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港口航道工程学课程设计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2013/6/20指导教师:张劲松 田兴参9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作者:陈旭东学号:39东江水利枢纽通航建筑物初步设计港口航道工程学课程设计目 录1概述32基本资料32.1气象32.1.1气温32.1.2风速32.2水文32.2.1洪水32.2.2水位及其他高程42.2.3泥沙42.3地质42.4航运52.5枢纽工程其他资料63设计内容63.1枢纽中的船闸布置63.1.1船闸等级的确定63.1.2船闸布置方案比较论证63.1.3船闸各平面尺寸及高程的确定73.1.3.1各平面尺寸73.1.3.2各高程83.1.4船闸通航水位的确定103.1.5船闸通过能力及耗水量103.1.5.1通过能力103.1.5.2耗水量113.1.6输水系统选型及廊道断面尺寸拟定123.1.6.1输水系统选择123.1.6.2输水廊道断面尺寸123.1.7引航道布置及尺寸123.1.8人字闸门尺寸拟定133.1.8.1门扇长度133.2船闸的稳定及结构设计143.2.1船闸闸首墙及闸室墙的结构形式143.2.2确定荷载及其组合163.2.2.1闸首墙荷载及其组合163.2.2.2闸室墙荷载及其组合193.2.3闸首墙尺寸拟定及稳定分析233.2.3.1闸首墙抗滑稳定性分析233.2.3.2闸首墙抗倾稳定性分析243.2.3.3闸首墙抗浮稳定性分析253.2.3.4地基承载力分析253.2.4闸室墙尺寸拟定及稳定分析263.2.4.1闸室墙抗滑稳定性分析263.2.4.2闸室墙抗倾稳定性分析263.2.4.3闸室墙抗浮稳定性分析273.2.4.4地基承载力分析283.2.5衬砌墙计算283.2.5.1衬砌墙应力计算293.2.5.2锚筋计算294设计图304.1船闸平面图304.2船闸纵剖面布置图314.3船闸上、下闸首横剖面图314.4船闸闸室首横剖面图315参考文献321 概述广东省惠州东江水利枢纽工程位于东江下游惠城区河段的泗湄洲处,上距惠州市惠城区约9.4 km,下距博罗水文站3.3 km。坝址以上控制集水面积25325 km2,是以改善水环境为主,结合发电,兼顾航运,并且有改善城市供水和农田灌溉条件,发展旅游等多项综合利用效益而兴建的水利枢纽工程。2 基本资料枢纽坝轴线位于泗湄洲洲头处,泗湄洲将河道分为左河汊和右河汊,主流位于右河汊。枢纽工程由拦河闸、电站、船闸等建筑物组成。右河汊的右侧布置船闸,紧靠船闸布置12孔拦河闸,右河汊的左侧布置电站;左河汊布置10孔拦河闸,左、右河汊之间(泗湄洲)连接为土坝。枢纽右岸为岩石基础的山坡,边坡约为13。主要资料如下:2.1 气象2.1.1 气温灌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夏季78月常有高温出现,最高气温为38.2;冬季12月2月有霜冻,最低气温达2.4;多年平均气温为21.8,全年降雨集中在48月间。年最大降雨量2722.8mm。2.1.2 风速洪水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8.0 m/s,极端风速达32.5m/s。2.2 水文2.2.1 洪水洪水集中在49月,枢纽上游有枫树坝、新丰江、白盆珠三大水库削峰。现根据枢纽附近水水文站近三十年的观测资料整理出不同频率之洪峰流量如表1。各种频率与相应洪峰流量:频率0.20.330.512510%20流量1440013700130001197010910942082507300船闸枯水时停止通航(相应通航保证率=95)时,流量Q=600m3/s,相应下游水位为1.0m。电站停发流量Q=2800m3/s,相应上游水位为6.13m。10年一遇(P=10%)的洪水闸前水位为12.01m,相应下游水位为11.79m。122.12.22.2.12.2.2 水位及其他高程电站建成后,拦河闸闸底板高程为3.2m,拦河闸闸顶高程17.30m,上游正常蓄水水位为10.5m。2.2.3 泥沙东江河道含沙量少,本次设计可不考虑泥沙问题。2.3 地质坝址区两岸阶地表层主要为第四系冲积层,由地质剖面图知在枢纽轴线位置的河槽范围以内,河床上部主要为第四系粉细砂、中粗砂、含砾粗砂、砂卵石层自上而下分布至基岩面,层厚约为1423m。基岩主要为燕山二期及燕山四期入侵岩,燕山二期入侵岩为二长花岗岩。靠近右岸为岩石基础,花岗岩,风化层23米。