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掌握有关“乐府诗”的知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2.认识汉乐府民歌的特点,学习铺陈、排比的表现手法。3.从人物动作及对话入手,体会人物的感情,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人物形象。4.探究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的社会根源。,孔雀东南飞并序,学习目标,重点1.疏通文意,把握故事发展过程,分析人物感情。2.掌握文中的“偏义复词”和“谢”“相”“见”“适”等一词多义现象。3.了解叙事诗中通过人物对话揭示人物形象的艺术性。难点1.通过人物对话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2.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重点难点,课前预习,一、扫除生字自缢()箜()篌()公姥()槌()床伶()俜()绣腰襦()葳()蕤()遗()施玳()瑁()纨()素拊()掌窈()窕()便()言否()泰鹄()舫()龙子幡()婀()娜()踯()躅()赍()钱鲑()珍,y,kng,hu,m,chu,lng,png,r,wi,ru,wi,tio,fn,xi,j,fn,yo,f,h,zh,nu,pin,di,mo,wn,p,zh,二、阅读思考1.结合课下注释,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偏义复词,梳理“相”“自”的意义和用法。2.请按照“引子、开端、发展、再发展、高潮、结局”梳理课文的故事脉络,并用二至四字概述每一层的内容。3.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课文大意,圈出描写刘兰芝动作、语言的句子,并概述其形象。4.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的故事梗概。,作品、作者简介,玉台新咏成书于梁代,是诗经楚辞之后现存最早的一部古诗总集。今本玉台新咏共十卷。该书选诗范围较狭窄,多叙男女闺情,但也不乏杰作,对后代影响深远。玉台新咏的编者徐陵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南朝陈诗人、文学家。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八岁能属文,通庄老义”,博涉经史,历任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等职,与庾信同为宫体诗代表作家,两人合称为“徐庾”。,文学常识,乐府诗“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掌管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汉初,乐府并没有保留下来。到了汉武帝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其主要职能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采集民歌等。魏晋时期,这一官署采制的诗歌被称为“乐府”或“汉乐府”。此时乐府不仅仅是官府机构,还是一种诗歌体裁,后世诗人仿照这种形式作的诗,亦称“乐府诗”。它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兴起的一种新诗体。乐府诗按内容可分为军乐、民歌、贵族文人所作之颂歌三部分。其题材特点为:反映战争、徭役的痛苦及贫困;反映漂泊他乡、游子羁旅之悲;歌咏爱情婚姻,表现妇女的悲惨命运及封建礼教的束缚;反映统治者的荒淫、人民的劳动生活;写饮酒求仙、人生无常等。,写作背景,本诗的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当时的背景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那套伦理纲常理论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有“妇有七去”“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大戴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说,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这一条。,资料链接,七夕七夕又称女儿节、乞巧节,这个节日大致开始于西汉时期。刘兰芝和小姑话别时说:“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初七”即指七夕,每逢农历的七月初七,人们在白天和夜晚都举行传统的节日活动。按汉时习俗,这一天要晒衣服和书。乞巧(乞求智巧)习俗是伴随着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而形成的。传说农历的七月初七,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这天夜里,妇女们张灯结彩,拿着各式各样的针,在庭院中摆列好瓜果来乞巧。乞巧主要是妇女的活动,所以乞巧节又叫女儿节。,课文探究,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托物起兴。以美禽失偶来喻夫妻别离,营造了一种“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的凄楚氛围,为全诗定下悲伤的感情基调。,2.“十三十六诵诗书”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从十三岁说到十六岁,这是一种铺陈手法,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暗示了焦母逐走媳妇的无理。,3.刘兰芝主动提出休掉自己,出人意料,从中可以看出她怎样的性格特点?答案:以从中可以看出兰芝的清醒、自尊的性格:自己与婆婆已很难相处,不如早些回避;被休的形势已不可逆转,不如争取主动,保留尊严。,4.焦母回复仲卿的几句话透露出她让儿子休兰芝的真正理由是什么?答案:表面理由是兰芝“无礼节”“自专由”,而这些理由是“莫须有”的,因为上文兰芝的自述中已谈到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的理由是“吾意久怀忿”,是她看不惯、容不下兰芝。,5.