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检验师2015练习2015年临床检验基础 初级检验师lcjyjc_lx0201_第1页
初级检验师2015练习2015年临床检验基础 初级检验师lcjyjc_lx0201_第2页
初级检验师2015练习2015年临床检验基础 初级检验师lcjyjc_lx0201_第3页
初级检验师2015练习2015年临床检验基础 初级检验师lcjyjc_lx0201_第4页
初级检验师2015练习2015年临床检验基础 初级检验师lcjyjc_lx020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医学检验技师考试辅导 临床检验基础 第二章 红细胞检查一、A1 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除可见于缺铁性贫血外,还可见于 A、难治性贫血 B、白血病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2、MCV、RDW,常见的疾病是 A、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下列哪种情况血涂片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 A、溶血性贫血 B、骨髓纤维化 C、红白血病 D、急性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4、MCV、RDW,常见的疾病是 A、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5、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的最大缺点是 A、不易于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使用 B、操作不方便 C、试剂稳定性差 D、试剂具有剧毒性 E、需要绘制标准曲线 6、关于HiCN法测定废液处理步骤的叙述,哪项是不必要的 A、首先以水稀释 B、再加入次氯酸钠溶液 C、充分混匀 D、密封容器 E、放置15h以上才能倾入下水道 7、温氏法测血细胞比容应读取底部至下列哪一层的高度 A、血小板层 B、白细胞层 C、有核红细胞层 D、还原红细胞层 E、氧合红细胞层 8、关于魏氏法测血沉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109mmol/L的草酸钠溶液作抗凝剂 B、抗凝剂与血液按1:4混匀 C、血沉管内径应标准(2.5mm) D、血沉管必须垂直 E、测定温度最好是1825 9、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的血红蛋白测定参考方法为 A、叠氮高铁血红蛋白法 B、沙利法 C、十二烷基硫酸钠法 D、碱羟血红蛋白法 E、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 10、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病人,外周血涂片易见 A、球形红细胞 B、椭圆形红细胞 C、靶形细胞 D、口形红细胞 E、棘红细胞 11、当白细胞高于多少时,会影响血红蛋白比色测定的结果 A、20.0109/L B、30.0109/L C、40.0109/L D、50.0109/L E、100.0109/L 12、关于血沉在肿瘤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恶性肿瘤血沉加快与肿瘤组织坏死、继发感染无关 B、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 C、血沉可作为恶性肿瘤的普查筛选指标之一 D、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血沉趋正常 E、恶性肿瘤复发或转移时血沉增快 13、下列不能使血沉增快的是 A、各种炎症 B、组织损伤及坏死 C、恶性肿瘤 D、高球蛋白血症 E、DIC消耗性低凝血期 14、关于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常采用显微镜计数法 B、网织红细胞必须在活体染色时才能显示 C、使用Miller窥盘辅助显微镜计数,可提高精密度 D、WHO推荐的染料是新亚甲蓝 E、煌焦油蓝染液操作简单、不易产生沉淀、工作效率高、精度高 15、外周血涂片出现有核红细胞,最常见的疾病是 A、剧烈运动 B、肝脏疾病 C、烧伤 D、溶血性贫血 E、大手术后 16、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形成的原因是 A、胞浆内残留的DNA变性 B、胞浆内残留的RNA变性 C、脂蛋白变性 D、有核细胞脱核产生 E、纺锤体的残留物 17、成人不同人群红细胞MCH的参考范围是 A、1734pg B、2634pg C、2530pg D、1730pg E、3034pg 18、仪器法MCHC的参考范围是 A、180250g/L B、250360g/L C、180320g/L D、320360g/L E、250320g/L 19、血涂片观察下列哪种细胞需要进行活体染色 A、有核红细胞 B、嗜碱性点彩红细胞 C、网织红细胞 D、原始红细胞 E、异型淋巴细胞 20、下列网织红细胞概念,错误的是 A、它是介于晚幼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的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B、经活体染色后,嗜碱性物质凝聚成紫色颗粒 C、通常比红细胞稍大 D、通常以网织红细胞的百分率表示 E、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21、铅中毒时,血涂片中易见是 A、有核红细胞 B、球形红细胞 C、点彩细胞 D、大红细胞 E、小红细胞 22、卡波环现认为可能是 A、核残余物 B、脂蛋白变性 C、色素沉着 D、血红蛋白聚集 E、胞质发育异常 23、下列何种物质能促红细胞形成缗钱状聚集 A、清蛋白 B、纤维蛋白原 C、球形红细胞 D、镰状红细胞 E、卵磷脂 24、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常引起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失血性贫血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25、不属于红细胞异常结构的是 A、染色质小体 B、杜勒小体 C、卡波环 D、嗜碱性点彩 E、寄生虫 二、B 1、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脾功能亢进E.