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观赏技法(课堂PPT)_第1页
旅游观赏技法(课堂PPT)_第2页
旅游观赏技法(课堂PPT)_第3页
旅游观赏技法(课堂PPT)_第4页
旅游观赏技法(课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观赏技法,任凤仙,1,2,授课内容,第一节旅游观赏方法第二节观赏距离第三节观赏角度第四节观赏时机,2,2020/5/18,1.距离不同2.角度不同3.仰俯不同,3,2020/5/18,第一节旅游观赏方法,内容提要一、动态观赏二、静态观赏三、动静结合,4,2020/5/18,第一节旅游观赏方法,旅游景观有自身的美学特征。自然景观美、人文景观美的存在形态是各种各样的,并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一些美景甚至出现在特定的时期。因此,需要掌握旅游景观的美学原理和欣赏技法,才能领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美。我们常常听到人们旅游归来后失望的说:没什么可看的。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掌握好旅游审美的技巧。,5,2020/5/18,第一节旅游观赏方法,在旅游途中,根据旅游者的状态,旅游观赏可分为动态观赏和静态观赏。一、动态观赏动态观赏是指旅游者在身体移动状态下欣赏景观的观赏方式。在移动状态下,景观会随着游览者的移动而不断变换新的内容,如同电视剧情发展已有,新的景观持续不断地刺激游客的感官,从而获取大量的审美信息,产生极大的审美感受。这些现象使观赏者能感受到移动感的变化,为旅途带来更多的视觉趣味性。即使欣赏同一景观,也会随着游览者的移动发生角度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象。,6,2020/5/18,第一节旅游观赏方法,动态观赏还会因游览者移动的速度不同,对景观的审美感产生差异。动态观赏最大的特征是在景观中移动,如同“人在画中游”,与景色融为一体,能给人一种立体的审美感受,具有极大的魅力。,7,2020/5/18,第一节旅游观赏方法,二、静态观赏静态观赏是指旅游者停步或在小憩处静坐观赏景观的美。静态观赏的特点:观赏时间相对较长,观赏比较充分,一般多用来观赏比较复杂的旅游景观,对一些虽不复杂,但含蓄深远意境或耐人寻味的美景也多采用此种观赏方法,如大海波涛、地貌造型、名人题记等。,8,2020/5/18,第一节旅游观赏方法,三、动静结合游客在观赏景观过程中,一般采取动态观赏与静态观赏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是因景观分布存在距离尺度,构成“点”与“线”的“静”与“动”。另一方面,游客长时间动态游览难免疲劳,即使乘坐舒适的车游、舟游,精神上也需要适当的“劳”“逸”结合,所以经历一段动态欣赏后,应安排休息,或交互进行静态和动态欣赏。,9,2020/5/18,第一节旅游观赏方法,动静结合的观赏方法是旅游者在旅途中调节生理与心理节奏的需求,只有动静结合,旅游者才能享受景观审美的乐趣,得其神韵。我国古典园林多安排动静结合的游览方式:在静观处设置亭、台、楼、阁,让游客在游园休息时进行仔细观赏;设置景观线路,让人们边步行边赏景,或者在行进的车船中观赏外面的景物。,10,2020/5/18,第二节观赏距离,内容提要一、远距离观赏二、近距离观赏三、近距离与远距离观赏的结合,11,2020/5/18,第二节观赏距离,根据美学的审美距离论,审美主体若要获得最佳的审美效果,必须使主体和客体之间保持合适的空间距离。距离太近,就领略不到事物的整体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距离太远,看不清事物的细微之处也难以欣赏到事物的美。(听音乐、看电影,要有一个适中的空间距离,太远了听不清、看不真,太近了震耳晃眼、压抑难受。),12,2020/5/18,13,2020/5/18,第二节观赏距离,一、远距离观赏有些景观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欣赏到它的美。远距离观赏一般适于全景、远景、大体量的景观。,14,2020/5/18,距离全景远眺俯视,15,2020/5/18,第二节观赏距离,二、近距离观赏有些景观距离太远,看不清晰,游客也感受不到它们的美。一些小体量的景观,需要近距离观赏才能发现其中的魅力。现代许多旅游景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越来越多的远距离景物转换为近距离观赏,以满足游客近距离审美需求。近距离观赏的特点:真切、清楚,获取的审美信息量大。,16,2020/5/18,近景峡谷、洞、一线天,17,2020/5/18,第二节观赏距离,三、近距离与远距离观赏的结合有些景观在不同距离观赏会产生不同的美感。瀑布近看,瀑布轰响如雷、水沫飞溅、水柱流动,震撼心魄。远看,瀑布呈现出柔美的线条,仿佛镶嵌在绿色挂毯上的珍珠项链,又如神来之笔的写意狂草,镶嵌在青山绿水间。,18,2020/5/18,瀑布适当距离仰视,19,2020/5/18,20,2020/5/18,第三节观赏角度,内容提要一、平视二、侧视三、仰视四、俯视五、多角度欣赏,21,2020/5/18,22,2020/5/18,第三节观赏角度,苏东坡题西林壁咏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平视正常观赏或平眺。平视即实现平行地向前方看。平视使人产生平静、深远、安宁的感觉,不易疲劳。平视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观赏方式。许多景观适宜平视观赏。平视观赏者一般站在主景对面,观看景观的正貌。这些景观大多为两侧对称,适宜正面观赏。,23,2020/5/18,第三节观赏角度,二、侧视侧面观赏,观赏者与景观构成一定的角度,才可以突出景观的美学特征。三、仰视观赏者选择一定的仰视角度去观看景物。欣赏景观的高耸、险峻,仰视高山,能激起人们“危乎高哉”的惊险感;或站在谷底,欣赏“一线天”状的幽深峡谷,欣赏两侧岩壁如同刀削斧劈的峡景,产生惊险壮观的美感。,24,2020/5/18,第三节观赏角度,四、俯视居高临下观赏景观称为俯视。观赏者站在制高点看全景,能见景观的纵深层次。站得高,看得远,使观赏者产生“一览众山小”之感。,25,2020/5/18,第三节观赏角度,由于俯视点与景观的水平距离不同,便产生了俯视鸟瞰和平视鸟瞰两种不同效果。在形势险峻的高山上,可以俯视深沟峡谷,有惊险感。平视鸟瞰是远景,视点远伸,有胸襟开阔、目光远大、心旷神怡之感。,26,2020/5/18,黄山(石猴观海),27,2020/5/18,巫山神女,28,2020/5/18,象鼻山,29,2020/5/18,第三节观赏角度,五、多角度欣赏一些景观从不同角度欣赏,可以产生不同的审美感受。平视、俯视和仰视,在观赏时不能截然分开。,30,2020/5/18,31,2020/5/18,第四节观赏时机,内容提要,32,2020/5/18,第四节观赏时机,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一些游客不远千里,慕名前去观赏某著名景点,结果因时机不对,未能欣赏到其美景,败兴而归。掌握各种景观最佳观赏时机,十分重要。有些景观的美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变化,一年四季随时都可以欣赏。有一些景观在不同时间会呈现出不同的美。池塘湖潭也随着四季变化展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天空也会随着四季变化而变化:春晃、夏苍、秋净、冬黯。,33,2020/5/18,第四节观赏时机,宋代郭熙林泉高致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古人指出: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也有一些景观现象只有在特定时间出现,若时间选择不当其时,会影响审美效果,甚至看不到特定的风景美。,34,2020/5/18,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35,2020/5/18,第四节观赏时机,有些自然景观一天、一个月,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