从仲卿央求母亲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答案:“长跪告”是恳求,“终老不复取”是威胁,一软一硬,表现了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以及外柔内刚的性格。,6.“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塑造了焦母怎样的形象?答案:“槌床便大怒”写焦母的动作,形象逼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小子无所畏”写焦母的语言,更见其封建家长的威风。塑造了一个专断、蛮横、顽固的封建家长形象。,7.“鸡鸣外欲曙”一段描写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这一段运用铺陈、夸张等手法,描写刘兰芝在离开焦家时着意打扮的情形和她精妙无双的仪容,旨在描写她的精妙绝伦。这样写的作用:一是刘兰芝在离开焦家前特意梳妆打扮,表现了刘兰芝的自尊、镇定和刚强;二是通过描写刘兰芝的外貌美来展现她的心灵美;三是为下文她回娘家后媒客盈门做铺垫。,8.兰芝临别对婆婆的这番话对塑造人物形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答案:反衬。兰芝即将离去,面对专横的婆婆,出语谦恭,非但不作愤怒之色,还记挂老人在家操劳,足见其善良、懂礼。如此尚且被休,可见婆婆的刁蛮。,9.兰芝与婆婆告别时态度从容,与小姑告别时却“泪落连珠子”“涕落百余行”,这是为什么?答案:兰芝与小姑告别,不觉悲从中来,无法抑制也无须再掩饰的悲伤使她终于泪落如珠。这泪水中既有同小姑朝夕相伴的深情,也有对自己无端被遣归的悲愤。,10.试分析“夫妻话别”这一情节在结构上的作用。答案:首先,它再次强调了焦、刘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们的分别非己所愿,而是被逼迫的,这为后面他俩的殉情做了铺垫。其次,在分别时,兰芝既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任我意”,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盟誓等情节埋下了伏笔。,11.刘兰芝的兄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作计何不量”足见他的粗暴训斥,盛气凌人。“先嫁得府吏足以荣汝身”表现他的趋炎附势、见利忘义。“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弦外之音是难道要我养你一辈子吗?下逐客令,可见其尖酸刻薄、冷酷无情,是一副典型的市侩面孔。短短几句,把一个自私横暴、趋炎附势的刘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12.太守家操办喜事的盛况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案:特点:“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极写备办婚礼的人数之多,准备之忙;“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极写送聘礼的船只之豪华;“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极写送聘礼的车辆之名贵;“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极写聘金之重,聘礼之丰富。作用:铺陈渲染出太守家煊赫的财势;从侧面写出了兰芝不贪图荣华富贵、忠于爱情的高洁品格;以乐衬悲,更突出作品的悲剧性,为后面的突转蓄势。,14.“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树木”“庭兰”“大风”“严霜”等意象象征什么?答案:作用:表现了环境的凄凉,衬托了人物内心的悲哀,并为下文焦仲卿的殉情做铺垫。“树木”“庭兰”象征焦、刘二人的美好感情,“大风”“严霜”象征摧残他们的封建家长制。,13.“摧藏马悲哀”对于表现人物的心理起到了怎样的效果?答案:“摧藏”直接描写仲卿摧折心肝的痛苦;“马悲哀”借马的哀鸣衬托仲卿内心的痛苦,渲染一种悲怆的气氛,马尚且如此,人何以堪!,16.结尾在写法上有何特点?答案:“松柏”“梧桐”象征两人的爱情天长地久,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爱情的追求。“鸳鸯双飞”的结尾与“孔雀徘徊”的起兴呼应,这一结尾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巧妙结合,充分表现了焦、刘矢志不渝的爱情,表达了人们对幸福婚姻的向往,对封建家长制的抗议。,15.焦母劝解仲卿的一番话说明了什么?答案:焦母作为一个封建家长,对仲卿做出的殉情决定无法理解,也不可能理解。因此,她以焦、刘贵贱不同,以“东家有贤女”来宽慰仲卿,希望他改变主意。而她对于休遣兰芝没有表现出丝毫忏悔之意,足见其顽固不化。,内容小结,主题归纳,这首乐府民歌通过叙写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特别是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同时讴歌了焦仲卿和刘兰芝为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精神,表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深入探究,学完本诗,你认为刘兰芝的形象有哪些动人之处?刘兰芝美丽、聪慧、勤劳、多才多艺、知书达礼。如诗歌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铺排,表现了兰芝的聪慧、多才多艺、知书达礼。又如辞行前的描写“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的美丽;下文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是从侧面表现她的良好品貌。再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表现了她的勤劳能干。再如她向焦母辞行时,她虽然对焦母不无怨言,可还是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与小姑告别时,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温暖的话语体现出她的善良、懂礼。,刘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仲卿送她回家,两人告别时她自比“纫如丝”的“蒲苇”,将仲卿比作“无转移”的“磐石”,以此表白她忠于爱情的心意,后来她确实做到了。