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手教学要求1.通过对张迎善的那双宽大、粗糙、有力、勤劳、创造了美好生活的手的介绍,透射出普通劳动者质朴、美好的心愿及其高尚的情怀,表达对劳动者的敬意。2.结合生活并联系上下文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学会本课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3.初步掌握走进人物内心、感悟人物情感的方法。重点难点1.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情感。2.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一双手我握过的手多得不计其数,但均不曾留下太深印象。 开篇设置悬念,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有力地烘托了下文的“一双手”。文章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段导读:作者握过的手多但不曾留下太深印象,为写下文的“一双手”蓄势。1988年5月,小兴安岭上的雪化净了,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工人内心对树的喜爱之情,也表现了工人们的勤劳。树木睁开了惺忪(xn sn)的睡眼,林区人肩镐(o)上山造林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段导读: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我去岭丘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在林场我握过一只手,我敢说, “不论、马上”写出了张迎善的手留给作者的深刻印象。既点明了主题,又照应了开头。今后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再握到它,就能马上说出,那是张迎善的手。加点的词语表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我们见面和素常采访一样,礼节性地先握手。在两只手握到一起的一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活像是半截老松木! 用设问的句式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初见这双手给“我”的总印象,写出了张迎善的手粗糙坚硬的特点,形象可感。写张迎善的手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能得逞。那只有力的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紧紧地裹住”说明张迎善的手大而有力的特点。这句话写出了张迎善的手的哪些特点?段导读:张迎善的手给“我”的初步印象。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与作者握过手的人不计其数,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张迎善的手。我低下头去察看。翻过来看手心,掉过去看手背。 “翻过来、掉过去”,说明“我”对这双特别的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怎样理解此时“我”的行为?段导读:写作者仔细观察这双“与众不同”的手。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段导读:从视觉角度整体感知张迎善的手的颜色、纹络。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 “像鼓皮、似三节老干蘑”,作者用两个比喻形象地表现出了手掌和手指的特点,说明这是一双经常劳动的手。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写张迎善的手的?段导读:写出了张迎善的手掌面坚硬,手指肥圆、粗糙变形的特点。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具体描写张迎善的手的指甲和指节,给我们呈现了一双让人过目不忘且让人不禁肃然起敬的手。这句话从哪些方面写了张迎善的手?段导读:具体写手指,突出这是一双饱经风霜的手。“指关节缠线做什么?”我问。“治手裂。”张迎善说。“手裂贴胶布涂手油多好?”“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保证苗苗不窝根,得用手把苗根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贴胶布涂手油不管用。” 张迎善的话语虽不多,却很朴实、动人,表现了他对树苗深厚的感情,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造林工人无比热爱造林事业的赤诚之心。从张迎善的话语中,你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段导读:第811自然段通过对话描写回答了上文“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的问题。他缠线是为了方便植树。“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树?”“一千多棵。” 表达了作者此时非常吃惊又由衷敬佩的心情。一天栽一千多棵树!那么,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两个叹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十天、二十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造的,怕也是磨光、磨透了。 说明这是一双比钢铁还坚硬的手,突出了张迎善同志坚韧不拔的精神。“亏得”一词,含有庆幸、赞叹之情,表现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作者把“手”和“铁”类比的意图是什么?“亏得”表现了什么?段导读:第1214自然段通过对话描写和列举数字说明张迎善每天的工作量之大。“你等着。”我边说边去屋里取来米尺。 我回来时,他仍在那儿伸着手(保持和我握手的姿势)。段导读:从张迎善的行为表现了他朴实真诚的美好品质。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段导读:作者亲自动手去量手,通过列数字的方法让人感受到这双手之大。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上“哗哗”搓了几个来回。 不是。作者这样写是用自己的手来衬托张迎善这双手的坚硬粗糙。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作者这样写是不是夸张?他的手仍呈木色。 段导读: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张迎善的手坚硬耐磨的特点。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介绍说:“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在1981年至1985年间就造林33垧(shn),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 具体的数字更能准确地说明张迎善这双手创造出了非凡的业绩,突出了这双手所作的贡献之大。作者列举这些数字有什么作用?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由浑变清。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 比喻。把森林比作绿色金库,指出了张迎善这双手不同寻常的价值,这是一双创造奇迹的手。“绿色金库”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段导读:通过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的介绍,指出这双手的贡献。介绍张迎善所获得的荣誉,从侧面反映了他的贡献价值。 第二部分(第419自然段):作者通过看、问、量、摸等方式,生动详细地描绘和介绍了张迎善这双让人赞叹、让人崇敬的手。看着这双手,我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第三部分(第20自然段):抒发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张迎善这双手由衷地赞叹。1.学会本课的生字。2.初读课文,理清脉络。一回忆我们的手一文,引出对新课的学习二读课文,边读边自学课文自学提示:1.标画出本课的生字,用以旧代新的方法自学。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弄懂每段的意思。3.用批注的方法自学课文。三学习反馈1.重点生字指导。易读错的字:逞读chng不读chng搓读cu不读c燎读lio不读lio易写错的字:“均”的最后一笔是“”;“皂”的上半部是“白”,不是“日”;“燎”的右半部第四、五两笔的方向要注意。2.重点词语的解释。惺忪:刚睡醒,眼睛模糊不清的样子。得逞:实现,达到目的(含贬义)。老茧:手和脚掌上因长期劳动、走路磨成的硬皮。3.分段及段意。