血型不合的输血后溶血 、小红细胞常见于 A、 B、 C、 D、 E、 、大红细胞常见于 A、 B、 C、 D、 E、 2、A.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B.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C.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D.小细胞均一性贫血E.正细胞均一性贫血 、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常表现为 A、 B、 C、 D、 E、 、慢性肝病常表现为 A、 B、 C、 D、 E、 、巨幼细胞性贫血常表现为 A、 B、 C、 D、 E、 、缺铁性贫血常表现为 A、 B、 C、 D、 E、 、混合型营养性缺乏性贫血常表现为 A、 B、 C、 D、 E、 3、A.再生障碍性贫血B.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C.缺铁性贫血D.慢性疾病(炎症性)贫血E.急性失血后贫血 、属于红细胞寿命缩短的疾病是 A、 B、 C、 D、 E、 、属于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的疾病是 A、 B、 C、 D、 E、 4、A.变性RNAB.脂蛋白C.RNAD.DNAE.线粒体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胞质中的蓝色颗粒是由于含有何种物质 A、 B、 C、 D、 E、 、网织红细胞胞质中网状结构是由于含有何种物质 A、 B、 C、 D、 E、 5、A.巨幼细胞性贫血B.急性失血性贫血C.单纯杂合子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轻型)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缺铁性贫血 、MCV减少,RDW正常见于 A、 B、 C、 D、 E、 、MCV正常,RDW正常见于 A、 B、 C、 D、 E、 、MCV增大,RDW正常见于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于铁缺乏、珠蛋白合成障碍、慢性失血。 【答疑编号100012105】 2、【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常见病因和疾病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非轻型)、HbH病。 【答疑编号100012073】 3、【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有核红细胞(幼稚红细胞):除1周内婴儿血涂片中可见少量有核红细胞外,其他则为病理现象,如溶血性贫血(如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造血系统恶性疾患或骨髓转移性肿瘤(如各种急、慢性白血病、红白血病)、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脾切除后。 【答疑编号100012072】 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MCV增高RDW增高贫血类型大细胞不均一性常见病因和疾病巨幼细胞贫血、某些肝病性贫血。 【答疑编号100012071】 5、【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HiCN法)致命的弱点是氰化钾(KCN)试剂有剧毒,使用管理不当可造成公害。 【答疑编号100012070】 6、【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氰化钾试剂是剧毒品,测定后的废液应收集于广口容器中,首先以水稀释废液(1:1),再按每升上述稀释液加次氯酸钠(安福替民)35ml,充分混匀,敞开容器,放置15h以上,再排入下水道。 【答疑编号100012069】 7、【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温氏法测血细胞比容时将毛细玻管置于专用读数板中,移动滑尺刻度至还原红细胞层表层为准,读出相对应的数值。 【答疑编号100012068】 8、【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魏氏法测血沉时取109mmol/L枸橼酸钠作抗凝剂,因此A选项说法错误。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4。血沉管内径应标准(2.5mm),放置要垂直,不得倾斜。血沉架应避免直接光照、移动和振动。最适宜温度为1825,并要求在采血后2h内完成。 【答疑编号100012067】 9、【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HiCN法):1966年被ICSH推荐为参考方法。 【答疑编号100012066】 10、【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靶形细胞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如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HbC病)、阻塞性黄疸、脾切除后。 【答疑编号100012065】 11、【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异常血浆蛋白质、高脂血症、白细胞数超过30109/L、脂滴等可产生浊度,干扰血红蛋白(Hb)测定。 【答疑编号100012064】 12、【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恶性肿瘤:因2-巨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增高、肿瘤组织坏死、继发感染、贫血等因素使血沉增快。手术切除、治疗好转,血沉可正常。复发或转移时,血沉又增快。