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5-2_第1页
2019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5-2_第2页
2019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5-2_第3页
2019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5-2_第4页
2019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5-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中考生物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3分)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青蛙害虫水稻B水稻害虫青蛙C大鱼小鱼虾米D虾米小鱼大鱼2(3分)手掌磨出的泡刺破时,会流出一些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这些液体主要是()A血浆B淋巴C组织液D血液3(3分)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A光B温度C水D空气4(3分)以下不属于我国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采取措施的是()A建立濒危动物繁殖中心B建立自然保护区C颁布相关法律法规D盲目引进外来物种5(3分)下列连线能正确表达生物与其气体交换的结构或器官的是()蚯蚓体壁 蛇肺 鲫鱼鳃 家鸽肺和气囊ABCD6(3分)一块玉米地里出现了几株白化苗,不久它们就死掉了,这是因为()A幼苗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B幼苗生长的地方缺少无机盐C幼苗生长的地方缺少水分和无机盐D幼苗生长的地方光照不足7(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铃薯,我们一般食用的是它的茎B红薯,我们一般食用的是它的茎C藕,我们一般食用的是它的根D西兰花,我们一般食用的是它的叶子8(3分)在下列生物分类单位中,具有相同特征更多的是()A属B科C纲D目9(3分)在我们北方地区的春季播种后,许多农民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其作用是()A防止害虫咬食种子B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持土壤湿度C提高土壤中的氧气含量D防治风沙10(3分)用显微镜观察时,所用目镜标有“12.5”,物镜标有“40”,则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A12.5倍B40倍C480倍D500倍11(3分)下列关于植物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豆个体发育的起点是种子B桃子的食用部分由子房发育而来C果农为了保持红富士苹果的优良性状,常用嫁接的方法进行繁殖D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无病毒烟草属于有性生殖12(3分)生物课后,有几位同学争论不休,争论的话题是“蛇蜕下来的蛇皮,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观点,哪位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A是生物,因为制造蛇皮是蛇的一部分B是生物,因为蛇皮晒干后会缩小,重量也会减轻C不是生物,因为蛇皮不会动D不是生物,因为蛇皮不能呼吸,也不能生长繁殖13(3分)下列各类生物细胞中,具有成形细胞核的是()A艾滋病病毒B大肠杆菌C酵母菌D乳酸菌14(3分)盐城建立起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自然保护区和麋鹿自然保护区下列有关自然保护区功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B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C就地保护濒危生物D迁地保护濒危植物15(3分)人体内的体循环和肺循环汇合于()A主动脉B肺动脉C肺部D心脏16(3分)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A用肺呼吸B胎生、哺乳C体表被毛D体温不恒定17(3分)产生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及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A输卵管、子宫、卵巢B卵巢、阴道、子宫C卵巢、输卵管、子宫D卵巢、子宫、阴道18(3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19(3分)下列哪一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肺”()A湿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20(3分)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症,是骨中缺少()A蛋白质B维生素CC铁D钙21(3分)绿色开花植物受精以后,还能继续发育的是()A柱头B子房C雄蕊D雌蕊22(3分)下列动物中,属于腔肠动物的是()A珊瑚虫B草履虫C日本血吸虫D涡虫23(3分)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A生态系统B食物网C生物圈D食物链24(3分)对下列农业生产上的措施解释不正确的是()A合理密植能够提高产量是利用了光合作用的原理B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C早春播种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这是为了保温保湿促进种子萌发D大棚栽种蔬菜时,适当降低夜间棚内的温度可以提高产量是利用了蒸腾作用的原理二、非选择题25探究如何保鲜肉汤(见图)李斌将甲、乙两装置装好后,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若干分钟,然后都放在室温25摄氏度的环境中,几天后,甲肉汤变质,乙肉汤仍然保鲜请问:(1)此实验变量是 (2)甲乙装置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若干分钟的目的是 (3)实验后,李斌将乙装置放到冰箱中并取走玻璃管,若干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这说明 条件下,不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与冰箱中的装置形成对照实验的应该是原来的甲、乙两装置中的哪个? 26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清你帮他回答问题:试管加入物质控制条件检验方法1号馒头碎屑+2mL唾液37水浴10分钟加两滴碘液2号馒头碎屑+2mL清水37水浴10分钟加两滴碘液(1)该实验的实验试管和对照试管分别是 试管;(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別是 ;(3)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分别是:1号 ,2号 ;(4)本实验用37水浴是因为 27图为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的消化系统主要由 和消化腺组成(2)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它能分泌的消化液 不含消化酶,但它能促进 的消化;(3)消化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 ,原因是它很长,内表面有环形 和绒毛状突起,这样大大增加了吸收营养的面积(4)除肠液以外,由 分泌的消化液中也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28我国人口众多,是粮食生产与消费大国,种子的质量、发芽率和粮食产量密切相关 关乎民生大计决定种子萌发的因素有很多,除了种子自身的内在条件外,还需要有适当的环境条件才能进行如图表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请分析回答:(1)将A装置置于相对温暖的环境中,B装置置于相对寒冷的环境中,其中 号种子能够萌发,并能正常生长(2)号和 号种子是在不同空气量条件下的一组对照实验号和号种子也是一组对照,它们的变量则是 (3)以上实验结果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 和 (4)若该实验用的是玉米籽粒,进一步探究种子的成分时,把碘液滴在玉米籽粒纵切面上,玉米籽粒纵切面某部分被染成蓝色,则变蓝部分的结构是玉米籽粒的 (5)上述实验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吗? 29藏羚羊是我国特有物种,它的羊绒比金子还要贵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藏羚羊已濒临灭绝,然而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1)这段话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2)有人建议把藏羚羊引入到动物园圈养起来,这样做将会导致藏羚羊的退化,使其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活能力 (3)为了保护藏羚羊,有人提出组织力量消灭藏羚羊的天敌,这种做法 (填“不可取”、“可取”)30家鸽的形态和结构具有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如图是家鸽的肺、气囊、消化系统和骨骼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2是指 ,其作用是 由于鸟类体内具有2结构,鸟类不论吸气还是呼气, 内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通过,从而提高了 (2)家鸽的消化系统具有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家鸽的口中没有 ,食量大,消化能力 ,直肠 ,残渣能很快随粪便排出,能减轻体重(3)家鸽的外形具有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身体呈 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 (4)观察家鸽的骨骼,可以发现图三中 很突出,长骨中空,内有空气31某组同学以颗粒饱满的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如下表请你分析回答问题:实验组温度()湿 度空气种子数(粒)发芽率(%)A26潮 湿充足5096B5潮 湿充足502C26干 燥充足50D(1)请你指出该组同学在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修改 (2)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 组进行对照实验(3)用A、B两组作对照时,所探究的问题是 (4)若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需增设一组实验D,请完善这组实验: (5)在适宜的条件下,A组也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考点】54: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解答】解:A、青蛙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A不正确;B、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B正确;C、大鱼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C不正确;D、虾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D不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链的概念组成2【考点】C3: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分析】此题考查身体内血浆、组织液、血清和淋巴的区别,它们的区别主要是成分上的不同【解答】解:血浆是血液的组成成分,呈淡黄色,半透明,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组织液是血液经毛细血管壁滤过生成的,是不含大分子物质的黏性液体,除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外,其它成分基本与血浆相同。淋巴也叫淋巴液,是人和动物体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内含淋巴细胞,由组织液渗入淋巴管后形成。其成分与组织液相同。手掌磨出的泡刺破时,会流出一些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组织液。故选:C。【点评】如何识别血浆、组织液、血清和淋巴是解决此题的关键3【考点】4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主要考察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春天来了,温度升高,江水变暖,鸭子开始下水游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鸭子的影响。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4【考点】L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析】解答此题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进行分析,较为基础【解答】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和法制教育管理等,其中易地保护包括把动物、植物移至动物园、植物园,建立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毁林开荒、对有害动物斩草除根、放宽引进国外物种限制等,会危害生物的多样性。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对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D不是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采取措施。故选:D。【点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要从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制定措施5【考点】M9:蚯蚓的特征;M1:鱼类的主要特征;ME: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MI: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分析】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解答】解: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蚯蚓靠体壁来呼吸,其体壁内表面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其体壁经常保持湿润;蛇属于爬行动物,生活在陆地上,用肺来进行气体交换;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进行气体交换;家鸽既能在陆地上也能在空中飞行,用肺呼吸,气囊贮存气体,辅助呼吸。故选:A。【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各动物的呼吸器官和气囊的作用6【考点】KA:生物的变异;93: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分析】(1)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2)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解答】解:玉米的白化苗体内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不易存活,所以属于不利变异,白化这一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所以属于可遗传变异。因此一块玉米地里出现了几株白化苗,不久它们就死掉了,这是因为幼苗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7【考点】32:绿色开花植物由六大器官组成【分析】被子植物通常称为绿色开花植物,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如图:据此解答【解答】解:A、马铃薯,我们一般食用的是它的块状茎,A正确;B、红薯,我们一般食用的是它的根,B错误;C、藕,我们一般食用的是它的根状茎,C错误;D、西兰花,我们一般食用的是它的花,D错误。故选:A。【点评】熟练掌握植物的六大器官,理解它们的功能,很快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8【考点】L6:生物的分类及分类单位【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分类的内容,思考答题【解答】解: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在属、目、科、纲中等级最小的是属。因此包含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的是属。故选:A。【点评】熟练掌握生物的分类知识,明确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大,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共同特征越少;生物所属的等级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9【考点】72: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解答】解: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促进种子萌发,植株生长,从而可以达到提前播种、提前收获的目的。所以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土壤温度和保持土壤湿度。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10【考点】17: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视野中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和宽度,而不是物像的体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12.540500(倍)。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11【考点】34: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7G:果实和种子的形成;7I:植物组织培养;J8:植物的扦插或嫁接【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命始于受精卵、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嫁接繁殖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以及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结合题意,分析解答【解答】解:A、生命始于受精卵。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发育的开始。该选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B、桃子是果实,食用的部分是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内的受精卵发育成胚,珠被发育成种皮。