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pptx_第1页
第一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pptx_第2页
第一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pptx_第3页
第一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pptx_第4页
第一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海底地形及其成因,据美联社2012年3月26日报道,曾执导过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等卖座大片的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已经驾驶深潜器,顺利下潜至世界上的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底部。人类上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潜到这一深度是在52年之前,而且几乎没有看到周围景象。卡梅隆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目击地球最深处景象的探险者。尝试探究:海底地形主要有哪些类型?提示: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大洋盆地、海沟和大洋中脊等。,了解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掌握海底的主要地貌类型及其形态特征应用运用海底扩张学说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一、世界大洋1地球表面积约_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_。2通常人们将陆地相对集中的半球,称为“陆半球”,其极点为_;而“水半球”的极点为_,海洋面积高达_。,5.1,71%,0、38N,180、38S,90%,01明确目标自主学,3_是海洋的主体,水面广阔,水深多超过2000米,_、_等海洋要素一般不受大陆影响,具有独立的_和强大的_。离散的大陆把大洋分成四大区域,即_、_、_和北冰洋。4大洋靠近或深入大陆的部分水域,称为_。海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_、_、_。其中_位于大陆之间,面积、深度都较大并有海峡与相邻海洋连通(如地中海);_伸入大陆内部,面积较小(如渤海、红海);_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如东海、日本海)。,洋,温度,盐度,潮汐系统,洋流系统,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海,陆间海,内海,边缘海,陆间海,内海,边缘海,海底地形,从大陆岸边到大洋中部,一般可分为_、_、_、_、_和_等主要类型。(1)海底扩张学说认为,_是地下岩浆上涌处,岩石年龄较_,逐渐向两侧推挤,导致洋底扩张,可见向两侧岩石年龄越来越_,到_处俯冲消亡,据探测推算,整个过程一般不超过_年。,二、复杂的海底地形,三、海底地形的成因1海底扩张学说,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大洋盆地,海沟,大洋中脊,大洋中脊,新,老,海沟,2亿,(2)海底扩张与海底地形a新洋底的形成:炽热熔岩不断地从大洋中脊轴部的_涌升,当熔岩冷却后,便形成新洋底。b洋盆的形成:新洋底把先期形成的较老的洋底逐渐向两侧推挤,导致洋底不断_形成洋盆。(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_、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_。板块边界可分为生长边界(如_)和_边界(如_)。(2)板块构造与海底地形a_:大洋地壳的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b岛弧和沿岸山脉:大陆地壳受挤上拱、隆起形成。,2板块构造学说,中央裂谷带,扩张,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海岭,消亡,海沟,海沟,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亚洲西南部,介于伊朗与阿拉伯半岛之间,东接印度洋(阿曼湾),西连波斯湾,呈人字形。由于它是波斯湾与印度洋之间的必经之地,霍尔木兹海峡素有“海湾咽喉”之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航运地位。波斯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这一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地,合计承担着西方石油消费国60%的供应量,西方国家把霍尔木兹海峡视为“生命线”。,海、海湾和海峡的区别及意义,02解决疑难互动学,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1如何区别海、海峡和海湾?三者有何意义?2内陆海与陆间海有什么异同点?,【例证1】读下列四幅图,回答(1)(2)题。,(1)图中的水域是()。A北海B南海C阿拉伯海D墨西哥湾(2)四幅图中不属于“海”的是()。ABCD答案(1)D(2)C,(1)下列水域属于湾的是()A里海B死海C阿拉伯海D北冰洋(2)下列海域属于陆间海的是()A波斯湾B黑海C波罗的海D渤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和海湾的判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海与海湾的概念。(1)里海和死海不是海,而是内陆湖;而阿拉伯海是印度洋向大陆的延伸且深度不断变浅,符合湾的概念;北冰洋是大洋。(2)波斯湾、波罗的海和渤海是内陆海,而黑海位于亚欧大陆之间,属于陆间海。答案(1)C(2)B,【练习1】海和海湾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海、海峡和海湾的区别及意义,【特别提醒】由于历史上形成的习惯叫法,有些海和海湾的名称混淆了,有的海叫成了湾,如波斯湾、墨西哥湾等;有的湾却被称为海,如阿拉伯海等。,两者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陆”字上,相同点是均在陆地内部,有海峡与外界海域或大洋相通。不同点是内陆海为同一个大陆环抱,如波罗的海、渤海都在亚欧大陆内部,陆间海是位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大陆之间的海,如地中海在亚欧大陆与非洲大陆之间。,内陆海与陆间海的异同点,由于海水的掩盖,海底地形起伏难以直接观察。早期的铅锤测深法,费时多,精度低。20世纪20年代以来,船舰在航行途中运用了回声测深仪,能够快速地测出海底深度,结合精确定位,得以揭示海底地形真相。,世界海底地形,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如何在图上识别海底地形?各有什么特征?,提示:(1)海底地形可以分为明显的六个部分: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海沟、大洋中脊、大洋盆地。