回到娘家后,县令、太守两家先后来求亲,都不能令她动心。最后在拒婚不成的情况下,以死捍卫了她与仲卿的爱情。刘兰芝不卑不亢,柔中带刚。如诗歌开篇兰芝向仲卿自请遣归的一段话,“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反映了她的刚强坚毅。又如辞别前的“严妆”举动、告别婆婆时的言辞与态度,反映了她的不卑不亢。再如结婚那天“举身赴清池”的果敢,反映了她的柔中带刚。,2.有人认为焦仲卿性格软弱,你同意吗?不同意。焦仲卿对爱情是忠贞的,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反抗是彻底的。只是在面临爱情与孝道的冲突时,有时显得无能为力。而这也正表现了仲卿的善良与无奈:一方是自己钟爱的妻子,一方是自己敬爱的母亲。在这二者之间做取舍,实在太难。我们没有理由去挑剔他,更没有理由去责怪他。兰芝一直忍辱负重,而仲卿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其中的酸苦比起兰芝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兰芝尚有可倾诉的对象,而仲卿只能把委屈和痛苦憋在心里。如果兰芝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那么仲卿的行为则令人叹惋不已。仲卿最终选择了殉情,他违背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伦理,自缢于庭树,兑现了自己生前的誓言,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应该说,仲卿和兰芝一样,骨子里是充满反抗精神的。,3.诗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如何完成的?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孔雀东南飞并序最大的艺术成就。全诗“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卷四,沈德潜按语)。在贯串全篇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刘兰芝对焦仲卿、焦母、小姑、自己的哥哥和母亲讲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正是在这种不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劳、善良、备受压迫而又富有反抗精神的外柔内刚的个性。同样,在焦仲卿各种不同场合的话语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那忠于爱情、明辨是非但又诚实而软弱的性格。此外,简洁的人物行动刻画和精练的抒情性叙述穿插行文,比兴手法和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都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了重要的作用。,4.诗中比兴手法和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什么作用?诗篇开头首先借孔雀起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的爱恋之情;其次以孔雀失偶、留恋徘徊为全篇定下深沉悲哀的基调,形成一种笼罩全篇的悲剧气氛,起着提纲挈领、统摄全篇的作用。最后一段,在焦、刘合葬的墓地,松柏、梧桐枝枝叶叶覆盖相交,鸳鸯在其中朝夕和鸣,通宵达旦。这既象征了焦、刘夫妇不朽的爱情,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由现实的双双合葬的形象,到象征永恒的爱情与幸福的松柏、梧桐、鸳鸯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自由、幸福必然到来的信念,这是焦、刘形象的浪漫主义发展,闪现出无比灿烂的光辉,使全诗的主旨有了质的飞跃。,5.刘兰芝勤劳、善良、美丽、知书达礼,与焦仲卿的感情又极为深厚,但却遭到了焦母的排斥乃至驱逐,最后不得不与焦仲卿双双殉情。这场悲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社会原因: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性格原因:兰芝不仅美丽、善良,而且外柔内刚,所以她面对独断专行的婆婆、性情暴戾的哥哥也决不屈服。焦仲卿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生活在母亲的掌控之中,再加上封建家长制度,使他养成了处处屈从母亲的性格。所以,面对母亲的威逼,为了忠于爱情,他只能走“黄泉下相见”之路。直接原因:造成焦、刘夫妻婚姻悲剧的直接原因显然是焦母与兰芝之间的婆媳矛盾。,6.如何看待焦、刘之死?观点一:他们的死在当时是有必然性的。因为他们面临抉择时只有两种可能:或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言;或以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言。焦、刘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选择他们的爱情结局,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是既定的,是从过去延续下来的。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焦母、刘兄是强者,而刘兰芝、焦仲卿注定是被吞食的弱者。另外,焦、刘之死固然有外在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在的原因。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因此,他们的死是历史的必然。观点二:他们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控诉。刘兰芝、焦仲卿是封建礼教的早期叛逆者,他们没有逆来顺受地屈从,而是以死抗争,赢得了后世对他们的同情与尊敬,成为后代粉碎封建枷锁的精神鼓舞。本文的重大思想价值就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课堂训练,1.下列各项对句中加色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鸡鸣外欲曙。