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2-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2-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2-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2-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总分100分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1.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a.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b. 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c. 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d. 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答案】d【解析】解题时首先判断“子学时代”的具体时期,结合史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子学时代”可知指的是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而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辉煌,其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故d项正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均在秦朝建立形成,故ac项排除;“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是在汉武帝时期,故b项排除。【点晴】解题关键是从“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入手,然后联系百家争鸣进行分析理解即可。2.孔子曾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孟子也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董仲舒也认:“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据此可知,三人都a. 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b. 体现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治国之道c. 承认、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d. 提升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答案】c【解析】【详解】“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意思是:谁能够走出屋子而不经过房门呢?为什么没有人走这条必经的仁义之路?材料中三人都强调仁义,认为应该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故c正确;材料中三人都强调仁义,与宗教信仰无关,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强调的是个人修养,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无法体现“治国之道”,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排除d。3.下表是有关孔子诞辰的记载,据此可以得出较为合理的推论是a. 公羊传成书最早,故说法最可信b. 史记记载最详细,故说法最可信c. 海昏侯墓葬文物是地下最新发现,故说法最可信d. “纸上之材料”应与“地下之新材料”相互印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公羊传是史学记载,具备一定的史料价值;但不能以成书时间最早,故推断出说法最可信,a项说法错误,排除。史记属于史学记载,但不能以记载内容最详细来作为推理的论据,说法可信与否,关键是看史料是否真实,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海昏侯墓葬文物是地下最新发现,排除c。关于孔子诞辰的记载,既要考究公羊传、史记等史学记载,同时要关注历史文物,要多重史料互证,d项正确。4.春秋战国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这种民本思潮a. 证明了儒家思想成为主流b. 成为了秦国统一的指导思想c. 反映了天命观念影响深远d. 有利于缓和紧张的社会矛盾【答案】d【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家主张从实际出发,为解决现实问题而争鸣。民本思想也是如此,为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强调民众的作用,更有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故d项正确;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是汉代以后,故a项错误;秦国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出天人关系和君民关系,并不是天命观思想的影响,故c项错误。5.汉代民间的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特点是多神崇拜,最为流行的当属祖先崇拜。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祭祀祖先成为汉代民间的重要风俗。这反映了汉代a. 宗法制度体系日益完善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 君权神授被人们普遍接受【答案】b【解析】“祖先崇拜”属于伦理道德的层面,说明汉代统治者借助于人伦秩序维护统治,故b项正确;材料论述祖先崇拜的作用,并不能说明宗法制度体系日益完善,故a项错误;促成祖先崇拜的不是皇权至上,故c项错误;材料论述的不是君权神授思想,故d项错误。6.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下列选项直接体现“仁”这一思想内涵的是a. 为政以德爱惜民力b. 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c. 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d. 天法道.道法自然【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能够直接体现孔子“仁”的思想的应该是为政以德,爱惜民力,故选a项;b、d项属于道家思想,排除;c项体现的是孔子礼的思想,排除。7.胡适在评论中国古代某思想流派时说诠挂着儒家的招牌,其实是禅宗、道教、儒教的混合产品。”据此可知,胡适评论的是a. 先秦儒学b. 汉代儒学c. 宋代理学d. 清代儒学【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宋明理学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符合材料中的“禅宗、道教、儒教的混合产品”,c项符合题意,故选c。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道教在东汉末年形成,先秦儒学、汉代儒学的时间不符合题意,a、b错误。 清代儒学提倡工商皆本、学以致用,不涉及融合佛教、道教思想,排除d。8.三国时期,官学一蹶不振,家庭教育模式兴盛。王昶要求子孙“尊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诸葛亮也在诫子书中提出:“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些家庭教育观可以反映出当时a. 儒家思想日益衰落b. 既“贵儒”又“尊道”c. 传统文化走向断裂d. 奉行三教并行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三国时期王昶教育子弟“尊儒”之教、“履道”之言和诸葛亮告诫子孙“修身”、“养德”,以“淡泊、宁静”成就“君子志向”为宗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当时家庭教育观念具有贵儒尊道的倾向,b项正确;材料提供的两个例子,都将儒学放在重要的位置,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三国时期人们继承了两汉时期重视儒学的文化传统,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佛教教义,不能体现三教并行,d项错误。