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姓何以喜欢武侠 从武侠小说中的“剑”说开去除了大家在侠的身上寄托了被拯救的希望以外,还有一点就是侠的气质:独立不羁武侠小说一般被认为是大众文学,不登大雅之堂,很少成为学术研究的对象。我则认定其代表了大众的欲望与潜意识,作为文化史资料阅读,甚至比高雅的文人小说更有意思。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必须拜读儒释道的典籍,但也无法绕开大侠精神。侠无书,主要是一种民间文化精神。讨论“侠”的观念,以及中国人对“大侠精神”的想象与诠释,不妨借助历代游侠诗文和武侠小说。关于侠,我们能够找到的最早的记载,是见于韩非子。五蠹里面的一段话:“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这里面的法和禁,就是国家的法律制度。但是,韩非子只是指出了这一点,具体怎么叫侠,韩非子没有展开。真正让我们理解到侠的面貌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里面有游侠列传。游侠列传强调:“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这一段话中的“不轨于正义”主要指的是不守法律。司马迁在游侠列传里面记录下来了他所认为的先秦到汉代有名的侠客。以后好多人,从汉代到清代,一直到我们现在,讨论侠的时候,主要根据的就是司马迁的这一段话。史记为游侠列传,以后班固的汉书,虽接着写游侠传,基本观念跟司马迁的不大一样,班固以后,从后汉书起,所有的历史著作就不再为游侠立传了。因此,我们现在能找到的历史书上的记载,关于侠方面,就是史记和汉书。二十五史从后汉书起,就没有为游侠列传;没有为游侠列传,不等于从后汉起中国就没有游侠,只不过历史学家不把他写到正史里面来。史家没有记载的东西,以其他形式记载流传下来了。以什么形式呢?从诗、文,到后来的小说、戏曲。也就是说,历史学家因受制于那个时候的政府的观念,不喜欢跟政府唱对台戏的游侠。不管哪个时候,游侠都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政府的权威。政府希望由他来独掌法律,别的人不能随便杀人。而游侠呢,认为政府有不公正的地方,所以要凭游侠自己的力量、自己的眼光,独掌正义。独掌正义就是凭个人的意气、个人的判断来决定是非和生杀。这一点是大一统的国家,像中国这种大一统帝国绝对不能允许的。因此,从汉景帝开始大量地杀戮游侠,中国历代的帝王,只要建立起了政权,国家稳定了以后,一定杀游侠。所以,游侠存在的空间主要是乱世。“乱世天教重侠游”,这是柳亚子的诗句,就是说,在乱世里面,老百姓更感觉到被欺侮,命运没办法把握,所以,格外地想念游侠,如果太平盛世,生活很稳定,大家不一定特别怀念游侠。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就是游侠也只有在乱世中才能生存。如果太平盛世,那么,政府不允许游侠活动。所以,必须是政府没办法控制局面的时候,游侠才能够真正地展开他们的活动。至于中国人为什么在游侠身上寄予那么大的希望,我想引几句话。一是陶渊明咏荆轲里面的那句诗:“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从史记为荆轲立传以后,历代的文人很容易怀念起荆轲来,所以,咏荆轲的诗歌每个朝代都有。大家都怀念这个游侠兼刺客。魏晋以下,大家讨论刺客和游侠的时候,已经合在一起了。像荆轲这样的刺客,或者像后来的传奇小说里面的游侠,一直是中国文人歌咏的对象。为什么那么喜欢游侠?史记里面有一段话,我这里引下来:“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缓和急,其中突出的是急,就是每个人都可能碰到麻烦,都有需要人家帮助的时候。然后,司马迁就列举了很多圣人,包括孔夫子。这样一大堆圣人都经常碰到危险和困难,何况像我们这样中材而涉乱世的末流者。中材,中等的人材,而生处在乱世之中。那么,这个时候呢,所可能遭受的迫害就更大,所向往于游侠就更强烈。但问题什么叫乱世末世?什么是乱世,没有一定之规。谁都可以想象这个时候是或者不是乱世。清代末年很有名的谭嗣同说:西汉的时候,“内和外威”,是一个太平盛世,可是生活在西汉的司马迁,就是写史记的司马迁,说他所生活的时代是乱世的末流。也就是说,对什么是乱世,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心境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判断是不是乱世。所以,每个人都可能需要游侠的帮助。这样一来,所谓游侠,在历史上才可能成为大家所向往的人。我再引明代张潮幽梦影里面的一句话:“胸中小不平,可以酒消之”,即个人的小小的不平,那么,可以喝酒消愁。但是,“世间之大不平,非剑不能消之”。人世间特别明显的不平,这个时候喝酒也解决不了问题了,只有挥剑上阵了。这个时候,只有游侠才能解决问题了。社会有法律,有官府,但是,很多坏人,官府和法律制他不了,或者说不愿意制他。这样,中国老百姓才有可能想象,在法律和政府之外,另外有一批人,这批人跟政府没关系,但是,他能够帮助老百姓,即所谓拯世济难。这就是中国的游侠能够被接受或者代代相传的心理基础。读中国的游侠诗文、游侠小说以后,会觉得中国人特别喜欢打抱不平,或者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不是这样的?你要是现在去中国旅行,说随时可以碰到游侠帮助你,那是没有的。也就是说,文学里面那么多游侠,不是因为中国的游侠很多,而是中国很需要游侠。用龚自珍的诗来说,就是:“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正因为江湖间、人世间、侠骨、侠士不多了,所以才有那么多文人老在写武侠,才有那么多读者那么喜欢读武侠小说。中国的武侠小说之所以很受欢迎,除了大家在侠的身上寄托了被拯救的希望以外,还有一点就是侠本身那种气质:独立不羁。