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教育思想ppt课件_第1页
卢梭的教育思想ppt课件_第2页
卢梭的教育思想ppt课件_第3页
卢梭的教育思想ppt课件_第4页
卢梭的教育思想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卢梭的教育思想,授课人:赵真一,1,一、生平,二、论人的天性,三、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四、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五、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六、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七、自然后果法,八、用比较的视角探讨卢梭与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的异同,2,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3,让雅克卢梭(1712年1778年),法国人,生于瑞士,是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卢梭自幼跟其父亲一起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和文学书籍并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只在正规学校学习过两三年的拉丁文、数学和绘画,所以其一生所学知识主要来源于其不间断的刻苦阅读。,一、卢梭的生平,4,两次有奖征文,才华为世人瞩目,然亦与伏尔泰等分道扬镳。30岁时来到巴黎,结识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等。1754年之后在巴黎附近的乡村相继出版新爱绿绮丝、社会契约论、爱弥儿等著作,惹祸上身,逃亡八年。流亡中写出忏悔录第一部。1773年写出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1778年病逝。,5,百科全书派群像,6,7,侦察兵遭老虎攻击,8,橡树,9,玩蛇者,作于1907年,藏巴黎奥尔赛博物馆,10,卢梭纪念碑,11,论科学与艺术(1749年)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5年)新爱洛伊斯(1761年)社会契约论(1762年)爱弥儿(1762年)山中书简(1763年)忏悔录(1778年)。,12,政治基础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Discourssurlorigineetlesfondementsdelingalit)中,卢梭尝试把政府的出现解释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一种契约。人们愿意放弃个人自由并被他人所统治的唯一原因,是他们看到个人的权利、快乐和财产在一个有正规政府的社会比在一个无政府的、人人只顾自己的社会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不过,卢梭又指出原始的契约有着明显的缺陷。社会中最富有和最有权力的人“欺骗”了大众,使不平等成为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特点。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契约应该被重新思考。政府不应该是保护少数人的财富和权利,而是应该着眼于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平等。不管任何形式的政府,如果它没有对每一个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负责,那它就破坏了作为政治职权根本的社会契约。,13,思想基础卢梭的政治哲学中最主要的原则是政治不应与道德分离。当一个国家不能以德服人,它就不能正常地发挥本身的功能,也不能建立对个人的权威。第二个重要的原则是自由,捍卫自由是国家建立的目的之一。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由政治革命而社会革命,再由社会革命而道德革命,规模和程度远超英美的一个渊源。他认为知识的积累加强了政府的统治而压制了个人的自由。他总结得,物质文明的发展事实上破坏了真挚的友谊,取而代之的是嫉妒、畏惧和怀疑。,14,作品中的观点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15,二、论人的天性,1、性善论人性本善自爱心和怜悯心良心是得自天赋的2、感觉论承认感觉是知识的来源感官训练,16,三、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1、自然主义教育的基本含义核心思想在于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按照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所谓教育,干涉儿童的自由发展。,17,自然的教育: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人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事物的教育:我们从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18,自然的教育自由的教育,儿童在自身的教育和成长中取得主动地位。适应每个儿童的教育。主要针对富人。,19,2、自然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爱弥儿自然人独立自主的人平等的人自由的人自食其力的人,20,3、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儿童有他的地位;应该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给儿童充分的自由实施“消极教育”,21,四、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把人的一生分成几个阶段,详细论述了不同时期儿童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应注意的事项等等。