坝址地基土层力学参数表(见表1、表2)表1 坝址区各岩土层主要力学指标建议值表层序号岩土层名称饱和快剪强度固结试验(饱和)变形模量泊松比地基承载力标准粘聚力内摩擦角压缩系数压缩模量CkPa()MPa-1MPaMPakPa2-1粘土、粉质粘土13.216.10.394.9120160淤泥质粘土79.50.63.560902-2粉细沙、中细沙02830101201402-3含砾中粗砂03031161802002-4砂卵砾石层0343540350400全风化带20250.394.81280300强风化带150020000.30.35600800弱风化带500055000.230.2520002500表2 混凝土与基础摩擦系数建议值表项 目摩擦系数粘聚力(MPa)混凝土/粘土、粉质粘土(2-1层)0.25混凝土/细中粗砂(2-2层)0.350.4混凝土/含砾中粗砂(2-3层)0.40.45混凝土/砂卵砾石层(2-4层)0.450.5混凝土/全风化带()0.35混凝土/强风化带()0.50.60.70.30.4混凝土/弱风化带()0.60.81.00.60.7沿河一带由于河道常有水,故地下水位相对较稳定,一般在3.0米左右。填筑土料:工程填筑土料控制干密度 渗透系数:K=1.010-4cm/sC=15kPa=252.4 航运根据交通部、水利部、国家经贸委发1998659号和广东省政府粤府函1998270航道等级的批复,航道为IV级航道。广东航道局提供的通航船队(只)尺度要求为:500t级船舶:(4549.9)m(1013)m(2.53)m(长宽吃水深度),船队(一顶一)尺度为109m10.8m1.6m(长宽吃水深度);300t级船舶:(3545)m(7.510)m(1.52.5)m(长宽吃水深度);100t级船舶:(2530)m(67.5)m(1.01.2)m(长宽吃水深度)。船舶的最大干舷高度取2.5m。2.5 枢纽工程其他资料本工程属I等工程,拦河水闸为2级建筑物,按照50年一遇(P=2%)洪水设计,200年一遇(P=0.5%)的洪水校核。因本次课设不涉及拦河闸的相关设计内容,其计算成果可直接引用:(1)上游正常蓄水位10.5m;(2)上游设计洪水位13.91m;(3)上游校核洪水位15.29m;(4)综合确定最终的拦河闸闸顶高程为17.3m。3 设计内容3.1 枢纽中的船闸布置3.1.1 船闸等级的确定根据交通部、水利部、国家经贸委发1998659号和广东省政府粤府函1998270航道等级的批复,航道为IV级航道。该航道设计最大船舶吨位为500t,故设船闸级别为IV级。3.1.2 船闸布置方案比较论证船闸的总体布置,必须保证船舶、船队在通航期内安全通畅过闸,并有利于运行管理和检修。因而船闸宜布置在在地形、地质条件较好,且顺直、稳定、开阔的河段。东江枢纽坝轴线位于泗湄洲洲头处,泗湄洲将河道分为左河汊和右河汊,枢纽所在河道右汊为主汊,水深较大,在枯水期时能更好地满足通航要求,左河汊为支流,河道较窄,且泥沙淤积较多,不满足通航要求。并且,船闸宜临岸布置,并且不宜布置在拦河闸与电站之间,以避免泄水对通航条件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右岸拥有修建船闸所要具备的良好地形地质条件,右岸山体可提供石料及混凝土部分骨料,故将船闸布置在右河汊的右侧较为合理。为防止枢纽下泄水流对船闸通航条件造成影响,应将船闸布置在右河汊右侧靠岸位置且在上游闸首设在洲头附近。船闸与泄水闸必须有足够长度隔流堤或隔流墙。船闸的平面布置类型,在纵轴上分为单线、多线船闸;按并列的闸室数分类分为单线船闸和多线船闸。设计规范规定,船闸线数主要根据航道设计水平年的运输要求确定;船闸级数应综合考虑水头、地形、地质、水源、水力学等自然和技术条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确定。由于本船闸级别为IV级,设计水平年的运输要求不高,客运、旅游船只也很少,可常用单线船闸,能够满足航运的要求。船闸总体设计规范建议船闸优先采用单级船闸,可按下列情况确定:(1)水头40m,采用两级或多级船闸。该河段处水头不超过30m,故采用单级船闸即可。因而该船闸设为单线单级。3.1.3 船闸各平面尺寸及高程的确定3.1.3.1 各平面尺寸1. 闸室有效长度:闸室有效长度LX为从下闸首门龛或防撞设置的上游边缘到上闸首门龛或帷墙下游边缘的长度,根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 ,船闸闸室有效长度不应小于按式计算的长度,并取整数:式中闸室有效长度(m);设计船队、船舶计算长度(m),当一闸次只有一个船队或一艘船舶单列过闸时,为设计最大船队、船舶的长度;当一闸次有两个或多个船队船舶纵向排列过闸时,则为各设计最大船队、船舶长度之和加上各船队、船舶间的停泊间隔长度;富裕长度(m),顶推船队;拖带船队;机动驳和其他船舶。取设计船舶500t级的船队,且船队为一顶一顶推船队,其尺度为109m10.8m1.6m(长宽吃水深度),即, ,代入式中得到:Lx=Lc+Lf=109+0.06109+2=117.54m依内河通航标准规定IV级航道的船闸,其有效长度不宜小于120m,故取闸室有效长度为120m。2. 闸室有效宽度:闸室有效宽度即闸室有效宽度和闸首口门有效宽度,根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介绍,船闸有效宽度闸室有效宽度按以下公式计算,并宜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GBJ139)中规定的8m,12m,16m,23m,34m宽度。式中船闸闸首口门和闸室有效宽度(m);同一闸次过闸船舶并列停泊于闸室的最大总宽度(m)。