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题库:实验探究题题库:实验探究题 类型类型 1 控制变量法的相关探究控制变量法的相关探究 1.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在一次实验中,小亮不小心把硫 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 5% h2o2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 的气泡产生。是什么使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加快?小亮和同 学分析了硫酸铜溶液中的粒子并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猜想 1:h2o; 猜想 2: 2- 4 so ; 猜想 3:。 【实验探究】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操作 1 向5 ml 5%的h2o2溶 液中加入水,并伸入 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不复 燃 猜想 1 (填“成立”或“不成 立”) 2 2 2 向5 ml 5%的h2o2溶 液中加入稀硫酸,并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猜想 2 不成立 3 向5 ml 5%的h2o2溶 液中加入, 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猜想 3 成立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是硫酸铜溶液中的 (填离子符号)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 【实验反思】小红认为实验 1 没必要做,理由是 。 【答案】 【提出猜想】cu2 【实验探究】不成立木条不 复燃cucl2溶液或 cu(no3)2溶液【实验结论】cu2 【实验反思】过氧化氢溶液中本身就有水 2.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将 cu 块加入到盛有稀 h2so4溶液的试 3 3 管中,cu 块不溶解,不发生化学反应。再向此试管中加入 kno3溶液,发现 cu 块逐渐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 与空气接触后变成红棕色的气体,最后 cu 块完全溶解,变 成蓝色溶液。 【提出问题】cu 块与什么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 是 h2吗? 小军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一定不是 h2,你认为他作出此判断 的合理理由是。 【查阅资料】他们通过查阅资料知道:no 是一种无色气体, 与空气接触后生成红棕色的 no2气体。 【提出猜想】 猜想一:cu 块与 kno3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二:cu 块与 k2so4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三:cu 块与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4 4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将 cu 块加入到 kno3溶液中 cu 块不溶解 说明猜想一是 错误的 将 cu 块加入到 溶液中 cu 块不溶解 说明猜想二是 错误的 将 cu 块加入到 稀 hno3溶液中 cu 块溶解,有无色气 体产生, 该气体与空气 接触后变成红棕色的 气体,溶液变成蓝色 说明猜想三是 正确的 【实验结论】 猜想三成立。 请写出 cu 块加入到稀 hno3溶液中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讨论交流】 5 5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一起进行交流。从复分解反应的角度 分析, h2so4和 kno3(填“能”或“不能”)发生化学反 应。 cu 块是如何与稀 hno3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呢?他们带 着这个问题去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们:h2so4溶液解离出 h 和2- 4 so,kno3溶液解离出,可以间接地看成有 hno3溶液。老师还告诉大家:ag 也能与稀 hno3溶液反应。 请写出将 ag 加入到 hcl 和 nano3混合溶液中所产生的实验 现象。 【答案】 【提出问题】该无色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成红棕色的 气体【提出猜想】 hno3【设计实验】k2so4【实 验结论】 3cu8hno3= 3cu(no3)22no4h2o【讨 论交流】不能k 和 no 3银粉溶解,产生气泡和白色 沉淀 【解析】 【提出问题】根据题干信息“该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变 6 6 成红棕色的气体”, 结合氢气与空气接触不会产生上述现象分 析,可知该气体一定不是氢气。 【提出猜想】根据题干信息, 确定溶液中所含物质种类,结合表格中实验三的内容以及已 知的猜想, 可知猜想三为铜块与稀硝酸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根据表格中实验的结论以及猜想二的内容,可 知该实验是将铜块加入到硫酸钾溶液中。 【实验结论】结合题 干信息以及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可知,铜与稀硝 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 【讨论交流】硫酸与硝酸 钾溶液混合后不能产生沉淀或气体或水,因此不能发生复分 解反应。硝酸钾溶液会解离出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银粉与 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和水,观察到产生气泡, 硝酸银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稀硝酸,因此实 验现象为银粉溶解,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 3. 