9.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该材料主要表明a.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而公孙弘因为春秋封官晋爵,成为天下学习的榜样,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汉武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不难得出儒学地位的提高, d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中公孙弘因春秋而封官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提倡儒学是政府行为,故排除c项。故选b项考点:汉代思想大一统点评:此题为知识型选择题,题干与备选项基本上是重复教材的文字表述,但备选项都是教材中出现过的基础知识且都发生过重大事件,都有重大影响,所以迷惑性、干扰性很强的迷惑性、干扰性较大,如果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可能会被干扰所迷惑而选错。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扎扎实实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如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10.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提倡“格物致知”以通“天理”;王阳明强调“理”在心中,主张“致良知”以知“天理”。这一变化( )a. 颠覆了传统儒学信条b. 有利于儒家信仰的强化c. 不利于理学精神的推广d. 否定了天理涵盖的内容【答案】b【解析】朱王二人都信奉天理,即传统儒学伦理,故a项错误;王阳明强调格心获得天理,有利于强化儒学对个人思想的影响,故b项正确;朱王从不同角度阐释天理,有利于理学的推广,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朱王二人对获得天理的路径有分歧,而非对天理的内容有分歧,故d项错误。11.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认为“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下列诗词与此观点相通的是a.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c. 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可知这位哲学家属于心学家,强调“理”存在于内心;“肯信良知原不昧,从他外物岂能撄”体现了心学家王阳明“致良知”的主张,故c项正确;abd项都与心学家的观点不符,排除。【点睛】“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书非贵口诵,学必到心斋”是解题的关键。12.宋儒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认为知识及做人的“源头活水”是a. 读圣贤书b. 诚敬存之c. 发明本心d. 端坐澄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朱熹是宋代程朱理学著名代表人物,程朱理学认为存在于人体之外的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若想达到对天理的体悟必须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向外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和经验才能实现,所以知识的获取需要向本人以外的世界寻求,读圣贤书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故a项正确;b项包含在a项之中,排除;端坐澄心和发明本心则是心学的主要主张,他们强调应向人的内心寻求知识和天理,故cd项排除。13.有人问程颐“寡妇贫困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a. 为天地立新,为民生立命b. 道不行,百世无善治c. 存天理,灭人欲d. 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程颐观点是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失节事大”,在大节面前,人的私欲应该忽视,所谓的大节即所谓的 “天理”,故选c。a是说读书人的一种精神追求,要为民请命;b是说不实行王道治理,几代治理也不会使人民向善。d是说愚夫愚妇、寻常百姓也能致良知。考点:宋明理学点评:宋明理学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理”不仅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最高法则。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制度、封建秩序都是天理的体现,是不可改变的。认为天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14.“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在宋明以后成为禁锢人们言行的桎梏。但在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中对三纲的解释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这种现象的出现直接反映了明朝a.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b. 市民文化开始兴起c. 思想界对理学的批判d. 民主启蒙思想的萌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主要阐释的是思想文化方面内容,没有对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进行描述,故a项排除;市民文化开始兴起于宋朝,与题干时间不合,故b项排除;材料中“封神演义中对三纲的解释”是对传统三纲五常思想的冲击,即对理学的批判,故c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明清思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民主启蒙思想,故d项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对理学的批判15.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宝玉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 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 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c. 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 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理学居于统治地位,从题干中“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信息可以看出,“四书”更受重视,故选a项。明清时期,儒学仍是官方的正统思想,孔子的权威地位不可能动摇,故b项错误;c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红楼梦是清代小说,不是反映宋代生活,故d项错误。16.普罗泰格拉晚年,其著作论神在雅典广场上被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这主要是因为他a. 公开提出了人文主义概念b. 指责和批判古希腊民主制度c. 宣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d. 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答案】d【解析】【详解】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以人为中心,否定以神为中心,与当时人们敬神的思想不符,故被逐出雅典,d项正确;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人文主义思想,但人文主义概念是对近代文艺复兴时期核心思想的表述,故a项错误;普罗泰格拉肯定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故b项错误;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以人的主观感受为核心,属于唯心主义,故c项错误。17.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说明他a. 