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断层概论fault2.ppt_第1页
第九章 断层概论fault2.ppt_第2页
第九章 断层概论fault2.ppt_第3页
第九章 断层概论fault2.ppt_第4页
第九章 断层概论fault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d,Ar,关于断层泥的显微构造特征研究主要可以用来判断断层的活动性质、活动方式、活动期次、古地震标志等。对工程稳定性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对断层泥的研究九十年代以来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二、碎裂岩Cataclasis,此岩石以脆性变形为主。碎裂岩的显著特点是无定向或具弱定向。岩石中裂隙发育,岩石被裂隙切割为大小不一的碎块。按主要碎块的大小及碎基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碎裂岩,初碎裂岩、碎裂岩和超碎裂岩等。,三、玻化岩,玻化岩(pseudotachytite)最早由Shand(1916)提出,用于描述南非Parijs地区由冲击作用形成的呈脉状的暗色隐晶质岩石。玻化岩是岩石在高应变速率(由地震或冲击作用引起)下,沿断面快速滑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构造岩。,与糜棱岩伴生的玻化岩(苏格兰),断层效应是指断层作用引起的各种现象,断层效应包括:走向断层效应、横向断层效应。,第四节断层效应,一、走向断层效应:走向断层常常造成两盘地层的缺失和重复。缺失是指一套顺序排列的地层中的一层或数层在地面断失的现象。,走向断层效应,二、倾向断层效应,(一)倾向平移断层引起的效应效应,(二)倾向正(逆)断层引起的效应效应,正断层横向错断褶皱时,上盘核部地层比下盘出露宽;逆断层横错断褶皱时,上盘核部地层比下盘出露窄。,断层的识别主要包括地貌标志、构造标志、地层标志、岩浆岩和矿化及岩相厚度标志。,第五节断层的识别,地貌标志断层活动及存在,常在地貌上有明显的表现,这些由断层引起的地貌现象就成为识别断层的直接标志。主要包括:断层崖、断层三角面、错断的山脊、串珠状湖泊、泉水带状、水系忽然转向。,一、地貌标志,(一)断层崖,(二)断层三角面,NE,西藏断层三角面,(三)错开山脊,(四)冲、洪积扇不对称分布,温泉断裂三维遥感影像,(五)泉水的分布,青藏高原羌塘腹地线状展布的泉华,断层泉,(六)水系特点,断层活动总是形成或留下许多构造现象,这些现象也是判断断层可能存在的重要依据。其中包括:地质体被错开、断层岩、断层牵引构造。,二、构造标志,构造透镜体,程海断裂带的断裂面及断层角砾岩,多呈棱角状。角砾以玄武岩(P2)为主。位置同前。向北东摄。,程海断裂带中的断层角砾岩。角砾大小不等,1cm几十cm,多呈棱角状,以玄武岩为主,少量灰岩。位置同前。向东摄。,地质体被错开,宾川宾居盆地边缘第四系中的逆冲断层,产状:87o21o,位置:后所路边,向南东摄,三、地层的重复和缺失,四、岩浆活动和矿化标志,识别出断层之后,应测定断层面产和断盘相对运动方向,以便确定断层性质,进而测定或分析其规模和组合关系。断层观测主要包括:几何学、运动学及形成时代。,第六节断层的观测,几何学主要指断层面产状的测定,测定断层产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用罗盘测量,称作直接法;另一种通过等高线计算,称为间接法。,一、几何学,确定断层的运动主要根据根据两盘中地层的新老关系、牵引构造、擦痕和阶步、羽状节理、断层两侧的小褶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