某班同学分别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各收集一瓶氧气, 7 7 然后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发现燃烧现象不同,于是进行如 下探究。 【作出猜想】铁丝燃烧与有关。 【进行实验】取 5 根相同的铁丝(直径 0.6 mm) ,卷成相同 的螺旋状后,分别在体积分数不同的集气瓶中进行实验,实 验记录如下: 实验 次数 氧气的 体积分 数% 实验现象 第一次90%,燃烧时间长 第二次80%燃烧现象与 90%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第三次70%燃烧比 80%的弱,燃烧时间比 80%的短 第四次60%燃烧比 70%的弱,燃烧时间更短, 第五次50%铁丝没有燃烧 8 8 (1)进行实验时,集气瓶底部需放少量水,其作用是 。 (2)通过这组探究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3)要研究铁丝的粗细对燃烧现象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 目的的是。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 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 实验 【反思与评价】对氧气纯度要求较高的实验应采用 收集氧气。 【答案】 【作出猜想】氧气浓度【进行实验】燃烧剧烈, 9 9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防止反应生成的高温熔融 物溅落,使集气瓶瓶底炸裂(2)铁丝燃烧与氧气浓度有 关,当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 60%时,铁丝能燃烧,而且氧气 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3)c【反思与评价】排水法 4. 实验小组在做“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实 验时,用从不同地方找来的小石块代替石灰石,发现产生气 泡的速率都不相同,并对这一现象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作出猜想】猜想一:稀盐酸的浓度 猜想二:石块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猜想三:石块颗粒大小 【实验与分析】为验证三个猜想,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实 验装置进行探究。 将各试管生成的气体分别通入到相同体积与浓度的氢氧化钠 1010 溶液中, 称量相同反应时间内各组氢氧化钠溶液增加的质量。 第 4 题图 组别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 组产生气体使氢氧化 钠溶液增加的质量小于 b 组 稀盐酸的浓度越高,二氧化 碳的产生速率越 b 组产生气体使氢氧化 钠溶液增加的质量 c 组 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与石 块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无 关 c 组产生气体使氢氧化石块颗粒越小,石块与稀盐 1111 钠溶液增加的质量 d 组 酸的接触面积越大,二氧化 碳的产生速率越快 (1)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2)有同学指出第组实验不能得出该结论,原因是 。 【实验反思】写出你认为会影响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速率的 因素。 请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 。 【答案】 【实验与分析】15%快等于小于(1)进 行多次重复实验(2)不能确定两支试管中石块所含碳酸 钙的质量分数【实验反思】温度(合理即可) 在不同温 度下,取两份体积和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加入到两支试管 中,再向其中分别加入质量和形状大小相同的碳酸钙,记录 1212 各收集一瓶气体所需要的时间(与上一空对应即可) 类型类型 2 成分类探究成分类探究 考向考向 1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5. 某兴趣小组使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当观 察不到有气泡产生,发现固体仍有剩余。 【提出问题】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同学们 一致认为剩余溶液中一定有 cacl2,小芳认为剩余溶液中的 溶质还可能含有(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 (1)小芳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选择用 ph 试纸进 行实验。取上层清液,用 ph 试纸测得溶液的 ph2,说明 溶液显性;ph 测定中, “上层清液滴到试纸上”的后 1313 一步操作是。 (2)小明选择了另外一种物质进行实验,也得到了与小芳同 样的结论,他所选用的物质可能。 【交流讨论】 (3)小芳将反应后的剩余混合液加热,冷却后,取上层清液 测 ph,发现 ph 略有上升,请简述产生此现象的可能原因 。 (4)若想要处理剩余溶液得到只含 cacl2一种溶质的溶液, 小芳选择向剩余溶液中加入过量的(填选项序 号),反应完后过滤。 a碳酸钙粉末b氢氧化钠 c熟石灰d生石灰 【答案】 【作出猜想】hcl【实验探究】 (1)酸待 ph 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2)碳酸钠溶液(或紫色 1414 石蕊溶液,合理即可)【交流讨论】 (3)加热使溶液中的 hcl 气体挥发,使溶液酸性降低(4)a 【解析】 【作出猜想】实验室选择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 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22 caco +2hcl cacl +h o+ co2。因此剩余溶液中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钙,还可能有盐酸 剩余,即含有 hcl。 