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因素分析概要_第1页
当前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因素分析概要_第2页
当前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因素分析概要_第3页
当前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因素分析概要_第4页
当前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因素分析概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因素分析3张曼茵(上海理工大学内容摘要: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加快、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能源环境问题的升温,世界汽车产业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和态势,深刻影响着汽车产业的发展。文章着重分析了汽车技术进步、全球汽车市场竞争、跨国汽车公司重组、各国政府监管等影响国际汽车产业发展变化的因素。关键词:世界汽车产业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0079-0073上海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X549收稿日期:2008-11-14一、汽车技术进步明显加快近年来,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和节能环保等需要,各国加大了汽车产业研发的投入力度,促进了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2004年日本汽车产业研发支出占到整个制造业研发的18.1%,德国汽车产业研发支出占到整个制造业研发的36%。2006年,英国贸工部发表的2005/2006年度的国际研发排行榜表明,目前世界研发经费最多的6家企业中有4家是汽车公司,福特公司研发费用达80亿美元,位居榜首(见表1;2005年韩国现代汽车的研发投入增幅超过100%。据估计,21世纪前十年,将有42个汽车(部件或系统模块、50种制造工艺(技术和20余种(组材料获得重大(突破性技术创新成果。表1世界汽车巨头2005年研发经费情况单位:亿美元2005通用福特戴克丰田本田日产大众研发投入.648销售额1926.1124研发占销售百分比3.5%4.5%3.8%4.24%5.4%4.8%4.3%注:美元与日元兑换按照1:119计算,美元与欧元兑换按照11.196计算。资料来源:根据有关汽车公司的年报整理。1、节能清洁汽车技术发展迅猛。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日趋成熟,自1997年丰田推出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PR I U S”以来,许多欧美汽车厂商陆续推出或加紧研究自己的混合动力汽车,2005年美国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20万辆,到2010年左右,混合动力汽车有望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成为产业化条件相对成熟的替代性技术。先进柴油机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其燃油消耗率与目前的汽油车相比低20%30%,成为许多国家鼓励发展的技术,2004年欧洲新增的轿车中50%为柴油车。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也有新的进展,尽管目前还处在研究开发阶段,但各国汽车厂商的竞争十分激烈,预计2020年前后,燃料电池汽车可望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燃料乙醇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石油替代燃料之一,巴西实施了大规模的甘蔗制乙醇计划,2004年提供了44%的汽车燃料。目前各国的研究集中在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上,美国计划到2030年纤维素乙醇替代30%的汽油燃料,瑞典大力开发燃料乙醇等生物资源,计划到2020年汽车不再依赖石油。2、汽车电子技术进入到人、车、环境优化协调发展的阶段。目前,汽车领域70%的技术创新来自电子技术的应用,汽车电子技术正向集中综合控制、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未来将主要集中在汽车网络、道路安全、通讯系统、音响、动力总成、底盘控制以及车身控制系统等方面。据统计,2005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到1301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6.2%(见图1。