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高致病性微生物的研究工作一组利用微生物开展的实验_第1页
开展高致病性微生物的研究工作一组利用微生物开展的实验_第2页
开展高致病性微生物的研究工作一组利用微生物开展的实验_第3页
开展高致病性微生物的研究工作一组利用微生物开展的实验_第4页
开展高致病性微生物的研究工作一组利用微生物开展的实验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展高致病性微生物的研究工作一组利用微生物开展的实验 文件编号:10037586(xx)07004102 实验是生物学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生物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在讲完细菌、真菌的知识后,教师增加了3组利用微生物制作食物的实验,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的实验动于能力得到提高。 1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1)目的:让学生了解酸奶制作原理并掌握其制作方法,初步掌握灭菌和接利t等基本操作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发散思维能力。 (2)原理:牛奶消毒后接入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制成。 酸奶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新鲜牛奶。它含有多种乳酸、乳糖、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酶等。 (3)原料:盒装纯牛奶、原味酸奶、白糖。 (4)工具:电饭锅、带盖玻璃瓶、勺子等。 (5)做法: 将玻璃瓶(连同盖子)、勺子放在电饭锅中加水煮开10 min消毒;将玻璃瓶取出,冷却后倒入牛奶(七分满,牛奶如果是新开封的,本身已消毒得很好,可以不用再消毒);按牛奶24的量加入酸奶,按个人喜爱加适量白糖,用勺子搅拌均匀,盖盖,以保证乳酸发酵的厌氯条件;将瓶子放入恒温箱,保持3040;810h后,酸奶就做好了。优质酸奶外观呈乳白色或稍带黄色,表面光滑,凝乳结实,质地均匀,允许有少量乳清析出,无气泡,酸甜适度,不得有辛辣味及其他异味。 (6)时间安排:本实验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做法,并进行实验,第二课时安排学生品尝和评价酸奶的质量,探讨要注意的事项,谈体会。 在自制酸奶中需要注意的几点: (1)乳酸菌种:一般情况用市售的小杯酸奶(不添加果粒的)即可。 (2)消毒:相关容器和工具一定要用开水蒸一蒸,操作时最好带上一次性手套。 (3)发酵的温度和时间:乳酸菌发酵的最佳温度是30-40左右;而发酵时间因温度而异,若始终保持最佳温度,大概8 h即可。温度越低,所需时间越长。 2 利用酵母茵制作发糕 (1)原理:通过酵母菌分解面粉中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遇热膨胀,使发糕膨大松软。 (2)原料:面粉、鸡蛋、白糖、酵母粉。 (3)操作过程: 将3个鸡蛋打入盘子,加入10 g左右的白糖(可随个人口味适当调整),用筷子打至起泡;加入200g面粉、2g干酵母和适量30左右温水,继续搅拌均匀,成稀糊状;将盛有面糊的盘子放在3540条件下发40min左右;将发好的面糊用火蒸1015min即可吃到香喷喷的发糕。 本实验操作简便、省时,而且发糕有一种酵母特有的鲜香味,学生十分喜欢。 3 利用霉菌、酵母菌制作糯米甜酒 (1)原理:甜酒曲中所含的微生物主要有霉菌及少量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霉菌首先将糯米中的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接着少量的酵母菌又将葡糖糖经糖酵解途径转化成酒精。这样就制成了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的甜酒酿。 (2)原料:糯米、酒曲。 (3)操作过程: 先用水将糯米泡半天,漂洗干净,然后蒸熟成米饭;将蒸熟的糯米饭用凉开水冲淋一次,放置到用手触摸微热(30)的时候,装入清洁的容器中;将酒曲碾细成粉末,撒在糯米饭上,并迅速将酒曲与微热的糯米饭均匀地搅拌在一起,然后将糯米饭压实,中间挖一个凹坑,最后淋上一些凉开水;把容器盖好,并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如用毛巾将容器包裹起来;将容器放在温暖的地方(30C左右),在学校可放在恒温箱中,以保证适宜温度;23d后,当你打开容器,闻到气味芳香,酒味不冲鼻,看到米粒呈柔软状,有汁液,食用时微甜而不酸,就说明甜酒的制作已经成功,赶快品尝吧。 注意事项: (1)拌酒曲一定要在糯米凉透至30以后;(2)制作甜酒的工具以及整个操作过程必须保持清洁,一切东西都不能沾生水和油腻;(3)在制作过程中尽量少打开盖,以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4 体会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以上几种食物,使学生对生活中的知识充满兴趣和好奇,加深了对微生物利用知识的掌握,深切感受到生物科学技术与生活密切相关,促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也学会了如何控制好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