,22,1、婴儿期的教育(婴儿出生后的前两年)以幼儿身体的养护和锻炼为主。一方面,卢梭认为体质锻炼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另一方面,他还认为“唯有健康的体魄才能使人忍耐疾苦,勤于工作,获得幸福和延长寿命。”他主张给婴儿穿宽松的衣服以免影响其身体的发育;他倡导由母亲亲自照看孩子,由父亲教育孩子;挑选保姆要选择身心皆健的等等。,23,身体保育须合乎自然,要给孩子活动的自由。因为健康的体魄是智慧的基础,是儿童接受自然的教育的条件。此时教育应在乡间进行卢梭主张应该让婴儿在乡村环境下自然地生长,注意婴儿对于食物的自然选择能力。,24,2、儿童期的教育(时间段为2岁12岁)感官的教育一个人的不同感官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敏感期,而这些敏感期几乎都集中在人的童年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的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发展了,他们的感觉能力也发展了,但还不适宜进行抽象的概念和文字知识方面的教育。应该指导儿童锻炼及发展各种感觉器官,积累丰富的感觉经验,为下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25,重感觉非理性在卢梭看来,理性教育应以感觉经验为基础。在诸多感觉中,卢梭最为看重的是触觉和视觉的教育。因为“这两种感觉的用途是最经常和最重要的。”反对这一时期让儿童读书在纪律教育方面,卢梭反对体罚,也不赞成口头说教。他提出自然后果法。,26,3、青年期的教育(时间段为12岁-15岁)“整个世界就是书本,事实就足以教学”。他把这一阶段的教育重点放在知识教育和劳动教育上。知识教育上,“卢梭把培养兴趣和提高能力放在首位,并注意通过知识学习陶冶情操。”劳动教育上,他认为这一阶段的人应学习一门职业并提出了选择职业的几条原则:“有用,这是最基本的;适合自己的禀赋,不能单凭热情冲动去选择职业,眼高手低也不能成功;适合自己的性别和年龄,青年人不宜选择整天呆在房间里的职业;清洁卫生,无害于身体。”,27,像农民那样劳动,像哲学家那样思想,28,4、青春期的教育(时间段为15岁-20岁)卢梭把这一时期的教育重点放在道德教育和宗教教育上。道德教育方面,卢梭认为,“道德教育的第一个内容是培养善良的感情,方法是给学生阅览人类不幸、困难、受难的图画,还要注重善良的示范。道德教育的第二个任务是培养善良的判断,研究历史是完成这个任务的主要方法,他对于伟大人物的传记特别注意。道德教育的第三个任务是发展善良的意志。,29,宗教教育方面,卢梭认为“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道德”。他要求人们要爱上帝胜于爱一切,但反对当时教士编写的荒诞教义和教会的繁文缛礼,他认为当一个人受了自然的教育后就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宗教。,30,5、爱情和婚姻家庭教育(时间段为人成年以后)卢梭以爱弥儿和苏菲相识、相爱再到步入婚姻的过程为例详细描述了这一时期的教育。这一时期的教育中,卢梭还专门提及了针对女子的教育。他一方面提出女子应当受教育,一方面又指出女子所受的教育也不要太多。卢梭认为女子应当是男子的附属品,他理想的女子形象是受过适当的教育的贤妻良母型的女子。,31,(女子教育)女勿争雄,男勿争雌;认识男女性的差异之处:女性开始说话的时间比男性早,声音也比较动听,学习也比较容易。男人生来即为了自己,女生生来即为了取悦于男人。降生之后,捆绑得紧紧的义务应予消除。尤其女孩子不应束胸、束腰。男性只以嘴、语言表达情意,女性则几乎以全身来表达。男人长于抽象,女人优于实际。对婚姻的了解,32,五、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培养忠诚的爱国者国家长官学校教育重视体育在学校内模拟政府机构组成相应的团体,以使学校成为未来政治家的培养场所。,33,六、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他所著的爱弥儿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起构成了西方教育思想史上的三个里程碑。影响了德国泛爱学校运动的产生和发展卢梭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具有全新的意义,他启发人们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教育。裴斯泰洛奇在其创办的学校中实践了卢梭的儿童观,并进而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34,七、自然后果法,当儿童犯了错误和过失后,不必直接去制止或处罚他们,而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自然后果。这就是教育史上著名的“自然后果法”。,35,八、用比较的视角探讨卢梭与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的异同,苏启敏的论文王守仁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从理论基础、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儿童教育、师生关系、道德教育、教育原则和方法几个方面探讨了王守仁与卢梭教育思想的不同,最后得出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仍然没有脱离传统教育的范式,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是西方新旧教育的分水岭的结论。,36,邬春芹的论文颜元与卢梭教育思想比较研究探讨了颜元和卢梭两位教育家在教育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主张的相似性,但也指出了两者的不同之处:颜元的教育价值观更多的是“社会本位”,而卢梭的教育价值观更多的是“个人本位”。王文礼的论文庄子和卢梭的自然教育观之比较探讨了庄子和卢梭教育观的异同及其对今人的启示。,37,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滕大春.卢梭教育思想述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雷克啸,夏传礼.中国著名教育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