美国Strategy Analyt2 ics公司预测,2005年2010年,全球汽车销售量年复合成长率约为3.6%,而同期全球汽车电子市场将以7.3%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罗兰贝格咨询公司的研究表明,未来汽车90%的创新将由I T电子工程技术驱动。由于汽车电子化的推动,至2010年前后,几乎所有的汽车(部件或系统模块都将实现智能化。 图12002年2005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增长资料来源:上海情报服务平台3、汽车开发手段不断创新。随着一些高科技公司与汽车行业日益紧密的联合,许多高科技被汽车公司运用到产品开发过程中。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汽车厂家之间、整车厂与零部件厂家之间远程数据、图像信息的交换,使开发新车型的工作与生产、采购的准备工作同时进行,缩短新产品的上市时间。各类计算机软件,如CAD、CAM、CAPP、CAT和F A(工厂自动化以及C I M 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都得到广泛应用。虚拟现实设计系统使技术人员进入到虚拟汽车环境中,在计算机上进行样车设计、试验操作以及检验修改,实现数字化产品开发。这些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达到了节省开发费用、加快开发进度、缩短研发周期、加快新品上市的效果。大众、奔驰等公司的报告显示,以“数字汽车”模型来代替木制或铁皮制的汽车模型,可将新车型样车设计时间从1年以上缩短到2个月左右,有些车型的开发成本可降低到原来的1/10。4、汽车制造和装备领域的技术更新加快。金属镁、镁合金、钛合金、铝合金、工程陶瓷等汽车轻量化材料正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以塑代钢,工程塑料和复合塑料材料逐渐成为汽车及零部件原材料的主流,生物塑料不断发展。一些成本低、更加坚固的汽车材料开发出来,如美国低成本新式钢铁,比传统炼钢的成本减少了30%。汽车制造技术的变革也引起装备技术的发展,2005年美洲地区汽车工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比2004年增加了60%。二、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汽车产业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传播和新兴地区汽车市场的推动,汽车产业的全球化进程加快。2005年,欧、美、日等跨国汽车公司在国外生产的汽车已超过国内产量。零部件生产的全球化也在加快,美国1997年汽车原始设备零部件市场有74%来自美国供应商,到了2004年这一比例下降到59%。各大跨国汽车公司抓紧在全球的战略布局,一方面在欧、美、日等传统市场加强产品升级换代、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在亚洲、南美、东欧等新兴市场,加大投资,抢占发展先机,引发了新一轮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浪潮,促使各大汽车公司不得不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1、日韩企业在北美、欧洲市场扩张快速。尽管多年来北美、欧洲地区的汽车销量增幅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甚至在2006年出现下降,但其占全球汽车销量的比重仍在60%以上,是全球最大和最成熟的汽车市场(见图2、图3。近年来,日韩企业利用价格、节能、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欧美汽车市场扩张快速,丰田被评为美国最受欢迎汽车品牌,韩国起亚2005年成为欧洲全年销量增长最快的品牌。2006年日韩企业在美国的汽车销售增长5%,而美国三大汽车巨头汽车销量均出现下滑,福特公司更是净亏损额高达127亿美元,成为福特103年历史中最惨痛的一次亏损。2005年美国汽车经销商的税前平均利润仅占销售收入总额的1.6%,与2001年相比下降了2.7个百分点。2006年,欧美六大汽车企业有5家更换CE O,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改变竞争思路,挽回竞争颓势。2007年上半年,通用全球汽车销量被丰田超过。2008年以来受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三大汽车巨头陷入严重的经营困境。 图2全球汽车产业生产市场地区分布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统计年鉴 图3全球汽车销售市场地区分布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汽车工业统计年鉴2、亚洲、南美、东欧等地区成为跨国汽车企业竞相投资的新兴市场。随着亚太、南美、东欧的经济持续增长和汽车需求快速增加,各大跨国汽车企业纷纷在这些地区投资建厂,建立和完善营销体系与服务网络。2005年中国、泰国、印度分别位列全球主要汽车厂商投资的第一、第二、第四位,占全球主要汽车厂商的投资额的46%。2006年,中国超过德国本土,成为大众品牌全球销售的第一大市场。