当只有一个船队或一艘船舶单列过闸时,则为设计最大船队或船舶的宽度; 富裕宽度(m);富裕宽度附加值(m),当时,;当时,;过闸停泊在闸室的船舶的列数。Bx=bc+bf=13+1.2+0.025(2-1)10=14.5m,根据规范手册,取16m。3. 门槛最小水深:船闸门槛最小水深应为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至门槛顶部的最小水深,设计规范中规定,该水深应满足设汁船舶、船队满载时的最大吃水加富裕深度的要求,可按公式计算:式中门槛最小水深(m);设计船舶、船队满载时的最大吃水(m)。该船闸设计通过最大船舶吨位为500t,其最大吃水深度应满足,则船闸闸室门槛最小水深H=1.63=4.8m。3.1.3.2 各高程1. 闸首的闸门顶部高程:根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 305-2001),船闸挡水前缘闸首的闸门顶部高程应为上游校核高水位加安全超高,船闸非挡水前缘闸首的闸门顶部高程应为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加安全超高,IIV级船闸的超高值。已知校核洪水位为15.29m,则上游船闸闸门门顶高程为:15.29+0.515.79m。下闸首闸门的门顶高程为上游最高通航水位加上相应的超高值为:12.01+0.5=12.51。为了交通的方便,可取上下游闸门的门顶高程相同,故设计取上下游闸首闸门的门顶高程均为15.8m。即H1=15.8m。2. 闸室墙顶高程:船闸闸室墙顶部高程应为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加超高值,超高值不应小于设计过闸船舶、船队空载时的最大干舷高度,参照内河通航标准(GB139)可知,对IV级航道水上过河建筑物通航净高不小于4.5m,故取超高值为4.5m;因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为12.01m,所以闸室墙顶部高程为H2=12.01+4.5=16.5m。3. 闸首墙顶高程:根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 305-2001),船闸闸首墙顶部高程应根据闸门顶部高程和结构布置等要求确定,并不得低于闸门和闸室墙顶部高程。对于位于枢纽工程中的船闸,其挡水前缘的闸首顶部高程应不低于与相互连接的枢纽工程建筑物挡水前缘的顶部高程。取该船闸闸首墙顶部高程等于与拦河闸闸顶高程H3=17.3m。4. 上、下游闸首门槛顶高程:船闸上、下闸首门槛的高度应有利于船闸运用和检修,顶部高程应为上、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值减去门槛最小水深值。上、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分别为6.13、1.0,所以可求得上、下游闸首门槛顶高程分别为H4=6.13-4.8=1.4m,H5=1-4.8=-3.8m。5. 闸室底板顶部高程:其不应高于下闸首的门槛顶部高程-3.8m,本设计取闸室底部高程为H6=-3.8m。6. 上、下游引航道底高程: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和口门区及连接段的底部高程应为上、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减去引航道设计最小水深值,这里直接取与上下游闸首底板高程。上、下游底板高程分别为H7=1.33m,H8=-3.8m。7. 上、下游导航建筑物和靠船建筑物顶高程:船闸上、下游导航和靠船建筑物的顶部高程应为上、下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加超高值,超高值不宜小于设计过闸船舶、船队空载时的最大干舷高度,此处取超高值为船队空载时的最大干舷高度2.5m,则可得上、下游导航和靠航建筑物顶部高程为H9=12.01+1.7=13.7m,H10=11.79+1.7=13.5m。33.13.1.13.1.23.1.33.1.4 船闸通航水位的确定1. 上、下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船闸通航水位包括船闸上、下游设计最高(最低)通航水位,是船闸设计的主要依据之一。船闸设计通航水位应根据水文特征、航运要求、船闸级别、有关水利枢纽和航运渠化梯级运用调度情况,考虑航道冲淤变化影响、两岸自然条件和综合利用要求等因素,综合研究确定。船闸上游最高通航水位通过计算指定频率的洪水拟定,不同级别船闸的上游最高通航水位所对应的洪水频率如下表:表3 船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设计洪水频率船闸级别、洪水重现期(a)100202010105频率(%)155101020拟定上游最高通航水位所对应的洪水频率为10%,经调洪演算可计算得该频率洪水下,上游水位为12.01m,下游水位为11.79m。