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教学设计_第1页
中国结教学设计_第2页
中国结教学设计_第3页
中国结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国 结湘版美术教材七年纪下册第四课教材分析:中国结是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吉祥结饰,一根红线,就这么三缠两绕;一种祝福,就这样编结而成。本课主要通过学习编结几种实用的基本结式与变化结式,激发学生做中国结的兴趣,弘扬民族文化。本课教材从介绍中国结的文化内涵入手,展现不同结形所蕴涵的不同寓意,引导学生分析、探讨中国结的形、意与结名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结这一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与我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的深刻含义。通过学习几种由简到繁的结形,并提供较为广泛的发挥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与分析研究能力。教学思路:本课的教学可以以赏析的方式导入,先由多媒体课件展示几种寓意深刻的结式,结合实物,让学生分析一下结式的形与意及名的关系,并通过介绍中国结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逐步深入地了解、制作,结合活动一,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从平结入手,尝试用最简单的结形配上适当的饰物,做一件别致的装饰品。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二回盘长结(变化结)的编制过程,并进一步了解中国结的文化内涵。在这一课时里,我们要先学习编线路与抽结形两个非常重要的技巧。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编结技巧与经验后让学生尝试在盘长结的基础上编出富有变化的结式。教学目的: 1. 对中国结的文化内涵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 能够运用材质、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知识,对编制的结进行装饰与美化。 3. 培养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确中国结的特点和编织方法。 教学难点: 抽结形。 教学准备: 1.各种中国结实物若干,多媒体课件,编结步骤图一张,2 米丝绳两根,珠子饰物若干。 2. 学生自备中国结工艺所需的材料、工具。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 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一、导入师:同学们,老师手里有一根丝绳,下面大家看看它有什么变化?(教师用绳编一个最简单的结式)生:一根丝绳通过缠绕变成了“结”。师:对,这是中国结里最简单最易制作的一种结式。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认识并编制中国结。二、新课1、欣赏出示多媒体课件,展现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结结式(如吉祥结、如意结、岁岁平安结等),让学生分别说说它们的名称。教师补充、改正学生说得不完整或错误的名称。2、讨论学生通过欣赏图片、实物,讨论并分析这些结的形、意与结名之间的关系。教师归纳: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十全结寓意十全十美,。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祥瑞、美好等。3、教师 讲解(1) 中国结的历史:(课件)(2) 中国结的分类:分为吉祥结和服饰结。(3) 中国结的文化内涵:(课件)中国结由于年代久远,其历史贯穿了人类史始终,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据文字记载“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又因绳像蟠曲的蛇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所以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交、结缘、团结、结果,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吉”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兴盛长远,流传至今。结字,把我们同祖先思绪相连,结字,使我们与古人情义相通。正可谓是: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三、活动1、 师生互动,教师请会编制简单平结的同学演示编法,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2、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再示范一种网状平结,请学生协助完成,可以在平结的基础上配以一些小饰物如珠子、铃铛等。3、 学生自己独立或分组合作用平结进行编制。四、展示学生作品,可采用自评、互评的方式。鼓励大家把自己满意的作品送给自己最亲密的人,传达祝福。五、布置下节课所带工具,要求课前做好准备。第 二 课 时一、激 趣导 入教师拿一个盘长结,让大家观察其特点,看谁能说出盘肠结的形、意与名的关系。学生争先回答,各抒己见。教师归纳:盘长结结形曲绕,因有如“盘肠”而得名,结虽曲折,但双绳永远相跟相随,结构密实,不宜变形。寓意一家人永远相依相随 ,永不离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二回盘长结的编制方法,并在它的基础上尝试编出其它富有变化的结式。二、新 课教师示范1、教师出示盘长结的便捷步骤图。2、教师将丝绳用大头针钉在泡沫板上,一边走线一边讲解。在这一课时,我们要学习编线路与抽结形两个非常重要的技巧。编线路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只要按照步骤图走线,但要注意勤用大头针固定,以免丝绳滑走。抽结形是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一定要逐段一点一点按顺序抽,切不可强拉硬扯,否则将会前功尽弃。俗话说:“三分编,七分抽“就是这个道理。三、活 动学生制作,教师辅导。1、 要学生注意首先心境要轻松平和,耐心细致。刚开始先用大头针将线固定在泡沫板上,可用普通发卡来引线,按照图解的步骤依样走线即可。2、 在学生基本编好盘长结后,可以引导他们默记下二回盘长结的路线图,告诉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可以编出三回、四回盘长结,并且鼓励大家尝试在盘长结的基础上变化出丰富的结形。四、课堂小结:展示学生优秀作品,根据中国结的艺术特征讲评,指出不足。,并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手,积极探究。评 价:1、 通过学习,你是否喜欢上了结艺这种特有的装饰形式,从中获得的发现是什么?2、 请你根据下表中的内容评估自己或同学的作品。形式新颖制作精细配件选择恰当色彩和谐装饰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教学反思中国结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丝丝缕缕的穿插缠绕中编就的中国结,没有金银钻玉的流光溢彩与华贵逼人,却向人们诉说着一种古老而纯洁的情怀,传递着一份心情,一份关怀,一份温馨。中国结这一课的教学还是比较成功的。在教学中,我和我的学生共同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到一根红绳三缠两绕所编就的祝福与追求。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动手,一起感悟,一起创新,让我们摒弃了许多不必要的虚荣与烦恼,在浮躁的环境中,保持着心灵的独立和心境的平和,心中满是美的恬静与芬芳。我们都知道对于民族传统艺术我们应该积极弘扬与传承,但通过教学,我意识到自己对中国结这一极富魅力的艺术形式了解得并不够多,对于一些复杂的结式总是要费一番工夫才能琢磨出来,而对于中国结的文化内涵这部分因为课时和时间的局限则只是泛泛地讲解一下,其实中国结的文化内涵含盖了历史、文学服饰等领域。另外,通过教学,我发现一些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加强练习。在本课教学中有一个举一反三的环节,就是在二回盘长结的基础上变化出其它结式如飞蝶结、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