【实验探究】 (1)经测定溶液的 ph2, 溶液显酸性,则证明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盐酸;在测定剩余 溶液的 ph 时,先将上层清液滴到试纸上,待试纸显色后, 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溶液的 ph。 (2)要检验溶液中是 否含有盐酸,还可以选择碳酸钠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锌粒 等物质,它们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明显现象。 【交流讨论】 (3) 将反应后的剩余混合液加热时,稀盐酸中部分 hcl 挥发,从 而导致溶液的酸性减弱,即 ph 略有上升。 (4)要处理剩余 溶液得到只含有氯化钙一种溶质的溶液,由于加入的物质是 1515 过量的,同时为了不增加新杂质,可选择碳酸钙粉末,反应 结束后可将过量的固体通过过滤除去,生石灰虽然为固体, 但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引入了新的杂质。 6. 钠是一种活泼金属, 常温下能与氧气、 水等物质发生反应。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h2o= 2naohh2。 在实验室,小亮先取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一 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 色滤渣,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na2so4和 naoh 猜想三: 1616 猜想四:na2so4、cuso4和 naoh 分析:小明认为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与验证】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 中,仔细观察现象 溶液为无色 猜想 不成立 实验二 向实验一所取滤液 中滴入酚酞溶液 猜想二不成 立 实验三 常温下,再取少量滤 液,测溶液酸碱度 ph7 猜想 成立 【拓展延伸】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及前面的金属(填 “能”或“不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答案】 【猜想与假设】na2so4和 cuso4四cuso4 1717 2naoh = cu(oh)2na2so4【实验与验证】三无 明显现象一【拓展延伸】不能 【解析】 【猜想与假设】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钠先与水 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硫酸铜再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 酸钠和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若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中 溶质只有硫酸钠;若氢氧化钠有剩余,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 有硫酸钠、氢氧化钠;若硫酸铜有剩余,反应后的溶液中溶 质有硫酸钠、硫酸铜。其中不合理的是猜想四,因为硫酸铜 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二者不能共存,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cuso42naoh= cu(oh)2na2so4。 【实验与 验证】实验一:硫酸铜溶液呈蓝色,若滤液为无色,则一定 不含硫酸铜,猜想三不成立;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由实验结论猜想二不成立,说明 滤液中不含氢氧化钠,则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无明显现 1818 象;实验三: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na2so4溶液呈 中性, ph7, 若测出滤液的 ph7, 说明猜想一成立。【拓 展延伸】由实验探究可知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活泼,放入盐溶 液后先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生成的碱再与盐溶液发生复 分解反应,因此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钠及前面的金属不能将 其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7. 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 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cah2)遇水反应生成氢氧 化钙和氢气。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 cah2固体加入到 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 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naoh 1919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 猜想四:naoh、na2co3、ca(oh)2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说明原因 。 【实验验证】 实验现象结论 (1)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 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不成立 (2)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 入足量稀盐酸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拓展】 (1)写出氢化钙(ca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20 (2)若向 nh4cl 的溶液中加一定量 cah2,充分反应,产生 的气体有氢气和。 (3) 登山运动员携带 cah2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携带氢气相比, 其优点是(写一条即可)。 【答案】 【猜想与假设】 naoh、 na2co3ca(oh)2与 na2co3 会发生反应,二者不能共存【实验验证】 (1)二(2) 有气泡产生【反思与拓展】 (1)cah22h2o= ca(oh)2 2h2(2)氨气(3)携带安全(合理即可) 8. 某化学活动小组在一次实验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此时观察到 u 型管左右两侧产生的现象分别是 ; 实验后, 小组同学充分振荡 u 型管, 发现管内仍有白色固体残留,将混合物过滤后,同学们对滤 液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2121 第 8 题图 【提出问题】滤液中可能含有哪些溶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溶质为 nacl 猜想二:溶质为 nacl 和 bacl2 猜想三:溶质为 nacl、bacl2和 hcl 【评价与交流】 你认为以上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 则你的猜想为。 222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你的猜想 成立 【归纳与总结】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 中溶质成分时, 除了考虑生成物外, 还要考虑。 【答案】 左侧出现白色沉淀, 右侧产生气泡【评价与交流】 三充分振荡 u 型管后,仍有白色固体残留,说明一定不 含盐酸溶质为 nacl、na2co3【实验探究】取滤液于试 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有气泡产生 (或有白色沉淀产生,与上一空对应)【归纳与总结】反应 物是否有剩余 【解析】左侧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 2323 化钠,出现白色沉淀,右侧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水和二氧化碳。 【评价与交流】根据题干信息“充分振荡 u 型 管,发现管内仍有白色固体残留”,说明仍有碳酸钡存在,根 据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可知 有白色固体残留说明溶质中不含氯化氢, 即稀盐酸已消耗完, 猜想三错误;根据 u 型管两侧所加入的物质以及所发生的反 应,结合猜想一、二的内容分析,滤液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 的氯化钠,若碳酸钠溶液过量,则同时含有碳酸钠,所以你 的猜想是:溶质为 nacl、na2co3。 【实验探究】对比猜想一、 二以及自己所作猜想,可知要验证自己的猜想,只需验证溶 质中含有碳酸钠,根据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可知验证方法及现象分别为:取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适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可 生成碳酸钙沉淀,可知验证方法及现象为:取滤液于试管中, 2424 向其中滴加适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或者根据碳 酸钠溶液显碱性,可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等合理 即可。 【归纳与总结】确定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需考 虑生成物种类以及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9. 某实验小组发现, 盛装 naoh 溶液的试剂瓶忘记盖瓶盖了。 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该溶液没有变质,为 naoh 溶液。 猜想:该溶液全部变质,为 na2co3溶液。 猜想:该溶液部分变质,为 naoh 和 na2co3的混合溶液。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设计方案】请你帮助完善表中设计方案。 2525 实验操作 可能出现的 现象与结论 同学评价 步骤 1 取一定量的样品 溶液于试管中, 加 入酚酞溶液,振 荡。 若溶液变红, 则猜想不 成立。 小美同学认为: 此方案结论不正 确,理由是 。 步骤 2 另取一定量的样 品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足量氯化钙 溶液。 若产生 , 则猜想不 成立。 小红同学认为: 此方案不能确定 是猜想还是猜 想成立。 步骤 3 将步骤 2 实验后 的混合物过滤, 往 滤液滴加酚酞溶 液,振荡。 若 ,则猜想 成立。反之, 则猜想成 立。 小庞同学认为: 让试管静置一段 时间,取上层清 液滴加酚酞溶液 也能达到实验目 的。 【探究实验】同学们经过讨论后,动手实验,并形成结论。 【实验反思】同学们根据实验领悟到:步骤 2 中加入足量氯 化钙溶液的作用是, 若 2626 将氯化钙溶液换成氢氧化钙溶液,重复以上实验操作,实验 现象虽然相同,但不能确认是猜想还是猜想成立,理由 是。 【方法归纳】在选用试剂检验样品中物质成分时,既要考虑 样品中原有干扰物的影响,又要防止新的干扰物。 【答案】 【设计方案】步骤 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 酞溶液变红步骤 2:白色沉淀na2co3cacl2= 2naclcaco3步骤 3:滤液不变红【实验反思】检 验并除尽 na2co3(或 2- 3 co)引入 naoh(或 oh ),对检验 naoh 造成干扰【方法归纳】引入 考向考向 2 混合物成分的探究混合物成分的探究 10. 现有一包黑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炭粉、cuo、fe3o4中 的两种或者三种,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其成分。 (1)提出问题:该黑色固体粉末成分是什么? 