那种天马行空、独立不羁的气度、风格,很受文人的欣赏。也就是说,中国的文人,尤其是长期在书斋里面生活的读书人,特别向往一种不受法律、不受规章制度约束的生活。游侠的游,有几层意思。一个就是流动,在不同的地点,东西南北到处流动。这个流动,是因为游侠不受政府的欢迎,只能流落民间,到处流动。要不然的话,会受迫害。另外一点,游,是指游离,游离于国家的制度法律之外。就是说,不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法律等等。而一般人在社会中,必须受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规章制度有它的合理性,可是不管怎么说,再合理的规章制度,对人对人性本身都是一种压抑。这样一来,中国文人特别向往像游侠那样生活,不守法律、不守规章、不守制度,可以自由自在地独立不羁地生活。这也是中国的文人为什么那么喜欢侠、喜欢剑的原因。在中国,所谓游侠,往往用另外一个概念来代表,那就是剑。侠和剑,二者在诗文中几乎总是互相指涉。等一下我会谈到侠和剑的关系。一般来说,可以把剑作为侠的代名词。比如说,龚自珍的诗:“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在中国的诗文,或者文人的自述里面,经常出现剑这个意象,这个“剑”可以作各种各样的理解。一种是作为凭借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功名的象征。剑即是获取功名的一种手段。最明显的是,从魏晋到唐代诗文里面经常出现的剑。凭借这个剑,凭借自己的能力,到边关去打仗,树立功名。所以,唐代以下谈到剑的时候,比如看剑、拔剑或者舞剑,其实是代表一种建功立业的愿望。这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呢,在中国,唐代以前的文人谈论剑的时候,可能真的是挥剑杀人。比如说,我们读李白的诗歌:“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现代的学者们认为,李白真的杀过人。可是,到了宋代的陆游,就不一样了。陆游自己说:“学剑四十年,虏血未染锷。”就是说,我学剑,学了40年,但从来没杀过敌人。到了清末的林纾,他也喜欢剑,可已经变成一种锻炼身体的器具,没有实战的功能了。宋代以下的文人谈论剑的时候,主要是一种象征,没有实战的功能。文人谈剑,这是因为剑这个意象给大家一种特别豪放的感觉。所以,比较倾向于浪漫的,比较有个性的文人,往往喜欢谈论剑。第三个原因,诗人为什么喜欢剑呢,很大程度是审美的需要。比如说,李白喜欢剑,大家可以理解,因为李白的个性,大家都觉得他和剑比较合适。但是,像晚唐的词人温庭筠,大家认为他是婉约派,写诗写词都缠绵悱恻的,擅长写儿女情的。这么一个词人,也喜欢剑,也写过剑呀侠呀之类的诗。实际上,在我看来,中国文人写诗作文的时候,很大程度是着迷于或者说欣赏的是剑这个意象。至于剑用来杀人这一实际的功能,是不太考虑的。比如说,张华诗中的长剑、高冠、大漠、八荒,跟一般文人笔下的江南的小桥流水大不一样。所以,中国的文人谈论剑的时候,或者谈论侠的时候,很大程度是出于对现实太平淡的生活的不满。到现在为止还是这样。为什么呢?我举个例子。我在北京大学教了这么多年书,我的学生里面,很多人喜欢武侠小说。我开始以为是男孩子才喜欢武侠小说,后来,发现女孩子更喜欢。我是因为他们喜欢,才开始阅读并开展研究的。我问学生们为什么喜欢武侠小说,他们说,读武侠小说就好像读存在主义的哲学著作。读武侠小说跟读萨特(j.p.sartre)的哲学著作有什么相通之处?那就是对日常生活和现存处境的不满。还有,寻求一种超越现有规范的生活方式。这种可能并不存在的“合理”的生活,在整个学生时代或者说年轻时代,是非常非常必要的。所以,他们觉得,如果没读过武侠小说,有点太遗憾了。正因为这样,从生活的理想、从审美的要求出发,中国的文人,或者说一直到现在的读书人,或多或少都对侠的观念、对游侠的诗文、对武侠小说感兴趣。在我看来,虽然史记、汉书以后的中国史书,没有再记载关于游侠的故事,可是,我们从魏晋隋唐描写游侠的诗歌文章,从唐代宋代的豪侠小说,从元代及明代清代的游侠杂剧传奇,从明清的侠义小说,到20世纪的武侠小说,一直到现在台湾、香港很流行的武侠电影,都可看到大侠的身影。我不知道诸位感觉如何,我觉得香港的不少武侠电影拍得很漂亮,我挺喜欢。这种东西,有些人认为是比较低级的,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团队合作默契默契规范默契标准方案
- 心理抚慰手册设计
- 印刷防伪技术
- 关于大类资产配置风险平价模型的研究
- 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与激励计划
- 2025重庆一中七十一中学校教师招聘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水利工程设备使用手册
- 工作总结:紧密团结协作共同成长
- 2025浙江嘉兴市海宁市司法局招聘合同制人员1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医学综合(专升本)考试题库(含答案)
- 普瑞纳乳猪和仔猪饲养管理
- vMix用户指南说明
- GA 1809-2022城市供水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
- 内科护理学循环系统疾病患者护理
- 中国各省地图矢量图
- 立足一题,解决一类-解三角形中范围与最值问题教学设计
- 2023年广西投资集团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生物高考阅卷心得
- NB/T 10527-2021煤矿立井井壁注浆施工规范
- 国内威胁诱捕(蜜罐)类产品研究与测试报告
- YY 0167-2020非吸收性外科缝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