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二节《醛》ppt课件_第1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二节《醛》ppt课件_第2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二节《醛》ppt课件_第3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二节《醛》ppt课件_第4页
人教版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二节《醛》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醛,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课程标准导航1.了解乙醛的组成、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2.了解丙酮的结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3.了解醛、酮在结构上的区别及醛基的检验。4.了解醇、醛(或酮)之间的相互转化。5.了解甲醛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自主学习一、醛类1.醛的概念及官能团,烃基,醛基,醛基,2.甲醛、乙醛的比较,HCHO,CH3CHO,气态,液态,福尔马林,二、乙醛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1)银镜反应,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变澄清,光亮的银镜,(2)与新制Cu(OH)2的反应,蓝色絮状沉淀,红色沉淀,(3)催化氧化乙醛在有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被氧气氧化为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燃烧反应方程式_.,想一想乙醛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吗?为什么?,【提示】能.因为醛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Ag(NH3)2OH溶液或新制Cu(OH)2悬浊液等弱氧化剂氧化.而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比Ag(NH3)2OH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强得多,故溴水、酸性KMnO4溶液也能氧化乙醛,而自身被还原,从而使溶液褪色.,羰基,4.丙酮丙酮是最简单的酮类化合物,结构简式为_.丙酮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剂氧化,但能催化加氢生成醇.,自主体验1.乙醛和H2反应转化为乙醇,该过程中乙醛体现的性质和发生的反应分别是()A氧化性、加成反应B还原性、消去反应C还原性、加成反应D氧化性、消去反应解析:选A.CH3CHO与H2发生加成反应,又称为还原反应,体现了乙醛的氧化性.,解析:选B.根据醛的定义:醛是烃基与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可知A、C、D正确,B中的醛基不与烃基相连,故B错误.,探究导引1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是不是都属于醛类?提示:有机物只要含有醛基就可以发生银镜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不一定都是醛,可能是其他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例如:甲酸、甲酸甲酯等.,探究导引2做完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应如何洗净?提示:用稀硝酸浸泡后清洗.,要点归纳1.性质醛基可被氧化剂氧化为羧基,也可被H2还原为醇羟基,因此醛基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其氧化还原关系如下:,2.检验(1)银镜反应醛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新制的银氨溶液氧化为羧酸,同时,Ag(NH3)2OH被还原为Ag,若控制好反应条件,可以得到光亮的银镜(否则,将析出呈黑色的银颗粒).实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试管必须洁净.配制银氨溶液是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氨水,直到最初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滴加顺序不能颠倒,氨水不能过量.水浴加热,不能直接加热煮沸.加热时不可振荡或摇动试管.必须用新配制的银氨溶液,因久置的银氨溶液会产生Ag3N,易爆炸.,(2)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醛基能将新制的Cu(OH)2还原为红色的Cu2O沉淀,这是检验醛基的另一种方法.该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所用Cu(OH)2必须是新制的,在制备Cu(OH)2时,应向NaOH溶液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NaOH溶液必须明显过量.,加热时须将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才有明显的红色沉淀产生.加热煮沸时间不能过久,否则将出现黑色沉淀,原因是Cu(OH)2受热分解为CuO.,即时应用1.丙烯醛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O.下列关于它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B在一定条件下与H2充分反应,生成1丙醇C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现出氧化性D在一定条件下能被空气氧化,探究导引3直馏汽油、苯、CCl4、己烷等能使溴水褪色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提示:直馏汽油、苯、CCl4、己烷等与溴水混合,是通过萃取作用使溴水中的溴进入非极性有机溶剂而被萃取,属于物理变化.,要点归纳注:“”代表能,“”代表不能.,即时应用,解析:选C.由茉莉醛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中含有苯环、碳碳双键和醛基,它们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分子中的碳碳双键、醛基都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一般的有机物可与单质溴发生取代反应(溴水不可以);碳碳双键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氢溴酸发生加成反应.,探究导引4请写出丙醛与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意醛基数目与生成银的量的关系.,要点归纳,特别提醒利用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中的定量关系,可以确定物质中醛基的数目,同时要注意甲醛最终氧化产物为H2CO3.,即时应用3.某3g醛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结果析出43.2gAg,则该醛为()A甲醛B乙醛C丙醛D丁醛,解析:选A.因1mol一元醛通常可以还原得到2molAg,现得到0.4molAg,故醛为0.2mol,该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215,此题似乎无解,但可联想到1mol甲醛可以得到4molAg,即3g(0.1mol)甲醛可得到43.2g(0.4mol)Ag,符合题意.,(2012焦作高二检测)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根据已有知识判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它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C它可以发生银镜反应D它被催化加氢后最终产物的化学式为C10H20O,【解析】柠檬醛的分子结构中有碳碳双键和醛基,无论哪一种官能团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正确;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醛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银镜反应,C正确;柠檬醛与氢气完全加成后分子式应为C10H22O,D不正确.【答案】D,【易误警示】(1)柠檬醛中含有醛基和碳碳双键,因此有醛和烯烃的双重性质.(2)若要检验柠檬醛中含有的官能团,则需要先检验醛基,醛基破坏后,再检验碳碳双键.(3)柠檬醛中的醛基和碳碳双键都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下列有关银镜反应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先用热烧碱溶液洗,然后用蒸馏水洗涤B向2%的稀氨水中加入2%的硝酸银溶液,制得银氨溶液C可采用水浴加热,也能直接加热D可用浓盐酸洗去银镜,【解析】做银镜反应实验的试管必须洁净,如果内壁上有油污,则产生的银不易附着在试管壁上,一般用NaOH溶液促使油污发生水解反应而除去.配制银氨溶液一定是向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滴加顺序不能改变.水浴加热保证试管受热均匀,产生的银容易附着.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银排在H的后边,用盐酸不能使其溶解,应用硝酸.【答案】A,【名师点睛】熟悉银镜反应的整个实验过程及其反应原理是关键,如果不规范操作,也可能产生银,但银不是附着在试管壁上,而是在溶液中形成黑色浑浊.,两种饱和一元脂肪醛的混合物,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1.取4.08g混合物与足量银氨溶液共热,生成银21.6g.试通过计算判断这两种醛是什么醛,并求它们各自的物质的量.,【答案】甲醛和丙醛,物质的量分别为0.02mol和0.06mol.,【规律方法】1molCHO发生银镜反应时,通常生成2molAg,但甲醛由于结构的特殊性,可以生成4molAg,解题时要注意通过醛与银的物质的量关系,先确定是否含有甲醛.,经典案例实验室可利用甲醇、空气和铜制备甲醛.甲醇和甲醛的沸点和水溶性见下表:,如图所示是两个学生设计的实验装置,右边的反应装置相同,而左边的气体发生装置不同,分别如甲和乙所示,试回答:,(1)若按甲装置进行实验,则通入试管A的X是_,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按乙装置进行实验,则B管中应装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C中应装的试剂是_.,(4)必须要进行的操作是_;添加药品后,如何检验乙装置的气密性?_.,(5)两种装置中都需要加热的仪器是_(填“A”、“B”或“C”),加热的方式分别为_.实验完成时,应先停止对_(填“A”、“B”或“C”)加热,再_.(6)你认为哪套装置好?_(填“甲”或“乙”),理由是_.,【解析】解答本题时,应前后通读,使得后面为前面“服务”的内容能够提炼出来(如试管A加热问题、C和D的作用等)从而更好的解答问题.根据题中所给的内容和已有的知识,可以知道利用Cu或CuO作催化剂,所以直接用气体(空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