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论李白的山水诗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谪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李白是个高产诗人,一生创作了千余首诗歌,其中山水诗的数量,约占五分之一,这些诗篇的创作横跨了李白的大半生岁月,他以自己独特的个性、浓厚的主观情感去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将游玩、山水和现实联系起来,努力抒发自己炽热的内心情感。我们可以从他的山水诗中感受到他那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宏伟的气魄、磅礴的气势。下面试对李白山水诗的风格特点进行粗浅的探讨。李白一生酷爱山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名山大川,在他创作的大量惊风雨、泣鬼神的诗篇中,涌现出了许多山水佳作,把山水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一、 李白山水诗的特点(一)李白的山水诗富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李白的山水诗继承并发展了庄子、屈原所开拓的浪漫主义传统,是盛唐诗歌的伟大代表。李白的山水诗所富有的浪漫主义基调,是诗人的个性、豪气的必然反映。他往往不是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如实地、具体地描写生活,而是将现实生活的感受和酝酿于胸中的诗情,幻化出奇丽非凡、惊心动魄的诗意境界。1、超凡的想象力李白的山水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将自己强烈的主观感情也融入了山水之中,他笔下的山水仿佛有了生命,有了灵魂。他向来不拘泥于山水形貌的细描实写,不受山水境界的制约,而是凭着自己的审美观点,随意写景抒情。当现实中的事物不足以形容、比喻、象征其思想愿望时,他以种种惊人的想象,创造一个虚拟的世界,从而形成了浪漫主义色彩,产生了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森林兮惊层颠。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岳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用变幻莫测的笔触、以非凡的想象力描绘出了天姥山奇异险怪的景物,谢公屐、青云梯、海日、天鸡、水气、闪电、鸣雷、石洞、神仙,纷至沓来。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诗写梦游名山,立意奇特,构思精密,意境雄伟。感慨深沉激烈,变化莫测于虚无飘渺的描述中,寄寓着生活现实。虽离奇,但不做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正如正如唐宋诗醇所说:“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2、与众不同的夸张手法夸张是诗人常用的艺术手法,李白的夸张却与众不同,他往往把笔下的事物夸张到极致,而且动辄使用“千”;“万”等巨额数词来形容修饰。如“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轻舟已过万重山”等诗句,都是这方面的典型。就蜀道难而言,他的夸张也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人说登天最难,而他却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成语有云,谈虎色变,他却道“蜀道之难”,“使人听此凋朱颜!”民谣相传,“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到他笔下竟成了“连峰去天不盈尺”。为了强调秦蜀交通阻隔时间之久远,他说是“四万八千岁”,为了突出青泥岭山路之盘曲,他说是“百步九折”;而为了显示蜀道之高耸,他甚至夸张说连为太阳驾车的六龙至此也要掉头东返这些极度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物实际,但却有力地突出了蜀道之艰险雄奇,突出了它不可攀越的凛然气势。这些都多角度、多层次的突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主旨。用高度夸张的手法咏唱大自然的杰作,蜀山之险,蜀道之难,在夸张的描写、渲染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产生了令人惊叹的艺术效果。3、强烈的个性化色彩和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李白不仅接受了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同时也受到了道家特别是庄子遗世独立思想的深刻影响,他强烈的个性在他的诗中留下了浓重的自我表现色彩。李白在山水诗中多以“我”或“李白”的出现直抒胸臆,借古人的化身自诩,不论表现何种生活、何种形象,都使人感觉到李白的形象活跃其中,体会到他对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如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这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游宣城时所作。诗人从自己被放还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政治日趋腐败,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而心情苦闷。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抱负不能实现的喟叹。诗人先用第一人称“我”写出了虚度光阴,报国无门的痛苦,而后赞美双方的才华与抱负,最后以挥洒出的幽愤作结。而当他遇赦返回时,“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抒发了诗人历尽艰难后重履康庄的快乐和归心似箭的心情。(二)李白的山水诗雄奇壮美、气势磅礴在李白描写山水的诗中,虽然也有幽静秀美一类的,但并非主流。李白思想奇异浪漫,个性自由奔放,因此他笔下的山水飘逸灵动,主要体现阳刚之美,亦或是崇高之美。他特别善于描写雄、壮、险、奇、旷之美景。高大挺拔,峥嵘巍峨的大山,天外飘来的黄河,飞瀑巨浪,长风万里,景象无不壮阔宏大,李白的山水诗就是以气势取胜,充分地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厌弃,让人感到有一种冲破束缚、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热情。如他笔下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瀑布,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气势磅礴,新奇无比的山水画卷。“银河落九天”的奇喻,极写瀑布之高,“飞流”、“直下”、“落九天”刻画出瀑布的动态美。苏轼以“古来惟有谪仙词”的美誉来高度称赞此诗为瀑布诗之冠。