通用汽车公司计划以每年10亿美元的速度继续在中国投资,以保持自己在这个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近年来,印度成为各大汽车公司的密集投资地区,继现代、福特、三菱等在印度建厂后,2006年大众、雷诺、本田计划在印度投资数十亿美元。通用印度公司提出,希望能够到2010年占有印度市场10%的份额;丰田汽车公司也表示,要到2015年占有印度新车销售市场15%的份额。此外,巴西、俄罗斯、泰国也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这些国家也将成为跨国汽车企业争取市场的重点。2006年俄罗斯在世界汽车销售市场的排名上升到第8位,预测表明,2010年俄罗斯汽车市场容量将列世界第五。 图42006年全球一些地区汽车生产增长情况(%资料来源:The I nternati onal O rganizati on ofMot or Vehicle Manufacturers网站3、各国汽车产量排名不断发生变化。1993年,按汽车产量排名,前10位依次是:日本、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韩国、西班牙、俄罗斯、英国、巴西。1997年依次为:美国、日本、德国、法国、韩国、加拿大、西班牙、巴西、英国、意大利。到了2006年,前10位国家为:日本、美国、中国、德国、韩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巴西、英国。其中,日本经过13年的追赶,再次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而中国的排名上升最快。位次不断发生变化,显示出市场竞争的激烈(见表2。表2世界汽车生产前10位国家排名变化(万辆1993年国家产量1997年国家产量2006年国家产量1日本1122.81美国1214.91日本11482美国1086.42日本1097.52美国11263德国399.13德国502.33中国7194法国315.64法国3834德国5825加拿大224.15韩国281.85韩国3946韩国2056加拿大257.86法国3177西班牙176.87西班牙256.27西班牙2788俄罗斯159.98巴西206.78加拿大2579英国156.99英国193.69巴西26110巴西139.110意大利181.710英国165资料来源:The I nternati onal O rganizati on of Mot or Vehicle Manufacturers网站三、跨国公司垄断世界汽车产业的格局日益突出经过上个世纪末的兼并重组浪潮,世界汽车产业正进一步集中并在世界范围内逐步形成寡头垄断,在联合国排名的全球非金融跨国公司100强中,汽车制造业企业最多。虽然近年来整车企业兼并重组步伐有所放缓,但零部件企业的整合速度加快。随着汽车产业成为世界产业,全球汽车产业集中化将成为必然趋势,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正成为少数跨国汽车公司之间的角逐。1、汽车整车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正在形成。以德国奔驰和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携手为标志,上个世纪各大汽车公司在重组后形成了6大集团和3、4个独立公司的新格局(6+X,即通用、丰田、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雷诺-日产等6大集团和现代、本田、菲亚特、标致等公司。2006年,六大集团汽车产量占全球汽车产量的56%,十大汽车集团汽车产量占到全球汽车产量的76%,跨国公司在全球汽车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正日益凸现。当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中国、印度、俄罗斯等地,还存在不少独立的汽车企业,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裹挟,未来将难以置身其外。表32006年跨国公司全球汽车产量排名排名公司名称产量(万辆1通用8932丰田8043福特6274雷诺-日产联盟5725大众5686戴姆勒-克莱斯勒4597现代起亚3848本田3679标致-雪铁龙33610菲亚特232资料来源:The I nternati onal O rganizati on of Mot or Vehicle Manufacturers网站,有些公司合并计算。 上海经济研究 2009 年第 1 期 2, 跨国汽车企业在全球购并之后正经历重组阵痛 .经过了大规模的兼并之后 ,各大汽车企业 着手内部资源的重新整合 .如何减少文化冲突 , 合理安置过剩人员等 ,成为这些企业必须解决的问 题 .同时 ,汽车产业利润率下降 , 产能过剩 ,更加剧了这种兼并后的企业阵痛 .如果不能较快地走 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这种跨国并购将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 甚至以失败告终 . 2006 年 , 克莱斯勒 公司亏损近 15 亿美元 , 2007 年可能再度亏损 ,克莱斯勒成为戴克集团的沉重包袱 . 2007 年 5 月德 国戴姆勒 - 克莱斯勒公司宣布 ,克莱斯勒部分的 80. 1%的股份将被出售给美国私募股权公司 Cer2 berus资本管理公司 ,戴姆勒 - 克莱斯勒公司将更名为戴姆勒公司 , 显然这个当年世界工业史上最 大的购并案是不成功的 . 