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脱毒马铃薯新品种阿尔法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_第1页
优质脱毒马铃薯新品种阿尔法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_第2页
优质脱毒马铃薯新品种阿尔法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_第3页
优质脱毒马铃薯新品种阿尔法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_第4页
优质脱毒马铃薯新品种阿尔法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质脱毒马铃薯新品种阿尔法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优质脱毒马铃薯新品种阿尔法的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大田生产。 关键词脱毒马铃薯;阿尔法;栽培技术 阿尔法品种是1988年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选育,青海省民和县农作物脱毒技术开发中心1989年引进,经过几年的种植、选育和脱毒,于1999年试验而成的脱毒马铃薯新品种。xx年通过青海省第六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963xxY0096)。 1特征特性 脱毒阿尔法属晚熟品种,全生育期1637d,幼苗直立深绿色,植株繁茂,株形直立高大,生长势强,株高14010.2cm,茎粗1.50.4cm;茎绿色,茎横断面三棱型,直状,分枝数多,分枝部位低;叶色深绿,中等大小,边缘平展,复叶互生,椭圆形,排列紧密,互生,有3对侧小叶,顶小叶尖形,次生小叶3对,互生,托叶呈卵圆形;聚伞花序,有78朵花,排列较紧密,花蕾卵圆形,浅绿色,总花梗长15.82.68 cm,花瓣尖白色,基部淡黄色,雌蕊花柱中等长,柱头圆形,三分裂 ,深绿色,雄蕊5枚,聚合成圆柱状,黄色;有天然果,果形圆形,果色绿色,有种子;结薯集中,薯块大而无空心,圆形,白皮白肉,表皮较粗糙,致密度中等,芽眼深,耐贮藏;单株产量1.080.28kg,单株结薯数52个,单薯重0.2160.21kg。 经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植保站鉴定,抗病率达98%以上,且抗病毒病。经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测定,干物质含量24.53%,淀粉含量19.67%,粗蛋白含量2.18%,还原糖含量0.343%,Vc含量25.00mg/100g,其淀粉含量居青海省马铃薯品种第2位,适于淀粉加工;抗旱性较强,适宜我省海拔1 7002 600m、积温达1 100以上河湟谷地的低中位山旱地及其他省区同类条件地区种植。 2产量表现 19951996品比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30.21t/hm2,比统一对照高原4号增产27.2%,居4个参试品种第1位。 19971999年青海省海东地区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42.78t/hm2,比对照高原4号增产29.2%,居6个参试品种第1位。2000年在乐都县马营镇示范0.133 hm2,折合产量46.50 t/hm2,较对照高原4号增产25.6%;同年在互助县蔡家堡示范0.1 hm2,折合产量48.00t/hm2,较对照下寨65增产26%。2000xx年度,在宁夏西吉县示范3.333hm2,折合产量42.00t/hm2,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27.6%,并已在宁夏审定为宁薯9号。2000xx年在民和县推广种植187.3万公顷,平均产量40.75t/hm2,较对照高原4号增产28.8%。 3栽培技术要点 (1)选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且前茬为非茄科作物、未施过双子叶除草剂等的地块。 (2)整地。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晒垡,秋后深耕整地,耕前清除残茬如秸秆等杂物。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为马铃薯的根系发育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一般条件下耕深2025cm为宜。 (3)施肥。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生长快,养分消耗多,根据阿尔法品种的需肥规律,施优质农家肥6075m3/hm2、尿素270kg/hm2、二铵127.5kg/hm2、90%氯化钾547.5 kg/hm2,施肥后充分耕翻,均匀混合。 (4)选种。种薯出窖时间一般为播种前46周,出窖后淘汰薯型不规整、畸形、芽眼凸出、病烂等薯块,并淘汰已经萌发的、幼芽软弱纤细丛生或生长不良性状的薯块。 (5)催芽。将选出的种薯堆放在室内散光条件下催芽,室温要求1518,以堆放23层为宜,且要对种薯经常翻动,使之发芽均匀粗壮,芽长23cm为最佳。 (6)播期。在我省通常的播种期为:水地3月中下旬,浅山4月中下旬,脑山4月下旬至5月上旬。 (7)密度。株行距30cm60cm,保苗5.256.75万株/hm2。 (8)培土。现蕾前培土1013cm,以利于匍匐茎形成,增加单株结薯数量;现蕾至开花期培土1520cm,以利于块茎膨大。 4病虫害防治 (1)出苗前清除杂草(特别是野燕麦)。化学方法为播后3d内,用40%燕麦畏3kg/hm2 对水450600kg/hm2均匀地喷洒地面,或拌毒土450600kg/hm2均匀撒于地面,立即交叉耙耱二遍。 (2)幼苗期及时松土除草,严防损叶、伤根。发现地下害虫时用5%甲拌磷或5%辛硫磷颗粒剂37.5 kg/hm2进行土壤处理。 (3)开花至成熟期对蚜虫等可用25%敌杀死乳油或20%速灭杀丁乳油进行防治。 (4)大田内发现有早、晚疫病中心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