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状态(Spasticity)的康复现状_第1页
痉挛状态(Spasticity)的康复现状_第2页
痉挛状态(Spasticity)的康复现状_第3页
痉挛状态(Spasticity)的康复现状_第4页
痉挛状态(Spasticity)的康复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痉挛状态(Spasticity)的康复现状,.,定义:痉挛状态;是一种由速度决定的,强直性牵张反射增强运动障碍,牵张反射是对肌0+肉牵伸而产生的肌肉收缩的反射,由于失去高+级中枢的调控而处于亢进,组成所称的“上运动神经元病损(UMN)”综合征。,.,定义:痉挛:自发不能控制的肌肉运动,可由痉挛状态,过强脊髓反射,如张力障碍、强直、去大脑、去皮质性强直,帕金森病,僵人综合征引起。肌肉痉挛:在增加肌肉运动活动时,局部区域肌痉挛伴疼痛。,.,痉挛状态的评定,Ashworth量表(1964)国际通用O级:无肌张力增高1级:轻度肌张力增高,在屈伸肢体过程中,出现一过性停顿。2级:较明显肌张力增高,但肢体尚易于屈伸。3级:明显肌张力增加,被动活动困难。,.,改良的Ashworth量表0级:无肌张力增加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释放。1+肌张力轻度增加,在ROM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ROM的后50%均呈现最小的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ROM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易地被移动。3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被动运动困难4级:强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出现强直状态而不能动。,.,痉挛状态时阵挛评分0级:无踝阵挛1级:踝阵挛持续时间14秒2级:踝阵挛持续时间59秒3级:踝阵挛持续时间1014秒4级:踝挛阵持续时间15秒,.,病理生理(1),对痉挛状态时牵张反射的增强是由运动神经元过度活动引起有疑虑运动神经元和神经元间的背景活动改变可能是更重要的因素。确切机理认为其作用是从Ia感觉纤维至运动神经元的单突触反射通路上传导易化增强所致。,.,病理生理(2),NS定位诊断,.,病理生理(3),.,病理生理,脑对运动神经元的控制皮质脊髓束负责对随意运动和精细运动的控制红核脊髓束作用乏上,在人类可不计其影响网状脊髓束桥脑束对神经元的兴奋作用,延髓束对肌张力起抑制作用前庭脊髓束负责对抗重力,对肌肉起维持张力作用,.,CNS病损后UMN障碍的病理生理,急性照顾单位康复单位,.,UMN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CNS)运动通路损伤即产生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UMN)牵张反射增强(痉挛状态)下肢屈肌反射释放手指灵活性失去下肢乏力,.,UMN伴同的临床现象,异常姿态“痉挛性张力障碍”异常活动模式协同模式屈肌痉挛巴宾斯基征伸肌痉挛增大的皮肤运动反射僵硬摺刀式现象增大的速度依赖性挛缩牵张反射痉挛状态缓慢、费力和不协调活,.,患病率与病原,在美国估计超过50万个临床严重痉挛状态病人脑卒中(CVD)外伤性脑损伤(TBI)缺氧性脑病脑瘫(CP)多发性硬化(MS)脊髓损伤(SCI)其它,.,当今治疗选择:主要的练习与物理康复系统性药物:口服鞘内注射药物:巴氯芬麻醉剂与神经松懈注射,神经阻滞化学性去神经注射,肉毒毒素A注射神经一矫形法神经外科治疗,.,口服/系统性制剂:简单历史,1950:苯二氮卓类首次合成1966:巴氯芬效力证实1974:硝苯呋海因,一种新的骨骼肌的直接松弛剂1980:松得乐,一种新的肌张力松解剂引入,.,理学康复的作用,在干预后为了减少肌肉过度活动,需要全面的康复,其目的在于改进病人UMN综合病征时的运动功能。减轻肌肉过度活动功能,常改进UMN综合征时的运动控制在内外科干预后,PTs和OTs在症状减少,由此协助病人改进自我照顾,肢体使用,活动,使生活质量提高。