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耳饰,1,耳饰是人体耳部的装饰,在新石器时期就已出现;,2,我国古代的穿耳之俗1、新石器时代已有穿耳习俗;2、商周时期男女都有穿耳习俗;3、战国时期,男子不穿耳,女子有穿耳习俗;4、秦朝皇室贵族都不穿耳,士庶女子则须穿耳,它是区别贵贱的标记;,3,5、汉朝,女子都穿耳,主要用于警戒、规范女子的行为;6、唐朝受社会礼教的影响佩戴耳饰并不流行,汉族妇女不穿耳;7、五代、宋朝以后女子都穿耳;,4,汉朝,5,唐朝,6,1、珰,珰又称耳筒、耳柱、耳塞,是一种直接塞入耳孔的饰品;最早的珰饰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主要流行于魏晋时代,之后耳珰不在流行;珰多以玉质为主,其造型分收腰圆筒形、钉头形和穿系珠珥型三类;,7,8,9,2、耳环,耳环的前身是耳玦;耳玦是一种有缺口的圆环,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主要是玉质材料商周时期的耳环多为青铜制品,到明代葫芦形状的耳环最为常见,直到清朝仍在流行。,10,耳玦,玦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耳饰实物,绝大多数为形似环而有缺,以玉石质地为主。主要流行于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纹样装饰趋向华丽,到了汉代则主要见于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云南滇族地区,汉族地区不再流行。从出土情况来看,佩戴玉玦既可以双耳佩戴,也可以单耳佩戴,而且没有性别和年龄的差别。,11,耳环,又简称“环”。耳环的形制,最初是以金属为主体材料制成的环形耳饰,到了辽宋时代,则转化为饰物后戴有环脚的形式。环脚即用作簪戴的细弯钩,宋代略短,到了明代则在耳后伸出很长,有约束行为,使人端庄之意。这种耳饰出现在冶金技术产生之后,在此之前,人们的耳饰大多以玉石为之,如玉玦,珰等。“,12,商代,13,耳环”之名在史籍中出现得较晚,可能和汉族人在宋以前不流行穿耳有关。目前能见到的有关耳环的记载,以晋六朝为早,但其佩戴对象,主要是南北各地的少数民族,且不分男女,均可戴之。六朝以后,少数民族穿耳戴环的习俗一直有所延续。如瀛涯胜覧:“阿丹国妇人耳戴金厢宝环。”贵州通志:“土人女子耳戴大环垂玉肩。”郡大记:“大邦妇人耳戴大金圈。”岭外代答海外黎蛮:“其妇人高髻绣面,耳带铜环。”等等,都说明长期以来,穿耳戴环一直是流行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妆饰习俗。汉族男子不尚穿耳,也不喜佩戴耳环。而汉族女子普遍佩戴耳环则要到宋代。,14,汉代,宋,15,辽,明代,16,明代,17,明代,18,明代,19,明代,20,清朝,21,3、耳坠,耳坠是指利用绳或金属钩悬挂在耳垂之下的小饰物,是耳环的发展;,22,23,汉朝,24,明代,25,明代,26,明朝,27,清朝,28,4、耳珠/丁香,耳珠是直接穿戴在耳饰孔中小如豆粒的饰物;耳珠是由耳珰发展而来的;流行于中国明清时期。丁香不似耳环、耳坠般可以随风晃动,而是固定于耳垂之上,故比较小巧轻便,适于家常佩戴。丁香的质地以金银居多,富贵者嵌有珠玉,贫贱者则以铜锡为之。,29,30,耳珰与耳珠的区别:,前者装饰面及插入耳饰孔的部分都比较粗大,以珠玉、琉璃质地为主。而后者的装饰面小如豆粒插入耳饰孔的部分为纤细的金属针钩,以金属质地为主,;,31,5、耳瑱瑱是诞生于中国先秦时期的一种礼仪耳饰。,瑱又称“充耳”,即无需穿耳,只将耳饰从冠帽上悬至两耳旁;瑱饰的佩戴,有警戒谗言之意,令举止端正稳重,保持气节,谨慎自重。,32,瑱饰有两种佩戴方法:1)从冠帽左右耳旁的衡笄用丝绳垂挂于两旁耳孔之处;2)直接垂于耳;,33,34,男子使用时一般做为冕冠的附件,玉制的称为“瑱”、“珥”或“充耳”,绵制的称为“纩”或“充纩”,自先秦一直沿用至明代;女子使用时一般将之系于簪首,统称为“簪珥”,主要流行于汉晋时期。,35,耳钳,耳钳原是满族人对耳饰的代称。清代的“一耳三钳”,就指的是一个耳朵上戴三件耳饰,可以是环,也可以是坠。,后来,又特指一种夹钳的耳饰,因其无需穿耳孔,不会破坏身体的全形,故流行于20世纪30年代新女性崛起之时,也是当代女性在特殊场合需要盛装穿戴而不得不佩戴耳饰时的一种方便之选。,耳钳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术设计的鞋履创新与表现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收银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元宇宙社交平台虚拟现实社交体验优化研究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农机驾驶维修工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中式面点师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海南-海南防疫员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中国粘钩行业销售动态及需求预测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护理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4版生态修复施工合同
- 2024版钢结构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合同范本
- 吉安市新庐陵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及下属子公司2025年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至2030年中国生长激素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大疆:2025大疆机场3操作指导书
- 2025年12345热线考试题库
- 2025年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试题
- 绿色矿山培训课件
- hiv职业暴露培训课件
- 2025年重庆市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小番茄栽培技术课件
- 女职工普法宣传教学课件
- (高清版)DB22∕T 5159-2024 预应力混凝土桩基础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