故该船闸上、下游最高通航水位分别为:12.01m,11.79m2. 上、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为使电厂发电效益较高,选定电站在停发流量为Q=2800m3/s时,相应上游水位为上游最低通航水位;船闸下游最低通航水位按规范规定,采用通航保证率95%时相应的下游水位。故而得到上、下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分别为:6.13m,1.0m。3. 船闸上、下游校核高水位:15.29m,15.29m4. 船闸下游校核低水位:1.0m3.1.5 船闸通过能力及耗水量3.1.5.1 通过能力船闸通过能力系指单位时间内船闸能通过的货物总吨数(过货能力)或船舶总数(过船能力),是船闸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般情况下,船闸通过能力应计算设计水平年内近期、中期、远期通过客(货)运量能力和船舶总吨位能力,并以年单向通过能力表示。1. 船舶过闸时间:一次过闸时间是指船舶过闸时,船闸完成循环运行操作所需的时间,取决于船舶进出闸时的运行速度和船闸的技术指标。过闸方式有单向和双向两种,过闸时间也要分别计算。船舶、船队进出闸运行距离可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单向过闸,进闸为船舶、船队的船首自引航道停靠位置至闸室内停泊位置之间的距离;出闸为船舶、船队的船尾自闸室内停泊位置至闸门外侧边缘的距离。双向过闸,进闸为船舶、船队自引航道停靠位置至闸室内停泊位置之间的距离;出闸为船舶、船队自闸室内停泊位置至靠船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单向进闸距离:L1=70+13.8+120=203.8m单向出闸距离:L2=20+13.8+120=153.8m双向进闸距离:L3=200+110+13.8+120=443.8m双向出闸距离:L4=200+110+13.8+120+20=463.8m根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查知:单向进闸v1=0.5m/s,单向出闸v2=0.7m/s,双向进闸v3=0.7m/s,双向出闸v4=1.0m/s求得t1=6.8min,t2=3.7min,t3=10.6min,t4=7.8min闸门启闭时间t5取2min,闸室灌泄水时间t6取9min,船舶进出闸门间隔时间t7取5min,则单向过闸时间为:T1=42+6.8+29+3.7+25=46.5min;双向过闸时间为:T2=210.6+42+29+27.8+45=82.8min则过闸时间T=12T1+T22=44min2. 单向年过闸船舶总载重吨位:P1=nNG2式中P1单向年过闸船舶总载重吨位(t);n日平均过闸次数,n=60Tt船闸日工作时间(h),应根据船闸实际工作情况确定,对昼夜通航的情况下,可取 2022hT船闸一次过闸时间(min)N年通航天数,根据船闸的具体情况确定,取300天G次过闸平均载重吨位(t),取500t式中n=60T=226044=30P1=nNG2=305003002=2.25106 t1233.13.1.13.1.23.1.33.1.43.1.53.1.5.13.1.5.2 耗水量1. 单项一次过水的用水量:V0=CH=23184m32. 闸阀门漏水量:q=eu=0.015m3/s3. 船闸一天内平均耗水量:Q=0.75V0n/86400+q=6.05 m3/s3.1.6 输水系统选型及廊道断面尺寸拟定3.1.6.1 输水系统选择根据船闸输水系统选型计算公式: m =T/,当T = 11min , H = 9.15m时, m = 3.63,船闸输水宜使用集中输水系统。采用短廊道集中输水,对冲方式消能。输水廊道布置在两边墩下部。两侧廊道对称布置,以便充分发挥对冲消能的作用。3.1.6.2 输水廊道断面尺寸本船闸为单级船闸,根据公式,取=0.7,H=9.15m,=608=480m,T为闸室灌泄水时间t=660s,查表取0.56,k取0.7,代入解得输水廊道断面面积=2.0 m,每侧输水廊道面积.取矩形断面,宽1m高1m。满足前面L3的要求在(2.04.0)+b=3.05.0m,取4.5m。3.1.7 引航道布置及尺寸引航道是连接闸首与主航道的一段航道,设有导航及靠航建筑。其作用是保证船舶(队)顺利地进、出船闸,并为等待过闸的船舶(队)提供临时的停泊场所。本船闸引航道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河道实际情况采用反对称布置形式;上游将靠船建筑物布置于靠右岸一侧,下游将靠船建筑物布置于靠河床一侧,如图1所示。图1 引航道平面布置型式引航道一般由直线段、过渡段及制动段三部分组成,因制动段一般与过渡段重合使用,故制动段长度不计。而直线段一般又由导航段、调顺段及停泊段组成,如图2所示。图2 引航道平面示意图根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 305-2001)规定:导航段长度为调顺段长度为停泊段长度为式中顶推船队为设计最大船队长,拖带船队或单船为其中的最大船长(m)。