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解析(基础医学综合)医学免疫学第一章免疫学概论【考纲要点】1.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2. 免疫系统的组成3.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4.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考点纵览】1. 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排除“异己(如外来病原体及其有害 产物和自身衰老、凋亡、癌变的体细胞等),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保护性 机制。2. 免疫系统的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三部分组成3.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历年试题】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考纲要点】1. 中枢免疫器官概念(2) 组成(3) 主要功能2. 外周免疫器官概念(2) 组成(3) 主要功能【考点纵览】1.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2. 骨髓是造血器官: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是人类B细胞、细胞发育、分化、 成熟的部位。体液免疫应答的发生场所:造血干细胞系的分化:3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诱导自身免疫耐受,减 少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免疫调节功能。4.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粘膜伴随(或相关)淋巴组织5. 淋巴结主要功能:滤过淋巴液,捕捉抗原并递呈给免疫活性细胞,启动免疫 应答。6. 脾脏:主要功能:储存和调节循环血量,滤过血液,捕捉抗原并递呈给免疫 活性细胞,启动免疫应答。7. 粘膜伴随(或相关)淋巴组织(,)8的主要功能:产生类抗体和细胞因子等,执行黏膜免疫功能。【历年试题】1.属于粘膜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是(C)2013年A.胸腺B.脾脏C.扁桃体D.骨侧E.肝脏2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A) 2010年A.骨酸B.淋巴结C.胸腺D.外周免疫器官E.脾3.免疫应答发生的基地是(D) 2010年A.骨隘B.淋巴结C.胸腺D.外周免疫器官E.脾.第三章抗原【考纲要点】1. 基本概念(1) 抗原及其特性(2) 抗原表位(3) T细胞抗原表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4) 共同抗原(5) 交叉抗原(6) 耐受原与变应原2. 抗原的分类(1) 完全抗原和半抗原(2) 胸腺依赖性抗原()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3) 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3. 超抗原概念(2) 种类(3) 与普通抗原的区别(4) 与临床疾病的关系4佐剂(1) 概念(2) 种类(3) 作用机制【考点纵览】1.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 疫应答产物(指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2. 抗原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中被相应抗体或淋巴细胞受 体识别的特定部位或化学基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3. 线性表位:一段顺序相连续的组基酸片段:4. 构象表位:序列上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构象形成的决定基。5. 异嗜性抗原,又叫抗原:是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 的共同抗原。6. 异种抗原: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质7. 同种异型抗原:来自同一种属基因型不同的其他个体的抗原8. 自身抗原:引起自身免疫的自身组织成分。【历年试题】1. 佐剂的功能不包括(A) 2012年A.作用于T细胞抗原受体B.激活抗原提呈细胞C.延长抗原的体内滞留时间D. 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E.增获免疫应答2. 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过程中依赖T细胞的辅助抗原称为(D) 2010年A.完全抗原B.半抗原.共同抗原3. 抗体抗原反应的特异性主要依赖于(D) 2010年A. 抗原的相对分子质量B. 抗体的电荷C. 抗原和抗体的浓度D. 抗原和抗体的构象E. 免疫球蛋白的类别4. 病毒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脱离免疫逃逸状态(E) 2010年A.病毒基因高频突变B.病毒急性感染期C.免疫抑制D.分子模拟E.干扰抗原提 成第四章抗体【考纲要点】1. 基本概念(1) 免疫球蛋白()(2) 抗体()2.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1)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2)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3) 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3.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1) 免疫球蛋白的类及亚类(2) 免疫球蛋白的型及亚型4.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1) 免疫球蛋白V区的功能(2) 免疫球蛋白C区的功能5.