2007 年初 ,福特也透露 ,该公司已经把在沃尔沃 , 福特汽车信贷等公司中 持有的股份作为抵押 ,以及名下拥有的全部工厂建筑 , , 商标 知识产权 ,融资 234 亿美元用于公司重 组和弥补到 2009 年前的亏损 . 3, 汽车零部件企业集中度上升 .在整车企业重组的推动下 ,近年来 ,企业零部件企业兼并重组 不断 .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 90%以上的美国零部件厂商进行了合并 , 收购或离开汽车业 .专家推 测 ,美国 2000 年有近 800 家最主要的厂商 ,到 2010 年 ,将有不到 100 家生存下来 ,其他厂商将会破 产, , 合并 收购或者离开汽车业转向其它产业 .福特汽车公司全球采购主管 Tony B rown 2007 年表 示 : 业界及企业重组公司的专家们预计 , 2 月份在美国和欧洲申请破产的汽车零部件供货商的数 量会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就福特的供货商而言 ,其所关注的面临金融困境的供货商个数比去年同 期增加了 44% .随着企业的并购重组 ,世界零部件企业的集中化趋势上升 . 2005 年世界汽车零 部件前 15 强企业占全球营业额的 58% ,而 2000 年 65 家世界最大的零部件企业销售额才达到这一 比例 .预测表明 ,到 2010 年 ,全球汽车工业一级零部件供应商的数目 ,将从目前的 600 余家左右减 少到 25 30 家左右 ,世界二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数目 , 也将由现在的 10000 多家减少到 600 800 家左右 . 四 ,政府监管标准趋于严格 面对日益突出的能源环境和道路安全问题 , 为适应节能 , 环保 , 安全等需要 , 维护消费者的权 益 ,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严格的汽车法规 , 制度和标准 ,并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惩罚措施 ,从而为汽车产 业的技术创新明确了方向 . 1, 美国汽车法规要求更加严格 .美国第一个制定了全世界最严格的安全和环保法规 ,建立了 缺陷车召回和质量事故损失赔偿制度 ,还设立了独特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 柠檬法 .近年来 , 美 国进一步提高了汽车能耗 , 排放和安全标准 . 2006 年美国政府调整能耗标准 ( corporate average fuel econom y,简称 CAFE,即公司平均燃料经济性 , 这是自 1975 年该标准诞生以来调整最大的一次 , 根据原有规定 ,一家制造商车型年份为 2007 年的所有轻型卡车的单位能耗里程标准已经从 2004 年的每加仑 20. 7 英里提高到每加仑 22. 2 英里 .按照新标准 , 到 2011 年时 , 单位能耗将逐步升高 至每加仑 24 英里 .在新标准中 ,重量超过 8500 磅的 SUV 和微型客车纳入汽车的能耗标准也首次 被列入监管范围 .为了限制尾气排放 ,美国政府最近颁布了新的排放标准 ,其目的是减少来自于汽 油, 冷天行驶机动车以及便携式气罐产生的致癌物的排放 .这一新的条例要求降低汽油中的苯排 放 ,减少冷天机动车的尾气排放以及严格限制气罐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 .汽油的新标准将于 2011 年生效 ,汽车和气罐的相关标准将分别于 2010 年和 2009 年生效 . 2003 年 , 美国政府还出台了全 面提升了汽车行驶安全标准的法规 ,新法规将侧撞速度从目前的时速 32 公里提高到 54 公里 ,后撞 速度从目前的时速 48 公里逐渐提高到时速 80 公里 .这个新规定将在 2009 年全面实施 . 2, 欧盟的汽车法规标准不断提高 .欧洲经济委员会 ( ECE 从 1970 年开始以法规形式对轻型 汽油车排放污染物和曲轴箱污染物排放进行控制 ,后以法规来逐步控制 NOx的排放 ,并不断进行 84 2009 年第 1 期 上海经济研究 修订与加严 ,制定了分别在 1992 年 , 1996 年 , 2000 年 , 2005 年开始执行的欧 I排放法规 , 欧 排放 法规 , 欧 排放法规 , I 排放标准 . 2007 年欧洲议会通过了欧洲 5 号和欧洲 6 号标准 , 这两个 欧 V 标准分别从 2009, 2014 年开始实施 .欧盟提出 , 到 2012 年以前 , 欧盟境内生产的汽车平均二氧化 碳排放量应比现在削减 25% ,降至每公里 130 克 , 2020 年以前降至每公里 95 克 .据分析 , 要达到 每公里 130 克的排放目标 ,平均每辆成本可能会增长 2000 5000 美元 .欧盟还制定了一系列汽车 法规 ,如报废汽车回收指令 ,该指令规定 ,欧盟各成员国要自行采取必要的措施 , 2006 年每一辆报 废汽车平均至少有 85%的重量能够被再利用 .该指令还规定 , 2003 年 7 月以后 ,原则上禁止使用 铅, , 汞 镉和铬 ,这是全球首次对汽车材料含重金属问题进行规范 . 3, 日本进一步完善汽车法规标准 .为确保机动车交通安全 , 防止环境污染 , 合理有效地利用能 源 ,日本制定了 道路车辆法 大气污染防治法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