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出_第1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出_第2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出_第3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出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出 曾几何时,历史教学变成了枯燥的说教,一个个丰满生动的历史人物,一幕幕精彩、激动的历史场面,变成了知识点的堆砌,变成了临考前的死记硬背,学生也由喜欢历史变成了讨厌历史,历史课堂也不再有精彩生动的故事,我们的历史教学究竟怎么了?究竟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有的学生在“给老师的建议”中曾这样说:“老师,为什么我总是搞不清一些事情的前因后果?”“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记背那些过去的事情有什么用?”而更多的学生则大谈自己的历史成绩,难道学习历史就单单只为考一个好成绩吗?从学生的这些话中,我们可以发现,历史课之所以变得沉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忽视了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呢? 一、寓情于史 情感总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的,并随认识过程而变化。一般说来,学生情感活动与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情感形式是密切联系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在学生心理上引起的感觉、知觉、表象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情感因素。但是,只有通过认识过程才能推动情感活动自由的扩散和抒发,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即是对情感活动伴随对现象的感知而展开的描述。对于史与情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于王夫之在萱斋诗话中的论述予以说明,他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夫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截分两楔,则情不是兴,而景非其景”。同样的道理,在历史教学中,我们决不可以将史与情截然分开,应该在教史中含情,努力挖掘历史现象中的情感因素,在学生的心理播下含情的历史知识。 例如在上学期,我讲的是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如何增强学生对祖国、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这光靠直板的说教是不行的,于是就采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在讲鸦片战争时,我向学生讲述祖国古代的强大,以对比近代的惨败;在讲条约的签约时,让学生自己分析,感受祖国的耻辱;在讲火烧圆明园时,我用低沉的强调,讲述侵略者的罪恶,用悲戚的表情去感染每一位学生。每当讲完一节历史课之后,我都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并进一步引导“国家落后就要挨打,那么我们的祖国是由每一个人组成,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自强不息,那么我们的祖国就会日渐强大!从而升华学生的认识,并树立起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二、情动于中 学生不喜欢 _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历史是讲过去的事情,时间相隔太远,无法理解当时的历史氛围,也无法体会当时的历史人物的感受。另外,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那么即使再悲壮再雄美的历史,也无法激起人内心的波澜。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重现历史,让学生身临其境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 要创设历史情景进行情感教育必先了解现代中学生的两个心理特点: 1.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衣食无忧,学生基本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伞下,缺乏社会阅历,再加上他们喜欢追赶潮流,对“老古董”的历史缺乏兴趣,因此对遥远的历史难以产生深刻的体会。 2.中学生正处于心理上的转化期,一方面对形象、生动、具体的事物感兴趣;另一方面,概括、想象、逻辑能力也在发展,他们的兴趣不局限于事物的表象,不喜欢口号式的教育,也不满足于老师的说法和书本的结论。 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因课制宜创设历史情景了。曾经有这样一节课让我感受颇深,那是在讲难忘九一八这节课时,我先是让一名班里朗诵水平最好的学生朗诵歌词松花江上,并用一首哀怨的曲子伴奏,当那富有感情的朗诵结束时,全班没有一丝声响,学生们全都沉浸在悲伤的氛围中。接着我用带着悲愤的语调讲述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让每位学生感受民族的苦难,又讲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抗争,并发问:“如果我们的祖国再一次面临战争,我们怎样办?”从而一下子把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调动了起来。 但情感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无数次对学生进行某种心理的敲击,一次次地产生相应的情绪的基础上慢慢完成的。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就不能是偶而的心血来潮,而应该把它体现于历史教学的整个环节之中。 处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其情感是不稳定的,价值观是多变的,在这一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作用也是巨大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历史教学,有的学生写下了这样的话:“历史老师最富有深深地情感,老师您在给我们讲祖国是怎样衰败的时候,从您的神情中可以看到您对 _的愤怒,对祖国的热爱。在您的指导下,我们认识到了祖国的衰败以及我们国家是怎么被其他国家侵略的,这也使我们坚定意志,一定要为祖国作贡献”,“您讲课的声音,洪亮而又清晰,还带有感情色彩,有时候激情澎湃,有时候沉重悲痛,生动地向我们讲述着祖国耻辱的过去和光明的未来”,“您讲的历史如身临其境,我深深地感到了近代中国的落后和耻辱,我知道了落后就要挨打!”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的心灵是真诚而又善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