(2)各类海底地形最突出的特征:大陆架是在靠近大陆的浅海部分,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它的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大陆架外缘有一巨大的陡坡,叫做大陆坡,水深从几百米陡增到几千米。大陆隆是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的巨大扇形地。大陆坡以外是大洋底部,其中深陷的部分,称为海沟;隆起延伸很长的部分,称为海岭;分布面积广大的平坦部分,则为大洋盆地。,1图118“海底地形类型示意”,【例证2】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的海底地形分别是A大陆架、大陆坡、深海沟、洋盆B洋盆、大陆架、大陆坡、深海沟C深海沟、大陆坡、大陆架、洋盆D大陆坡、深海沟、大陆架、洋盆(2)关于海底地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是大陆架与大陆坡的分界线B处地壳稳定,地形平坦C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水深在200米以内D处构造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答案(1)C(2)C,世界海底地形类型示意图及特征海底地形可用列表法对此记忆,(1)图中线状的阴影是海底地形中的_,该种海底地形在大西洋中呈_形。(2)在图中用笔描绘出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并写出它的名称_。(3)在图中的太平洋海域用阴影表示出洋盆所处的位置,并说明洋盆的特点。,【练习2】读图,回答问题。,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洋中脊和洋盆的位置和特点。图中的线状阴影为大洋中脊,大西洋的大洋中脊呈“S”形;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位于菲律宾群岛东部的马里亚纳海沟;洋盆是位于洋中脊和海沟之间的广阔海域。答案(1)大洋中脊“S”(2)图略。马里亚纳海沟(3)图略。面积广,深度大,地形较为平坦,地壳活动相对稳定。,(1)洋盆的特点突出四个字:大、深、平、稳。(2)洋盆并不是完全平坦的,而是有着一些海底火山、海底丘陵及海底山脉等崎岖的海底地形。(3)洋中脊连通分布于四大洋中,其形态各不相同,如印度洋中脊呈“入”字形,大西洋中脊呈“S”形。,【方法技巧】洋盆的形态特征,【特别提醒】岛弧和海沟往往是相伴而生的,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岛弧和海沟是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之下俯冲过程中而形成的,一边是大陆地壳受挤压上拱,隆起成岛弧;另一边则凹下形成海沟。,板块构造学说是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它是海底扩张说的具体引伸。板块构造学说将地球表面划分为若干刚性的岩石圈板块,认为地球表面的运动主要由板块之间的断层活动来完成,而板块边界之间的宽阔的块体变形很小,在全球尺度上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可以认为板块是刚性的。板块运动认为刚性的岩石圈(包括大陆与大洋的地壳)的薄板在上地幔中粘性较小的软流圈上移动。,板块构造学说与海底地形,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探究:如何应用板块运动理论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例证3】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A_;B_;C_;D_;E_;F_。(2)图中粗箭头代表_边界,细箭头代表_边界,两者合称为_带,它把_分成六大板块。(3)E板块和B板块相撞挤压,E板块向下俯冲形成_;E板块与C板块相撞形成_山系;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_板块与_板块相撞形成的。(4)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分析,红海的面积有不断_的趋势,其原因是_。,答案(1)非洲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2)生长消亡构造岩石圈(3)海沟科迪勒拉亚欧印度洋(4)扩大红海地处板块张裂地带,提示:(1)太平洋底地壳地质年龄分布特点:洋底岩石的年龄,以大洋中脊为中轴对称分布,大洋中脊处最新,离它越远年龄越老。(2)此图印证了海底扩张是海底岩石圈自大洋中脊的轴部向两侧的扩张运动。,2图1111“太平洋底不同地质年龄大洋地壳的分布”,(1)板块名称:甲_,乙_。(大陆或大洋)海底地形:A_,B_,C_。(2)乙板块俯冲到甲板块下部,是因为_。(3)A、B、C、D四地多发地震的是_,其中_处属于构造地震,另一种地震是_。(4)乙板块上的A、B、C三地中,岩石年龄最年轻的是_。,【练习3】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回答问题。,解析此题以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为材料,综合考查了地壳结构的特征、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学说等知识,以及知识迁移应用和图文转换能力等。观察示意图,可很容易地确定板块和地形名称。大洋板块主要由含硅镁的物质构成,密度大,位置低,与大陆板块碰撞时向下俯冲。大洋中脊与海沟是地壳活跃地带,多火山、地震,火山喷发时可引发火山地震。大洋中脊是新的地壳诞生处,该处岩石最年轻,离其距离越远,岩石越老。答案(1)大陆板块大洋板块大洋中脊洋盆海沟(2)乙板块密度大,位置低(3)A、C、DA、C火山地震(4)A,板块运动与海底地形的形成生长边界一般位于大洋中脊,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地;消亡边界一般位于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交接处,是大洋地壳消亡的地带,多形成海沟、海岸山脉。如下表:,【方法技巧】通过绘制海底扩张的过程理解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的形成,海底扩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相同点是都在不停地运动。不同点在于运动的方式不同:大陆漂移学说认为硅铝层在硅镁层上漂移,而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在软流层上漂移;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岩石由海岭向两侧推移,而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在板块的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在板块的碰撞地带常形成山脉或海沟;等等。,【思维拓展】海底扩张学说、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之间的观点的异同,点拨:本活动主要训练我们的读图能力及概括能力。从图中可知,太平洋的大洋中脊主要分布在太平洋的东南部,西部是一片密集的海沟和海盆。而印度洋的大洋中脊如“入”字形分布在大洋中部。答案:太平洋中脊位于大洋偏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