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吸引PPT课件_第1页
人际吸引PPT课件_第2页
人际吸引PPT课件_第3页
人际吸引PPT课件_第4页
人际吸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际吸引,20121105,一、人际吸引相关概念二、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时空接近性能力相似性互惠的好感外表吸引力三、人际吸引理论四、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About人际吸引,人际吸引,人际吸引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人际交往中。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它是一种交往双方在情感方面相互亲近的现象,是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人际吸引程度越大,人际关系就越亲密。通常,我们根据人际吸引的程度,将人际吸引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合群、喜欢和爱情。,合群、喜欢和爱情,合群主要指的是与他人在一起、接近他人的倾向,这种倾向更多的是人的一种“天性”,它并不涉及是否喜欢他人的感情,不涉及对他人的积极评价。喜欢是中度的人际吸引形式,它主要表现为乐于与某人在一起,并且共处时感到轻松愉快。爱情是强烈的人际吸引形式,它是人类最亲密的高级吸引形式,是男女两性之间的相互吸引和依恋的一种特殊的强烈感情。,影响因素first时空接近性,研究一:我们会跟谁成为朋友?(Festinger,Schachter&Beck,1950)实验:已婚学生夫妇宿舍,入住前互不熟悉,随机安排。一段时间后,要求各住户列出在整个住区中最好的三位朋友。结果:65%的朋友是住在同一栋建筑里的;41%的人和隔壁的邻居成为了亲密朋友,22的人和隔壁两三家的人成为朋友,只有10的人和宿舍另一端的住户成为朋友;1号和5号更可能拥有住在楼上的朋友,影响因素first时空接近性,结论:与我们接近、并交往最多的人,最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和恋人。接近效应(proximity/propinquityeffect)原因?,为什么居住环境的相邻性能引起人际吸引?接近性增加了熟悉程度接近性常常和相似性联系在一起人们能从居住接近的人身上以相对较少的代价获得社会性报酬基于认知一致性,如果和我们住在一起或者一起工作的人是我们不喜欢的,会引起我们心理上的焦虑,影响因素first时空接近性,研究二:(Moreland&Beach,1992)实验:在大学教室里安排女助理。这些女性不和教授或其他学生交流,只是走进教室并安静地坐在第一排,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她们。操作:每个女助理出现在课堂上的次数有所不同,从0次到15次之间。学期结束时,研究者播放这些女性的幻灯片请班级的学生观看,要求学生对这些女性的吸引力做出评分。,结果:,影响因素first熟悉,结论:我们暴露在某一刺激下越多,就越可能对其产生好感。曝光效应(mereexposureeffect)提高熟悉度曝光率越高越容易成为朋友?,网络对“时空接近性”的挑战,1、以计算机和网络为载体的关系与日常生活中建立起的关系有何不同?2、从屏幕过渡到面对面交流,这种关系是否经得起考验?3、“见光死”4、网络约会、网络恋爱与网络婚配,影响因素second能力,优秀的人比平庸的人更令人欣赏,也更容易吸引我们。研究三:优秀的人一定受欢迎吗?(Aronson,1966)让实验参与者听一盘大学生面试的录音带,录音带中出现四种大学生:优秀大学生、打翻了咖啡的优秀大学生平庸大学生、打翻咖啡的平庸大学生让参与者评价他们比较喜欢哪一种大学生结果:最受人喜欢的是打翻了咖啡的优秀大学生,影响因素2能力,结论: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的吸引力更增加一层犯错误效应(pratfalleffect)原因:“平常人”拉近了心理距离性别差异-男性更喜欢犯了错误的才能出众的男性;女性更喜欢能力出众而没有错误的人,相似VS互补?,封闭的场环境vs开放的场环境“物以类聚”?