取=109m,则推得导航段长度为,调顺段长度为,停泊段长度为,直线段长度为:L1=l1+l2+l3=109+109+218=436m根据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 305-2001)规定,对单线反对称型引航道宽度按下式计算:式中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时,设计最大船舶、船队满载吃水船底处的引航道宽度(m);设计最大船舶、船队宽度(m),设计取16m;一侧等候过闸船舶、船队的总宽度(m),设计取16m;船舶、船队之间的富裕宽度(m),取;船舶、船队与岸之间的富裕宽度(m),取。故拟定引航道宽度为:B0=16+16+16+10=58m3.1.8 人字闸门尺寸拟定3.1.8.1 门扇长度人字闸门宜采用平面横梁人字闸门,人字闸门位于关门位置时,门扇轴线与船闸横轴线的夹角可采用22.5。L=1.2(Bc+d)/2cos其中:Bc为闸首的口门宽度,单位为m,取为16m。d为门龛深度,单位为m,取为0.5m。为闸门与船闸横轴线的夹角,取为22.5。所以门龛段长度为:L2=1.2 (Bc+d)/2cos =1.2(16+0.5)/2cos22.5=10.7m图3 人字闸门闸首分段图示闸门支持段主要须满足结构稳定及强度的要求,并须考虑输水廊道进出口布置的要求。拟定闸门支持段长度为。故闸首段总长为L=18.2m。对于闸首宽中的B段,拟定其大小为B=21m。3.2 船闸的稳定及结构设计3.2.1 船闸闸首墙及闸室墙的结构形式根据枢纽附近地质及地形情况,拟定闸室采用分离式结构,右闸墙(即靠岸侧)采用有锚筋钢筋混凝土的衬砌式闸室墙,左闸墙(即靠近栏河闸侧)采用重力式闸室墙,如图4、5和6所示。图4 下闸首墙结构型式图5 上闸首墙结构型式图6 闸室墙结构型式图6 闸室墙结构型式船闸所在右岸为岩石基础,风化层23m,为花岗岩,承载力高,同时船闸的作用水头也不大,故闸室采用分离式闸室结构。闸底将风化层剥除,开挖一定深度后,用混凝土底板,底板厚1m,两端设厚1.5m的齿墙,齿墙底宽1m,斜坡系数为1。底板与闸墙接触处设止水,在中部设一横向伸缩缝。重力式闸墙采用高标号混凝土,墙顶厚度根据水工建筑的设计标准,取1.5m,上闸首闸墙高15.97m,下闸首闸墙高21.1m,闸室闸墙高20.3m,上部为高3m的铅直面,下部为高3m的铅直面,中间设置斜坡。闸墙底宽与闸墙高之比为B/h=1.03,故闸墙底宽为B=21.0m。右侧衬砌式闸墙需采用锚筋锚固。拟定右侧衬砌式闸墙底宽为1.2m,拟定内边坡坡度为1:0.1,为确保衬砌结构稳定可靠,将衬砌底部嵌入基岩,闸墙顶宽为3.3m。3.2.2 确定荷载及其组合3.2.2.1 闸首墙荷载及其组合由于上闸首与拦河闸相邻,其稳定性校核应与拦河闸一起考虑,假设拦河闸是稳定的,那么上闸首也一定满足稳定性要求。故这里校核闸墙抗滑、抗倾稳定和基底应力时只需计算闸室和下闸首闸墙。如图7所示,分析下闸首左侧墙荷载及分布。图7 下闸首墙荷载示意图1. 闸墙自重G:船闸自重与其几何尺寸及建筑物的重度有关,混凝土的重度取24KN/m3,钢筋混凝土的重度取24.5KN/m3。其计算式如下: G=sV混=sHB取,设计值B=21m,H=21.1m。G=242121.1=10634.4kN其作用点见图所示。2. 土压力:因左侧重力式闸墙左右两侧均无填土,故土压力为0。3. 静水压力:与闸墙前后水位及有关,计算式如下:其作用点已标注在图3.2.1.1中。静水压力的大小与具体工况下的设计设计水位有关。4. 扬压力:我国在岩基上兴建的船闸,一般不设防渗和排水设施,将渗透压力简化为直线分布。根据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3072001)规定,对未设帷幕和排水的船闸,单位长度上的总渗透压力为:;单位长度上的浮托力为。其中:、分别为单位长度上的总渗透压力及单位长度上的浮托力,单位均为。为渗透压力折减系数,取为0.7。为水的重度,单位为。、为计算面到水面的深度和上、下游水位差,单位。为墙截面的宽度,单位为。5. 船舶荷载:船舶荷载包括船舶撞击力PC和系缆力PB ,根据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计算如下:撞击力:系缆力:故得:因船舶的撞击力与船舶的系缆力方向相反,且这两个力均为集中力作用于建筑物上,并从作用点向下传递逐渐扩散,而闸室分块长度为20,故船舶荷载对闸墙稳定影响较小,可略去。6. 水流力及波浪力:对闸室稳定而言,因水流力及波浪力作用均较小,故略去不计。7. 荷载组合:闸室稳定分析需考虑荷载在不同工况下的不利组合,本例中不考虑特色组合,按设计规范,在正常情况下,荷载组合情况如下表:表3 重力式闸墙荷载基本组合荷载组合计算情况自重水压力扬压力船舶荷载备注基本组合校核情况墙前校核洪水位15.29m,墙后校核洪水位15.29m运用情况墙前最高通航水位12.01m,墙后最低通航水位1.0m检修情况墙前最低水位-3.8m,墙后最高水位11.79m根据设计规范,IV船闸的永久性建筑物闸首闸室建筑物的级别为3级,其结构安全系数取1.0。