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35205课程名称:免疫学总学时数:32先修课及后续课:免疫学是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课程的后续课程。 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 免疫学是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为生物工程专业、生物技术和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学生。2、教学目标及意义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现象的原理和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紧密联系实际的应用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学习医学免疫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以及免疫应答的类型、过程及其调节,熟悉和掌握免疫学防治及免疫诊断原则、基本原理和用途,了解免疫病理学的基本知识。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非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能够和生活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以后学习其他医学等课程及从事医药相关职业奠定基础。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免疫应答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免疫学理论与技术在临床疾病的形成、预防、诊断、治疗中应用的一门学科。依据这一宗旨,本课程内容包括抗原、免疫系统、免疫应答、免疫学应用及临床免疫等内容,其中临床免疫为学生自学内容。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抗原刺激机体,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的过程及规律。了解和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作用以及免疫应答的类型、过程及其调节,熟悉和掌握免疫学防治及免疫诊断原则、基本原理和用途,了解免疫病理学的基本知识。总学时按36学时安排。4、教学重点、难点 绪论重点: 1、免疫的基本概念 2、免疫的生理功能(防御、自稳、监视) 3、免疫的类型 第一篇 抗原 重点: 1 、抗原的概念和性质 2 、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3、 决定 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抗原决定簇( AD) 4、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难点: 1、抗原决定簇的概念、种类 2、抗原决定簇与抗原特异性的关系 第二篇 免疫系统 重点:1、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2、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3、补体系统激活后的生物学功能 4、细胞因子的概念及共同特性 5、MHC、HLA、HLA复合体概念 6、 HLA的生物学功能及与医学的关系 7、CD分子和粘附分子的概念 8、中枢免疫器官场所 9、外周免疫器官 10、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11、抗原提呈细胞 12、自然杀伤细胞难点: 1、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CDR与HVR概念、功能区、水解片段) 2、补体活化的三条途径 3、HLA复合体结构 4、HLA复合体遗传特征 5、重要的CD分子的功能 5、粘附分子的作用 6、T细胞发育分化 7、B细胞发育分化 8、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表面标记 9、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亚群第三篇 免疫应答 重点: 1、固有免疫的重要效应细胞 2、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3、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4、细胞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 5、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6、免疫系统的自身调节 7、抗原的调节 8、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9、各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 10、临床常见疾病 难点: 1、免疫细胞活化的分子基础 2、APC、TH和B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 3、各型超敏反应造成组织损伤的机理 第四篇 免疫学应用 重点: 1、人工自动免疫 2、人工被动免疫 5、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课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采取讲授、自学、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和指定阅读参考书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免疫学基本理论及基本操作技术。6、教材及主要的参考书教材: 1 郝素珍主编实用医学免疫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 参考书目: 1 陈慰峰主编医学免疫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周光炎主编免疫学原理,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 于善谦主编免疫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二、正文部分绪论 教学要求: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的生理功能(防御、自稳、监视)及免疫的类型教学内容:一、免疫学概述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 免疫的定义(二)免疫的生理功能 (防御、自稳、监视) (三)免疫的类型 (四)免疫学研究的内容 二、免疫学与临床 本章学时数:2第一篇 抗原 第一章 抗原的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了解抗原的性能及构成条件并掌握抗原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掌握抗原的类型,了解抗原的提呈途径。教学内容:第一节 抗原的性能及构成条件 一、概念和性能 二、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三、抗原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第二节 抗原的类型 一、根据产生抗体时是否 Th细胞参与而分类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而分类 三、 根据抗原的提呈途径分类 本章学时数:2第二章 抗原的医学意义 教学要求:了解医学上重要的抗原和超抗原,并掌握其概念和分类原则,掌握佐剂的概念和种类,了解佐剂的作用机制和在实践中的应用。