“异性相吸”?时空接近性熟悉好感基础进一步发展友谊相似/互补?,美国心理学家克克霍夫等人研究了那些已经建立了恋爱关系的大学生,结果表明:1、对于短期的恋爱关系来说,熟悉、外貌以及价值观念的相似,是形成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2、对于长期恋爱关系来说,互补是发展密切关系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一个新伴侣,有三类信息影响着关系的发展:最初相遇的时候:他们彼此的吸引主要基于“刺激”信息:年龄、性别、外表的吸引力等明显的特征。在“价值”阶段:吸引取决于态度和信仰上的相似,人们开始了解他们是否喜欢同样的食物、电影和度假方式。“角色”的兼容性变得重要:伴侣们最终将会发现他们在为人父母、事业、家具等等各项生活任务方面的基本观点是否一致。有时,重要的不同之处只有在结婚以后才变得明显。尽管存在着不同,这样的伴侣可能仍会继续生活在一起,但这并不是因为相异而吸引。,影响因素3相似性:态度和价值观,研究四:(T.Newcomb,1961)实验:在新学期开始时把Michigan大学的男生随机分配到某一寝室,一学期后调查他们与哪些人成为了朋友结果:地域背景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相似结论:背景、态度、价值观的相似有利于增加好感和相互间的吸引力,影响因素3相似性:态度和价值观,研究五:(Boyben,Carroll&Maier,1984)实验:关于男性同性恋者的研究,对参与者进行性别特征测试,并要求他们描述最希望寻找的同性伴侣应具备哪些特征结果:在典型男性特质测验中得分高的男同性恋者最希望寻找一个逻辑性强的伴侣;在典型女性特质测验中得分高的男同性恋者则最希望寻找一个具有很强表达能力的伴侣。结论:相似的人格特征对于朋友和伴侣来说非常重要,影响因素3相似性:态度和价值观,研究六:(Burleson&Samter,1996)结果:被认为有吸引力的人是那些在如何看待他人,以及喜欢谈论人际交往的程度等问题上与自己相似的人,影响因素3相似性:兴趣和经验,社团、俱乐部等时空接近性和相似性相互促进和良性循环相同的兴趣爱好时空接近共同经历经验相似性,为什么相似性会促进人际吸引?,被人喜爱的渴望被人确认的需要对他人性格的推论阿龙森-相似促进人际吸引,是因为当人们发现别人与自己相似的时候,会造成一种“我是正确的”奖励效果,从而使人更加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而当他人与自己不一样时,会提醒自己有可能自己是错误的。,影响因素4互惠式的好感,研究七:对于那些喜欢我们的人(Curtis&Miller,1986)实验:大学生结对实验。在参加实验之前互不相识,结对小组的一方被随机挑选出来接受特定的信息。研究者让某些学生认为他所结队的学生对他有好感,而让另一些学生认为他们的结对学生并不喜欢他们。然后,允许这对学生见面并交谈。结果:那些相信对方喜欢自己的学生和伙伴在一起时表现得更讨人喜欢,他们进行更多得自我展露,对于讨论的问题持有更少的异议,并且总体上表现出更热情、更令人愉悦的交际方式。,影响因素4互惠式的好感,结论:相信对方喜欢自己的人也更容易表现得招人喜欢之所以对某些人产生好感,因为他们也喜欢我们,尽管我们可能并不相似互惠式的好感,影响因素5外表的吸引力,研究八:外表的第一印象对人际交往有多大影响?(Walster,Aronson,Abrahams&Rottman,1996)关键词:明尼苏达大学新生舞会人格、性向评价结果:与人格和智力因素相比,外表的吸引力占有压倒性的优势,影响因素5外表的吸引力,结论:有吸引力的外表足以产生强大的好感性别差异?男女对外表吸引力的重视程度是一样的vs男性比女性更重视外表?