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文学讨论(美文荐读)透视余光中的生活和家庭_第1页
初中语文 文学讨论(美文荐读)透视余光中的生活和家庭_第2页
初中语文 文学讨论(美文荐读)透视余光中的生活和家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透视余光中的生活和家庭余光中说他是“艺术的多妻主义者”。年少气盛时他自诩右手写诗,左手为文。他将第一部散文集冠名为左手的缪思,以彰显诗为正果,文为副业,评、翻译为余事,皆隶属“第三只手”;此外他还钟情于绘画、音乐以及天文、地理、历史,乃至人类整个文化,好一个“千手观音”。其著译林林总总排列案头,犹如风光无限,满亭星月。透视他的生活和家庭,亦堪称星月满亭。余光中在思想上是一位因循守旧的人。他不烟不酒,一杯茶足矣,过的是清教徒式的生活。机械得连吃饭都上固定的餐馆点菜都是千篇一律。他是当年办文学杂志的朋友中惟一一个不上牌桌的人。他不想见那些不必见的人,因为他既不求官,也不竞选。对有共同旨趣的朋友,他盛情接纳,在香港七,他的家几近成为台湾会馆,人称“沙田孟尝君”。对话不投机者,则三句嫌多,道不同不相为谋。但他确实又是一位冷面热心,很善解人意,乐于提携有才情的朋友与学。余光中文章写得好,人品又高尚,他晚年供职的高雄中山大学,校长把他当作镇校之宝,请他在运动衫、雨伞上题字,以赠来宾。在他退休后仍热情留,作为学校的“门脸”,每遇事不遂,一打余光中牌,便无往而不胜。而余光中自己“不喜欢在媒体上晃来晃去”,他是一位唯美主义者,追求心灵一片净土。他说他生就一副“不列颠的脸”,西装、领带,洋气十足,外表一本正经;他的锦心绣口是有名的。他把谐趣作为社交场合一件漂亮的服饰。他刚到中山大学执教,他称女研究生们为“村姑”,毕业后这些女弟子们相约来为他祝寿,他对“村姑们”说:“要以为毕业离校,老师就没用了。写介绍信啦,作证婚人啦,为宝宝取名字啦,售后服务还多着呢!”说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学生们都说,把听他的课当作一种享受。他是诗文大家,一次饭桌上论道,他说菜单是诗歌,账单是散文。自己却戏言:“写诗,是为了自娱;写散文,为了娱人;写批评,尤其是写序,为了娱友;翻译,是为了娱妻,因为翻译的工作平稳,收入可靠。”又说:“这四样东西的版权将来正好分给四个女儿。”由于他德高重,出书索序者如过江之鲫,他一面发牢骚:“奇怪了,我又没跟人借钱,怎么一下子出这么多债务,永远都还不清呢?”一边又说:“受序人像新郎,新书像新娘,写序者就是证婚人。”于是又一本正经“证婚”:他写序,于人为略,而文为详,就文本探人本,亦艺术人格。在不胜其烦中,他说真想写一篇序你的大头,朋友听了,抚掌大笑。青年时期,他亦参加文坛论战,中年以后,他已无兴趣,对请邀的朋友说:“与其巩固国防,不如扩充军备,不如提高品质,增加生产。”晚年,他的作品仍频频获奖,他见其他领奖者都是后生,在致词时说:“一个人年轻时得奖,应该跟老头子一同得,表示他已成名;但年老时得,就应该跟小伙子一同得,表示他尚未落伍。”一九九六年,余光中应邀到四川大学讲学,有几位研究生拿出他的诗集请他签名题辞。当有人指出某本书是山东某出版社盗印时,余光中幽默地说:“山东出圣人,又出响马嘛。”把幽默当作是荒谬的解药。余光中的家庭是女性世界。他戏说他与个女人为伍,戏称余宅是“女生宿舍”,他是“舍监”他的谐趣尽现在他的洋洋洒洒文字中,我的四个假想敌清淡中蕴深情,读之无不捧腹、喷饭!关于婚姻,余光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相处是靠妥协。”他认为“婚姻是一种妥协的艺术,是一对一的民主,一加一的自由”。值得玩味。说来有趣,余光中与妻子范我存的结合,没有传奇色彩,倒真正体现一种缘分。童年时代,母亲常携余光中到常州漕溪探亲,舅家的表兄弟姐妹有三四十之多。斯文秀气的表妹们给儿时的余光中留下了美好回忆。两家长辈曾戏说,将来让余光中娶哪个表妹吧。若干年后,余光中果真娶了表妹,不过是那一群表妹之外的一位表妹范我存。范我存的父亲范肖岩早年留法,是浙江大学教授。母亲孙静华在上海蚕丝公司工作。他们夫妇都很“前卫”,将女儿寄在她南京的姨妈家,就读贵族学校明德女中。范我存九岁那年,父丧。二战胜利后,余光中回到南京,在范我存的姨妈家两人初识。