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考)_第1页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考)_第2页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考)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选考)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共计48分)1、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由此可见孟子主张a、人人平等 b、民贵君轻 c、性本善 d、依法治国2、“故明主之治国也,众其守而重其罪,使民以而不以廉止。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材料中的观点属于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子3、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这反映了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b、“君权神授”的主张c、“天人感应”学说 d、“三纲五常”的学说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a、存在于人心中所固有的善性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5、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6、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这表明在政治上他主张 a、主权在民 b、君主立宪 c、君民平等 d、反对君主专制7、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由此推知,作者特别关注的是a、务实学风 b、立国之本 c、传承传统 d、弘扬民主8、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9、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社会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哲学家王者和执政者,第二等级是武士(军人),第三等级是农民.商人和手工艺人,是物质需要的供应者,奴隶在外。第二第三阶级要服从第一阶级的命令,各阶级各执其事,各安其分,这样国家才成为正义的国家。柏拉图划分等级的标准是a、家庭出身 b、智慧品德 c、生产能力 d、财产多寡10、由于城市和商业经济的繁荣,出现了适应市民文化生活需要的世俗文学。根据这一历史现象我们可以推知a、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11、马列主义史观认为: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在描写主人公鲁滨逊的种种经历的同时,也展示和剖析了人物的思想性格。由于鲁滨逊的形象反映了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追求财富的进取精神。对这一精神产生直接影响的是a、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b、法国的启蒙思想c、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2、宗教改革时出现的新教,英文为protestantism,直译“抗议宗”。这里的“抗议”是a 、抗议圣经的权威 b、抗议国王的权威 c、抗议天主教会的权威 d、抗议贵族的权威13、“人们应自由签订组成国家,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这段文字出自于a、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c、卢梭社会契约论 d、康德纯粹的理性批判14、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规定违背了启蒙思想家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 b、天赋人权原则 c、民主共和原则 d、三权分立原则15、整个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a、 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宗教神学体系c、倡导现实生活幸福 d、宣扬人的地位和价值16、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儒、佛、道德经典。宋代印刷的文献,则无所不包:史地、方术、诗文、戏曲、医学、方剂等。造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文化教育的兴盛c重文轻武的政策 d、印刷成本的降低17、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医药的一些治病古方,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a、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b、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18、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a、杜牧b、李白 c、杜甫d、白居易19、宋朝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属于a、文人画b、风俗画 c、写意画d、宫廷画20、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对19世纪中期的两个学说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其中,“生存竞争”学说诞生的标志是a、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b、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21、科技创新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造就了许多新职业。下列职业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电影放映员空姐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 a、 b、c、 d、22、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 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23、“夫西人立国育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番论述应该出自于中国近代的a、地主阶级抵抗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24、中国近代有本书出版后屡遭毁禁,1917年再版时作者题记:“光绪辛卯(1891年)初刊于广州,各省五缩印,甲午奉旨毁版,戊戌庚子二奉伪旨毁版,丁巳冬重刊于京城,戊午秋七月成,更生记。”据此判断这本书是a、海国图志 b、新学伪经考 c、资政新篇 d、天演论二、非选择题(共4道题,共52分)25、(14分)儒家思想所蕴含的家国同构(情怀)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他(董伸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材料二 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材料三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利用“家国同构”等理论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家加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两种主要途径。(8分)(2)据材料三,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6分)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统计 中国的世界纪录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 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致瓦博尔吉乌斯)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联系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科技能够领先世界的原因。(7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27、(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示例: 观点: 唐朝文化兼收并蓄、领先世界。论述:结合唐朝的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成就进行论述。(作答时不能照抄这个示例,否则不计分)28、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人,少好读书,因仰慕蔺相如而自名。汉景帝时入皇宫为郎,后辞官,游于梁王封国,作子虚赋颂梁国之盛而含讽谏之意。汉武帝即位后,因得读子虚赋而喜之,召相如入京,侍于左右。相如曾奉命安抚西南,使“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述天子音乐活动场景:“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歌颂了国家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宣扬了大一统中央王朝无可比拟的气魄和声威。他的散体大赋叙事夸张,铺陈物象,句式整齐,文辞华丽,气势磅礴。时人赞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司马相如的历史贡献。(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司马相如取得文学成就的原因。(6分)双牌二中2019年下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答案(高考班)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d bccdab b d a 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b a d a c b c b a c b 二、非选择题25、(14分)(1)伦理信仰:忠孝(2分) 出发点:责任感和使命感(2分) 途径:格物致知;致良知(反省内心)(4分)(2)新内涵:世界意识(2分)意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或国家意识);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任答2点得4分)26、(13分)(1)特点:主要分布在与农业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等方面;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实用性强。(任答2点得4分) 领先世界的原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繁荣;统治阶级的重视;科学家的个人努力。(任答3点得3分)(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工具和手段;资产阶级革命(或民主政治的确立)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或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6分)27、(10分)观点1: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2分)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