该选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C、经嫁接产生的新植物体保持原接穗植物的性状。因此,果农为了保持红富士苹果的优良性状,常用嫁接的方法进行繁殖。该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D、有性生殖是指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无病毒烟草属于无性生殖。该选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故选:C。【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有关植物生殖发育的概念12【考点】41:生物的特征【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蛇蜕下来的蛇皮,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如不能呼吸,不能繁殖下一代,也不能对刺激作出反应等,是非生物。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13【考点】LK:细菌和真菌的区别;LF: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分析】根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菌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解答】解:A、艾滋病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A不符合题意。B、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故B不符合题意。C、酵母菌属于真菌,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故C符合题意。D、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理解病毒、细菌和真菌结构的异同,细菌和真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是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14【考点】L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析】动物的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解答】解:A、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对丹顶鹤加强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B、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就地保护,B不符合题意;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属于就地保护,C不符合题意;D、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D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明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15【考点】C8:血液循环的途径【分析】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最终在心脏处汇合,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是循环流动的【解答】解:人体内的血液是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的,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在人体内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在心脏处连通在一起,左心房与左心室相通,右心房与右心室相通,组成了一条完整的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和右心室同时收缩,分别把血液压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开始进行体循环和肺循环。它们的循环路线是: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两条血液循环路线在心脏处汇合后:血液在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又到右心室,就这样血液不停的循环流动。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体循环和肺循环不是截然分开的,二者是连在一起的,而且是同时进行的16【考点】MC: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解答】解:大熊猫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体腔内有膈,体表被毛,体温恒定。故D体温不恒定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17【考点】I2:人体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I4:受精过程;I6:胚胎的发育和营养【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各有不同的功能,思考解答【解答】解:女性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各有不同的用途,卵巢有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的作用;子宫的功能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及产生月经的地方;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输卵管输送卵子及受精完成与胚胎初期发育的地方。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记忆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8【考点】1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解答】解: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故选:A。【点评】关键点: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9【考点】53: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征【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据此解答【解答】解:A: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可以沉淀、排除、吸收和降解有毒物质,因而被誉为“地球之肾”,A错误;B、草原生态系统 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B错误;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C正确;D、湖泊生态系统 是指湖泊中的水生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构成的,湖泊界限明显;面积较小;水温分层现象明显;水量变化大;演替、发育缓慢,D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0【考点】B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也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解答】解: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一种成分;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变缓,消化能力减弱,骨骼中的钙逐渐丢失,因此易患骨质疏松症。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含钙的无机盐对人体的作用21【考点】7H:开花和结果的过程;7G: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分析】本题考查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可结合花与果实图对比记忆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为果实【解答】解: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的各部分发育情况:一般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为果实。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花各部分发育的情况的了解一般当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进一步发育为果实22【考点】M5: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分析】腔肠动物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有网状神经系统【解答】解:A、珊瑚虫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有网状神经系统。属于腔肠动物;B、草履虫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组成,属于原生动物;CD、血吸虫和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属于扁形动物。