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人际关系 课件.pptx_第1页
心理 人际关系 课件.pptx_第2页
心理 人际关系 课件.pptx_第3页
心理 人际关系 课件.pptx_第4页
心理 人际关系 课件.ppt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人是社会动物,每个个体均有其独特之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然而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组织气氛、组织沟通、组织运作、组织效率及个人与组织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人际关系的定义,7个有效改善人际关系的习惯,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和蔼乐于助人,他们往往对你和善也更乐于帮助你。如果你未认真倾听或为人苛刻,你也可能会得到相同待遇。当然也会有例外,就有那么一些人,即使你对待他们再好,他们也不会报答或是善待你。你可能不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但是从长远来看。大多数情况下付出往往是有回报的。不要等待其他人改变或是迈出第一步,不要犯这样的错误。相反,你应该主动,为你想要的人际关系积极迈出第一步,希望自己被如何对待,照那样去对待他人。,交往最基本的准则就是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将来也可能会如何对待你。,2、真诚的聆听,因此,当你倾听的时候,不要只是等着轮到你说话,也不要一半心思投入谈话,一半心思放在其他事情或是今晚的计划上。当你倾听的时候,要全神贯注。倾听者的两个要素:全神贯注。告诉自己过一会儿你要把这段对话讲给别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被理解。,3、要果断,你要果断,开口要你想要的,对你生活中不想要的东西说不。提升你的自尊心。自尊心提升,你开始觉得你的人生值得更加美好、伟大的事物。然后开始追求这些,因为你相信这些东西是你自然而然应得的;开始拒绝来自自身和其他人的你觉得与自己不匹配的事情或行为。注重清晰的沟通。开口问你想要什么或是别人在想些什么。用清晰的语言,而不是试图揣测别人心思。也别期望别人能够猜对你的心思。了解你需要什么。而你却有责任表达你想要或是需要什么。从小处做起。如果争取一件十分重大的事物或是拒绝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令你觉得害怕,那不妨从小事开始。拒绝或是要求一件小事。然后慢慢扩展到越来越大的事情上。,4、记得赠送小礼物表达善意,在平日忙碌又充满压力的生活中,人们很容易忘记为了表达善意而赠送一些小礼物。但是这样的小礼物很有意义,它们真的很重要。因为生活中的某件事对某个人表达真诚的赞美或是感激,这仅仅会花费你1分钟或是30秒,而可能会令他/她一整天甚至一整个星期的心情都愉悦起来,有时一句简单却真诚的感谢能够产生远远超出你预想的效果。,5、不要循规蹈矩,把对方的存在看作是理所当然,总是重复老一套的事情,会让很多人厌倦彼此或是使事情失去了当初的激情。虽然放松下来做以前经常做过的事情不会费什么劲,但是这会使你们的关系慢慢腐蚀。因此确保不要循规蹈矩,偶尔尝试一下新鲜的事物。不要只在你独处时走出舒适区,当你和伴侣或是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也尝试着做一下。,尝试一种新的体育活动、新的爱好或是一家新的餐厅。去参加一个听起来很有意思的新奇的活动。到一个你从未想过会去的地方待一个礼拜。,6、拥有人性化的要求标准,对伴侣、朋友和同事拥有完美主义的标准可能会引发很多原本可以避免的分歧。随时间推移这甚至会导致一段关系的终结。人们会偶尔糊涂犯错误。他们不可能总是每天都做得很好或者总是处于最好的状态。他们也会有疏漏。当然,对方可能需要一些改变来维持这段关系。一些过失可能会导致这段人际关系的终结。但是像那些琐碎的可能每周都引起烦恼或争吵的事情其实很多是可以避免的。,不做完美主义者。让自己更快乐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一套人性化的要求标准而不是苛刻到没有人能达到的非人的标准。,7、注重解决方案而不是持续争论,过多的执着于探究原因、做假设是毫无益处的。试图理解对方,认真倾听、试着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试着一起寻找解决方法并采取行动而不是各自无所作为。问你自己:我们要怎样解决这件事?为了实行这个方案,我们今天能做什么?着眼于我们能做什么而不是花费所有精力和心思在我怎么样而你又怎么样上,进而将一个早期的分歧演变成为对双方都无益的争吵。,人际关系测试,大学生,一共有28个问题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一对每个问题做“是”或“否”的回答为了保证测验的准确性,请你认真作答。计分标准:选择“是”的加1分,选择“否”的给0分。,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开。2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3过分地羡慕和忌妒别人。4与异性交往太少。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7时常伤害别人。,8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9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感到孤寂或失落。