8. 校核情况下荷载:在校核情况下的荷载及其弯矩如表4所示。表4 校核情况下荷载及弯矩名称垂直力W(KN)水平力P(KN)力臂L(m)弯矩(kNm)向下向上向左向右+-自重10634.40墙前水平水压力1782.276.2911210.49墙后水平水压力1782.276.2911210.49浮托力3964.800渗透水压力总计10634.43964.81782.271782.2711210.4911210.49(注:1、重力式闸墙计算时将其分解为两个矩形和一个三角形;2、弯矩顺时针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为“-”。)9. 运用情况下荷载:在运用情况下的荷载及其弯矩如表5所示。表5 运用情况下荷载及弯矩名称垂直力W(KN)水平力P(KN)力臂L(m)弯矩(kNm)向下向上向左向右+-自重10634.40墙前水平水压力1249.785.276586.34墙后水平水压力115.21.6184.3浮托力100800渗透水压力809.23.52832.3总计10634.41817.21249.78115.2184.39418.64(注:1、重力式闸墙计算时将其分解为两个矩形和一个三角形;2、弯矩顺时针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为“-”。)10. 检修情况下荷载:在检修情况下的荷载及其弯矩如表6所示。表6 检修情况下荷载及弯矩名称垂直力W(KN)水平力P(KN)力臂L(m)弯矩(kNm)向下向上向左向右+-自重10634.40墙前水平水压力0墙后水平水压力1215.245.26319.25浮托力00渗透水压力1145.873.54010.55总计10634.41145.8701215.2410329.80(注:1、重力式闸墙计算时将其分解为两个矩形和一个三角形;2、弯矩顺时针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为“-”。)1233.13.23.2.13.2.23.2.2.13.2.2.2 闸室墙荷载及其组合作用于船闸的荷载主要有一下几种:船闸及其设备的重量,静水压力,扬压力,波浪压力,水流力,土压力,船舶荷载,地震力等。本地区不考虑地震力,这里只需设计计算船闸重力式闸墙的稳定,取单宽闸墙,其所受荷载主要有闸墙自重、静水压力、扬压力、船舶荷载,计算示意图如图8。图8 重力式闸墙荷载示意图1. 闸墙自重G:船闸自重与其几何尺寸及建筑物的重度有关,混凝土的重度取24KN/m3,钢筋混凝土的重度取24.5KN/m3。其计算式如下: G=sV混=sHb1+12(H-d1-d2)b2-b1+d2b2-b1取,设计值b1=1.5m,d1=3m,d2=3m,b2=21m,H=20.31m。将其分为两个矩形和三角形两部分计算如下:G1=2420.311.5=731.16kNG2=24(20.31-3-3)(21-1.5)/2=3348.53kNG3=243(21-1.5)=1404kN其作用点见图所示。2. 土压力:因左侧重力式闸墙左右两侧均无填土,故土压力为0。3. 水压力Hw:由于闸墙一侧倾斜,其上承受铅直向下的水压力,水压力的大小等于其上水重,=10,计算式如下:Hw=水12b2-b1H-d2-d1(H2-d2)H2-d2代入化简得:Hw=6.8H2-324. 静水压力:与闸墙前后水位及有关,计算式如下:其作用点已标注在图中。静水压力的大小与具体工况下的设计设计水位有关。5. 扬压力:我国在岩基上兴建的船闸,一般不设防渗和排水设施,将渗透压力简化为直线分布。根据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3072001)规定,对未设帷幕和排水的船闸,单位长度上的总渗透压力为:;单位长度上的浮托力为。其中:、分别为单位长度上的总渗透压力及单位长度上的浮托力,单位均为。为渗透压力折减系数,取为0.7。为水的重度,单位为。、为计算面到水面的深度和上、下游水位差,单位。为墙截面的宽度,单位为。6. 船舶荷载:船舶荷载包括船舶撞击力PC和系缆力PB ,根据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计算如下:撞击力:系缆力:故因船舶的撞击力与船舶的系缆力方向相反,且这两个力均为集中力作用于建筑物上,并从作用点向下传递逐渐扩散,而闸室分块长度为20,故船舶荷载对闸墙稳定影响较小,可略去。7. 水流力及波浪力:对闸室稳定而言,因水流力及波浪力作用均较小,故略去不计。8. 荷载组合:闸室稳定分析需考虑荷载在不同工况下的不利组合,本例中不考虑特色组合,按设计规范,在正常情况下,荷载组合情况如下表:表7 重力式闸墙荷载基本组合荷载组合计算情况自重水压力扬压力船舶荷载备注基本组合校核情况墙前校核洪水位15.29m,墙后校核洪水位15.29m运用情况墙前最高通航水位12.01m,墙后最低通航水位1.0m检修情况墙前最低水位-3.8m,墙后最高水位11.79m根据设计规范,IV船闸的永久性建筑物闸首闸室建筑物的级别为3级,其结构安全系数取1.0。