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1) 的特性和功能(2) 的特性和功能(3) 的特性和功能(4) 的特性和功能(5) 的特性和功能6. 抗体的制备(1) 多克隆抗体(2) 单克隆抗体(3) 人源化抗体【考点纵览】1 .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2. 抗体():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具有免疫功能的蛋 白质3. 基本结构(以为例)单体:由两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大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分子量较小的轻链()通 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每条轻链与一条重链结合,两条重链相 互联结,位于上端的两个臂由易弯曲的钗链区连接到主干上形成Y”形分子。 单体结构是构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基本单位。4. 特异性结合抗原1.激活补体2.段结合细胞表面的受体()3.穿过胎盘和粘 膜5: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占血清总免疫球蛋白的75-80%:出生后3 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年人水平:单体、半衰期较长,亲和力高,是再次 应答的主要抗体:抗感染的主要抗体:大多数抗细菌、病毒的抗体、抗毒素和 某些自身抗体是。发挥调理作用、激活补体:通过胎盘。6:分子量最大,巨球蛋白,多数血浆中存在的游离为五聚体:是在生物进化和 个体发育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也是在抗原刺激的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的 抗体:不能通过胎盘,在胚胎后期开始合成,若脐带血中增高,提示胎儿宫内 感染(某些病毒):感染过程中血清增高,说明近期感染;半衰期较短、亲和力 低:类型:天然血型抗体、类风湿因子、的主要成分()、抗菌抗体:免疫效应: 激活补体能力比强15倍,原因见补体章节。因此主要发挥溶菌、溶血、早期防 御作用。7:分型:血清型和分泌型。以后者为主。分泌型为二聚体:分布:是分泌液中 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存在于胃肠道、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泪液:免疫 效应:对蛋白熟水解有一定抵抗力,能在局部消灭微生物,阻止病原体入血, 是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新生儿可从初乳中获得,是自然被动免疫的重要 方式。8:血清浓度低,功能不清,B细胞表面的膜型()是B细胞成熟的标志细胞活 化或变为记忆B细胞后,逐渐消失。9:血清中含量最少:亲细胞抗体,主要由鼻咽部、扁桃体、支气管、胃肠等粘 膜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这些部位常是I型超敏反应发生的场所。【历年试题】1. 决定免疫球蛋白类别的结区是(C)2012年A.重链恒定区B.轻被恒定区C.轻被可变区D.钗链区E.重链可变区2. 可以通过血胎屏障的抗体是(E)2011年3. 具有亲细胞作用的抗体是(C) 2010年第五章补体系统【考纲要点】1. 基本概念补体的概念(2) 补体系统的组成2. 补体系统的激活(1) 经典激活途径(2) 旁路激活途径(3) 凝集素激活途径3. 补体激活的调节(1) 补体的自身调控(2) 补体调节因子的调控4补体的生物学功能(1) 膜攻击复合物介导的生物学作用(2) 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作用5. 补体与临床疾病(1) 补体与疾病的发生(2) 补体与疾病诊治【考点纵览】1. 补体系统概念: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在正常情况下,补体蛋白以非活化的蛋 白前体形式存在于血清中。2. 补体系统的组成包括:补体的固有成分、补体调节蛋白、介导补体生物学效 应的受体3. 在进化和感染过程中,依次出现的激活途径是旁路激活途径一途径一经典途 径。一般说来,经典途径的活化总是在机体已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应答后开始的, 而替代途径的活化则可早于经典途径,对微生物的早期感染具有防御作用。这 种命名的不合理源于对旁路途径的认识远远晚于经典途径。4.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包括:细胞溶解作用、调理作用、引起炎症反应、清除。参与传染病感染过程中的特异免疫反应的是()oA.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作用B.补体C.溶菌酶D.肿瘤坏死因子-a E.细胞免 疫法【历年试题】1.参与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的是(E)2012年A.第六章细胞因子【考纲要点】1. 基本概念细胞因子2. 细胞因子的种类(1) 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3) 肿瘤坏死因子(4) 集落刺激因子(5) 趋化因子3. 细胞因子受体基本概念4细胞因子的功能概述5. 细胞因子与疾病(1) 疾病的发生(2) 疾病的诊断(3) 疾病的治疗【考点纵览】1. 细胞因子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 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2. 细胞因子的功能:抗细菌作用、抗病毒作用、调节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刺激 造血3. 白细胞介素(,)最初因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而命名,现发现来源、作用的靶 细胞均很广泛。生物学活性:介导、调节细胞间相互作用、免疫调节、造血、 炎症过程等。4. 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肿瘤坏死因子(,):杀瘤、抑瘤作用:损伤血管、促血栓形成:免疫调节:5. 集落刺激因子(,)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 祖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6. 