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海湾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辽宁省大连海湾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辽宁省大连海湾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大连海湾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没有用到的试剂是( )a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b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c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 d质量分数为50%的酒精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肠杆菌没有中心体,只能进行无丝分裂 b家兔的不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不同,与基因无关c所有细胞都有核糖体,所有动物都有线粒体d人体的少数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或有多个细胞核3中国科学家屠哟哟因在抗疟疾药物青蒿素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一种脂质类物质,主要用于治疗疟疾,下列有关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胆固醇和雌性激素属于固醇类脂质 b脂质在哺乳动物精子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c脂质都能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 d内质网是脂质合成的“车间”4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异常升髙。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 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afp的加工与运输b. 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长时,afp合成会增加c. 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表达d. 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5如图表示三种生物膜结构及其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图1表示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b图2表明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c图3表示绿色植物细胞的主动运输过程d图示表明决定生物膜不同功能的主因是蛋白质的种类6下列有关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 酶的作用原理与无机催化剂不同,酶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 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温度一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 细胞中吸能反应往往需要消耗atp,放能反应往往产生atpd. 无氧呼吸产生的atp少,是因为有机物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7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b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c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8当酵母菌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测得o2吸收量co2释放量,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b如果测得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水,则有nadp的积累c如果测得co2释放量:o2吸收量4:3,则无氧呼吸占优势d检测co2的产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随着co2的释放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由黄变绿再变蓝9如图表示一个由20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含有198个肽键b这200个氨基酸中至少有200个氨基c合成该蛋白质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3600d该蛋白质中至少含有4个游离的羧基10以紫色洋葱鳞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原生质层长度和细胞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a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b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高c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易复原d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11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以下叙述中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哺乳动物红细胞的核退化,可为携带氧的血红蛋白腾出空间b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核大、体积小,且具有旺盛的分裂能力c癌细胞突变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d小肠的内腔面分布有单层柱状上皮,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12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的个体(aa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两对性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bb:aabb=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5/8 b3/8 c1/4 d3/413某一植物体内常染色体上具有三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d和d),已知a、b、d三个基因分别对a、b、d完全显性,但不知这三对等位基因是否独立遗传某同学为了探究这三对等位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做了以下实验:用显性纯合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同隐性纯合个体测交,结果及比例为aabbdd:aabbdd:aabbdd:aabbdd=1:1:1:1,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ba、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c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da、d在同一条染色体上14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和玉米种子,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均为1:2,分别间行种植,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和玉米子一代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分别为:a5:1、5:1 b8:1、8:1 c6:1、9:1 d5:1、8:115某种植物(二倍体)叶缘的锯齿状与非锯齿状受叶缘细胞中t蛋白含量的影响t蛋白的合成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t和t)控制,基因t表达的产物是t蛋白,基因a抑制基因t的表达两锯齿状植株作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锯齿状植株与非锯齿状植株的比例是13:3,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tt和aatt b叶缘细胞缺少t蛋白的植株,叶缘呈锯齿状cf1群体中,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2/3 d基因型为aatt的植物根尖细胞也有t蛋白的存在16.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等发生突变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不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17.已知玉米的体细胞中有10对同源染色体,下表为玉米6个纯系的表现型、相应的基因型(字母表示)及所在的染色体。品系均只有一种性状是隐性的,其他性状均为显性。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品系果皮节长胚乳味道高度胚乳颜色性状显性纯合子白色pp短节bb甜ss矮茎dd白色gg所在染色体 a.