,.,运动疗法痉挛状态,在中枢性损伤后,在肌张力增高前就应采取良肢位,以减少或使痉挛不出现应加强对痉挛肌的拮抗肌的活动,抑制痉挛,提高主动肌的协调性和技巧性。应避免阻碍协调性和技巧性的动作,如速度快的动作与强化阻抗相反动作可使痉挛增强。采用牵张法使痉挛松驰,用手关节等被动振法,痉挛肌与拮抗肌反复来回交互收缩,使拮抗肌收缩力量增强,抑制痉挛冲动,降低痉挛。也可用反射法抑制肌强力,如下肢屈肌张力高时,使足趾背屈可抑制之,.,系统性药物巴氯芬(郝智)(1),巴氯芬(baclofen),化学名-4-氯-苯基r-GABA。结构式为C10H12CLNO2它是GABA的衍生物,GABA不能通过BBB,经在碳原子接上对位一氯苯簇后即由亲水性而成的亲脂性物质,而得通过BBB起作用。巴氯芬对GABAB受体有亲合力,在受体突触前与之结合而抑制兴奋性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的释放与降低单突触性与多突触性反射与/或使神经元内K+外流,产生超极化,使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UMN)引起的骨骼肌痉挛状态缓解。巴氯芬作用部位为传入至脊髓的神经终末的突触前抑制,以改变中间神经元活动与下降运动神经元活动正常化(见图),.,系统性药物巴氯芬(2),.,系统性药物巴氯芬(3),药代动力学口服,为胃肠道迅速吸收,分布窖为0.7L/kg。半寿期3-4h(脑卒中病人为2.78-6.6h)达峰时间较长。与血清蛋白结合率为30%血药浓度为80400g/L。口服后仅小部分代谢为活化物质,72h内药物以原形由尿(80%)、大便(5%)排出,15%在肝内代谢。,.,系统性的药物巴氯芬(4),临床应用用于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例如屈肌、伸肌、僵直、疼痛),少用于脑性痉挛状态。剂量应个体化,成人5mg3/d,3天调整一次剂量,每3天增加5mg,直至起作用,保持此剂量(副作用应最小)。老年人剂量宜从2.5mg3/d开始。剂量不应超过80mg/d副作用有:镇静作用(嗜睡)、头晕与乏力(CNS抑制),并可影响注意力和记忆力,且可发生精神混乱,在肌无力影响功能时,考虑停药,此外,尚可有低血压,癫痫发作等;在出现全身张力低下,呼吸抑制时应维持良好呼吸,迅速由胃肠道排除药物,迅速由静脉注射毒扁豆碱有助于症状恢复。,.,系统性药巴氯芬(5),注意事项:有消化性溃疡、精神病、呼吸肝肾功能障碍或癫痫时应慎用,后者应同时服用抗癫痫性药物;酒精能增加药物抑制作用,三环类抗抑郁剂增加药物作用;本药能增强抗高血压药物作用与钙离子拮抗剂应用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本药可影响反应性,故驾驶员应慎用。妊娠妇女必要时用,初期最好不用。停药要慢避免反跳作用。,.,系统性药物地西泮(diazepam),GABAA的协同剂,抗痉挛作用是经由苯二氮卓类GABAA受体复合体的。在脊髓水平对输入增加突触前抑制,减少单突触和多突触的反射传导。在脊髓损伤和多发性硬化时用于症状缓解,如屈、伸肌痉挛、僵直、疼痛。治疗剂量540mg/d潜在副作用:嗜睡、呼吸抑制、成瘾、撤药综合征。,.,系统性药物硝苯呋海因(dantrolene丹曲林)(1),结构式为:嗜脂性乙内酰脲的衍生物,易通过细胞膜广泛分布。由于抑制Ca+从肌质网中释放就解开兴奋一收缩过程。因而是作用在肌纤维上而不是在脊髓上。对心肌和平滑肌无明显作用,原因不明。,.,硝苯呋海因(2),用于症状性缓解,特别是阵挛,在所有病因的UMN综合征时。治疗剂量范围75400mg/d,成人开始25mg/d,慢增量至100mg/qid。可用于脑源性痉挛状态,可作为脊髓痉挛状挛的辅助用药。潜在副作用:肌无力,特别是力量处于最差时肝中毒(300mg/d,服用过60天时易发生,要用前,用后定期检查肝功CNS副作用少,可有昏睡。,.,松得乐(tizanidine替托尼定),是咪唑啉(imidazoline),可乐宁的衍生物,具有对脊髓和超脊髓2肾上腺素能性受体的协同作用。能防止从脊髓中间神经元(interneuron)的突触后末端释放兴奋性氨基酸,并可易化甘氨酸的抑制作用。用于症状减轻或解除。在MS与CVD时,抗痉挛状态作用几与巴氯芬和安定作用相等,在肌无力上不如巴氯芬,镇静作用不如安定,心血管作用作用不如可乐宁。对阵挛、疼痛与夜间痉挛作用较好。潜在副作用,镇静、疲乏、昏睡,直立性低血压,嘴干、头昏,可产生肝中毒,定期测肝功。,.,系统性药物其他制剂,加马喷丁(Gabapentin):一种抗癫痫GABA类似物,加一环己基簇而成。