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案例分析-法律_第1页
如何做好案例分析-法律_第2页
如何做好案例分析-法律_第3页
如何做好案例分析-法律_第4页
如何做好案例分析-法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人:姜水静,如何做好案例分析,.,什么是案例分析,如何做好案例分析,学生练习,以案说法,.,案例分析题: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阅读理解并得出处理结论的一种运用性很强的题型。,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识记所学重要法条,而且能够在识记的基础上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目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返回,.,1、熟练识记所学法条,是做好案例分析题的首要前提。,对法条的识记掌握是对每一个法律专业学生的最基本要求。可以说法条是我们分析法律问题、解决法律问题所不可或缺的工具。,切忌将对法条的识记走入死记硬背的误区!,2、运用法律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什么是法律思维模式呢?,所谓法律思维模式: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相对于普通伦理道德观基础上的思维模式,它要求我们从法律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普通伦理道德观基础上的思维方式是非学法者所惯用的判断是非方式。,合法,合理,.,合理与合法矛盾吗?,普通伦理道德基础上的合理与法律上的合法是不相矛盾的。,普通伦理上:的“杀人者偿命,欠债者还钱”,法律上:故意杀人者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债务人有向债权人清偿其所欠债务的义务。,举例,法律作为上层建筑有一个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的过程。因而,在法律尚不完备的今天所出现的合法但不合理的现象是正常的。这易使我们难以的出正确的法律结论。,.,既要看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一致性,又要看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差异性.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具有一致性,这是因为:法律是人民意志的反映,而社会效果又表现为人民对法律适用的评价。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一致性表明,两者是相统一的,法律效果本身就包含一定的社会效果。不能把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对立起来,不能用法律效果去否定社会效果,更不能用社会效果去否定法律效果。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又具有差异性,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是法律本身的缺陷,法律是社会生活的摹拟,但法律又决不是社会生活的完整复制,法律在颁布之时就已经落后于社会。二是社会生活本身的复杂性,法律是僵死的,而社会生活是鲜活的,任何复杂的法律都难于规范复杂的社会。三是认识的局限性,人民群众对法律理解上的偏差和误解,使人民群众误认为法院枉法裁判;主观公正与客观公正、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的差异也易使人们对法律适用的评价偏离法律的本意。,论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上一页,.,王某因旅游而下落不明,5年后其妻李某向法院申请宣告其死亡。在王某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妻改嫁,其子王鹏被邻居杨某收养。后王某归来,要求与其妻恢复夫妻关系,要求其子回到其身边。,法院会支持王某的请求吗?,看看这个案例,.,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下落不明达法定期限4年,其利害关系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的,该收养关系受法律保护,被宣告死亡人不得以未经其同意为由主张收养关系无效。被宣告死亡人重新出现时,其配偶已再婚的或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可怜的王某似乎无处说理!,.,3、仔细阅读、认真分析,把握案件争执焦点。,要求:1)我们在做题时首先要看清题中所问的是什么,然后再带着问题去仔细阅读,认真分析。从而把握案件争执焦点,做到有的放矢。2)把握案件争执焦点的同时,联想到此争执焦点应适用哪些法律规定。,.,4、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注意答题步骤。,1)依据题中所问,做出与法有据的简要结论。即是或非,切忌模棱两可。2)对结论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由事实分析和法律分析两部分组成:法律分析:是将题中所涉及法律规定逐一列出。事实分析:在法律分析的基础上,将案件争执焦点事实结合法律规定再作分析。3)写好结束语。,返回,.,以案说法,李某丢失皮包一只,发出寻包启示“一周内有知情送还者当面酬谢1500元”。拾包人王某得知,便前去还包,并要求酬谢款。李某则认为王某拾包后应主动归还,所以拒绝付款。问:1)李某是否可以拒绝付款?2)本案该如何处理?,分析,.,本案所涉及的法律规定:,要约,承诺,定义:,效力:,定义:,效力:,悬赏广告,广告人以广告的方式声明,对于完成特定行为的人给予约定报酬。它属于向不特定的人发出的要约。,合同的成立,要约人不得随意撤销和变更要约,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对要约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上一页,答案,.,1、本案中,李某不能拒付王某的1500元钱。2、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用要约、承诺方式(13th)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自成立起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14th)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21th)承诺的效力是合同的成立。(25th),(简要回答部分),(法律分析部分),(答案),.,3、本案中,李某所发出的寻包启示“一周内有知情送还者当面酬谢1500元”是一种悬赏广告,即广告人以广告的方式,对完成一定行为的人给付报酬的行为。是一种对不特定的人所发出的要约,其已有效成立,不能撤销。而王某按约定完成了送包行为,是对广告人的有效承诺。李某应按约定支付王某1500元。综上所述,李某应酬谢王某1500元,无理由拒付。,(事实分析部分),(结束语),(答案),.,学生练习,A公司因施工急需水泥。99年4月8日向五家水泥厂同时发出电文:“如贵厂有300号或100号矿渣水泥现货,吨价不超过1100元,请于10天内发货100吨。货到付款。”收电后:甲厂,4月11日以吨价1100元向A厂发运300号水泥100吨。乙厂,于4月13日以吨价1000元发运100号水泥100吨。丙厂,于4月15日以吨价1200元发运300号水泥100吨。,.,丁厂,于4月19日以吨价1050元发运300号水泥100吨。戊厂,于4月10日回电:“有贵厂所需水泥,款到后发货。A厂收到了5份定单。可A厂只需要300号水泥100吨。故A厂只同意要甲厂水泥。对其它几家水泥均拒收。几家水泥厂要求A厂承担一切损失。问:1)A厂是否有理由拒收其它几家水泥?为什么?2)几家水泥厂损失应由谁承担?,.,本案涉及哪些法律规定?,合同订立程序,要约,承诺,定义,成立要件,定义,效力,成立要件,债,简单之债,选择之债,区别,.,合同订立有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要约:是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当事人所提出的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成立要件1)要约是以缔结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示。2)是由特定的当事人向特定的相对人作出的意思表示。3)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而具体。,上页,.,承诺:是受约人向要约人作出的对要约完全同意的意思表示。,成立要件:,1)须是对要约所做出的答复。,2)是受约人向要约人作出的意思表示。,3)要与要约内容一致。,4)于要约有效期间内作出答复。,5)应具备相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