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椒栽培技术浙椒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1页
螺丝椒栽培技术浙椒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2页
螺丝椒栽培技术浙椒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3页
螺丝椒栽培技术浙椒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4页
螺丝椒栽培技术浙椒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螺丝椒栽培技术浙椒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浙椒1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以期为浙椒1号在寿宁县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浙椒1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S641.3B 1007-5739(xx)03-0128-02 xxxx年寿宁县竹管垅乡引进浙椒1号,在李家洋、江岔、傍洋、后洋村等示范种植150 hm2,经县、乡有关部门验收,产量3045 t/hm2,产值7.5万元/hm2(种植管理较好的可达10.5万元/hm2)。种植浙椒1号是寿宁县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公司+基地”生产模式,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好项目。寿宁县竹管垅乡与浙江省绿丰蔬菜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订单农业种植示范合同,参与种植示范的农户300多户。3年示范结果表明,不同农户间浙椒1号产量和收益相差较大,为更好地推进浙椒1号订单项目的发展,在同海拔地区示范推广反季节栽培浙椒1号。笔者总结了浙椒1号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 浙椒1号为早熟、高产、抗病、生长快、品质优良的杂交1代辣椒品种。植株直立,株高75 cm,开展度70 cm,主茎第79节着生第1朵雌花;果实羊角形,果顶渐尖,果长1012 cm;嫩椒浅绿色,微辣,胎座小,高品性好,耐贮运。浙椒1号表现耐寒、耐热性较强,较抗疫病,适于保护地及露地栽培;定植至始收40 d,可连续采收90140 d,夏季栽培全生育期180200 d1-2。 2栽培技术 2.1土壤选择 选择耕层深厚、透气性好、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切忌连作,不能与马铃薯、茄子、番茄等茄科作物轮作,前茬最好为禾本科作物。 2.2播种育苗 采用地膜加小棚薄膜覆盖栽培,一般于4月上旬播种,播种期可比常规栽培提前1520 d。提前播种、早移栽可达到早采收、早上市的目的。按定植2.25万3.00万株/hm2,约需种子300 g/hm2。播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 min,或1%硫酸铜溶液浸种15 min,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待播种。选择23年内未种过茄科蔬菜的地块。将育苗地块深翻、耙碎、耙平整畦,苗床施进口三元复合肥2550 g/m2作底肥,同时用40%辛硫磷乳油8001 000倍液喷洒在畦面上,防治小地老虎、蛴螬、蚯蚓等地下害虫。播种前苗床浇透水,撒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 g/m2加干细土1015 kg。做到稀播匀播,播种后盖上0.51.0 cm潮湿细泥土,以不见种子为宜,再覆盖稻草保湿,搭小拱棚覆盖薄膜,以增温保湿,促使早出苗。出苗后及时揭去稻草,要避免揭草时拉断幼苗。苗期应防止高温烧苗和浓肥药伤苗;齐苗后间苗12次,按46 cm株距留苗1株,以利培育壮苗;2叶后用绿亨1号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20%盐酸吗啉胍?乙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狮马绿叶面肥1 000倍液防治猝倒病、病毒病、蚜虫及脱肥落黄,每隔57 d喷1次,连喷2次。定植前1015 d,进行全天候揭膜炼苗。 2.3整畦定植 施生石灰1 500 kg/hm2后整地做畦,畦宽90 cm、畦高30 cm、沟宽40 cm。畦中间开1520 cm的深沟,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2.530.0 t/hm2、钙镁磷肥7501 125 kg/hm2、三元复合肥375 kg/hm2、硼砂22.5 kg/hm2作基肥,之后畦面略成龟背形,用48%氟乐灵乳油1.5 L/hm2对水900 kg喷洒畦面,12 d后定植。5月中下旬,待幼苗长至810片真叶时即可定植,采用三角形双行定植,株行距50 cm60 cm,种植密度2.25万3.00万株/hm2。 2.4大田管理 定植返青后根据苗情追施12次苗肥,用20%30%腐熟人粪尿15 t/hm2或三元复合肥150 kg/hm2对水浇施。结果期需肥量较大,一般每采收45批次果后补施1次追肥,应掌握“少吃多餐”、“勤施薄施”的施肥原则,也可结合防治病虫进行根外追肥。浙椒1号不耐旱、不耐涝,怕渍,要及时做好清沟排水,做到雨后不积水,干旱要浇水。高温干旱易引起病毒病发生流行,致使生长发育受阻,造成落叶、落花、落果;如雨水多,土壤湿度过大,则造成缺氧,导致根腐烂,引发多种病害。水分管理宜采用浇灌方式3-4。植株高度达40 cm时应及时插架,用长70 cm的竹片或竹竿在植株左右各插1根呈交叉状,并在竹竿高度25 cm处绕线绑扶,以防植株倒伏,确保生长发育健康有序。生长发育旺盛的植株现蕾后,应将分叉下面的侧枝全部去除,同时将门椒花蕾摘除;去除主枝上的弱小不结果枝、畸形果和僵果,以免消耗养分。 2.5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科学合理使用农药,以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较长的药剂为主,同时注意安全间隔期。田间发现疫病中心病株后,抓准时机,采用药剂喷洒与浇灌并举。在发现病初期选用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72%锰锌?霜脲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69%安克锰锌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根腐病、枯萎病、青枯病发病初期采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3%广枯灵水剂800倍液或25%青枯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对好的药液400500 mL/株,隔10 d灌1次,连续灌23次。防治病毒病,在发病前用2%宁南霉素水剂500倍液、0.5% OS-施特灵水剂辣椒专用剂500倍液、3.8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5%植病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吗啉胍?羟烯腺?烯腺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隔10 d喷1次,连续防治34次。防治炭疽病、叶斑病,发病初期采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2 000倍液细雾喷施23次。防治蓟马、蚜虫,可选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3%莫比朗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10 000倍液喷雾。防治斜纹夜蛾、烟青虫,可选用5%抑太保乳油1 500倍液、10%除尽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茶黄螨,可用1.8%爱福丁乳油3 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1 500倍液喷施嫩叶背面。 2.6采收 当果荚长度为68 cm时,要及时采摘。采摘时要将果梗一起采下(不带果梗的视为不合格果)。采摘期间,必须坚持天天采摘、轻摘轻放、当天交售。要及时采摘合格果,以免果荚长成次品果荚和影响植株继续开花结果。 3 _ 1 毛伟海,包崇来,胡天华,等.辣椒新品种浙椒1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xx(6):27-28. 2 包崇来,毛伟海,胡天华,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