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明确腔肠动物的特征23【考点】51: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和它生存的环境包括空气、水和温度等,二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解答】解:生物和它生活的环境形成的整体就称为生态系统,如:池塘和池塘里的鱼虾水草等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主要有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故选:A。【点评】判定生态系统主要从两个方面:一个是有没有非生物部分,另一个是有没有生物部分24【考点】97: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8C:蒸腾作用的意义;9B: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9D: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分析】早春播种覆盖塑料膜是为了提高地表温度并保湿;合理密植是为了增加作物叶片吸收光能的面积;在夜间适当降温是为了减弱呼吸作用【解答】解:A、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A正确;B、植物的根也需要呼吸,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部的呼吸,B正确;C、我们知道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而植物的生长亦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在早春季节往往这两方面不足。“地膜覆盖”的方法可以保湿、保温有利于种子萌发,使蔬菜破季上市,C正确;D、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夜间,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菜农常会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提高蔬菜的产量,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平时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二、非选择题25【考点】V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O2:食品的腐败原因【分析】本题是关于食品腐败原因的实验探究题,结合题意,识图作答【解答】解:(1)、甲中的玻璃管是直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能通过竖直的玻璃管进入到肉汤中,来分解肉汤中的有机物,使得肉汤腐败变质而乙中的玻璃管是弯曲的,可以把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阻挡在乙试管之外,从而使得乙试管中的肉汤保持新鲜除了有无细菌不一样,其它条件都一样,可见细菌是变量(2)高温可以杀死细菌等微生物,因此利用酒精灯和其他仪器将试管内的肉汤煮沸,其主要目的是高温杀灭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3)实验后,把乙装置的玻璃管取走,并放到冰箱中,若干天后,肉汤还是新鲜的,这说明低温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与冰箱中的装置形成对照实验的应该是原来的乙故答案为:(1)细菌;(2)高温杀灭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3)低温;乙【点评】掌握食品腐败的原因,了解对照实验的相关知识,仔细分析题意,就能正确解答26【考点】W6: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分析】解答此题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的方法步骤: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37水浴滴加碘液观察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入手【解答】解:(1)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所以1号试管是实验组,2号试管是对照组(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別是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色(3)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1号试管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2号试管中由于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无消化作用,因此滴加碘液2号试管变蓝色(4)37时消化酶的活性最强,利于消化酶发挥作用故答案为:(1)1号和2号(2)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3)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清水不能消化淀粉(4)37时消化酶的活性最强【点评】掌握对照试验要求变量唯一的原则,及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27【考点】B2: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B8: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分析】如图所示,图中结构名称为:1唾液腺,2食道、3胃、4肝脏,5胆囊,6十二指肠,7胰腺,9小肠、8大肠,10盲肠,11肛门【解答】解:(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胰腺、胃腺和肠腺(2)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功能等(3)消化食物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是9小肠,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且上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面积;(4)小肠内有小肠腺分泌的肠液,还有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胰管流入小肠,胰液中含有的消化液能够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故答案为:(1)消化道;(2)4肝脏;胆汁;脂肪;(3)9小肠;皱襞;(4)7胰液【点评】熟悉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28【考点】W3: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分析】(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3)淀粉有遇到碘液变成蓝色的特性,常用此来检验淀粉的存在玉米种子由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组成,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解答】解:(1)号种子缺乏水分,种子不萌发;号种子具备了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号种子浸没在水中,缺乏充足的空气,种子不萌发号种子温度不适宜且缺水水分,种子不萌发;号种子温度不适宜,种子不萌发;号种子浸没在水中,缺乏充足的空气,且温度不适宜,种子不萌发因此,其中号种子能够萌发,“并能正常生长”(2)号和号种子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空气,因此号和号种子是在不同空气量条件下的一组对照实验“号和号种子也是一组对照”,它们的变量则是温度(3)“以上实验结果说明”,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4)遇碘变蓝是淀粉的特性,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胚乳中所以,“若该实验用的是玉米籽粒,进一步探究种子的成分时,把碘液滴在玉米籽粒纵切面上,玉米籽粒纵切面某部分被染成蓝色”,则变蓝的部分是玉米籽粒的胚乳结构(5)实验过程中每组只用1粒种子,样本数量少,偶然性大,会增大实验误差,发不发芽具有偶然性(这一粒种子可能已经不具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或度过休眠期),因此放入的种子越多实验就越准确所以,不合理的地方是样本数量少,偶然性大,会增大实验误差故答案为:(1)(2);温度;(3)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 (4)胚乳;(5)样本数量少,偶然性大,会增大实验误差【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种子萌发的条件以及对照试验中变量的惟一性29【考点】L3: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分析】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解答】解:(1)由于藏羚羊的羊绒价格昂贵,偷猎者躲避管理保护人员,钻管理的空子进行非法偷猎藏羚羊,严重威胁藏羚羊的生存,这属于偷猎者的滥捕乱杀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偷猎者的枪声仍不时响起表明威胁藏羚羊生存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乱捕滥杀(2)把藏羚羊引入到动物园圈养起来,破坏了食物链,改变了藏羚羊的生存环境,这样做将会导致藏羚羊的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