它调节谷氨酸代谢的数种酶的活动,可以用于某些病人的痉挛状态。拉莫三嗪(Lamotrigine):一种抗癫痫药物,能阻滞电压和应用依赖钠通道减少谷氨酸和其他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由此减少某些病人的痉挛状态。赛庚啶(Cyproheptadine):5-HT的拮抗剂,可以中和脊髓和超脊髓的五羟色胺能性兴奋性输入,而用于治疗痉挛状态。大麻甙类样化合物(Cannabinoid-likecompounds):有二种受体CB1和CB2。CB1受体主要存于中枢和周围神经元中,为这种受体(例如dronabinol,康苯吡酮)的协同剂,可用于肌肉痉挛/痉挛状态。可乐定(clonidine):一种选择性2-受体协同剂,其抗痉挛状态作用可能由于感觉输入的2-介导的突触前抑制加强所致,低血压是潜在性副作用。,.,几种抗痉挛状态药物特征比较,.,鞘内注射巴氯芬(ITB),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应用口服巴氯芬,脂溶性差,不易通过BBB,经ITB后,CSF中浓度提高,腰段水平4倍于颈段鞘内注射巴氯芬,使在Ia纤维终末摹拟突触前抑制,巴氯芬是GABAB受体的协同剂,GABA与此受体结合减少钙流至突触前终末而降低递质量的释放。ITB包括病人选择,种植与泵的维持,.,ITB的病人选择,痉挛状态应是严重的;对口服药物反应差,对创伤性治疗疗效差,如神经阻滞等;对ITB巨丸剂量呈阳性反应(给药试验);体积大,腹部可装泵;一般病后一年才做;由肾排出,在肾病、妊娠、哺乳、精神不正常者不做,.,ITB巨丸给药试验,将本试验目的,一切事项向病人或保护人说清开始:50g(一般注射后0.51小时作用开始,4小时达高峰,持续8小时或更长,Ashworth量表减降12级)。如临床反应不定:24小时后再注射75g,如临床反应仍不满意再24小时后再注射100g,如再反应不良,即不宜应用ITB,.,ITB泵,泵由程序性泵,鞘内导管和一个带有印刷机和外部程序仪组成;泵,一种钛盘,直径为7.6cm,由锂电池供电;泵内有1个10ml或18ml的药物贮藏器,插进Huber针头贮药;有一个细菌滤器和一个声报警系统一调整电池和药物容量用;泵内计算机与外程序相连,便于调控给药速率,模式。,.,Threeexamplesofimplantabledrugdeliverydevices.Fromlefttoright:thearrowmodel3000,withpumptubingattached;theinfusaid,withpumptubingattachedandtheSyncroMedmodel8611H,withpumptubingattachedandaconnectorpiecetointraspinalcatheter.,.,ITB泵的维持(1),在种植后头60天,24小时内输注剂量为当初试验用巨丸剂量,后由痉挛程度,副作用修正剂量,要个体化。脑源性痉挛状态可增加5%15%剂量在种植的后60天,剂量要小,但能起作用。20%药物可夜间输入ITB在脊髓损伤时为221400g/日如此可达24个月,.,ITB泵的维持(2),每隔412周须再次灌满药按时灌泵失败可发生撤药综合征,可服用丹曲林或巴氯芬在再灌期间,使足以控制症状,可增加剂量5%20%。在有副作用时剂量可减少10%20%,5%病在长时应用后可成为顽固、难治病人可行2周假期或鞘内注射芬太尼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ITB泵药的副作用,嗜睡、发软与眩晕药物过量,可缓慢注射,在急性发作,应减量10%20%可发生惊厥发作,呼吸抑制意识丧失与昏迷,应立即停药,静注毒扁豆碱对呼吸抑制有帮助,但不是对抗剂,.,ITB的并发症,对巴氟芬过敏,对副作用不能耐受,药物耐药,脑脊液漏,血肿感染,软组织糜烂,疾病发展,并发内科病药物超量,药量不足导管扭曲,脱开,位置改变,阻塞泵程序化错误,低功能或能源失败,.,痉挛症状的酚、乙醇注射疗法,历史:乙醇1960年即用作神经松解药物,功效不定;1920年代酚用于治疗癌痛,功效不定,1960年后注射治疗痉挛状态。乙醇、酚注射作为神经松解(neurolysis),由于口服药物影响认知功能等,故目前用药增多。,.,神经松解术:方法,确定运动点常规消毒,利多卡因或利多卡因/丙胺卡因-阿司特拉(EMLA)麻醉2227号,聚四氟乙烯(teflon)包裹的单极针刺入,先以低输出脉冲电流刺激,至用最小电流1mA仍有肌收缩时:缓慢注入酚或乙醇25ml,一般数分钟即可见效。