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胃痛ppt课件_第1页
针灸学-胃痛ppt课件_第2页
针灸学-胃痛ppt课件_第3页
针灸学-胃痛ppt课件_第4页
针灸学-胃痛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痛,针灸学内科病证,一、概念,.,3,胃痛,胃痛,又称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反复发作性疼痛为主的症状。因其疼痛部位近心窝部,又称作“心痛”、“胃心痛”等。本病与“真心痛”有本质不同,临床上应加以区别。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神经功能症等,为一种临床症状。,二、病因病机,.,5,胃痛,1、病因: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实证;脾胃虚弱虚证。2、病机:实证气机阻滞,不通则痛;虚证胃腑失于温煦或濡养,失养则痛。,.,6,三、辨证,.,7,胃痛,1、实证主症:上腹胃脘部暴痛,痛势较剧,痛处拒按,饥时痛减,纳后痛增。可分为寒邪犯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气滞血瘀。2、虚证主症:上腹胃脘部疼痛隐隐,痛处喜按,空腹痛甚,纳后痛减。可分为脾胃虚寒、胃阴不足。,三、治疗,.,9,1、基本治疗:治法:和胃止痛。足阳明、手厥阴经、相应募穴为主。主穴:足三里内关中脘方义:腑会中脘、足三里远近配穴法,可和胃气,理气机,止胃痛;内关为心包络穴,可宽胸解郁,行气止痛。,胃痛,.,10,1、基本治疗:配穴:寒邪犯胃胃俞;饮食停滞下脘、梁门;肝气犯胃太冲;胃阴不足三阴交、内庭;气滞血瘀膈俞;脾胃虚寒气海、关元、脾俞、胃俞。,胃痛,.,11,2、其他治疗:穴位注射法:中脘、足三里、肝俞、胃俞、脾俞。每次2穴,以丹参或当归注射液,每穴1-2ml,隔日1次。耳针法:胃、肝、脾、神门、交感、十二指肠,王不留行籽贴压。,胃痛,四、按语,.,13,针灸对胃脘疼痛、上腹胀满不适、嗳气、恶心等症状效果较好。胃痛的临床表现有时可与肝胆疾患及胰腺炎相似,须注意鉴别。溃疡病出血在穿孔等重症时,应及时采取措施或外科治疗。平时注意饮食规律,忌食刺激食物。,胃痛,五、病例分析,.,15,病例分析:患者张某,男,43岁,商人。有胃脘痛病史十余年,每因精神紧张而复发,曾做纤维胃镜检查提示:“浅表性胃炎”。近几天由于工作紧张连续熬夜而出现胃脘部疼痛,疼痛连及胁部,嗳气,大便秘结,2-3天一行,自觉心烦嘈杂,口苦,舌质淡红,黄腻苔,脉弦。(试分析中医诊断、辨证分型、治则治法、取穴、方义、其它治疗方法),.,16,中医诊断:胃痛辨证分型:实证(肝气犯胃型)治则治法:和胃止痛,以足阳明、手厥阴经为主取穴:足三里、内关、中脘、太冲方义:足三里疏调胃腑气机,和胃止痛;中脘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内关宽胸解郁,行气止痛;太冲疏肝和胃。其他治法:可配合使用穴位注射法或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17,谢谢大家!,.,18,胃痛与真心痛之鉴别,.,19,足三里(胃):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内关(心包):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20,中脘(任):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下脘(任):前正中线上,脐上2寸。梁门(胃):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21,胃俞(膀胱):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太冲(肝):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22,三阴交(脾):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内庭(胃):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23,膈俞(膀胱):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脾俞(膀胱):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