趋化性细胞因子():招募血液中的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进 入感染发生的部位。7. 生长因子(,):指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胞因子。【历年试题】11细胞主要分泌的细胞因子(B) 2011年123452.促进产生的细胞因子(D) 2011年12345第七章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考纲要点】1. 白细胞分化抗原分子的概念及应用2. 黏附分子概念及功能【考点纵览】1. 白细胞分化抗原()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 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2. 细胞弑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 接触和结合的的分子的统称。【历年试题】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考纲要点】1. 基本概念(1)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2)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2复合体及其产物(1) 复合体的定位和结构(2) 复合体的分类(3) 复合体的遗传特征(多基因性、多态性、单元型遗传、共显性遗传、连锁不平 衡)(4) 编码的产物3类抗原结构(2) 分布(3) 主要功能4类抗原结构(2) 分布(3) 主要功能5在医学上的意义(1) 与同种器官移植的关系(2) 与输血反应的关系(3) 与疾病的相关性(4) 的生理学意义【考点纵览】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一组决定组织是否相容、与免疫应答密切相 关、紧密连锁的基因群。2. 定位:人第六号染色体的短臂上3. 将基因分为两类:经典基因:I类基因 包括B、C、A三个座位,编码类分子。II类基因 包括、三个亚区,编码H类分子。4. I类分子的结构编码基因:、肽链组成:a链和0链,非共价键连接的异二聚体:。功能区:肽结合区(可变区)样区(恒定区)跨膜区25个;a螺旋: 固定a链在细胞膜上。胞浆区30个:传递信号:调节类分子与其他膜分子、 细胞骨架相互作用。5 I类分子几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但人类淋巴细胞表达密度最高,约103-105/ 个细胞,约占表面蛋白的1%。6 I类分子功能: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与辅助受体8分子结合,对的识别 起限制作用。7II类分子的结构:编码基因:、肽链组成:a、p紧密结合,非共价键异源二聚体,各有2个功能区。功能区: 肽结合区(可变区)构成:al+p 1,各90个。功能特点:结合肽长1015个;提呈内源性和外源性抗原 样区(恒定区) 跨膜区25个 胞浆区传递信号8II类分子的分布:免疫细胞表面:B、p、激活的T, I II类分子均可分布在体液中【历年试题】第九章一第十章免疫细胞【考纲要点】I淋田细晌(1) T稣巴细胞的表面标志(2) 复合物的组成(2) 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3) 调节性T细胞(1) B展巴细胞的表面标志(2) 复合物的组成(3) 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3. 自然杀伤()细胞(1) 细胞的表面标志(2) 细胞受体(3) 细胞的功能4. 其他免疫细胞(1) 单核巨噬细胞(2) 中性粒细胞(3) 嗜酸粒细胞(4) 嗜碱粒细胞肥大细胞【考点纵览】1细胞的表面标志有:3复合物、丝裂原受体、T细胞表面分化抗原2. 未经抗原剌激的成熟T细胞称初始T细胞,接触抗原后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 记忆性T细胞3. 根据T细胞重要表面标志T细胞的特有标志():根据肽链的不同分为a BT、 Y 6TT细胞重要表面标志(48) : 4、841细胞:表型:5+:特点:产生于个体发育的早期:抗原识别谱窄,对多糖类应答。分布:主要于肠道固有层中功能:参与对多种细菌的抗感染免疫,是 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52细胞表型:5-,即通常所说的B细胞。功能:在抗原及辅助性T细胞作用下 激活,产生高亲和力抗体,行使体液免疫功能。抗原提呈:特异性识别抗原, 加工处理,以I提呈给T细胞。免疫调节:分泌细胞因子参与6. 自然杀伤细胞:表面分子包括杀伤细胞活化受体()、杀伤细胞抑制受体()【历年试题】1. 可作为人免疫缺陷病毒()受体的表面分子是(C)2012年2. 介导主要组织相容复合体()非限制杀伤的细胞是(C) 2012年细胞细胞细胞D.浆细胞E.肥大细胞3. 可强效杀伤肿瘤细胞的免疫细胞是(C)2011年4+细胞B. 8+细胞C.细胞D.细胞E. B细胞第十一章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的加工及提呈【考纲要点】(1) 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2) 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3) 外源性抗原提呈过程(4) 内源性抗原提呈过程(5) 抗原的交叉提呈【考点纵览】1.抗原提呈细胞(,):能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提 呈给T细胞的细胞,又称为辅佐细胞。2. 专职():能组成性表达类分子、具有较强的抗原提呈作用,包括巨噬细胞(Mp)、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3. 非专职性:非组成性地表达类分子,抗原提呈能力弱,包括内皮细胞、纤维 母细胞、上皮及间皮细胞等。【历年试题】第十二章一一第十四章免疫应答【考纲要点】1. 基本概念(1) 免疫应答(2) 免疫应答的类型(3) 免疫应答的过程2. 固有免疫应答概念(2) 固有免疫识别(3) 组成(4) 功能(5) 与疾病的关系3. 