,.,神经松解术,临床应用(1),诊断性神经阻滞,用于评估痉挛严重度;测定残缺或功能丧失的责任肌肉;鉴别是挛缩还是痉挛;预测对神经松解术或肉毒毒素A注射的效果,设计治疗。,.,神经松解术,临床应用(2),用作为感觉运动周围神经的松解术;运动神经阻滞。在马蹄内翻足(踝跖屈肌与内翻肌痉挛)可用腘窝部胫神经阻滞。如仅有踝跖屈肌痉挛,则可对去腓肠肌-比目鱼肌复合运动支阻滞。,.,神经松解术临床应用(3),Glenn建议:最大剂量1%利多卡因:0.45ml/kg,0.25%布比卡因1ml/kg,.,神经松解术(4),目的:降低肌张力较长时间,便于完成康复,如牵张,支具处理,功能性再训练预防挛缩酚较乙醇更为常用,因乙醇易发生感觉异常1%7%酚可使轴束与髓鞘中的蛋白失去其自然性5%酚可使神经严重损伤,引发肌肉萎缩,有一过性感觉丧失小于1%酚具有可逆性麻醉性质,有效作用时间数周至数月,.,神经松解术:副作用,剂量应用小于20ml,否则系统性吸收:发作、虚脱、心脏失律注射处常有疼痛烧灼感,对应用抗凝血剂病人要注意出血等在混合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时感觉异常可达32%,数日或数周即好可用阿米替林,卡马西平,加马喷丁治疗,.,痉挛状态肉毒毒素(BTX)疗法,简介:由革兰阳性厌氧细菌,肉毒梭菌产生的细菌外毒素。可分为AG7型,C型又分为C1和C2两个亚型;在美国上世纪70年代,BTXA即用于临床,1980年FDA批准上市;我国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成功称CBTX-A(1993),1997年已上市;在欧洲有不同效能的BTX,B与F型。,.,BTX的作用机制,BTXA是一种合成的单一多肽链,分子量150000d,经蛋白水解成为活化的双链结构即H与L链,分子量分别为100000与50000开始H链以高亲和力与轴束终末特殊受体结束,随后毒素经由受体介导的内摄作用进入细胞,L链经由锌-依赖SNAP-25(一种实触前膜蛋白)水解作用而阻止囊泡释放Ach。锌-依赖SNAP-25认为是膜在分泌前负担Ach囊泡的融合的。,.,BTX的作用模式,BTX作用于外周性胆碱能性神经末梢抑制刺激性,自发性Ach量子性释放,不影响Ach的合成或贮存。,.,BTX的性质(1),BTX一般不通过BBB不影响CNS中的Ach1mBTXA后部分肌肉失神经,肌纤维直径变小,部分肌麻痹7型BTX均可抑制Ach量子释放,但生化与电生理研究其效力与细胞靶物不同BTX对ACH量子性释放的阻滞作用可达数个月,由于突前蛋白的逆转,轴束末端发芽与同一肌纤维新突触联系,突触Ach传递作用恢复,.,BTX的性质(2),在阻滞N-M接头上:A型效力最强,并可诱导接头处发芽,D型则不能A型毒素可由-蜘蛛毒素对抗,B型则仅可轻对抗AE两型可由干扰SNAP-25(synaptosomeassociatedprotein)功能而获效BDF和G型干扰VAMP(synaptobravin突触囊泡膜蛋白)C型由裂解HPC-1(syntaxin另一种突触前膜蛋白)而获效,.,BTXA的临床应用-注射方法,稀释毒素,浓度为25100U/ml,计14ml,用22号针头和结核菌素针管常规消毒,以EMG确定注射点用聚四氟乙烯(teflon)针头缓慢注射药物制剂:单位是“U”是腹腔内注射致鼠急性中毒试验的LD50美国Botox100U/支(40/ng)日本产CS-BOT15.2U/ng英国产Dysport500U/支我国CBTXA110150/(25U/ng)35UDysport=1UBotox,.,BTXA的应用(1),剂量尚未规范化,应个体化,医师经验决定每次剂量可达400U或更高,致死量为3000U以下,儿童68U/kg体重在注射处毒素可向周围扩散(低浓度)影响邻近肌肉功能,故药量宜小,不要太稀释,便于毒素与N-M接头结合。治疗斜颈时可有吞咽肌力弱作用可持续34个月,.,BTXA的应用,BTXA注射后,应用ES或活动注射肌肉,可增强注射作用BTXA注射后可无反应(如原来有反应)要想到对毒素发生抗体可能(25%)要改换类型(BTXF)故BTXA注射,一次不要超过400U,间隔不要短过于3个月,宜与其他如酚等联合应用,.,BTXA的应用一副作用,少,可有出血,碰伤,肌肉疼痛,局部萎缩,流感样全身不适妊娠、喂乳、肌病,重病肌无力,服用氨基糖甙类药,感染,发炎或对药过敏者为禁症血液病,不合作者,相对禁忌应用,.,神经松解术与注射BTXA的比较,.,BTXA的应用:CVD偏瘫痉挛,上肢痉挛:Simpson(1996)随机、双盲、安慰剂治疗39名病人,以EMG作为监测对三块肌肉注射,肱二头肌(4点注射,Botox300U);腕屈肌(1点,150U);尺侧肌(1点,75U),仅在最大剂量肱二头肌有肌强力下降Yablon等(1996)开放性研究结果认为在卒中后遗伸肌功能经BTXA注射后有改进,疼痛消除。