少男十七,少女十四,初次相识谈不上一见钟情,但双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范我存印象最深的是听姨妈说这位表哥人品好,学习好,又会绘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初识不久,范我存便收到余光中寄来的一份同人刊物刊有余光中翻译拜伦的诗作。可笑的是余光中不知这位表妹的大名,在信封上写小名“范咪咪”收(此称延续至今)。范我存觉得有点突兀,朦胧中被表哥的文采倾倒。一九四八年,因时局动荡,范我存回到上海。俟余光中第二次逃难到沪,欲觅这位表妹时,范我存已随亲戚飞往台湾,失之交臂。直到1950年,余光中一家到台,才重续旧缘。那时我存肺病刚愈,身材颀长如水仙般袅娜飘逸;余光中元气淋漓,风华正茂。台北、中坜两地相望,有点盈盈一水间,脉脉两不语之憾。共同的志趣与爱好催发了爱情的种子。刚开始双方家长不太欣赏此事,一个烦对方患过肺病,一个嫌对方有点书呆子气。余光中痴情,用小刀在自家枫树干上刻下“”(余爱、咪三字的第一个字母),范我存也是“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余光中在翻译凡高传时,每译一章便寄给范我存誊写,正面是译,反面是情书。两人合作珠联璧合,十分愉悦他们携手划桨,终将爱情之舟驶达彼岸。相恋六年之后的一九五六年,他们携手步上红地毯。梁实秋等一批社会名流是他们婚宴的座上客。余光中追求范我存,不全因表妹温柔美丽,重要的是“她了解我,对文学艺术富有敏感的品位,这是吸引我的特质”。遗憾的是婚后的范我存不得不淡出殿堂(文学),深入厨房,继而成了“一窝雌白鼠的妈妈”。七年内,她成为珊珊、幼珊、佩珊、季珊四个女儿的母亲。家中八条小辫子在飞舞,范我存上奉高堂,下育儿郎,成了八口之家的掌家婆。公公生性好客,余光中交游又广,主雅客勤,访客的鞋子常在门玄关排成长龙。门铃声电话声声声入耳,小的哭大的闹不胜其烦。有时门铃电话铃齐响,范我存不得不挟着孩子去开门或接电话范我存成了余家的内务部长、外交大臣、不管部部长。古训“子不教,父之过。”余家非也。对子女教育的重担,余光中也尽数撂下给太太。“从小到大,四个女儿的学校他都没去过,老师叫什么名字他更不知道。”一次范我存打趣地问:“哎,你怎么不担心孩子的功课?”余光中倒理直气壮:“为什么要人管哪,我以前念书还不是自己念?念书本来就靠自己。”这话倒真把范我存噎住了。外柔内刚的范我存,亲和力又特别强,里里外外她都处置得十周到和得体。她像一株大树,为余光中撑起一片绿荫。每谈妻子,余光中十分动情:“她帮我摒挡出一片天地,让我在后方从容写作,我真的很感谢她。”这些深情洋溢在余光中献给范我存的诗作三生石、私语和珍珠项链中的字行间。昔日范我存,而今“我存”何处?成了“范我无”了。范我存不是圣人,有时心中难免有点怨气:“他忙起来,可以几天关在书房中,对你不理不睬,好像天塌下来都要由我去挡。”范我存是“圣人”,她明白牺牲了“我”事小,得到他的辉煌事大。“当然,开始我也不能适应,后来觉得他的创作的确很重要,我们以他为幸,为他牺牲也值得了。”范我存是一个站在余光中后面的无名英雄。夫唱妇随,是中国式的传统美德,夫不语,妇善为,这个境界就更上了一层了。余光中一生作诗八百余首,其中有百首是情诗。像等你,在雨中中的一位像“莲”的小情人,就很引人遐思,甚而,有人妄加揣测,范我存表现一种惊人的理智与大度。她说:有些情诗不一定写实,何必认真研究?有很多事情最好别追根究底。“话中充满着理智、宽容,更多的是自信。余光中十分欣赏太太见怪不惊,大而化之的美德,压根儿不去从字里行间搜寻微言大义。否则,余光中岂能“光中”?余光中不止一次地对朋友们礼赞他的太太:“她的优点很多。最重要的是,在精神上我们能契合,而且她能充分和我的事业、我的朋友融成一片。我们有共的兴趣、嗜好,又有共同的朋友,婚姻怎么不稳固呢。”结婚四十多年,他们相敬如宾,夫妇好合,如鼓琴瑟。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余光中的四个女儿中有两位博士,另两位也学有所成,早羽翼丰满翱翔在自己的天空。她们在人品与文品上都秉承了父母,文雅而又有棱角。她们都有较高的文学艺术的潜质,都是舞墨的好手,但她们却很少写文章。余光中埋怨“她们大都懒于动笔”,而女儿们却振振有词:“我们怎么也写不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