适应性免疫应答概念(2) 分类(3) 特点4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1) 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2) 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3)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5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1) T细胞活化的双识别、双信号(2) 1细胞的效应(3) 2细胞的效应(4) 17细胞的效应(5) 的细胞毒效应6. 黏膜免疫(1) 基本概念:黏膜免疫、黏膜相关淋巴组织(2) 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细胞、分子(3) 黏膜免疫系统的功能:诱导免疫耐受、抗感染、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参与 免疫调节7. 抗感染免疫(1) 感染免疫基本概念(2) 机制:抗感染固有免疫、抗感染适应性免疫(3) 病原体的免疫逃逸机制:宿主机制、病原体机制【考点纵览】.1.免疫应答:体内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 分化为效应细胞或无能、凋亡,进而表现出一定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2.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过程:识别阶段识别、加工、提呈,的提呈:活化增 殖分化阶段一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T、B细胞的活化“双信号、双识别”: 效应阶段 一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共同作用,抗体的作用,效应T细胞的作 用3. 固有免疫组织是维持内环境稳定并抵御病原体等有害物质入侵,维持机体生 理平衡的保护机制。4.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组织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固有免疫分子5. 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包括:初次应答:某种抗原首次进入机体而引起的 免疫应答。再次应答(免疫记忆):已经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快而 强的免疫应答6. 细胞免疫的效应:抗感染胞内感染的病原体:抗肿瘤细胞作用:免疫损伤参 与迟发型超敏自身免疫病7的效应:直接、特异、连续杀伤靶细胞。82同样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发挥作用:分泌4、5、6、10主要促进体液免疫应答【历年试题】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主要受损的靶细胞是(C ) 2014年A.8细胞 1细胞4细胞 细胞 E B2细胞(2014)2. 免疫系统消除病毒感染细胞的主要机制是(B )2014年A.诱导免疫抑制B.诱导特异性产生C.上调10D.诱导免疫耐受E下调分子的表达3综合征的免疫学表现是(D) 2013年A. 吞噬细胞缺陷细胞缺陷C.补体缺陷细胞缺陷E.联合免疫缺陷4.关于超敏反应正确的理解是(E)2011年A. 不出现组织细胞损伤B. 机体反应性处于低状态C. 不是特异性的D. 属于正常免疫应答E. 属于异常免疫应答第十五章免疫耐受【考纲要点】1. 基本概念(1) 免疫酎受(2) 中枢免疫耐受(3) 外周免疫酎受2免疫耐受的形成与维持(1) 影响因素(2) 形成机制(3) 维持与终止3. 免疫耐受与临床(1) 建立免疫酎受(2) 打破免疫耐受【考点纵览】1. 免疫耐受():一定条件下,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所产生的针对该 抗原的特异性弱应答或无应答现象。【历年试题】第十七章超敏反应【考纲要点】1. 基本概念(1) 超敏反应(2) 超敏反应的分型2型超敏反应(1) 1型超敏反应的特点(2) 1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变应素和细胞(3) 1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4) 临床常见的工型超敏反应性疾病(5) 1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3型超敏反应(1) 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2) 临床常见的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考点纵览】1. 超敏反应():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 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分型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II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或细胞溶解型H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或血管炎型IV型超敏反应迟发型2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反应快,消退也快:由抗体介导:通常出现功能紊乱, 少有组织损伤: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3. 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发生过程:1.致敏阶段:诱导产生并结合到靶细胞 上。2.激发阶段:变应原与靶细胞上结合,使之活化释放活性物质。3.效应 阶段:活性物质作用于效应组织或器官,引起过敏反应。4. 临床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全身过敏反应:药物性、血清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药物性、血清过敏性休克;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 哮喘5. I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查明变应原一避免接触:脱敏治疗药物防治:抑 制介质合成和释放的药物、介质拮抗药、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药物6. II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细胞溶解型:由或类抗体与靶细胞表而的抗原结合, 在补体、吞噬细胞及细胞等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裂解或组织损伤为主的病理 性免疫应答。