脲酶Km值测定.ppt_第1页
脲酶Km值测定.ppt_第2页
脲酶Km值测定.ppt_第3页
脲酶Km值测定.ppt_第4页
脲酶Km值测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三脲酶的Km值简易测定,1926年,美国生化学家Sumner从刀豆中得到脲酶结晶,并证明了脲酶的本质是蛋白质。1946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酶,是由活细胞合成的,对其特异底物起高效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机体内催化各种代谢反应最主要的催化剂。,酶的特征常数,Km值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酶促反应的特征常数只与酶的结构、底物和反应环境(如温度、pH、离子强度)有关,与酶的浓度无关。,实验目的,阐述酶促反应中特征常数的特点和意义;说出利用比色法进行Km值测定的整个操作步骤;思考Km值的测定对临床工作中的意义。,一、原理,米曼氏方程(Michaelis-Mentenequation),V=,VmaxS,Km+S,米-曼氏方程解释:当SKm时,vVmaxS/Km,即v正比于S当SKm时,vVmax,即S而v不变,Km值:当酶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的底物浓度,单位是molL。Km值最小的底物称为该酶的最适底物也就是天然底物。,V,=,Km=S,=,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vVmVm2,0S,S与v关系:当S很低时,S与v成比例-一级反应当S较高时,S与v不成比例当S很高时,S,v不变-零级反应,Km值与Vmax值测定,双倒数作图法又称林-贝氏作图法(1934)1=Km1+1VVmaxSVmax,1/V,-1/Km01/S,斜率=Km/Vmax,1/Vmax,酶促反应的原料,底物(脲液)酶(脲酶液)酶促反应所需的缓冲液(PBS,蒸馏水等)酶促反应发生的环境(碱性条件,加入NaOH;温度,37),操作中每种试剂务必摇匀煮沸脲液时注意试管口不能对人,变性脲酶液要煮沸变性彻底试管一定要清洗干净,防止其他残留液体对实验的影响各组试管加样注意一致性,防止人为加样造成的误差。重复测值,取平均数值,注意事项,实验操作,充分摇匀,静置5min,过滤,分别在滤液中加入以下试剂,迅速摇匀,用721型分光光度计,420nm,以对照调零,测定各管A值。,讨论小结,酶促反应有什么特点?测定酶促反应特征常数Km值有意义?,思考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