性别差异在测量态度时要比观测真实行为时更大可能的解释:男性比女性更可能“说”外表吸引力对他们很重要;但在实际行为上,两性对外表吸引力的反应是一样的,什么样的外表有吸引力?,什么样的外表有吸引力?,研究九:(MichaelCunningham,1986)关键词:男大学生女性照片测量结果:高吸引力与大眼睛、小巧的鼻子、窄小的下颚、高耸的颧骨和窄小的脸颊、高挑的眉毛、大大的瞳仁和明显的笑容有关;对女性的调查显示:男性高吸引力与大眼睛、宽大的下颚、高耸的颧骨和宽大的脸颊,以及一个明显的笑容呈正相关,吸引力的标准,大大的眼睛“娃娃脸”激起了观察者温暖以及想照顾他人的欲望有吸引力的女性比男性拥有更多的“娃娃脸”特征高耸的颧骨性成熟笑容安全感,“美”是否存在跨越文化的标准?,跨文化的高相关婴儿与成人的一致性研究十:(Langlois&Roggman,1990)关键词:照片合成比较结果:合成照片更具吸引力,美的标准之一:平均化,结论:对人产生吸引力的面孔是处于整个人类面孔的代数平均数的位置或中间水平的,而非位于极端水平平均化的合成照片是一张典型的或“熟悉”的面孔,面孔特征上的个体差异消失了,留下的是一张周正的面孔,具有令人熟悉和高度愉悦的特性“平均”面孔最吸引人的面孔,最有吸引力的面孔,研究十一:(Aerrett,May&Yoshikawa,1994)实验:两种合成面孔:“平均吸引力”面孔、“高吸引力”面孔对其吸引力进行评价结果:参与者认为“高吸引力”面孔的吸引力程度远远超过“平均吸引力”面孔;日本和英国的参与者显示出一致;“高吸引力”的女性面孔比“平均吸引力”的面孔有着更高的颧骨、更窄的下颚以及更大的眼睛;,对称的美,美的标准之二:熟悉,研究十:(Little&Perrett,2002)关键词:合成异性面孔评价结果:他们给那张“克隆”了自己的异性面孔以最高的吸引力评分结论:偏好与自己最相似的面孔解释:意味着安全、可靠、值得信赖对安全的偏好,“美丽”的刻板印象,“美即是好”的刻板印象:将许多与外表无关的正性特征和漂亮的人联系在一起漂亮的人被认为更好社交、更外向、更有人缘,更快乐,也更自信。是否存在文化差异?,“美即是好”,研究十一:(Chen,Shaffer&Wu,1997)关键词:韩国北美大学生评分结果:两性参与者都认为那些外表吸引力高的人有更好的社交技巧、更友善、适应性更强美国、加拿大学生个人力量的特质韩国学生正直和关心他人,美的刻板印象的文化差异,韩国、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刻板印象特质好交际外向讨人喜欢快乐有人缘适应良好友善成熟镇静在性方面令人感到温暖和有回应的加拿大和美国刻板印象中的其他特质坚强强势具有控制力韩国刻板印象中的其他特质敏感同情心慷慨诚实值得信任,“美即是好”的作用,调查显示:漂亮的人的确具有良好的社交技巧研究十二:(Snyder,Tanke&Berscheid,1977)关键词:男大学生异性照片电话通话结果:当男大学生认为他们的伙伴有魅力时会以更友善和更热情的方式与她们交流;独立观察者听这些女性的谈话时也认为她们更有吸引力、更自信、更生动且更热情结论:我们以一种帮助对方展现出最好和最突出特征的方式与他们交流自我实现的预言,关于人际吸引的自我报告,当初为何会喜欢自己的好友或恋爱对象?实验法、调查法自我报告法友谊:互惠式的好感、吸引力;相似性、时空接近性;,恋爱:互惠式的好感、吸引力;准备开始一段亲密关系、对当前亲密关系不满意;相似性、时空接近性;,二、人际吸引理论,社会交换理论(socialexchangetheory):人们对人际关系的感受取决于他们对这段关系的收益与成本的知觉,他们对应得到何种关系的知觉以及从其他人那里得到一段更好的关系的可能性的知觉。对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人际关系关系结果收益-成本比较水平:预期的成本/收益-实际的成本/收益替代性比较水平:新关系中的成本/收益预期-旧关系中的成本收益,人际吸引理论,公平理论(equitytheory):人们并非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高价值,而是要考虑到公平性,即与人际关系中的伙伴相比,双方体验到的贡献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基本是相同的,这时的人际关系是稳定和愉快的。纵向比较:社会交换理论横向比较:与人际关系中的同伴相比,双方贡献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基本相当公平的关系最快乐、最稳定不公平过度受损、过度受益重建公平,三、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一、自我价值确定的需要1社会比较一个人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评价,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威信的认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