在这些充满活力的山水诗中,可以看出李白那豪迈放浪、遗世独立的个性流露于他的笔端。在公无渡河中写道:“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比喻新奇,壮拔天成。“咆哮”更显黄河的动态之美,黄河之水能冲决昆仑,触动山岳,咆哮万里,滔天响雷,可见其形象之壮观,声势之浩大。李白的思想是狂放不羁,跨度极大的,他所选取的对象很多是雄大壮阔的,但有的在壮美之中又包含着奇、险、旷,自然山水的美的形象都不是单一的,往往是综合存在的,如巴山蜀水的壮美和雄奇险峻的蜀道难:“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诗中一咏三叹,把蜀道之险、奇、雄、壮,表现的淋漓尽致,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美。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写的天姥山,自然山水的“壮”表现为大与力的结合,不仅形体巨大,而且力量强大,使人惊讶、敬畏。既有奥,也有旷,更有雄和壮。这些对山水雄丽奇险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气魄宏大,雄大壮阔的境界,也感受到诗人豪放自由,热情乐观的气质。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他那蔑视权贵、狂傲不羁的性格才得到表现,积淀于胸中的政治理想遭到挫折的幽愤才得以宣泄。李白的山水诗,可以说是用自己胸中之豪气赋予山水以崇高的美感。(三)李白的山水诗诗体句式灵活多变李白的山水诗大多使用句式长短不齐的歌行体、不拘格律的古体、乐府体等,因为只有乐府歌行这种具有不拘平仄、富于节奏感的特点的题材,才能表达出诗人飞腾的想象,纵横的才思,不羁的思想,奔放的情感。清人赵翼说李白:“诗之不可及处,在乎神识超迈,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屑于雕章琢句,亦不劳劳于镂心刻骨,自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而李白又摆脱了乐府歌行的旧体陈套,吸收了诗经、楚辞等语言形式的特点,集众家之所长,对乐府古体有所创新和发展,用了大量散文化诗句,字数常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有时到十一言,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用韵突破了梁陈时代旧作一韵到底的模式,韵脚极尽变化。这些诗具有奇伟的阳刚之气,一气呵成。李白的乐府诗歌,往往是在大量沿用乐府古题的基础上翻出新意,曲尽拟古之妙。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古写现事,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如丁都护歌“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万人系盘石,无由达江浒。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这首诗作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六月李白游丹阳横山时,描绘了纤夫拖船的劳苦情景,揭露了统治阶级穷奢极欲、不顾人民死活的罪行,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整首诗格调沉郁,感情凝重,层层深入。作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竟能写出这样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难怪杜甫称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另一方面,则是借古题抒已怀,通过旧题所寓之意或题目本身之意,来引发出作者对自己情怀的抒写。而这一类乐府诗,正因其偏重主观抒情,所以更能体现李白诗歌兴发无端,气势壮大的个性特色。例如江上吟中的“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这首诗写的感情激扬,形象鲜明,气势豪迈。尤其是“屈平词赋”一联,警策动人,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又如另一名篇将进酒,这本是汉乐府短萧铙歌的曲调,题目直译即为“劝酒歌”,含有饮酒放歌之意,李白由此抒发“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壮气概,把原本借酒销愁写得气势澎湃,如大江奔流势不可遏,展示出诗人狂放自信的人格风采。(四)李白的山水诗语言清新、俊逸、明快、自然天成李白的山水诗语言清新、自然,不拘于格律,而且豪放有力,不雕琢押韵,飘扬飞洒、超尘脱俗,自然天成。李白山水诗音节和谐流畅,不假雕饰,散发着浓郁的民歌气息。这主要得益于他学习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所致,但他不仅仅是学习、模拟,而是在学习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之更加精炼、优美,意味深长。其两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恰到好处的形容了他自己的语言风格。如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这首诗具有民歌韵味,诗中运用了民间口语,既生动又亲切,显示了李白那特有的口语化又不失经心提炼的文学语言。后两句用“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此诗音节之美妙自然,犹如天籁。诗人强烈的思乡情,通过这种婉转缠绵的音节很好的表达了出来。再如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全诗没用一个典故,没用一个生僻的词汇,读起来明明白白,和谐流畅,但从是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大自然雄健奔放的气势,塑造出瀑布的壮美艺术形象。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二、 李白山水诗特点的成因1、受到时代背景和社会经历的影响李白在诗歌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经历分不开的。李白身处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关怀社会现实,有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济世之心:“天生我才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对生活充满了理想,充满了信心,并多次希求荐用,但是却处处碰壁,遭受耻笑和打击,“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我且为君捶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所以他的诗歌既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又宣泄了理想破灭的痛苦;既为自己的不幸命运而悲愤,也批判了污浊黑暗的社会现实。