若通过观察和记录后代中节的长短来验证基因分离定律,亲本的组合可以是和b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品系和作亲本进行杂交 c选择品系和作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表现为长节高茎的植株中,纯合子的概率为1/9d玉米的高度与胚乳颜色这两种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18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合物在体内的转移过程,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 和过程,h的产生部位不同b和过程发生在绿色植物的所有细胞中c过程无氧气条件下也可能发生 d产生的h和产生的h都来自水19如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8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a11/18 b4/9 c5/6 d3/520图为人体内细胞间的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a 效应t细胞,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b b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c甲状腺细胞,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d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a抗利尿激素21下列是有关生物学实验方法和实验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提出假说”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c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d在观察叶绿体的实验中,藓类的叶片薄,可以直接使用高倍镜进行观察22科学研究揭示,与病毒和肿瘤作战的 t 细胞,具有短期保护和长期保护的分工。当研究人员捕捉到刚刚分化的 t 细胞时,t 细胞相反的两极分别生成了两类不同的蛋白,一类蛋白带有“战士”的分子标记,另一类显示“记忆细胞”的特性,而记忆 t 细胞能潜伏多年,以防备未来的异物入侵。下列关于记忆 t 细胞的说法正确的( )a. 记忆 t 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够迅速地产生大量的抗体b. 记忆 t 细胞和效应 t 细胞相比,细胞中的 dna 相同,rna 不同c. 记忆 t 细胞一旦产生就能够永久记忆d. 记忆 t 细胞能够呈递抗原并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23.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在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 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如不考虑其他的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24.脊髄灰质炎病毒含有一种单股正链rna,该rna能作为mrna翻译早期蛋白质,如rna聚合酶等。下判有关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毒生命活动所需的酶均由宿主细胞提供 b.该病毒为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中含有密码子 c.该病毒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d.该病毒的mrna在翻译过程中存在t于a配对25.下列有关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浆蛋白含量的变化不会影响组织液的渗透压b.血浆和组识液的渗透压升高都容易引发组织水肿 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有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参与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不会影响组织细胞的渗透压26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错误的是:a. 内环境成分中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co2、神经递质等物质b. 血浆的ph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c. 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离不开体内细胞的参与d.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27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若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则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b. 不少内分泌腺都直接或间接的受到神经系统的控制c. 口渴时,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的中枢是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d. 若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28. 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 体液含有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c. 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 若产生乳酸会引起内ph值剧烈变化29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c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 进入突触后膜后发挥作用d特定情况下, 神经递质也能使某些腺体分泌30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b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c对外部世界的感知、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d长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二、非选择题(40分)31(7分)201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发现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下图是囊泡膜与靶膜融合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囊泡是由单层膜所包裹的膜性结构,其基本支架是 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等共同构成 系统,这些膜的功能不尽相同,从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不同(2)由图可知,囊泡上有一个特殊的vsnare蛋白,它与靶膜上的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结构后,囊泡和靶膜才能融合,从而将物质准确地运送到相应的位点,这说明膜融合具有 性,这过程还需要图中的gtp提供(3)浆细胞在分泌抗体的过程中,参与囊泡运输的细胞结构依次是 (4)研究表明硒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当缺硒时下列细胞中最易受损的是 (填序号)脂肪细胞 淋巴细胞 心肌细胞 口腔上皮细胞32(16分)下图是有关棉花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_、_,要想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_。(2)图2中限制d点光合作用增长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_(填“较低”、“相等”或“较高”)。(3)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适宜的温度和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3。请据此回答。该实验的目的是_。由图3分析,b点比a点细胞内的c5含量_,c点以后曲线上升,其原因应该是_。33(10分)下丘脑是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功能多样。某科研机构为探究下丘脑对抗体产生的影响,利用大鼠进行了相关实验, 操作步骤如下:a. 取健康成年大鼠20只,随机平均分为甲乙两组。b. 甲组大鼠做手术并损毁下丘脑前部(不影响生存),乙组未做手术。c. 分别向大鼠皮下注入等量srbc(山羊红细胞), 7天后,取脾脏组织制成细胞悬浮液。d. 所得的细胞悬浮液与srbc混合培养一段时间, 检测srbc细胞破裂情况, 记录od值。(注:特异性抗原与红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后。红细胞会破裂,释放血红蛋白。培养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越高,od值越高)(1)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 注射的srbc相当于是 。 (2)脾脏细胞悬浮液会引起srbc破裂,说明其中含有 物质,产生该物质的细胞是 。(3)技术人员记录的结果是甲组od值低于乙组,则结论是 。(4)有人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