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作者握过的手不计其数,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张迎善的手。第二部分(第419自然段):介绍这双不同寻常的手。第三部分(第20自然段):由衷地赞叹这双手,赞颂这些勤劳的劳动者。4.质疑。学生说出自己感到疑惑的地方。1.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应该紧紧抓住文中描写“手”的外形以及这双手形成的原因的几段文字,让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来体会这双手的特点,感受张迎善这双手的与众不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帮助学生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一个看似普通实则不普通的林业工人张迎善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高大了起来。通过入情入境的读书、感悟、交流,学生情感的心弦被拨动,思想变得丰富起来。2.在学习中重点通过对“一天栽一千多棵树、手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等数字的体会,让学生自己动手算出张迎善的手与土壤接触的次数是多么多,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由衷地赞叹这是一双比钢铁还坚硬的手;还抓住“26万、33垧、44.5垧、1300立方米、3500层积立方米”这些给人深刻印象的数字,鼓励学生把这些抽象难懂的数字与我们熟悉的学校面积对比,让学生非常深刻地感受到这双手所创造的奇迹。此时此刻,学生面对这样一双手,对它的认识已经比上课之初深刻了许多。1.比一比,再组词。均(平均)钓(钓鱼)钩(铁钩)燎(烟熏火燎)瞭(瞭望)缭(缭乱)岔(岔道)忪(惺忪)松(松树)2.根据拼音,写汉字。jin:减、检、剪、茧、拣lio:燎、了zo:早、枣、澡3.读课文,找出描述张迎善的手的句子。1.抓住重点语句,在读中质疑,在评中解疑,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2.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幻灯片(文中描写手的语句)。一读课文,围绕课文内容质疑这是一双怎样的手?这双手有何独特之处?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这双手为何与他人的手不同?二交流认识,加深对这双手的认识1.针对学生的质疑,分小组进行讨论。2.教师课上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指导。(1)找出描述这双手的句子,读后谈谈你对这双手的理解。幻灯片: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整只手呈木色,手的纹络深、粗,染着黑土色。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纹,手指各个关节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是我今生见到的天下第一号大手。(感到这双手硬、粗糙,整天与土打交道,非常大)(2)读到这里,你会产生什么疑惑?为什么他的手会成为这个样子?从文中找出答案,并走进人物内心去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保证苗苗不窝根,得用手把苗根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贴胶布涂手油不管用。)一天栽一千多棵树!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在1981年至1985年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由浑变清。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读读这些话,思考这些数字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是一双()的手。三根据朗读理解,再现人物情感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读出自己的理解。四谈感受,体会人物品质谈一谈你对这位劳动者的认识。五拓展练习,抒发情感面对这位劳动者,你想说些什么?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一双手(粗糙、坚硬、与众不同、勤劳、造福人类)的手1.通过对文本的认识,在拓展延伸部分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让他们对张迎善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有的说他体会到了张迎善是个勤劳的人,为祖国创造了财富;有的说他感受到了张迎善非常辛苦,非常劳累;有的说张迎善那么年轻,却创造了那么多奇迹,是个了不起的人借着同学们的有感而发,教师要总结说作者也和他们一样,回想着这一系列惊人的数字,回想着和张迎善握手、谈话的一幕幕,心中也充满了无限崇敬,天下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劳动者啊,他们是多么伟大呀,主题思想一下子脱颖而出。2.文中有很多对手的细节描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教师可设计一个“比一比”的活动,让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找出张迎善手的特点,和自己的手作个比较,在画出的词句后写下自己的感受。这个活动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在读书的过程中,有的边读边用尺子量自己的手,有的还不时捏捏、按按自己的手,还有的情不自禁地和同桌交流着自己的感受。1.学完课文,完成填空。(答案不唯一,填出你的理解)一双(勤劳、有力、粗糙)的手2.分析以下句子。(1)我握的是手吗?活像是半截老松木!(2)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肥圆,一个手指似三节老干蘑。这两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想说明什么?你能仿照这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吗?3.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在1981年至1985年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由浑变清。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是一双创建绿色金库的手。(1)所填的内容有什么特点?它起到了什么作用?填的都是数字,突出了这双手作出的贡献。(2)仿照这种写法写一两句话。4.写出下列称呼所指的地方。天府之国(四川)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日光城(拉萨)1.小兴安岭,又称“东兴安岭”。纵贯黑龙江省中北部。西北接伊勒呼里山,东南到松花江岸。北段为隆起的台地。南段为古老褶皱断块山,由花岗岩、变质岩构成。多兴安落叶松、红松、云杉及珍贵毛皮兽。是中国重要林业基地之一。建有丰林红松林自然保护区。2.植树节,国家规定群众义务植树造林活动的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邮储银行2025白银市秋招笔试英语题专练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咸宁市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中国银行2025广州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材料创新研究
- 交通银行2025淮安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私有云市场分析
- 农业银行2025河源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内江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山西地区
- 农业银行2025三明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中班语言活动《我的幼儿园》课件
- TJPMA 022-2024 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档案管理规范
- 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 习题及答案 项目七
- 《神经外科颅内压增高》教学课件
- 铁路劳动安全 课件 第五章 安全标志标识
- 教师严慈相济课件
- 肛肠科个案护理
- 果园机器人课件
- 数智时代高校微专业的内涵特征、建设机制与推进路径
- 4第四节决策树与集成算法
- 汽车零部件质量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