7. I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激活补体、调理吞噬、效应(1)I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在细胞表而,参加的抗体:、;需补体吞噬细胞 及其它杀伤细胞参与:结果:细胞损伤A.接触性皮炎B.新生儿溶血病C.支气管哮喘D.尊麻疹 E链球菌感染后肾【历年试题】肾小球肾炎2014年1. 属于型超敏反应导致的疾病是(B )2. 属于型超敏反应导致的疾病是(A)3. 佩戴金属首饰后局部皮肤出现炎症反应,其免疫病理基础可能是(D) 2013 年A. I型超敏反应B.II型超敏反应C.HI型超敏反应D.IV型超敏反应反应4. 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细胞是(E) 2012年细胞细胞细胞D.浆细胞E.肥大细胞5. 属于II型超敏反应疾病的是(C) 2011年A.青霉素过敏B.血清病C.新生儿溶血D.结核菌素试验E.类风湿关节炎6抗原引起(B)2013年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型超敏反应E.以上均不是7.使用化妆品后24h出现面部水肿、渗出、痒痛,应属于(D) 2011年型变态反应B.H型变态反应C.HI型变态反应D.IV型变态反应E.以上都不是第十八章自身免疫病【考纲要点】1. 基本概念自身免疫的概念(2)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2. 自身免疫的组织损伤机制自身抗体介导(2)自身反应性丁细胞介导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诱因(1) 隐蔽抗原的释放(2) 自身抗原的改变(3) 分子模拟(4) 淋巴细胞的多克隆激活(5) 表位扩展医学.全在.线.提供.(6) 免疫调节异常(7) 遗传相关因素4. 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1) 基本治疗原则(2)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策略【考点纵览】1. 自身免疫()是在正常情况下,动物的免疫系统只对自身以外的异物抗原发 生反应,但由于某些原因对自身构成成分引起免疫反应时,则称为自身免疫。2.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 起的疾病。3. 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第十九章免疫缺陷病【考纲要点】1. 基本概念(1) 免疫缺陷病的概念(2) 免疫缺陷病的分类2.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1) B细胞缺陷(2) T细胞缺陷(3) 联合免疫缺陷香嗤细胞缺陷(5)补体系统缺陷3.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概念及种类【考点纵览】1. 免疫缺陷病(,)概念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 疾病。2. 按其发病原因分(1)原发性(先天性)免疫缺陷病(,)(2)继发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病()3. 按累及的免疫成分(1)体液免疫缺陷(2)细胞免疫缺陷(3)联合免疫缺陷(4)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4.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引起的免疫缺陷病,病人以4+ T细胞减少 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反复机会感染、恶性肿瘤以及中枢神经系统退化。【历年试题】1. 原发性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缺陷病所系及的细胞是(C)2011年A.单核巨噬细胞B.粒细胞细抱与T细抱细胞与细胞E.肥大细胞第二十章肿瘤免疫【考纲要点】1. 肿瘤抗原(1)概论(2)分类2. 机体抗肿瘤免疫的效应机制(1)体液免疫机制(2)细胞免疫机制3.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1)与肿瘤细胞有关的因素(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飞机盒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营养强化剂项目建议书
- 抛光工安全培训
- 2025年法人大数据项目发展计划
- 福建省莆田市某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 抗浮锚杆施工工艺
- 自卑案例的题目及答案
- 高中必修考试例题及答案
- 2025年饮料灭菌乳项目建议书
- tcp协议的特点与特征
- 保密观考试题及答案2025保密观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衰弱护理管理专家共识解读
- 2025版农业合作社成员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乒乓球裁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活动成都热波zebra音乐节营销策划方案5月1日5月3日
-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2025版)导言课课件
- 混凝土施工示范样板制作方案
- 酒店房卡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
- 2024年(IPA)国际注册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认证考试真题卷(含答案)
- 2025一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实务》思维导图
- 2025-2026学年外研版(三起)(2024)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