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海津梁范文_第1页
书海津梁范文_第2页
书海津梁范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海津梁范文 _画卷展现着无数风流人物的歌泣悲欣,现实的生活晃动着多少蚩蚩者氓的熙来攘往。如果没有这些,历史将是一片空白,而无所谓古往今来;生活亦将是到处混沌,而不见其众生百态。所以人无论在历史,还是现实中,都是主体,而怎样看人,则成为每个人都在经意不经意间的作话题和谈柄。 中国人很注重看人,所以有 “知人之明”的成语和故事。古籍中的经史子集,无不有人的活动。一代一代的在评论人物,于是有“流芳百世”和“遗臭万年”的两大看人标准。儒道法墨的著作中无不于人有所论述。史圣司马迁创纪传体,并在史记中设七十列传,为后世立下写史规矩。班固汉书有“古今人表”,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汉末许邵每个月议论当代人物,称月旦评。南朝刘宋的刘义庆留给后世一部世说新语,写尽魏晋风流。清人王倬续写今世说,虽难免沿袭,但多存人物逸闻琐事,至于文人墨客,说部笔记,人物尤称主体。名公巨卿,市井伧夫,名姝艳丽,硕德方外,无不描画尽致。时至今日,泛滥尤甚,芸芸众生,千姿百态,倘佯于纸边墨海,令人目不暇接。 人既如此重要,那么怎样看人,自当各具卡尺,衡量比划,以求得当。昔贤教导说,看人要“全面地、历史地”看,这是高智商者方能做到。因为“全面地、历史地”看人,需要双目洞若观火,具四六开、三七开的功力,更应有“论其功不掩其过,言其过不没其功”的胸襟。这些,驽钝如我,都不具备。但面临现实,又不能不时时遇到人这个主体,于是经过反三复四考虑,决定以“只眼看人”。有朋友以我为狂傲,问我是不是自我标榜与人不同的“独具只眼”。我说,非也。我何敢言“独具只眼”,而只是让双眼分工,一只眼看古人(我所谓古人,概指已作古之人);一只眼看今人而已。朋友又问究竟哪只眼看古人?哪只眼看今人?答曰:我两只眼,都有白内障,一只动过手术,拨开云雾,用以看古人;另一只未动过手术,蒙蒙胧胧,用以看今人。朋友更问,为何如此?答曰:我之所谓“只眼”,尚有一义。双眼平视,不易聚焦,若掩一眼仰视,则天色清亮,颇能一眼看穿。古人是非,文献足征,大致锁定,若我以动手术之眼看之,类能取其一善,攻其一点。较“全面地、历史地”看人,简易多多。至于今人,则人心莫测,阴晴难定,随风转舵,卖友求荣,云云云云,实难一眼看透,而时有“看走眼”之虞,不如爽性以模糊之眼视今人,惟期得其大致轮廓,免扰心志,以求宁静。 我既以只眼独钟情于看古人,于是时就古人之一端或操守、或雅趣、或学识、或事功、或命运坎坷、或居心诡诈总期以人为镜,鉴其得失。梳理成文,笔之于册。近二十年,积稿盈寸。总想有机会选编一书,而难得机缘。前者,曾与一多年好友相谋,拟编一读人丛书,则我自可随手搭车。不意因事未果,意犹怏怏,而痴心未泯,遂就历年所作,优选四十五人,分列二卷。卷上为近代以前人物,上起商周之际的夷齐,下至清嘉道时之宗室昭梿。卷下为近当代人物,始于咸同时的郑复光,终于当代之穆旦。一本生存人不录之旨,所收各色人物,均已作古,统谓之“古人”,而屏除尚存世之今人。书既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