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泵基本原理和动画ppt课件_第1页
叶片泵基本原理和动画ppt课件_第2页
叶片泵基本原理和动画ppt课件_第3页
叶片泵基本原理和动画ppt课件_第4页
叶片泵基本原理和动画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叶片泵,目的任务重点难点提问作业,1,目的任务,了解叶片泵的分类、结构掌握叶片泵的工作原理、计算和特性曲线,2,重点难点,1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2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应用,3,提问作业,1容积式泵工作的必要条件是什么?2困油现象的实质是什么?齿轮泵困油现象是怎样产生的?3外啮合齿轮泵能否做高压泵?为什么?,4,3、3叶片泵,3、3、1单作用叶片泵3、3、2双作用叶片泵,5,3、3叶片泵,单作用非卸荷式变量泵分类双作用卸荷式定量泵,6,3、3、1单作用叶片泵,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流量计算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特性,7,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组成工作原理特点,8,单作用叶片泵的组成,组成:定子、转子、叶片、偏心安装配油盘、传动轴、壳体等。,9,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v密形成:定子、转子、叶片、配流盘围成下半周,叶片伸出,v密,吸油v密变化,转子顺转上半周,叶片缩回,v密,压油吸压油腔隔开:配油盘上封油区和叶片,10,单作用叶片泵特点,1转子转一转,吸压油各一次。称单作用式2吸压油口各半,径向力不平衡。称非卸荷式,11,单作用叶片泵流量计算,排量流量,12,单作用叶片泵的排量,两叶片处于定子最右边,v密max处于定子最左边,v密min(V密max-V密min)Z即一转压出油液的体积,即等于一环形体积故V=(R+e)2-(R-e)2B=4ReB=2DeB,13,单作用叶片泵的流量,理论流量:qt=vn=2BeDn实际流量:q=qtv=2BeDnv结论:1)qT=f(几何参数、n、e)2)n=ce变化qC变量泵e=0q=0大小变化,流量大小变化e方向变化,输油方向变化故单作用叶片泵可做双向变量泵,14,单作用叶片泵变量原理,手动变量原理限压式*自动恒压式恒流量式,15,单作用叶片泵的流量脉动,单作用叶片泵定、转偏心安装其容积变化不均匀故有流量脉动,叶片应取奇数一般1315,16,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流量压力特性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应用,17,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作用,当压力升高到预调的限定压力后,流量自动减小。,18,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分类,限压式变量泵利用压力反馈作用实现变量*外反馈可分为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内反馈,19,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组成工作原理,20,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组成,组成:变量泵主体、限压弹簧、调节机构(螺钉)、反馈液压缸。,结构动画图,21,外反馈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工作原理,当pAksx0时,定子右移,e,q,22,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流量压力特性,特性曲线调节过程,23,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性曲线,当ppb时,pA=ks(x0+x)变量泵,24,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调节过程,调节螺钉4,可改变qmax,使AB段上下平移调节螺钉3,可改变pB,使BC段左右平移更换弹簧,可改变弹簧刚度,使BC段斜率k大,曲线平缓变化k小,曲线较陡,25,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应用,执行机构需要有快、慢速运动的场合,如:组合机床进给系统实现快进、工进、快退等快进或快退:用AB段工进:用BC段定位夹紧:用AB段或定位夹紧系统夹紧结束保压:用C点,26,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特点,减小了P,减少了油液发热,简化了系统,但结构复杂。思考题:限压式变量叶片泵能否作双向变量泵?,27,3、3、2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流量计算YB1型叶片泵的结构,28,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组成工作原理特点,29,双作用叶片泵组成,组成:定子、转子、叶片、配油盘、传动轴、壳体等,结构图动画,30,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V密形成:定子、转子和相邻两叶片、配流盘围成右上、左下,叶片伸出,V密吸油V密变化:转子逆转工作原理动画左上、右下,叶片缩回,V密压油吸压油口隔开:配油盘上封油区及叶片,31,双作用叶片泵特点,1)转子转一转,吸、压油各两次。称双作用式2)吸、压油口对称,径向力平衡。称卸荷式,32,双作用叶片泵流量计算,排量流量,33,双作用叶片泵排量,叶片每伸缩一次,每两叶片间油液的排出量为:V密max-V密min(V密max-V密min)Z即一转压出油液的体积,即等于一环形体积。,34,双作用叶片泵排量,又双作用式应为两倍的环形体积即Vt=2(R2-r2)B还叶片有一定厚度叶片所占体积为V=2BSZ(R-r)/COS故双作用叶片泵的实际排量为V=VtV=2B(R2-r2)-(R-r)Z/COS,35,双作用叶片泵流量,双作用叶片泵的理论流量为:qt=2B(R2-r2)-(R-r)SZ/COSn泵输出的实际流量为:q=2B(R2-r2)-(R-r)Z/COSnv,36,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