勇于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b. 批判理学虚伪的革新精神c. 揭露封建专制的无畏精神d. 积极进取的社会责任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主张主要反映的是对人的社会责任感的一种重申,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真理的追求、对理学学批判和对封建专制的揭露,故abc项排除。18.“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提出上述言论的思想家是a. 李贽b. 王夫之c. 黄宗羲d. 顾炎武【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是一种朴素的唯物思想,“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表明作者反对君主专制,材料从唯物思想的角度论证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合理性,因此提出上述言论的思想家是王夫之,故b项正确;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故a项排除;黄宗羲猛烈抨击君主专制,但他不是唯物思想家,故c项排除;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故d项排除。19.朱熹曾解释过“存天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主张“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据此可知a. 朱熹和李贽都肯定人正常的私欲b. 李贽的思想是对朱熹思想的否定c. 李贽的思想源于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d. 朱熹和李贽都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朱熹认为正常的饮食和夫妻关系是合理的,李贽也肯定了人正常的私欲,故a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李贽的思想是对朱熹思想的否定,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李贽的思想根源于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故c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李贽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故d错误。故选a。20.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运动a. 创立了新的宗教派别b. 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c. 提出了新的宗教观点d. 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是指两者推动了欧洲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由此可以得出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也推动欧洲的近代化,宗教改革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所以答案选b;宗教改革时候没有创新教派,故a错误;新的宗教观点在改革中没有提出,故c项错误;宗教改革使改变信仰方式,不是破除宗教,故d项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名师点睛】宗教改革的实质和意义:其实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主要是改变传统依靠教主信教的模式,提倡与上帝直接对话,宗教改革打击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始终贯穿着人文主义思想。21.明末清初学者唐甄指出,“天地吾心,万物吾体,皆空理,无实事也”,这只能把读书人引向歧路,而终将贻害生民。这一主张a.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b. 强调学以致用的学风c. 体现了民主意识的觉醒d. 要求废除八股取士【答案】b【解析】【详解】“天地吾心,万物吾体,皆空理,无实事也”说明理学的空谈无用的思想,材料中唐甄的主张显然是强调学以致用的学风的思想,正确;唐甄属于封建士大夫,材料的思想并不是市民阶层的思想体现,错误;材料中主张的是学风,不是民主意识,错误;材料也不是主张废除八股取士,错误。22.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呼!”这一思想的最大特点是a. 否定程朱理学b. 批判君主专制c. 主张君主立宪d. 强调经世致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帝王皆贼”可知唐甄猛烈抨击君主专制,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否定程朱理学,而是强调批判君主专制,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主张主张君主立宪、经世致用,而是强调批判君主专制,排除c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点睛:抓住材料信息“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天下之人,而尽有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呼”即可知道唐甄猛烈抨击君主专制。23.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降低了生产成本 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扩大了原料来源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说明还魂纸是将废纸作为原料重新利用,扩大了原料来源,“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降低了生产成本,正确。“全省从前煮浸之力”,说明工序更为简单,错误;“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还魂纸主要应用于北方地区,错误。答案为c。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造纸术24. 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本质上体现了( )a. 英王与法官的恩怨b. 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c. 国王与议会的矛盾d. 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在本质上体现的是君权神授,而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在本质上体现的则是人民主权,所以综合起来来看本题答案就是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25.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a. 批判神权统治b. 构建民权政府c. 鼓吹人性解放d. 主张平等自由【答案】a【解析】【分析】从题干材料分析,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构建 理性王国来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即按照社会契约来构建民权政府,故b项正确。 【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二、主观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文主义精神是推动欧洲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有识之士,勇立潮头,通过作品表达人文思想,引领时代。人物生活年代代表作内容彼特拉克13041374歌集提出了“人学”对抗“神学”薄伽丘13131375十日谈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米开朗琪罗14751564大卫展现了人性的力量和美。盂德斯鸠16891755论法的精神详述法律的历史探讨自由的条件及保障卢梭17121778忏悔录揭露政府和教会的腐朽维护人权和尊严康德17241804纯粹理性批判提出人非工具提出尊重他人的原则(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5世纪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并指出18世纪人文精神的新发展。