9. 校核情况下荷载:在校核情况下的荷载及其弯矩如表8所示。表8 校核情况下荷载及弯矩名称垂直力W(KN)水平力P(KN)力臂L(m)弯矩(kNm)向下向上向左向右+-自重G1731.29.757128.8自重G23348.52.508370自重G314040.751053墙前水平水压力1782.276.2911210.49墙后水平水压力1782.276.2911210.49墙后垂直水压力1306.150.75229.7墙后垂直水压力21325.034.05300.12浮托力3964.80.000.0总计7114.883964.81782.271782.2726709.2917793.31(注:1、重力式闸墙计算时将其分解为两个矩形和一个三角形;2、弯矩顺时针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为“-”。)校核水位时,墙后垂直水压力压力图为梯形,前述水压力计算公式不适用,应分开来求,Hw=水1.5719.5+15.16-1.5719.5210. 校核情况下荷载:在运用情况下的荷载及其弯矩如表9所示。表9 运用情况下荷载及弯矩名称垂直力W(KN)水平力P(KN)力臂L(m)弯矩(kNm)向下向上向左向右+-自重G1731.29.757128.8自重G23348.52.508370自重G314040.751053墙前水平水压力1249.785.276586.34墙后水平水压力115.21.60184.3墙前垂直水压力22.038.96197.39浮托力1008.00.000.0渗透水压力809.23.502832.3总计5505.731817.21249.78115.215683.110669.03(注:1、重力式闸墙计算时将其分解为两个矩形和一个三角形;2、弯矩顺时针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为“-”。)11. 检修情况下荷载:在检修情况下的荷载及其弯矩如表10所示。表10 检修情况下荷载及弯矩名称垂直力W(KN)水平力P(KN)力臂L(m)弯矩(kNm)向下向上向左向右+-自重G1731.29.757128.8自重G23348.52.508370自重G314040.751053墙前水平水压力0墙后水平水压力1215.245.206319.25墙后垂直水压力1077.865.485906.08浮托力00.00渗透水压力1145.873.504010.55总计6561.561145.8701215.2425828.66959.08(注:1、重力式闸墙计算时将其分解为两个矩形和一个三角形;2、弯矩顺时针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为“-”。)3.2.3 闸首墙尺寸拟定及稳定分析3.2.3.1 闸首墙抗滑稳定性分析根据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3072001)规定,抗滑稳定需进行抗剪强度验算。采用抗剪强度验算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按下式计算:其中:为抗剪计算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其取值按要求给定。为结构与地基接触面的抗剪摩擦系数,其大小根据设计任务书可知,取为0.5。为作用于结构上全部荷载对滑动面法向投影的总和,单位为。为作用于结构上全部荷载对滑动面切向投影的总和,单位为kN。由表8知,在校核情况下,H=0,无需计算抗滑稳定性。由表9知,在运行情况下,Kc=fVH=0.58817.21134.58=3.891.05,故在运用情况下闸首闸墙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由表10知,在检修情况下,Kc=fVH=0.59488.24=3.91.05,故在检修情况下闸首闸墙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3.2.3.2 闸首墙抗倾稳定性分析根据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3072001)规定,船闸结构的抗倾稳定安全系数应按下式计算:K0=MR/V其中:为抗倾稳定安全系数,其取值按要求给定。为计算基面前趾的稳定力矩之和,单位为,其中包括浮托力产生的力矩。为对计算截面前趾的倾覆力矩之和,单位为,其中包括渗透压力产生的力矩。计算基面前趾的稳定力矩应根据表10数据重新算得。由表8知,在校核情况下,Ko=.73=2.311.4,故在校核情况下闸首闸墙满足抗倾稳定性要求。由表9知,在运行情况下,Ko=.14=4.781.4,故在运用情况下闸首闸墙满足抗倾稳定性要求。由表10知,在检修情况下,Ko=.09=14.11.4,故在检修情况下闸首闸墙满足抗倾稳定性要求。3.2.3.3 闸首墙抗浮稳定性分析根据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3072001)规定,船闸结构的抗浮稳定安全系数应按下式计算:Kf=V/U其中:为抗浮稳定安全系数,其取值按要求给定。