前者可能没有对责任肌肉注射,且严重病人多,二者因而矛盾;上肢BTXA注射,因而剂量要大,病期不宜过长。,.,BTXA应用:下肢痉挛注射,Burband(1996):24名痉挛性足下垂(双盲、安慰剂对照),在EMG监测下,对比目鱼肌、腓肠肌、胫后肌与指长屈肌进行1000U(英产)注射,3个月后踝伸肌,内翻肌与自动踝背屈Ashworth量表显著性改变。Wilson(1997)对腓肠肌两头注射100UBTXA(美)对步行站立、摆动相时的踝背屈有改进儿童脑瘫的马蹄内翻足,BTXA,2U/kg注射到腓肠肌内、外侧,较安慰肌使张力下降,操作显著进步,.,神经-骨科干预(1),当今在处理UMNS的后果时常用的方法:延长强直状态肌肉改进功能;移植肌腱重新导向肌肉力量;切除造成畸形的痉挛肌肉的支配神经;松解无功能性肌肉与挛缩关节。,.,神经-骨科干预(2)外科方面,.,神经-骨科干预(3)计划与时间,.,神经外科干预,选择性背根切断术:切断背根输入径路,中断脊髓反射孤,缓解痉挛状态和疼痛周围神经切除术:用于某些肌肉组的强直状态处理。脊髓神经纤维切断术:从T12到S1外科切开脊髓使成背、腹而部分,中断反射弧背柱电刺激:背柱硬膜外电刺激能降低张力。,.,Baclofen治疗脊髓损伤性痉挛的疗效观察,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髓损伤康复科刘根林汪家琮,.,摘要,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性痉挛患者口服Baclofen的解痉效果。资料和方法:89例患者连续服药2个月,有效剂量为15mg日150mg日,平均50mg日:其中有3例患者长期大剂量(超过80mg日)服药,已随访4年。结果: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平均降低1级的有86例,有效率达966。结论:该药物对不同年龄、性别、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和损伤时间的患者均有明显的解痉效果,长期服药对肝肾功能无影响。关键词脊髓损伤痉挛状态Baclofen,.,E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ntispasticityeffectofBaclofenonspasticityinspinalcordinjuredpatients.MaterialsandMethods:89casesweretreatedwithBaclofenadministrationforatleasttwomonths,therangeofdrugdosagewas15mgto150mgperday,50mginaverage.Threeofthemhavetakenthedrug(morethan80mgperday)forfouryears.Results:Thespasticitywasreduced1gradeinaveragein86cases,96.6%,accordingtorevisedAshworthScale.Conclusions:Baclofenhasagoodantispasticityeffectonspasticityinspinalcordinjurywithdifferentage,sex,ageofinjury,levelorcompletenessofinjury.NosideeffectshavebeenfoundtotheliverandkidneyfunctionafterlongtimeofBaclofenadministration.Keywords3spinalcordinjury;spasticity;BaclofenRetrospectivestudyofeffectofBaclofenonspasticityinspinalcordinjuryLIUGen-lin,WANGJia-zongDepartmentofSpinalCordInjuryRehabilitationofChinaRehabilitationResearchCenter,FacultyofRehabilitationoftheCapitalUniversityofMedkicalSciences100077Beijing,China,.,药物简介,Baclofen常译为贝克洛酚或巴氯酚,商品名称是郝智(原名脊舒),化学名为3-(对氯苯)-氨基丁酸,能激活GABAB受体,降低脊髓单突触或多突触的反射电位,是目前最有效、副作用最少的骨骼肌松弛剂。