(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人文主义发展的共同影响,并简析有识之士能够引领时代的共同原因。【答案】(1)14、15世纪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18世纪新发展,追求理性、科学、进当;倡导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把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2)影响;促进思想解放,科学革命,资本主义发展,社会进步,为人类社会制造高贵的精神财富。原因,关注现实:顺应时代,开拓创新:富于批判精神:才学卓越。【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彼特拉克、米开朗琪罗和薄伽丘”可以判断出是文艺复兴运动,这一时期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强调的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根据材料“盂德斯鸠、卢梭和康德”可以判断出是启蒙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这一时期的斗争矛头指向封建专制统治。(2)结合上述分析可知,近代人文主义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促进思想解放、科学革命和资本主义发展、社会进步和为人类社会制造高贵的精神财富等方面。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中的人物可以引领历史潮流的主要原因需要从关注现实、顺应时代、开拓创新、富于批判精神和才学卓越等方面进行分析。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虽然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毕竟是落后的小农经济的产物,是为旧的宗法制度和专制政治服务的,因而在当今工业化、法制化、民主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已成为过时无用的“古董”;也有人认为,儒家思想中有许多的精华,即便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以及全球化等条件下,其主张和价值观仍有着“大用”;又有人提出了其它的一些观点和认识。仔细识读上述漫画,根据漫画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文字说明,选择一个角度,提出你的观点,并结合相关的历史知识对你的观点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答案】答案示例:观点一:“相斥”论儒学与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一主多元化(或人本化)的时代要求相互排斥阐释:儒学是中国古代旧小农经济的产物,与当代经济工业化、专业化、市场化、全球化的潮流不符;儒学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突出人治,与现阶段我国建设民主化国家的目标相悖;儒学坚持封建宗法制度、等级和尊卑观念,压制人性,违背了倡导人文精神的时代潮流总结:儒学是为封建经济政治服务的思想体系,我们应予抛弃,另建符合我国现代化要求的思想体系观点二:“相容”论儒学价值观与基督教或现代普世价值观有相容相通之处,可以互补阐释:儒学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致良知”、“经世致用”等思想,重视个体道德修养,倡导向上向善,这与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价值观是相容相通的;儒学倡导的诚信观,有利于扩大人们之间的互信,也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中的公平正义;儒学推崇“和合”思想,主张“和而不同”,有利于不同人之间的友好相处,也有利于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和平共处;儒学主张“有序”,有利于维护国际秩序的稳定总结: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儒学的主体内容,使之为建立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服务【解析】首先根据图片和材料概括的观点,根据材料“在当今工业化、法制化、民主化和全球化的时代条件下已成为过时无用的古董;也有人认为,儒家思想中有许多的精华,即便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以及全球化等条件下,其主张和价值观仍有着大用;又有人提出了其它的一些观点和认识”可概括观点为:“相斥”论,即儒学与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一主多元化(或人本化)的时代要求相互排斥;“相容”论即儒学价值观与基督教或现代普世价值观有相容相通之处,可以互补;“发展”论即在“三化”的时代潮流下,传统儒学需要与时俱进,自我革新。然后选择一种观点进行阐述,如选择“相斥”论,即儒学与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一主多元化(或人本化)的时代要求相互排斥的观点,阐释时可从儒学在经济、政治、思想方面与当今潮流相违背进行说明即可。如选择“相容”论即儒学价值观与基督教或现代普世价值观有相容相通之处,可以互补,阐释时可从儒家思想的积极影响方面进行说明即可。如选择“发展”论即在“三化”的时代潮流下,传统儒学需要与时俱进,自我革新,阐释时可从儒家思想的现实价值与不足进行说明即可。最后对选择的观点得出结论或认识即可。如“相斥”论可以得出儒学是为封建经济政治服务的思想体系,我们应予抛弃,另建符合我国现代化要求的思想体系;“相容”论可以得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儒学的主体内容,使之为建立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服务;“发展”论可以得出儒学需要自我扬弃,综合创新,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对接。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是古代希腊社会空前繁荣的时代。这为人们思想的解放开辟了广阔的途径,使人们能够站在新的高度,在理论思维领域里,对人类自身的力量,对人在自然界和神灵面前的地位,对现存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等进行新的探索,从而把人本思想从初期形态推进到一个较为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新阶段。对人本思想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应首推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突破了自然哲学的框架,提出了他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李丽古希腊人本思想的变现及其历史演变材料二 人文主义者的典型态度是否定中世纪。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统治着全部文化,神是宇宙的中心,排斥理性思维,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只能通过禁欲修行,寄希望于死后的“来世”。随着中世纪后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在佛罗伦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为了打破思想禁锢对生产力的约束,人文主义思想应运而生。个体意识的觉醒及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展开,渗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阶级精神,但又超越了它的局限。张莉浅谈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材料三 欧洲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材料四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一群勇于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分子的运动。既然艾萨克牛顿可以借助理性发现规定着自然世界运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