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兆比以太网布线系统Windows系统 电脑资料_第1页
千兆比以太网布线系统Windows系统 电脑资料_第2页
千兆比以太网布线系统Windows系统 电脑资料_第3页
千兆比以太网布线系统Windows系统 电脑资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兆比以太网布线系统Windows系统 电脑资料 本篇描述了千兆比以太网的现状和发展,并讨论布线介质的 需求 与局限, 本篇描述了千兆比以太网的现状和发展,并讨论布线介质的需求与局限。 1. 简介 于1998年6月通过的IEEE 802.3z千兆比以太网标准描述了用于一个通用链路编码且可进行1000Mb/s 传输的3个物理层接口(1000BASE-SX、1000BASE-LX和1000BASE-CX)。1000BASE-SX、 1000BASE-LX接口采用光纤作为介质时,最远传输距离可达5000米,因而可应用于建筑物内或校园主干网络。 1000BASE-CX接口计划用于限制在25米内的计算机房内的连接。 IEEE 802.3ab千兆比以太网标准于1999年6月通过认证,它描述了用于不同线路编码的附加物理层接口(1000BASE-T)。 1000BASE-T接口通过5类非屏蔽双绞线(UTP)介质传输的最远距离可达100米,并主要应用于面向桌面的网络连接。 在1999年3月,一个IEEE 802.3研究小组正式成立,主要致力于发展通过光纤介质传输万兆比以太网的标准。 2. 铜缆布线系统 事实上,所有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都有双绞线铜缆水平子系统,用于连接每一层的通讯配线间和墙上的信息出口。 而这些布线系统的安装大部分都采用5类产品,所以1000BASE-T是设计应用于5类布线系统的。 1000BASE-T采用一根电缆中的所有4对线来传输,每对线的有效传输速率为250Mb/s,以此完成全双工传输。 为了应用于5类带宽的布线系统,1000BASE-T采用5级编码传输, 而 _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以减少布线系统中反射和近端串音干扰(NEXT) _, 应用于1000BASE-T的布线系统要求包括原5类系统未描述的附加的传输性能,如ELFEXT(等电平远端串扰)和回路损耗。 这可由经强力推荐的最新专业测试仪测试、认可,多数已安装的5类布线系统能够支持1000BASE-T来证实。 1000BASE-T布线系统的规范将反馈到随ANSI/TIA/EIA的发展而形成的新的规程中。 “4对100欧姆5类布线系统的附加传输性能参数”有望于今年年底由TSB-95颁布。 ANSI/TIA/EIA还了一篇说明“4对100欧姆增强型5类布线系统的传输性能参数”的草案,现在已是第12稿, 预计作为ANSI/TIA/EIA568A标准的附录5在今年年底颁布。该草案同TSB-95的描述类似,但回路损耗和NEXT性能指标好2dB3dB。 ANSI建议新的布线安装至少应满足增强型5类布线性能要求。 在过去两年的市场中,“增强型5类”的称呼已非常通用了,但同时增强型5类的草案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因此建议希望指定增强型5类布线系统的用户们参考最新的ANSI/TIA/EIA-568-A-5草案,现在是第12稿。 用户参考一个已定义的性能需求应好于接受厂商关于增强型5类性能的观点,可查阅厂商提供的最新的数据资料, 确认其产品是否符合当前的增强型5类标准草案。 ANSI/TIA/EIA还了一篇说明“4对100欧姆6类布线系统传输性能”的文章。6类系统具有2倍于5类的带宽, 同时有更好的回路损耗(反射)和NEXT性能指标。 应用于6类系统的1000Mb/s接口的发展建议旨在与1000BASE-T相比减少电气接口的复杂性和成本,来更好地应用其高级性能。 3. 光纤布线系统 在千兆比特数据传输速率,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10BASE-F和100BASE-FX的光源将不再适用, 而需要使用传统激光或近期推荐的低成本柱面发射激光(VCSEL)。1000BASE-SX接口使用一个短波长(850nm)的VCSEL, 比使用长波长(1300n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