自70年代以来,Baclofen在国外一直被广泛用于脊髓损伤性痉挛患者的治疗。1994年,我科在国内率先将此药应用于脊髓损伤合并痉挛的临床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自19942001年脊髓损伤住院患者,总数89例。服药时间均超过2个月。其中男性69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17-72岁,平均36岁:受伤时间1月一16年,平均7月:四肢瘫36例,截瘫53例:完全性损伤49例,不全性损伤40例。,.,给药方法,Baclofen的服药方法较为特殊,与一般口服药不同,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先给予5mg,每日三次,口服。逐步增加剂量,每日增加5mg。增加剂量的间隔时间为37天,至痉挛明显减轻为维持剂量。成人一般剂量为30120mg日,最大剂量用过150mg日。如需停药应逐步减量,减量方法与增加剂量方法相同。,.,服药效果,评定方法采用改良Ashworth评分法,具体内容如下:0级无肌张力增高;1级肌张力轻度增高,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ROM之末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忽然的卡住和释放。l级肌张力轻度增高,被动屈伸时,在ROM后50的范围内出现忽然的卡住,然后在ROM后50的范围内,始终呈现一定的阻力。2级较明显肌张力增高,但肢体尚易于屈伸;3级明显肌张力增高,被动活动困难;4级肢体屈伸受限。,.,疗效评定标准:,有效:改良Ashworth评分降低1级或1级以上:无效:改良Ashworth评分无变化。,.,治疗结果:,1根据疗效评定标准,89例患者中,改良Ashworth评分平均降低1级的有86例,有效率达966;无效的有3例,占34。2坐位平衡和转移能力改善有10例;站立平衡和步行能力改善有6例;排尿困难减轻有3例。3最小有效剂量为15mg日,最大有效剂量为150mg日,平均有效剂量为50mg日。4常见的副作用有:嗜睡、乏力9例:恶心2例;尿失禁3例;幻觉2例。5服药后2周、4周、8周定期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均未见异常。其中有3例患者长期大剂量(超过80mg日)服药,已随访4年,每年复查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讨论,脊髓损伤患者的痉挛表现为受累骨骼肌的不自主收缩,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动作的完成和康复训练的进行,因而是康复治疗中亟待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痉挛对患者的影响有正反两方面。适度的痉挛可减缓患者肌萎缩的发生,肌肉不萎缩则利于减少压疮的发生;另外痉挛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些患者经适当的指导和训练,可利用痉挛完成一些转移动作:对不全瘫患者,则可利用痉挛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及增加肌力以完成步行动作,这是痉挛有利的一面。但痉挛过重则会严重限制关节活动范围,引起疼痛和关节挛缩,严重阻碍患者日常生活动作的完成,如:穿脱衣裤、鞋袜、完成转移动作等。因此,严重的痉挛必须进行治疗处理。,.,使用Baclofen这一有效抑制痉挛的药物,通过调整剂量来调节缓解痉挛的程度而又不至于使痉挛的有用部分去除,不影响患者的功能发挥,这是符合康复的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