项正确。答案:d62020豫北豫南名校联考据史料记载,秦朝的官吏须经过封建国家考核后正式委任才能任职,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这表明秦朝 ()a中央官僚体系发生变革b选官的方法和标准较严苛c任命官吏遵循一定程序d任命和考核官吏密切结合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若未任命而敢先行行使职权,或相听以遣之,即受私人派遣,都要依法治罪”突出的是从官吏的任命到行使职权都有严格的程序遵循,故c项正确。答案:c72020承德模拟咸阳是秦朝国都所在地,不设郡守而由朝廷直辖,其长官为内史。内史位同九卿,可以参与朝政。由此可以推知()a内史是秦高级教育官员 b内史有特殊的地位c秦朝皇帝任免各级官吏 d秦朝重视地方治理解析:秦朝内史掌管京师之地,相当于京兆尹,治所设在咸阳,非教育官员,故a项错误;内史掌管秦朝首都咸阳,位同九卿,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皇帝对官员的任免,且乡里的官员的任免,皇帝不予插手,即皇权不下县,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内史管辖咸阳,非地方治理,故d项错误。答案:b82020株洲市高三模拟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礼仪与政治分离b从人治到法治c国家管理制度化d为民主政治奠基解析:根据宗周到秦朝,国家管理从“礼仪政治”发展到“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演进中,国家管理日趋制度化、规范化,c项正确。现代国家管理中礼仪有了新的标准,不是政治不再需要礼仪,a项错误;古代中国的法治是君主专制的工具,是典型的人治,b项错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为君主服务,秦汉时期国家管理的制度化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起点,不是民主政治的基础,d项不符合史实。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之间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20分)解析:材料核心强调秦朝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所沿用,观点提取可从制度产生的背景、制度的演变趋势和制度的影响等角度为切入点。论述过程中按“史实结论”的方式进行论述即可,最后总结。答案:观点: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或“中央集权制度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论述: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局部统一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初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