2727 (2)作出猜想: 猜想一:混合固体是炭粉、cuo 猜想二:混合固体是炭粉、fe3o4 猜想三:混合固体是 猜想四:混合固体是炭粉、cuo、fe3o4 (3) 查阅资料: fe3o4为黑色粉末, 能与盐酸反应, 含有 fe3+ 的盐溶液遇到 kscn(硫氰化钾)溶液时变成红色,fe(oh)2是 一种白色沉淀。 (4)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的盐酸, 充分反应后有部分固体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a,并对滤液 a 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步骤一:取一定量滤液 a 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铁粉,观察 到无红色固体析出,则该固体物质一定没有。 步骤二: 又取一定量的滤液a于试管中, 加入少量的kscn(硫 2828 氰化钾)溶液, 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 滤液 a 中一定含有的物 质是。 步骤三:再取一定量的滤液 a 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同时还有少量的白色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面变成红褐色,则滤 液 a 中还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5)讨论交流: 通过以上实验,猜想成立。 fe3o4与盐酸反应时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请大家推断 fe3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答案】 (2)cuo、fe3o4(4)cuo(或氧化铜)fecl3(或 氯化铁)fecl2(或氯化亚铁)(5)二2、3 【解析】 (2)该黑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炭粉、cuo、fe3o4 中的两种或三种, 根据已给信息可知猜想三是: cuo、 fe3o4。 2929 (4)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足量的盐酸,充分反应后 有部分固体溶解,因为 cuo 和 fe3o4都能与盐酸反应,所以 剩余的不能溶解的固体是炭粉,即该黑色固体粉末中肯定含 有炭粉。步骤一:向滤液 a 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发现没有红 色固体析出, 说明 a 中不含 cucl2, 所以该固体中没有 cuo。 步骤二:向滤液 a 中加入少量的 kscn(硫氰化钾)溶液,溶 液变成红色,说明滤液 a 中有 fe3+的盐存在,分析可知这种 盐是 fecl3。步骤三:向滤液 a 中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和少量白色沉淀产生,且白色沉淀最后又变成 红褐色,说明这种白色沉淀是 fe(oh)2,则滤液 a 中一定还 有 fecl2。(5) 通过以上实验可知该固体粉末中有炭粉和 fe3o4, 猜想二成立。fe3o4和盐酸反应生成 fecl3、fecl2和水,若此 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则可以推断 fe3o4中铁元素 呈2 价和3 价。 3030 11. 化学课上, 老师拿出一个包装袋, 上面写着“食品保鲜剂” , 让同学们对它的成分进行探究。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信 息: (1) 食品保鲜剂是利用它的有效成分能吸收空气中氧气或水 蒸气来防止食品腐败的。 (2)此袋保鲜剂的有效成分是以下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生 石灰;氢氧化钠固体;铁粉;浓硫酸。 【初步探究】 (1)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上述四种物质 中的氢氧化钠固体和浓硫酸都不适合做食品保鲜剂,理由是 。 (2)同学们打开保鲜剂的包装,观察到包装袋内的物质为白 色固体,则该保鲜剂的有效成分一定不是。 【实验探究】同学们对该袋物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研究,请 你帮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3131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与解释 步骤 1:取少量样品于试 管中, 加入适量的水振荡 形成白色浑浊 液体,手触摸 试管外壁感到 发热 结论 1:该样品中 一定含有的物质 是 步骤 2: 过滤步骤 1 中所得 浑浊液 体,将滤 渣和滤液 分别放入 两支试管 中 向盛有滤渣 的试管中加 入足量的稀 盐酸 白色固体消 失,有气泡产 生 结论 2:该样品中 还一定含有的物 质是 取样, 加水充 分搅拌、 静置 后, 滴入无色 酚酞溶液 溶液变 结论 3:该样品中 有氢氧化钙存在 【反思评价】你认为结论 3 是否严密?请说明原因。 。 【答案】 【初步探究】 (1)氢氧化钠和浓硫酸都具有较强的腐 蚀性(2)铁粉【实验探究】氧化钙(或 cao)碳酸 3232 钙(或 caco3)红【反思评价】不严密,氧化钙与水反 应生成氢氧化钙,其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12. 某混合气体可能有 co、h2、co2中的两种或三种。某兴 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其成分。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色。 【提出问题】混合气体由哪些气体组成? 【提出猜想】猜想一:混合气体是 co、co2; 猜想二:混合气体是 co、h2; 猜想三:混合气体是 h2、co2; 猜想四:混合气体是。 【设计实验】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3333 第 12 题图 1 【观察现象】a 中黑色固体变红色,b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讨论交流】 (1)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则猜想不成立; (2)小华认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 co2,小军认为小华的说法不正确,理由是 。 (3)小丽认为在 a 装置前连接以下三个装置就可以确定气 体成分, 则各仪器的接口连接顺序为gh。 3434 按小丽改进后的装置重新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a 中黑色固 体变红色,b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前后两瓶澄清石灰水都 变浑浊。则猜想成立。 第 12 题图 2 (4)指导老师指出小丽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还存在一处不足, 你的改进措施是 。 【答案】 【提出猜想】co、h2、co2【讨论交流】 (1)一 (2)若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 成二氧化碳,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efabdc四(4)在 h 后增加尾气处理 3535 装置(或尾气用酒精灯燃烧或尾气用气囊收集等,合理即可) 考向考向 3 标签类探究标签类探究 13. 化学实验探究总是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某化学兴趣小组 在实验室实验时发现一瓶标签缺损的溶液,如下图。为了确 认其溶质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第 13 题图 【提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2co3 猜想三:nahco3猜想四:naoh 【设计实验一】 小明取少量溶液样品于试管中,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 ph 试纸上,读取数据,ph9,得出结论,猜想四成立。 3636 小王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准确, 理由是:。 从小明的实验结果中可以判断出猜想一定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二】小红取适量稀盐酸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此溶 液,溶液中产生气泡,于是认为猜想二正确。 小王认为仍然不能确定, 理由是。 【查阅资料】常温下,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以下表 格中的数据。 物质na2co3nahco3 溶解度/g21.89.6 【分析结论】从资料显示的数据,再结合药品的标签,可以 判断猜想不正确, 理由是。 【问题交流】na2co3和 nahco3在生活中被称为“苏打兄 弟”, 其中 nahco3在生活中可用来(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 【设计实验一】碳酸氢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 3737 一【设计实验二】碳酸氢钠溶液遇到盐酸也会产生气泡 【分析结论】三常温下碳酸氢钠溶解度太小,不能得到 12%的溶液【问题交流】作发酵粉(合理即可) 类型类型 3 定量探究定量探究 14. 我国西北地区有很多咸水湖, 其中最大的是柴达木盆地的 察尔汗盐池。某盐湖附近的农民通过“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获得大量湖盐。小伟同学取该湖盐样品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湖盐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冬天捞碱的“碱”指 na2co3,夏天晒盐的“盐”指 nacl。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2co3 猜想二:nacl 猜想三:na2co3和 nacl 【实验探究】 3838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 中, 加适量水溶解后, 加入过量稀 hno3 产生能使澄 清石灰水变 浑浊的气体 猜想 不成立 实验二 向实验一所得的溶 液中加入适量的猜想三成立 【拓展延伸】 为进一步确定该湖盐样品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 小伟同学再取该湖盐样品 10.00 g 做了如图所示的补充实验。 第 14 题图 3939 (1)反应结束之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2)装置 a 中浓 naoh 溶液的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结束后测得装置 d 增重 0.44 g,则湖盐样品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为%(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实验探究】二硝酸银溶液(或 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拓展延伸】 (1)使装置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职单招通关考试题库(网校专用)附答案详解
- 智能装备产品迭代升级研发方案
- 固态电池研发实验室建设方案
- 益智玩具-营销策划方案
- 街边店足浴店营销方案
- 折叠盒营销方案设计
- 跨境美妆电商供应链升级方案设计:2025年创新研究
- 电力线路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 教育咨询大厅布置方案
- 玻璃器皿的伤害的应急预案
- SMT与DIP工艺制程详细流程介绍
- 管理者角色认知与转换课件
- 2023年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题库附答案(完整版)
- 护理管理学考试题库与答案
- 建筑防火设计-教学课件作者-主编-李耀庄-徐彧-建筑防火设计课件
- 静脉输液风险评估
- 水力发电厂生产安全性评价
- 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生产过程及结果)课件
- 短歌行(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同步练习带答案
- 球墨铸铁管规格尺寸理论重量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