我国古代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鼓、五更,鸡鸣是三更,相当于现代的23:001:00。b.初七及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c.小姑始扶床。床,古代的坐具,不同于现在的家里的床。d.贺卿得高迁。卿,这里是丈夫对妻子的尊称。,答案:a解析:鸡鸣,四更天,相当于现在夜里的1:003:00。,2.翻译下列句子。(1)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2)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3)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接受您的聘礼这样多,却不能让您很好地使唤。,寒风把树木都摧断了,院子里的兰花上结满了浓霜。,腰束纨素的带子,光彩像水流一样晃动,耳朵上戴着珍珠耳坠。,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羽林郎东汉辛延年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踟蹰。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踰。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注】金吾子:指豪奴。娉婷:形容姿态美好。煜爚(yyu):光辉灿烂,光耀。空:等待,停留。结:系。私爱:单相思。(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就我求清酒就:贻我青铜镜贻:贵贱不相踰踰:私爱徒区区区区:(2)诗中的胡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答案:(1)走近,靠近。赠送。同“逾”,超越。拳拳之心,恳挚之意。(2)敢于反抗强暴凌辱:面对霍家豪奴,不惧不畏。头脑冷静,不慕富贵:她深知富贵者与贫贱人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坚决拒绝对方的调戏。能言善辩,机智敏捷:她句句在理,据理力争,毫不妥协,义正词严。解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要结合人物的言行来概括。诗歌最后八句写的是胡姬严词拒绝豪奴,从中分析其性格特点分条作答即可。,参考译文:当年,有个霍将军的门人冯子都,曾经依仗将军的势力,调笑当垆卖酒的胡姬。这位胡姬,当年只有十五岁,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独自在门前卖酒。胡姬什么样子呢?那容貌自不必说,那服饰也别具匠心:她系着长长的丝绦,穿着大袖合欢衫;头上戴着蓝田美玉的饰物,耳上戴着大秦宝珠做的耳环;那发髻更是戴着无数珠宝,世上罕有,一只发髻上戴的珠宝就值五百万钱,两个发髻就价值千万多钱。没料到胡姬的美丽招来了冯子都这个花花公子,他娉娉婷婷地来到了胡姬的酒坊,看那白马银鞍多么气派光华,那车盖簪缨多么华丽眩目。他先是要酒喝,胡姬提着玉壶送上了清酒;他再要佳肴,胡姬用金盘捧出鲤鱼鲙来待客。没想到这小子本意不在喝酒吃饭,却拿出面青铜宝镜赠给胡姬,还不顾“男女授受不亲”的嫌疑给她系在红罗带上。胡姬翻了脸,当场扯断红罗带,将铜镜还回,正言道:“男人总是心爱新妇,而女子却永远最看重前夫;人生就是这样,相遇得有早有晚,人有新有故;我对我的故人不会因为富贵还是贫贱而负他多谢您的好意,但是,你爱我也是白爱了!”,课后作业,1.解释下列句中加色词的意义。(1)多谢后世人谢:(2)始适还家门适:(3)君既若见录见:(4)妾不堪驱使堪:(5)却与小姑别却:(6)徒留无所施徒:施:,告诉,出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退出来,徒然,白白地,用,胜任,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终老不复取箱帘六七十c.蒲苇纫如丝d.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答案:d解析:a.“取”通“娶”;b.“帘”通“奁”;c.“纫”通“韧”。,3.选出下列诗句中全部含有偏义复词的一项()便可白公姥贵贱情何薄我有亲父兄否泰如天地昼夜勤作息女行无偏斜进止敢自专留待作遗施a.b.c.d.,答案:a解析:“公姥”偏指“姥”,“父兄”偏指“兄”,“作息”偏指“作”。,4.“相”可以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为指代性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或第三人称代词。对下列各句中“相”的用法的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及时相遣归会不相从许还必相迎取好自相扶将嬉戏莫相忘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蹑履相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专业成长年度计划书范例
- 硬笔书法课堂教学设计五步法案例
-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管理标准
- 【北师大高一上】河南省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英语期中试卷汇编:七选五专题(解析版)
- 【译林高二下】安徽省黄山市2019-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英语期末试卷汇编:阅读理解专题(近三年)
- 2025年微电网微电网碳足迹核算合规考核试卷
- 汽车维修站技术培训教材编写
- 语文课口语交际教学案例设计
- 2025年建筑垃圾分类处理信息化管理考核试卷
- 建筑bim考试选择题及答案
- 2025年上海中考复习必背英语考纲词汇表默写(汉英互译)
- 合伙养猪的协议合同
- 手术室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
- 学校食堂营养搭配指南
- 执法办案中心应急预案
- 医学装备发展规划与配置方案、原则和标准
- 脑血管造影术课件
- 精神科服药健康宣教课件
- T-CIPS 013-2024 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化运用评价规范
- 《土木工程概论》课件
- 2025-2030年中国凹印制版产业前景趋势展望及投资潜力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