在其出仕失败之后,不甘屈居于人下的李白蒙受巨大的屈辱进而产生强烈的失落感,始终找不到出路,却又不甘“远身金殿”,便开始游历靠山水与幻想以自我麻痹,走向千古失意文人相同的放浪山水以自疗创伤的道路,李白大半生都过着流浪得生活,体验了各种风俗民情,交际相当广泛,凡是名山名水进入他的视野也就融进了他的诗魂,在这一类诗作中,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这种诗在李白的诗歌作品中占有不小的数量,被世世代代所传诵,其中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最杰出的代表作。他以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尽情地无拘无束地舒展想象的翅膀,写出了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让苦闷、郁悒的心灵在梦中得到了真正的解放。可以说时代是李白唱出如此动听的山水赞歌的一个重要原因。2、受到道家学说的影响唐朝皇帝以老子李耳的后代自称,并以道教为国教,所以道教及其盛行。李白的少年时代是在蜀中度过的。当时的蜀中是一个道教气氛浓郁的地方,因此,道教对其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虽然他对诸子百家都有过接触,但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道家的思想,在他的仕途生涯中多次举行过入道仪式。道家主张清净无为、追求长生不老,追求现实享受,御风而行,翱翔宇宙之间,李白是这种精神的代表之一。他高咏着:“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进入山水诗创作,他寄情于山水,幻想着到那些云山飘渺中去游仙学道,他以山水为寄托展开了壮游山水的实践,形成了豪放、飘逸的诗风。同时道家所倡导的“神与道合,形与玄通”的境界也影响了他的山水观,体现了一种与山水交融的自然境界。在山中问答中,他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世俗不会理解他,他也不属于世俗的人间。他的神秘的桃花源,就是从碧山通往梦想的神仙世界。 3、受到南朝二谢诗歌的影响中国山水诗最早出现于南朝刘宋初期,当时最擅长写山水诗的诗人是谢灵运,他也是第一个以山水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的诗人。他具有非常高的艺术功力,产生了许多的佳篇名句,这就使山水诗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开宗立派。继谢灵运之后,谢朓进一步发展了山水诗,在艺术上,他的作品都较少雕琢,有清新自然的特点,但是,在当时分裂动荡的社会环境下,眼界相对狭窄,因而在艺术上多表现为精致纤巧,而思想境界有限。李白的山水诗深受“两谢”的影响,他继承了“两谢”清新的风格,甚至在自己的诗歌中直接引用了他们的诗句,如“池塘生春草”,“山水含清辉”,“澄江静如练”。在继承“两谢”开创的艺术成就的基础上,他放弃了两谢的精雕细刻,运用夸张、想象等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加以积极创新,在语言上形成了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独特语言风格,把山水诗的创作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三、 李白山水诗的价值李白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不仅把山水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他的山水诗还具有关注生态的超前意识和注重古迹的人文品格,使他的山水诗具有一定的现代意义。(一)李白山水诗中的生态意识 在生态问题全球瞩目的今天,细读李白的山水诗,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其山水诗不但艺术成就颇高,而且在表现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崇尚、天人合一的情怀时,使其不朽诗篇具有了关注生态的现代意义。李白的山水诗中折射出的生态意识概括起来主要有:1、对大自然的热爱欣赏之情。李白山水诗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他将自然山水赋予生命情感,将生命情感投向自然山水,描绘出一幅幅或柔和优美、或崇高壮美的山水画面。这种对自然的欣赏、热爱与赞美包含了生态的意识。 2、对大自然的崇尚敬畏之情。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篇都表现了以敬畏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大自然、将自然的力量看得高于人类的活动的态度。庐山的“屏风九叠云锦张”,黄河的“奔流到海不复回”等等,都使自然山水“鲜活的”、“永恒的”生命力跃然纸上,表现了自然生命力的不可超越性和对自然的崇尚敬畏之情。 3、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情怀。在李白的观念里,人和大自然的关系尤为密切。他在日出入行中说,太阳的运行,“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草木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同科”。人的生死荣衰如同万物,“兴歇皆自然”,无须感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施工单位招标投标工程保险承保合同
- 2025年度城市绿化工程人工劳务分包合同模板
- 2025年度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引进合同范本
- 2025版全新咖啡厅员工试用期劳动合同范本下载
- 2025版汽车后市场加盟合作合同协议
- 2025版个人汽车贷款合同范本
- 2025橱柜定制与安装一体化服务合同
- 说课课件模板领取
- 红酒期货入门知识培训班课件
- 语文专业知识培训演讲课件
- 医院培训课件:《肺源性心脏病》
- 2025年承包学校食堂餐饮废弃物处理合同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专练试题及答案(全套)
- 2025新疆天泽和达水务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岗位社会招聘2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高职AIGC应用基础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2《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课件【知识精研】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文档简谱视唱
- 实验动物遗传学及质量控制课件
- 新能源概论全解课件
-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题库500题(精品)
- Minitab教程源数据及六西格玛绿带手册相关工作表 鱼骨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