为向下的垂直总和,单位为。为扬压力总和,单位为。由表8知,在校核情况下,Kf=10634.43964.8=2.681.05,故在校核情况下闸首闸墙满足抗浮稳定性要求。由表9知,在运行情况下,Kf=10634.41817.2=5.851.05,故在运用情况下闸首闸墙满足抗浮稳定性要求。由表10知,在检修情况下,Kf=10634.41145.87=9.281.05,故在检修情况下闸首闸墙满足抗浮稳定性要求。3.2.3.4 地基承载力分析作用在闸墙或其他建筑物上的荷载,通过底面传到地基,给地基以压力,在实际工程中,由于闸墙刚度较大,将基底压力近似作为直线分布,利用偏心受压公式计算:其中:、分别为基底所受最大及最小压应力,单位为。为作用于结构上全部荷载对滑动面法向投影的总和,单位为。为计算段宽度,单位为,取为1。为底板长度,单位为,取为21m。为作用于闸墙上的力对闸底板中心点的力矩之和,单位为。由设计任务书提供资料可知,基岩的承载能力为=8105由表8知,在校核情况下,min=6669.6103121-6010312121=3.18105Pa,max=6669.6103121+6010312121=3.18105Pa。故在校核情况下闸首闸墙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由表9知,在运行情况下,min=8817.2103121-69234.3410312121=2.94105Pa,max=8817.2103121+69234.3410312121=5.46105Pa。故在运行情况下闸首闸墙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由表10知,在检修情况下,min=9488.53103121-610329.810312121=3.11,max=9488.53103121+610329.810312121=5.92105Pa1.05,故在运用情况下左侧重力式闸墙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由表10知,在检修情况下,Kc=fVH=0.55415.24=2.231.05,故在检修情况下左侧重力式闸墙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3.2.4.2 闸室墙抗倾稳定性分析根据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3072001)规定,船闸结构的抗倾稳定安全系数应按下式计算:Ko=MR/V其中:为抗倾稳定安全系数,其取值按要求给定。为计算基面前趾的稳定力矩之和,单位为,其中包括浮托力产生的力矩。为对计算截面前趾的倾覆力矩之和,单位为,其中包括渗透压力产生的力矩。计算基面前趾的稳定力矩应根据表10数据重新算得。由表8知,在校核情况下,Ko=94834.49=8.461.4,故在校核情况下左侧重力式闸墙满足抗倾稳定性要求。由表9知,在运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租车客运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出生证明档案管理课件
- 2025年版个人北京租房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范本】实习合同模板
- 2025入职协议:食品加工行业劳动合同范本(一线工人)
- 2025品牌代理合作合同模板
-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讲课文档
- 病毒式传播策略-洞察及研究
- 2025新款借款合同范本
- 2025拆迁安置补偿合同范本参考文献
- 地砖铺贴分包合同协议书
- 湖北省宜昌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起点监测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大语言模型与安全 课件 第3章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
- 尿液感染组学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 2025 年扬州市四年级数学秋季期末测 - 基础卷及答案(苏教版)
- 土石方工作安全培训课件
- 人民医院开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实施方案
- 2025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解读课件
- 神经外科专科建设与发展
- 2025年小学生宪法素养竞赛题库
- 2025专精特新小巨人打分表(密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