教学内容:第一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 一、异种抗原 二、同种异体抗原 三、自身抗原 四、肿瘤抗原 五、其他重要抗原 第二节 激活免疫细胞的其他物质 一、超抗原 二、 有丝分裂原 第三节 佐剂 一、 佐剂的概念和种类 二、 佐剂的生物学作用 三、 佐剂的作用机制 四、 佐剂在实践中的应用 本章学时数:2第二篇 免疫系统 第三章 体液中的免疫分子 教学要求:掌握体液中各类免疫分子的概念,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特性和功能,了解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及重排,掌握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及补体系统激活后的生物学功能,了解补体系统活化的自身调控及补体与临床医学的关系,掌握胞因子的概念及共同特性,细胞因子的种类,了解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及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 一、 概述 二、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三、 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四、 5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五、 免疫球蛋白的基因及重排 六、 人工制备抗体的类型 第二节 补体系统 一、概述 二、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 三、补体系统激活后的生物学功能 四、补体系统活化的自身调控 五、补体与临床医学 第三节 细胞因子 一、胞因子的概念及共同特性 二、细胞因子的种类 三、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四、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 本章学时数:6第四章 膜结合免疫分子 教学要求:掌握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相关的概念及人类HLA抗原系统,人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细胞黏附分子的概念和相关主要的成员,了解其基本功能。教学内容:第一节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系统 一、概述(概念) 二、小鼠MHCH-2复合体 三、人类的MHCHLA复合体 四、 HLA抗原系统 (一) HLA的生物学功能 (二) HLA与医学的关系 第二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一、概述(概念) 二、 CD分子的主要成员 三、 CD分子的免疫功能 四、 CD分子及其单抗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 细胞黏附分子 一、概述(概念及特点) 二、细胞黏附分子生物学作用 三、常见的细胞黏附分子 四、细胞黏附分子的临床应用 本章学时数:4第五章 免疫器官 教学要求:了解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 一、骨髓 二、胸腺 三、胸腺、骨髓外的T、B细胞发育分化场所 四、法氏囊 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 一、淋巴结 二、脾 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本章学时数:自修第六章 免疫细胞 教学要求:掌握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了解其他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教学内容:第一节 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 一、 T淋巴细胞 二、 B淋巴细胞 第二节 抗原提呈细胞 一、单核-巨噬细胞 二、树突状细胞 三、B细胞 第三节 其他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 一、自然杀伤细胞 二、粒细胞 三、其他细胞 本章学时数:2第三篇 免疫应答 第七章 固有免疫应答 教学要求:掌握固有免疫应答的概念,主要的组成部分及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 生理屏障 一、外屏障 二、内屏障 第二节 固有免疫的细胞与分子 一、重要效应细胞 二、重要效应分子 第三节 固有免疫的生物学意义 一、天然免疫作用 二、对适应性免疫的调控作用 三、对急性炎症的促进作用 本章学时数:1第八章 适应性免疫 教学要求:掌握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参与的主要免疫细胞,主要的生物学意义,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了解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及医学意义。教学内容:第一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一、感应阶段 二、反应阶段 三、效应阶段 第二节 细胞免疫 一、CD4 + 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二、CD8 + CTL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三、细胞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第三节 体液免疫应答 一、 体液免疫应答过程 二、 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意义第四节 免疫耐受 一、 免疫耐受的概念和类型 二、 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 三、 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 四、研究免疫耐受的医学意义 本章学时数:6第九章 免疫应答的调节 教学要求:了解免疫系统的自身调节作用教学内容:第一节 免疫系统的自身调节 一、免疫细胞的调节 二、免疫分子的调节 三、独特型网络的调节 第二节 凋亡对免疫的调节作用 第二节 其他调节因素 一、抗原的调节 二、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本章学时数:自修第十章 超敏反应 教学要求: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分类,了解其发生机制及临床常见疾病。教学内容:第一节 型超敏反应 一、参与超敏反应的成分二、发生机制三、临床常见疾病四、防治原则第二节 型超敏反应 一、 发生机制二、 临床常见疾病三、 型超敏反应 四、 发生机制五、 临床常见疾病第三节 型超敏反应 一、发生机制二、临床常见疾病本章学时数:4第四篇 免疫学应用 第十一章 免疫学防治 教学要求:掌握免疫学预防和免疫治疗的原理及相关的基本概念,了解免疫学预防和免疫治疗的常规方法。教学内容:第一节 免疫学预防 一、人工自动免疫 二、人工被动免疫 三、计划免疫 第二节 免疫治疗 一、主动免疫治疗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