10极易受窘。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12不知道与异性如何适可而至。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她)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感到不自在。14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坏印象。,15总是尽力使别人赏识自己。16暗自思慕异性。17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18对自己的仪表(容貌)缺乏信心。19讨厌某人或被某人所讨厌。20瞧不起异性。21不能专注地倾听。,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申诉。23受别人排斥,感到冷漠。24被异性瞧不起。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和看法。26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27常被别人谈论、愚弄。28与异性交往不知如何更好地相处。,08分:你在与朋友相处上的困扰较少。你善于交谈,性格比较开朗,主动,关心别人。你对周围的朋友都比较好,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他们也都喜欢你,你们相处得不错。而且,你能从与朋友的相处中,得到许多乐趣。你的生活是比较充实而且丰富多采的,你与异性朋友也相处得很好。一句话,你不存在或较少存在交友方面的困扰,你善于与朋友相处,人缘很好,能获得许多人的好感与赞同。,结果解释,914分:你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你的人缘一般,换句话说,你和朋友的关系并不牢固,时好时坏,经常处在一种起伏之中。,结果解释,1528分:那就表明你同朋友相处的行为困扰比较严重,分数超过20分,则表明你的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程度很严重,而且在心理上出现较为明显的障碍。你可能不善于交谈,也可能是一个性格孤僻的人,不开朗,或者有明显的自高自大、讨人嫌的行为。,结果解释,小A与小B是某艺术院校大三的学生,同在一个宿舍生活。入学不久,两个人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小A活泼开朗,小B性格内项,沉默寡言,小B逐渐觉得自己象一只丑小鸭,而小A却象一位美丽的公主,心理很不是滋味,她认为小A处处都比自己强,把风头占尽,时常以冷眼对小A。大学三年级,小A参加了学院组织的服装设计大赛,并得了一等奖,小B得知这一消息先是痛不欲生,而后妒火中烧,趁小A不在宿舍之机将A的参赛作品撕成碎片,扔在小A的床上。小A发现后,不知道怎样对待小B,更想不通为什么她要遭受这样的对待?,案例分析,原因分析:小A与小B从形影不离到反目为仇的变化令人十分惋惜。引起这场悲剧的根源,关键是两个字嫉妒。,既然嫉妒心理是一种损人损己的病态心理严重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那么如何克服呢?,.认清嫉妒的危害如前所述,嫉妒的危害一是打击了别人,二也伤害并贻误了自己。遭到别人嫉妒的人自然是痛苦的,嫉妒别人的人一方面影响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整日沉溺与对别人的嫉妒之中,没有充沛的精力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恰恰又继续延误了自己的前途,一举多害。认清这些是走出嫉妒误区的第一步。,.克服自私心理嫉妒是个人心理结构中“我”的位置过于膨胀的具体表现。总怕别人比自己强,对自己不利。因此,要根除嫉妒心理,首先根除这种心态的“营养基”自私。只有驱除私心杂念拓宽自己的心胸,才能正确地看待别人,悦纳自己,正如我们常说的“心底无私天地宽”。,.正确认知客观公正地评价别人,也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别人取得了成绩并不等于自己的失败。“人贵有自知之明”。强烈的进取心是人们成功的巨大动力,但冠军只有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不可能事事都走在人前,争强好胜也一定能超越别人。一个人只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现实地衡量自己的才能,为自己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就可以避免嫉妒心理的产生。,.将心比心将心比心,这是老百姓常说的一句俗语,在心理学上叫“感情移入”。当嫉妒之火燃烧时,不妨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扪心自问,“假如我是对方又该如何呢?”运用心理移位法,可以让自己体验对方的情感,有利于理解别人,有利于抑制不良的心理状态的蔓延,这是避免嫉妒心理行为之有效的办法之一。,.提高自己嫉妒的起因就是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强。如果能集中精力,不断地学习、探索,使自己的知识、技能、身心素质不断得到提高,那么,也可以减少嫉妒的诱因。而且,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将自己的闲暇时间填得满满的,自然也就减少了“无事生非”的机会,这是克服嫉妒心理最根本的方法之一。,.完善个性因素大凡嫉妒心理极强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