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 【答疑编号100012063】 13、【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沉减慢如真性或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DIC消耗性低凝血期、继发性纤溶期等血沉减慢。 【答疑编号100012062】 14、【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网织红细胞必须在活体染色时才能显示,WHO推荐使用新亚甲蓝染液,其染色力强且稳定,煌焦油蓝染液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但易产生沉淀、工作效率不高、精度差(批内CV可达20%以上)。 【答疑编号100012061】 15、【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有核红细胞(幼稚红细胞):除1周内婴儿血涂片中可见少量有核红细胞外,其他则为病理现象,如溶血性贫血(如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造血系统恶性疾患或骨髓转移性肿瘤(如各种急、慢性白血病、红白血病)、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如骨髓纤维化)、脾切除后。 【答疑编号100012060】 16、【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瑞氏染色后,胞质内出现形态不一的蓝色颗粒(变性RNA),属于未完全成熟红细胞,颗粒大小不一、多少不等。见于铅中毒、正常人(约占110000)。 【答疑编号100012059】 17、【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成人不同人群红细胞MCH的参考范围是2634pg。 【答疑编号100012058】 18、【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仪器法MCHC的参考范围是320360g/L。 【答疑编号100012057】 19、【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网织红细胞检查应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法时经体外活体染色,网织红细胞内RNA的磷酸基带有负电荷,能与新亚甲蓝、灿烂甲酚蓝(煌焦油蓝)、中性红等碱性染料带正电荷的有色反应基团结合,使RNA胶体间电荷减少,分子间斥力下降失去分散力,形成核酸与碱性染料复合物的多聚体,呈深染的颗粒状或网状结构。 【答疑编号100416078】 20、【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到完全成熟红细胞间的过渡细胞,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其胞质中残存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RNA),经活体染色后,嗜碱性物质凝聚成蓝黑色颗粒,颗粒与颗粒连缀成线,线连接成网。网织红细胞计数是反应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 【答疑编号100416077】 21、【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铅中毒时,瑞氏染色后,胞质内出现形态不一的蓝色颗粒(RNA)称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属于未完全成熟红细胞,颗粒大小不一、多少不等。 【答疑编号100416076】 22、【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卡波环是在嗜多色性或碱性点彩红细胞的胞浆中出现的紫红色的细线圈状结构,现认为是胞浆中脂蛋白变性所致,见于白血病、巨细胞性贫血、增生性贫血、铅中毒、脾切除后。 【答疑编号100416075】 23、【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沉加快可促使红细胞形成缗钱状聚集。小分子蛋白如清蛋白、卵磷脂等使血沉减慢,大分子蛋白如纤维蛋白原、急性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胆固醇、三酯甘油使血沉加快;红细胞直径越大,血沉越快,但球形和镰形红细胞因不易聚集使血沉减慢;血液凝固时,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使血沉减慢。 【答疑编号100416074】 24、【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常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答疑编号100416073】 25、【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红细胞内出现异常结构有:嗜碱性点彩红细胞、染色质小体、卡波环、寄生虫。 【答疑编号100416072】 二、B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小红细胞:直径6m的红细胞。正常人偶见。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答疑编号100012101】 、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大红细胞:直径10m的红细胞。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恶性贫血等。 【答疑编号100012102】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答疑编号100012092】 、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答疑编号100012093】 、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答疑编号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